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56706.3 (22)申请日 2016.04.21 (71)申请人 毕宏生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48号 (72)发明人 毕宏生 解孝锋 郭俊国 郭大东 宋继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51)Int.Cl. A61K 36/888(2006.01) A61P 27/02(2006.01) A61P 31/12(2006.01) A61K 35/24(2015.01) (54)发明名称。
2、 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 物组合物,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 芍1315份、 白芍1315份、 紫草810份、 菊花 1315份、 玄参810份、 川芎1315份、 板蓝根 1315份、 大青叶810份、 木贼810份、 桔梗8 10份、 黄芪3040份、 石菖蒲2025份、 葛根16 20份、 茯苓1315份、 人字树78份、 腊肠树5 6份、 天葵子06份、 桑叶1315份、 杨柳枝0 4份、 夜明砂010份、 巴夏嘎1315份、 潼蒺藜8 10份、 刺蒺藜810份。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 药材及其配比, 达到治疗病。
3、毒性角膜炎的显著功 效, 调理机体不易复发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5816601 A 2016.08.03 CN 105816601 A 1.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 成: 赤芍1315份、 白芍1315份、 紫草810份、 菊花1315份、 玄参810份、 川芎1315 份、 板蓝根1315份、 大青叶810份、 木贼810份、 桔梗810份、 黄芪3040份、 石菖蒲20 25份、 葛根1620份、 茯苓1315份、 人字树78份、 腊肠树56份、 天葵子46份、 桑叶 1315份、 杨柳枝04份、 夜明砂0。
4、10份、 巴夏嘎1315份、 潼蒺藜810份、 刺蒺藜810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 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315份、 白芍1315份、 紫草810份、 菊花1315份、 玄参8 10份、 川芎1315份、 板蓝根1315份、 大青叶810份、 木贼810份、 桔梗810份、 黄芪 3040份、 石菖蒲2025份、 葛根1620份、 茯苓1315份、 人字树78份、 腊肠树56份、 天葵子46份、 桑叶1315份、 杨柳枝34份、 夜明砂810份、 巴夏嘎1315份、 潼蒺藜8 10份、 刺蒺藜8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 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5份、 白芍15份、 紫草10份、 菊花15份、 玄参10份、 川芎15份、 板 蓝根15份、 大青叶10份、 木贼10份、 桔梗10份、 黄芪40份、 石菖蒲25份、 葛根20份、 茯苓15份、 人字树8份、 腊肠树6份、 天葵子6份、 桑叶15份、 巴夏嘎15份、 潼蒺藜10份、 刺蒺藜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 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5份、 白芍15份、 紫草10份、 菊花15份、 玄参10份、 川芎15份、 板 蓝根15份、 。
6、大青叶10份、 木贼10份、 桔梗10份、 黄芪40份、 石菖蒲25份、 葛根20份、 茯苓15份、 人字树8份、 腊肠树6份、 天葵子6份、 桑叶15份、 夜明砂10份、 巴夏嘎15份、 潼蒺藜10份、 刺蒺 藜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 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5份、 白芍15份、 紫草10份、 菊花15份、 玄参10份、 川芎15份、 板 蓝根15份、 大青叶10份、 木贼10份、 桔梗10份、 黄芪40份、 石菖蒲25份、 葛根20份、 茯苓15份、 人字树8份、 腊肠树6份、 天葵子6份、 桑叶15份、 杨柳枝4份、。
7、 巴夏嘎15份、 潼蒺藜10份、 刺蒺藜 1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 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5份、 白芍15份、 紫草10份、 菊花15份、 玄参10份、 川芎15份、 板 蓝根15份、 大青叶10份、 木贼10份、 桔梗10份、 黄芪40份、 石菖蒲25份、 葛根20份、 茯苓15份、 人字树8份、 腊肠树6份、 天葵子6份、 桑叶15份、 杨柳枝4份、 夜明砂10份、 巴夏嘎15份、 潼蒺藜 10份、 刺蒺藜10份。 7.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除。
