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蒸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药蒸床.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38142.0 (22)申请日 2017.03.13 (73)专利权人 江苏德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5627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 镇东莱东福公路 (德丰医疗) (72)发明人 范义东 钱胜昔 陈钢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孙仿卫 (51)Int.Cl. A61H 33/06(2006.01) A61M 3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
2、药蒸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蒸床, 包括床身、 撑设于床身下方的底座、 绕床身长度方向的一端 转动的设于床身上方的盖壳、 设于底座中的药蒸 机构, 床身上开设有与底座连通的第一通孔; 药 蒸机构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箱体、 设于箱体中的 用于隔开中空腔体以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的第一隔板、 开设于第一隔板上的第二通孔、 设 于第一腔体中的加热管、 与第一腔体连通的送风 机构、 设于第二腔体中的雾化片、 与第二腔体连 通的进水机构、 开设于箱体上的与第二腔体连通 的雾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药蒸床通过在药蒸机构 中将进水口设置在雾化片一侧, 能够防止加热管 一侧的药包漂至雾化片一侧堵住。
3、雾化片, 延长了 药蒸机构的工作周期, 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并降 低了其维修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400909 U 2018.05.25 CN 207400909 U 1.一种药蒸床, 用于为病人进行药蒸,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床身、 撑设于所述床身下方的 底座、 绕所述床身长度方向的一端转动的设于所述床身上方的盖壳、 设于所述底座中的药 蒸机构, 所述床身上开设有与所述底座连通的第一通孔; 所述药蒸机构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箱体、 设于所述箱体中的用于隔开所述中空腔体以 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第一隔板、 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第二通孔、 设于所述第一 腔体中的。
4、加热管、 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送风机构、 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中的雾化片、 与所述 第二腔体连通的进水机构、 开设于所述箱体上的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雾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蒸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蒸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中空 腔体中的浮球, 所述浮球, 用于根据所述中空腔体中的液位高度控制所述进水机构的启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蒸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蒸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浮球 和所述加热管之间的第二隔板, 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抵触所述中空腔体的底部, 所述第二 隔板的顶部与所述中空腔体的顶部间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蒸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机构。
5、包括与所述第二腔体 连通的进水管、 设于所述进水管上的进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蒸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 连通的送风管、 设于所述送风管上的鼓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蒸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包括固设于其顶部的第一 盖板、 活动的铰接在所述第一盖板上的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组成所述 箱体的顶盖, 所述雾气出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盖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蒸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蒸床还包括铺设于所述床身 上并覆盖住所述第一通孔的垫板, 所述垫板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蒸。
6、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蒸床还包括设于所述盖壳中 的喷淋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药蒸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盖壳中 的喷淋头、 用于为所述喷淋头供水的供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蒸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壳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在 所述床身上, 所述盖壳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卡设于病人颈部的开口。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400909 U 2 一种药蒸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蒸床。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用于药蒸的药蒸床, 其中的药蒸机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雾化片容易被药 包堵住, 导致药蒸机构。
7、无法正常工作, 需要将药蒸机构整体拆除后, 对其中的雾化片进行清 洗操作, 其维修成本较高, 且工作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蒸床, 工作周期较长, 工作效率较高, 维修成本较 低。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药蒸床, 用于为病人进行药蒸, 包括床身、 撑设于所述床身下方的底座、 绕所 述床身长度方向的一端转动的设于所述床身上方的盖壳、 设于所述底座中的药蒸机构, 所 述床身上开设有与所述底座连通的第一通孔; 0006 所述药蒸机构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箱体、 设于所述箱体中的用于隔开所述中空腔 体以形成第一腔体和第。
8、二腔体的第一隔板、 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第二通孔、 设于所述 第一腔体中的加热管、 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送风机构、 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中的雾化片、 与 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进水机构、 开设于所述箱体上的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雾气出口。 0007 优选地, 所述药蒸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中空腔体中的浮球, 所述浮球, 用于根据所 述中空腔体中的液位高度控制所述进水机构的启停。 0008 更优选地, 所述药蒸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浮球和所述加热管之间的第二隔板, 所 述第二隔板的底部抵触所述中空腔体的底部, 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与所述中空腔体的顶部 间隙分布。 0009 优选地, 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腔体。
