《股骨近端交叉多锁钉孔髓内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近端交叉多锁钉孔髓内钉.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1936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1.26 CN 201719363 U *CN201719363U* (21)申请号 201020217965.3 (22)申请日 2010.06.08 A61B 17/72(2006.01) A61B 17/78(2006.01) (73)专利权人 石文元 地址 100071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县城新建 路县医院 (72)发明人 石文元 (54) 实用新型名称 股骨近端交叉多锁钉孔髓内钉 (57) 摘要 一种涉及医学骨科方面的专门用于股骨近端 骨折固定所用的股骨近端交叉多锁钉孔髓内钉。 通过髓内钉上锁钉孔中心轴。
2、线间的立体不平行设 计, 使穿过髓内钉锁钉孔的锁钉在股骨头内呈立 体交叉状, 降低锁钉与股骨头之间的针骨界面 张力, 减少股骨头固定孔周围骨骼的应变率和股 骨头坏死率, 并降低锁钉沿锁钉孔滑动的机会, 使 骨折端固定稳定, 利于愈合。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201719363 U1/1 页 2 1. 一种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用股骨近端交叉多锁钉孔髓内钉, 其特征是髓内钉上供锁钉 穿过的多个锁钉孔中心轴线间成立体交叉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股骨近端交叉多锁钉孔髓内钉, 其。
3、特征是锁钉孔中心轴线与 髓内钉主轴中心线交角互不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股骨近端交叉多锁钉孔髓内钉, 其特征是在垂直于髓内钉长 轴的断面上的锁钉孔中心轴线投影之间有成角, 且互相呈不平行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股骨近端交叉多锁钉孔髓内钉, 其特征是锁钉孔数量在 3 枚 或 3 枚以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19363 U1/2 页 3 股骨近端交叉多锁钉孔髓内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中骨科方面的骨折固定器材, 专门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 髓内固定治疗。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股骨近端骨折固定所用髓内钉多为 1 个或 2 个轴心平。
4、行的供锁钉穿过的锁 钉孔。这种设计为达到足够的强度, 必须使用较粗直径的锁钉 ; 当骨折端有吸收时, 锁钉可 以沿着锁钉孔滑动。这种粗直径锁钉对股骨头局部内骨质的破坏较多, 会降低股骨头的强 度, 造成锁钉尖端从股骨头内穿出、 对血液循环破坏较大造成股骨头坏死以及取钉后的股 骨头塌陷 ; 滑动的结果是造成股骨颈短缩、 影响骨折端的稳定性影响骨折愈合。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髓内钉独立锁钉和平行锁钉孔锁钉直径粗大破坏股骨头骨质和血 运以及锁钉沿锁钉孔滑动造成骨折端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锁钉孔轴心线呈 立体交叉的股骨近端交叉多锁钉孔髓内钉。 本设计可通过锁钉孔在股骨头内安放多。
5、枚直径 较细的锁钉, 以保证锁钉总体强度, 同时对股骨头内骨质破坏由少数大体积成多个小体积, 降低了每个锁钉与骨质之间的界面张力, 股骨头内骨质应变率会降低, 减少锁钉在股骨头 内穿出的机会 ; 多个小孔较少数大孔容易被修复重建, 减少股骨头坏死的机会 ; 多枚立体 交叉的锁钉可以减少锁钉沿锁钉孔滑动的机会。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增加髓内钉的锁钉孔数量至3枚或3枚以上, 使锁 钉孔轴心线间与髓内钉主轴线间交角互不相等, 垂至于髓内钉主轴的截面上的投影均呈互 不平行状态。使锁钉穿过锁钉孔后呈现立体交叉状态。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克服了 1 个锁钉孔和 2 。
6、个轴心平行的锁钉孔设计的髓 内钉必须使用较粗直径锁钉对股骨头骨质和血运破坏较大的问题, 降低了锁钉与股骨头骨 质之间的界面张力, 减少了锁钉从股骨头内穿出的机会和股骨头坏死的几率, 降低了锁钉 沿锁钉孔滑动的幅度, 提高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有利于骨折愈合。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模式图。 0008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模式图。 0009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模式图。 0010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示意图。 0011 图中 1. 髓内钉一部分, 2. 立体交叉的多枚锁钉孔, 3. 锁钉。 说 明 书 CN 201719363 U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当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时, 如图 4, 在骨折复位后, 常规穿入髓内钉 (1), 沿立体交叉 的锁钉孔 (2) 向股骨颈方向插入锁钉 (3), 使多枚细锁钉在股骨头内呈立体交叉状, 达到降 低锁钉与骨质间的界面张力, 减少骨质的破坏, 减少滑动, 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利于骨折愈 合的目的。 说 明 书 CN 201719363 U1/1 页 5 图 1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