8、夜明砂之外的中草药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内, 先注入3倍量的水浸 泡10小时, 再先后向容器内分别加5倍重量和3倍重量的水进行两次煎煮, 煎煮时间分别为3 小时、 2小时, 合并煎液, 过滤, 再加入研成细粉的夜明砂, 最后进行第三次煎熬, 直至溶液的 质量百分比浓度达50为止, 即制得纯中药口服液。 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中草药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内, 先注入3倍量的水浸泡10小时, 再先 后向容器内分别加5倍重量和3倍重量的水进行两次煎煮, 煎煮时间分别为3小时、 2小时, 合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
9、N 105816601 A 2 并煎液, 过滤, 最后进行第三次煎熬, 直至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达50为止, 即制得纯中 药口服液。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816601 A 3 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 特别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 以单纯疤疹病毒性角膜炎和带状疱 疹病毒性角膜炎最为常见, 且严重危害视功能。 病毒性角膜炎, 病程较长, 愈后且易复发, 常 可伴有葡萄膜反应, 甚至出现虹膜睫状体炎、 前房积脓, 或继发青光眼,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 。
10、的致盲眼病之一。 本病发生多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感冒、 疲劳为其诱因。 现有的中西医治 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方法和药物往往治标不冶本, 一旦用药停止, 易于复发。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 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 配比, 达到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显著功效, 调理机体不易复发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 合物,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315份、 白芍1315份、 紫草810份、 菊花 1315份、 玄参810份、 川芎1315份、 板蓝根1315份、 大青叶810份。
11、、 木贼810份、 桔 梗810份、 黄芪3040份、 石菖蒲2025份、 葛根1620份、 茯苓1315份、 人字树78份、 腊肠树56份、 天葵子46份、 桑叶1315份、 杨柳枝04份、 夜明砂010份、 巴夏嘎13 15份、 潼蒺藜810份、 刺蒺藜810份。 0005 作为优选,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315份、 白芍1315份、 紫草8 10份、 菊花1315份、 玄参810份、 川芎1315份、 板蓝根1315份、 大青叶810份、 木 贼810份、 桔梗810份、 黄芪3040份、 石菖蒲2025份、 葛根1620份、 茯苓1315份、 人字树78份、 腊肠树5。
12、6份、 天葵子46份、 桑叶1315份、 杨柳枝34份、 夜明砂810 份、 巴夏嘎1315份、 潼蒺藜810份、 刺蒺藜810份。 0006 作为优选,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5份、 白芍15份、 紫草10份、 菊花 15份、 玄参10份、 川芎15份、 板蓝根15份、 大青叶10份、 木贼10份、 桔梗10份、 黄芪40份、 石菖 蒲25份、 葛根20份、 茯苓15份、 人字树8份、 腊肠树6份、 天葵子6份、 桑叶15份、 巴夏嘎15份、 潼 蒺藜10份、 刺蒺藜10份。 0007 作为优选,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5份、 白芍15份、 紫草10份、 菊花。
13、 15份、 玄参10份、 川芎15份、 板蓝根15份、 大青叶10份、 木贼10份、 桔梗10份、 黄芪40份、 石菖 蒲25份、 葛根20份、 茯苓15份、 人字树8份、 腊肠树6份、 天葵子6份、 桑叶15份、 夜明砂10份、 巴 夏嘎15份、 潼蒺藜10份、 刺蒺藜10份。 0008 作为优选,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5份、 白芍15份、 紫草10份、 菊花 15份、 玄参10份、 川芎15份、 板蓝根15份、 大青叶10份、 木贼10份、 桔梗10份、 黄芪40份、 石菖 蒲25份、 葛根20份、 茯苓15份、 人字树8份、 腊肠树6份、 天葵子6份、 桑叶15份、 杨。