9、连通的进水管、 设于所述进水管上的 进水阀。 0010 优选地, 所述送风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送风管、 设于所述送风管上的 鼓风机。 0011 优选地, 所述箱体包括固设于其顶部的第一盖板、 活动的铰接在所述第一盖板上 的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组成所述箱体的顶盖, 所述雾气出口开设于所 述第一盖板上。 0012 优选地, 所述药蒸床还包括铺设于所述床身上并覆盖住所述第一通孔的垫板, 所 述垫板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 0013 优选地, 所述药蒸床还包括设于所述盖壳中的喷淋机构。 0014 更优选地, 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盖壳中的喷淋头、 用于为所述喷淋头供。
10、水 的供水管。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400909 U 3 0015 优选地, 所述盖壳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床身上, 所述盖壳长度方向的另一 端上开设有用于卡设于病人颈部的开口。 0016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 型一种药蒸床, 通过在药蒸机构中将进水口设置在雾化片一侧, 能够防止加热管一侧的药 包漂至雾化片一侧堵住雾化片, 延长了药蒸机构的工作周期, 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并降低了 其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1为药蒸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2为药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 附图3为药蒸机构的结构。
11、示意图二。 0020 其中: 1、 床身; 2、 底座; 3、 盖壳; 31、 开口; 4、 垫板; 41、 第三通孔; 5、 箱体; 6、 第一隔 板; 61、 第二通孔; 7、 加热管; 8、 送风管; 9、 鼓风机; 10、 雾化片; 11、 进水管; 12、 雾气出口; 13、 浮球; 14、 第二隔板; 15、 第一盖板; 16、 第二盖板; 17、 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2 参见图1所示, 上述一种药蒸床, 用于为病人进行药蒸。 该药蒸床包括床身1、 固定 的撑设于床身1下方的底座2、 绕床身1长度方向的一端转。
12、动的设于床身1上方的盖壳3、 设于 底座2中的药蒸机构, 床身1上开设有与底座2连通的第一通孔, 通过设置该第一通孔, 使药 蒸机构中的药蒸汽透过床身1接触病人身体对其进行药蒸。 该床身1表面具有下凹的结构, 用于躺入病人的身体; 该底座2上开设有用于放入药蒸机构的转动门; 该盖壳3长度方向的 一端铰接在床身1上, 该盖壳3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卡设于病人颈部的开口31, 该盖壳3外表面上还设有把手。 在本实施例中, 该开口31呈倒U形, 该开口31 与病人颈部之 间间隙分布。 0023 该箱体5下方设有固定板17, 该药蒸机构可以通过该固定板17固定的安装在底座2 中。 0024 该药。
13、蒸机构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箱体5、 设于该箱体5中的用于隔开中空腔体以形 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两个腔体的第一隔板6。 0025 该第二腔体与进水机构相连通, 在第二腔体中设有用于雾化的雾化片10。 在本实 施例中, 该进水机构包括与第二腔体连通的进水管11、 设于进水管11上的进水阀。 为了节省 药蒸机构的安装空间, 该进水管11连通在第二腔体的侧面上。 0026 该第一腔体与送风机构相连通, 在第一腔体中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管7。 在本实施 例中, 该送风机构包括与第一腔体连通的送风管8、 设于送风管8上的用于将风吹入第一腔 体中的鼓风机9。 同样的, 为了节省药蒸机构的安装空间, 该送风管8连。
14、通在第一腔体的侧 面。 且送风管8与进水管11位于中空腔体的同一侧面上。 0027 该第一隔板6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1,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二通孔61为沿水平方向分 布的长条形第二通孔61。 通过设置该第二通孔61, 使第二腔体中的水能够流入第一腔体中, 通过水流的流向及冲力来防止第一腔体中的药包进入第二腔体中, 有效的避免了药包进入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400909 U 4 第二腔体中引起的雾化片10堵塞问题。 同时, 通过设置该第二通孔61, 使鼓风机9能够将加 热管7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从第一腔体吹入第二腔体中。 0028 该箱体5上开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雾气出口12,。
15、 在本实施例中, 该雾气出口12为 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呈圆柱形的雾气出口12。 该雾气出口12设于第一通孔的下方。 0029 该药蒸机构还包括设于中空腔体中的浮球13, 该浮球13具有高液位状态和低液位 状态, 该浮球13通过PLC控制单元与进水阀电路连接, 当浮球13处于高液位状态时, 通过 PLC控制单元控制进水阀关闭; 当浮球13处于低液位状态时, 通过PLC控制单元控制进水阀 打开。 0030 该药蒸机构还包括设于浮球13和加热管7之间的第二隔板14, 该第二隔板14的底 部抵触中空腔体的底部, 该第二隔板14的顶部与中空腔体的顶部间隙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二隔板14的高度略低于浮。
16、球13处于低液位状态时液面的高度。 通过设置该第二隔板 14, 能够有效的防止药包流向浮球13对其造成影响。 0031 该箱体5包括固设于其顶部的第一盖板15、 活动的铰接在第一盖板15上的第二盖 板 16, 该第一盖板15和该第二盖板16组成箱体5的顶盖, 该雾气出口12开设于该第一盖板 1511上。 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一盖板15用于封堵第二腔体顶部, 该第二盖板16则用于封堵第 一腔体顶部。 0032 该药蒸床还包括铺设于床身1上的垫板4, 该垫板4整个覆盖住第一通孔, 该垫板4 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多排第三通孔41, 药蒸汽通过该第三通孔41透过床身1接触病人身体 对其进行药蒸。 003。
17、3 该药蒸床还包括设于盖壳3中的喷淋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 该喷淋机构包括设于盖 壳3中的喷淋头、 用于为喷淋头供水的供水管。 通过设置该喷淋机构, 在病人药蒸完毕后, 能 够直接进行喷淋清洗。 0034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0035 打开盖壳3, 待病人躺入床身1中, 再关闭盖壳3, 使盖壳3上的开口31卡设于病人颈 部外侧, 使病人的头暴露在盖壳3外; 然后在第一腔体中放入需要的药包, 打开进水阀, 水流 从第二腔体进入, 再进入第一腔体中, 当浮球13处于高液位状态时, 关闭进水阀。 打开加热 管7和鼓风机9, 加热管7将第二腔体中的药水加热至40-50后, 被鼓风机9吹。
18、入第一腔体 中, 并顺着雾气出口12向上吹出, 通过第三通孔41接触病人身体对其进行药蒸, 当药蒸完毕 后, 打开喷淋机构对病人进行喷淋清洗。 0036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40090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400909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400909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