14、柳枝4份、 巴 夏嘎15份、 潼蒺藜10份、 刺蒺藜10份。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5816601 A 4 0009 作为优选,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赤芍15份、 白芍15份、 紫草10份、 菊花 15份、 玄参10份、 川芎15份、 板蓝根15份、 大青叶10份、 木贼10份、 桔梗10份、 黄芪40份、 石菖 蒲25份、 葛根20份、 茯苓15份、 人字树8份、 腊肠树6份、 天葵子6份、 桑叶15份、 杨柳枝4份、 夜 明砂10份、 巴夏嘎15份、 潼蒺藜10份、 刺蒺藜10份。 0010 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除。
15、夜明 砂之外的中草药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内, 先注入3倍量的水浸泡10小时, 再先后向容器内分 别加5倍重量和3倍重量的水进行两次煎煮, 煎煮时间分别为3小时、 2小时, 合并煎液, 过滤, 再加入研成细粉的夜明砂, 最后进行第三次煎熬, 直至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达50为止, 即制得纯中药口服液。 0011 一种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中草药 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内, 先注入3倍量的水浸泡10小时, 再先后向容器内分别加5倍重量和3 倍重量的水进行两次煎煮, 煎煮时间分别为3小时、 2小时, 合并煎液, 过滤, 最后进行第三次 煎熬, 直至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
16、度达50为止, 即制得纯中药口服液。 0012 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 0013 赤芍 【来源】 毛茛科植物川赤芍的干燥根。【性味】 苦, 微寒。【归经】 归肝经。【功能主 治】 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用于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 目赤肿痛, 肝郁胁痛, 经闭痛经, 症瘕腹 痛, 跌扑损伤, 痈肿疮疡。 0014 白芍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性味】 苦、 酸, 微寒。【归经】 归肝、 脾 经。【功能主治】 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 敛阴止汗。 用于头痛眩晕, 胁痛, 腹痛, 四肢挛痛, 血虚 萎黄, 月经不调, 自汗, 盗汗。 0015 紫草 【来源】 紫草科植物新。
17、疆紫草、 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功能主治】 凉血, 活 血, 解毒透疹。 用于血热毒盛, 斑疹紫黑, 麻疹不透, 疮疡, 湿疹, 水火烫伤。 0016 菊花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味】 甘、 苦, 微寒。【归经】 归肺、 肝经。【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 平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 头痛眩晕, 目赤肿痛, 眼目昏花。 0017 玄参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性味】 甘、 苦、 咸, 微寒。【归经】 归 肺、 胃、 肾经。【功能主治】 凉血滋阴, 泻火解毒。 用于热病伤阴, 舌绛烦渴, 温毒发斑, 津伤便 秘, 骨蒸劳嗽, 目赤, 咽痛, 瘰疠, 白喉。
18、, 痈肿疮毒。 0018 川芎 【来源】 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味】 辛, 温。【归经】 归肝、 胆、 心包经。 【功能主治】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0019 板蓝根 【来源】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性味】 苦, 寒。【归经】 归心、 胃经。【功 能主治】 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用于温毒发斑, 舌绛紫暗, 痄腮, 喉痹, 烂喉丹痧, 大头瘟疫, 丹 毒, 痈肿。 0020 大青叶 【来源】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用于 温邪入营, 高热神昏, 发斑发疹, 黄疸, 热痢, 痄腮, 喉痹, 丹毒, 痈肿。 0021 木贼 【来源】 为木贼科。
19、植物木贼的全草。【性味】 甘苦, 平。【归经】 入肺、 肝、 胆经。【功 能主治】 疏风散热, 解肌, 退翳。 治目生云翳, 迎风流泪, 肠风下血, 血痢, 脱肝, 疟疾, 喉痛, 痈 肿。 0022 桔梗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性味】 苦、 辛, 平。【归经】 归肺经。 【功能主治】 宣肺, 利咽, 祛痰, 排脓。 用于咳嗽痰多, 胸闷不畅, 咽痛, 音哑, 肺痈吐脓, 疮疡脓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5816601 A 5 成不溃。 0023 黄芪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性味】 甘, 温。【归经】 归肺、 脾经。 【功能主治】 补气固。
20、表, 利尿托毒, 排脓, 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 食少便溏, 中气下陷, 久泻 脱肛, 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 痈疽难溃, 久溃不敛, 血虚痿黄, 内热消渴; 慢性肾炎 蛋白尿, 糖尿病。 0024 石菖蒲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功能主治】 化湿开胃, 开窍豁痰, 醒神 益智。 用于脘痞不饥, 噤口下痢, 神昏癫痫, 健忘耳聋。 理气, 活血, 散风, 去湿。 治癫痫, 痰厥, 热病神昏, 健忘, 气闭耳聋, 心胸烦闷, 胃痛, 腹痛, 风寒湿痹, 痈疽肿毒, 跌打损伤。 0025 葛根 【来源】 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功能主治】 解肌退热, 生津, 。
21、透疹, 升阳止泻。 用于外感发热头痛、 项背强痛, 口渴, 消渴, 麻疹不透, 热痢, 泄泻; 高血压颈项强 痛。 0026 茯苓 【性味】 甘、 淡, 平。【归经】 归心、 肺、 脾、 肾经。【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 健脾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 痰饮眩悸, 脾虚食少, 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 惊悸失眠。 0027 人字树 【来源】 为山龙眼科植物调羹树的心材。【性味】 味淡, 性平。【功能主治】 消火 解毒, 补土健胃。 主治产后体弱多病, 腹泻呕吐, 头昏目眩, 食物中毒。 0028 腊肠树 【来源】 为豆科植物腊肠树的果实、 根、 枝、 叶和根皮。【性味】 味苦、 涩, 性凉。 【功能主。
22、治】 清火解毒, 利水化石, 消肿止痛, 除风通血。 主治便秘, 小便热涩疼痛, 小便热涩 疼痛, 尿路结石,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 无名肿毒, 头痛, 头昏目眩。 0029 天葵子 【来源】 毛茛科植物紫背天葵的块根。【性味】 味甘、 苦, 性冷。【功能主治】 清 热解毒消肿。 活血散瘀止痛, 消痰散结, 利水通淋。 主治疮疥肿, 乳腺炎, 扁桃体炎, 淋巴结结 核以及跌打损伤, 毒蛇咬伤、 小便不利。 0030 桑叶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性味】 甘、 苦, 寒。【归经】 归肺、 肝经。【功 能主治】 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清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 肺热燥咳, 头晕头。
23、痛, 目赤昏花。 0031 杨柳枝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 枝条或根皮。【性味】 味苦, 性冷。【功能主 治】 祛风利湿, 解毒消肿, 止痛。 主治风湿痹痛, 小便淋浊, 传染性肝炎, 黄疸, 风疹痉痒, 疔 疮, 丹毒, 龋齿, 眼肿。 0032 夜明砂 【来源】 为蝙蝠科动物蝙蝠等多种蝙蝠的干燥粪便。【性味】 辛, 寒。【归经】 入 肝经。【功能主治】 清热明日, 散血消积。 治青盲雀目, 内外障翳, 瘰疬, 疳积, 疟疾。 0033 巴夏嘎 【来源】 车前科植物毛果婆婆钠等同属近缘植物的干燥全草。【性味】 气味苦 味, 性寒。【功能主治】 清热、 愈疮、 生肌、 止血、 明目。。
24、 临床上广泛用于疮疗, 创伤, 炎症, 眼疾。 0034 潼蒺藜 【来源】 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 甘, 温。【归经】 归肝、 肾经。【功能主治】 温补肝肾, 固精, 缩尿, 明目。 用于肾虚腰痛, 遗精早泄, 白浊带下, 小便余 沥, 眩晕目昏。 0035 刺蒺藜 【来源】 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性味】 味苦; 辛; 性平。【归经】 肝; 肺; 肾; 心 经。【功能主治】 平肝; 解郁; 祛风明目。 主头痛; 眩晕; 胸胁胀痛; 乳房胀痛; 乳闭不通; 经闭; 目赤翳障; 风疹瘙痒; 白癜风; 疮疽; 瘰疬。 003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
25、7 1、 本发明对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治愈率极高且不易复发。 本发明组方重用黄芪, 佐以夜明砂、 巴夏嘎、 腊肠树、 天葵子等清热解毒, 清肝燥湿, 明目之药, 加强其清热解毒, 清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5816601 A 6 肝燥湿之功效, 加入潼蒺藜、 刺蒺藜增强清肝、 养肝、 疏肝、 明目之功效, 加入桑叶、 菊花轻清 之品既可清肝明目, 又可引药上行, 增强药效。 诸药配合, 达清热解毒, 化湿退翳之效。 同时 注重调理机体, 达到对病毒性角膜炎既治标, 又治本的作用, 愈后不易复发。 0038 2、 本发明中药制剂选用优质中药材制成, 所选药材配伍相宜, 符合中医药及。
26、现代 医学研究理论, 并利用现代医药制药技术制成, 安全无毒副作用, 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40 实施例1 0041 称取: 赤芍15克、 白芍15克、 紫草10克、 菊花15克、 玄参10克、 川芎15克、 板蓝根15 克、 大青叶10克、 木贼10克、 桔梗10克、 黄芪40克、 石菖蒲25克、 葛根20克、 茯苓15克、 人字树8 克、 腊肠树6克、 天葵子6克、 桑叶15克、 杨柳枝4克、 夜明砂10克、 巴夏嘎15克、 潼蒺藜10克、 刺 蒺藜10克。 制备方法为: 。
27、将上述除夜明砂之外的中草药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内, 先注入3倍 量的水浸泡10小时, 再先后向容器内分别加5倍重量和3倍重量的水进行两次煎煮, 煎煮时 间分别为3小时、 2小时, 合并煎液, 过滤, 再加入研成细粉的夜明砂, 最后进行第三次煎熬, 直至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达50为止, 即制得纯中药口服液。 0042 临床疗效总结: 0043 一、 一般资料 0044 选择108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 其中单纯疱疹性角膜炎42例, 带状疱 疹性角膜炎35例, 伴有虹膜睫状体炎31例。 0045 二、 服用方法 0046 每日1剂, 每日适量分早、 中、 晚三次口服, 每次100毫升。 2。
28、周为一疗程。 连续服用1- 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0047 三、 疗效评定标准: 0048 治愈: 视力下降、 畏光、 流泪、 酸痛等症状消失, 角膜未留云翳。 0049 好转: 畏光、 流泪、 酸痛等症状消失, 角膜留少许云翳视力略受影响。 0050 未愈: 症状体征无改善。 0051 四、 结果: 0052 108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经过1-3疗程的治疗, 治愈99例, 好转6例, 无效3例, 治愈 率91.6, 总有效率97.2。 24个月后随访, 无一例复发。 0053 以上结果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1制成的中药药物组合物对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有 显著效果。 0054 实施例2 0055。
29、 称取: 赤芍15克、 白芍15克、 紫草10克、 菊花15克、 玄参10克、 川芎15克、 板蓝根15 克、 大青叶10克、 木贼10克、 桔梗10克、 黄芪40克、 石菖蒲25克、 葛根20克、 茯苓15克、 人字树8 克、 腊肠树6克、 天葵子6克、 桑叶15克、 巴夏嘎15克、 潼蒺藜10克、 刺蒺藜10克。 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中草药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内, 先注入3倍量的水浸泡10小时, 再先后向容器内分别 加5倍重量和3倍重量的水进行两次煎煮, 煎煮时间分别为3小时、 2小时, 合并煎液, 过滤, 最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5816601 A 7 后进行第三次煎熬,。
30、 直至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达50为止, 即制得纯中药口服液。 0056 实施例3 0057 称取: 赤芍15克、 白芍15克、 紫草10克、 菊花15克、 玄参10克、 川芎15克、 板蓝根15 克、 大青叶10克、 木贼10克、 桔梗10克、 黄芪40克、 石菖蒲25克、 葛根20克、 茯苓15克、 人字树8 克、 腊肠树6克、 天葵子6克、 桑叶15克、 夜明砂10克、 巴夏嘎15克、 潼蒺藜10克、 刺蒺藜1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8 实施例4 0059 称取: 赤芍15克、 白芍15克、 紫草10克、 菊花15克、 玄参10克、 川芎15克、 板蓝根15 克、 大青叶10克。
31、、 木贼10克、 桔梗10克、 黄芪40克、 石菖蒲25克、 葛根20克、 茯苓15克、 人字树8 克、 腊肠树6克、 天葵子6克、 桑叶15克、 杨柳枝4克、 巴夏嘎15克、 潼蒺藜10克、 刺蒺藜10克。 制 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60 显然,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是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相关中药及其药理通过现有公开文献及网络均可获得, 也可以 用相近功效的药材代之代用。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 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是属于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5816601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