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负压循经藏腑调理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频负压循经藏腑调理仪.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1998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2 CN 103519980 A (21)申请号 201310532658.2 (22)申请日 2013.11.04 A61H 23/04(2006.01) A61H 9/00(2006.01) (71)申请人 牛欣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 11 号 (72)发明人 牛欣 马良宵 芦煜 牛婷立 杨学智 (54) 发明名称 低频负压循经藏腑调理仪 (57) 摘要 本装置为低频负压循经藏腑调理仪, 依据中 医的藏腑经络调理原理和拔罐疗法, 装置产生局 部负压并形成由表皮向深部组织的压力梯度,。
2、 形 成组织和细胞的剪切变形, 促进和加速局部体液 循环, 物质运输加速。 控制部分发出低频负压振动 的循经络和穴位由浅入深的传输, 在 “祛风, 除痹” 的同时, 调理相关藏腑。 装置采用的低频调制范围 经多种方法验证, 能够与相应的脏腑经络系统产 生共振效应, 并通过剪切效应调理细胞内环境, 低 频穿力透强的局部负压引起的变化通过时间叠加 可产生更强的调理效应。 低频调制配合负压, 低频 振动进一步促进了局部瘀滞的祛除, 更有效地利 用由气压变化引起的机体局部负压梯度, 实现能 量的靶向性传递。装置特制的负压罐装有血流阻 抗检测, 反馈负压区血流阻抗信息, 分析治疗效果 并提供优化调理方案。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19980 A CN 103519980 A 1/1 页 2 1. 本发明专利为低频负压经穴罐调仪。装置由特制的低频负压罐, 隔膜泵和相应的低 频调制控制与反馈系统组成。 2.采用微型真空隔膜泵作为负压生成动力机构。 通过采用低电磁干扰微型真空泵或者 其他类型的泵隔系统, 对负压罐内的气体进行低频可控抽排。装置中由微型真空隔膜泵产 生的低频抽吸负压, 抽吸频率范围为 1 20Hz 连续可。
4、调。 3. 装置外壳旋钮刻度上标示的频率刻度旁还标有对应的脏腑部位本振频率, 方便使用 者针对性的理疗。 4. 在调节频率的同时负压波动幅度也同时能够调节, 实现定频调压, 定压调频, 梯度加 压以及梯度频压共调模式。 5.负压罐的设计是类似广口瓶样的罐体腹部较大而颈部略微收缩的形状。 在罐口部位 有金属供电电极, 电极的两极各占据罐口圆环对称的一弧度距离, 而同时在罐体内侧对应 的角度位置上设置有检测电极。 , 检测电极与供电电极所处的平面相互平行, 两平面的间距 随罐体大小成比例改变。在调理的同时采集血流阻抗信息。负压罐罐体底端为活瓣式通气 阀, 联通隔膜泵抽气气道。 6. 系统同时设定安。
5、全报警阈值, 当检测到血流阻抗值突然间变低, 或者负压弹性比降 低到阈值以下时, 系统自动停止抽吸并稳定负压值, 如果检测到血流阻抗值仍然有变化, 意 味着局部瘀斑破裂或者血液, 体液渗出, 则自动排气, 停止调理。 7. 负压罐隔膜泵驱动电路采用脉宽调制进行低频调控。 8.在使用装置调理的过程中, 可以使用固定位置拔罐法, 也可以循经走罐。 装置允许在 罐口处和人体相应的理疗部位涂上中药药膏, 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加速药物的透皮吸收, 促 进对药物的局部渗透。 9. 负压罐调理的参数有负压弹性比和组织弹性系数。负压值与组织在负压罐内占据 的体积成一一对应关系, 这个比值称为负压弹性比。 在一定的。
6、基础负压下, 一个低频周期的 气流积分值与压力变化值之比称为当前负压值下的组织弹性系数。 其系数与基础负压值相 关, 随负压压力变化的组织弹性系数可以绘制为曲线, 称为负压 - 弹性曲线。 10. 装置可以连接 1-4 个低频负压罐, 接口为统一规格, 可以根据需要连接不同规格的 负压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19980 A 2 1/4 页 3 低频负压循经藏腑调理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类医疗保健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拔罐疗法利用热膨胀原理在火罐内产生负压, 舒活经络, 祛除体内的 “风邪、 湿痹” 。 在传统疾病调理方法上, 有久病治络一说, 拔罐。
7、疗法就是其中一项, 尤其是在几个经 典的祛风穴位上或者循经走罐, 对一些特定疾病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通过建立局部的低 压环境, 促使局部瘀阻的部位血流量上升, 新陈代谢通路得到加强, 使得一些由于局部淤阻 导致低能量代谢环境恢复代谢, 原先积累的代谢废物在压力梯度下向负压区聚集, 造成拔 罐后形成的紫红色或鲜红色区域, 中医师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排淤效果并进行再辨证。 0003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共振系统。人体及其各种组织与器官都有其自身的共振频率。 人体大部分器官以及组织的本振频率都在120Hz之间, 而低频振动本身就有很强的穿透 力, 通过能量的共振累加效应, 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很微弱的震动。
8、引发相应频率的组织 器官的物理振动, 产生较强的调理作用。同时, 低频振动还可以对细胞产生剪切效应, 使得 一些离子通道打开, 对细胞的物质与信息交流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0004 尽管过强的振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而通过一定范围内气压变化产生的振动能够 影响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状态不像机械振动或音频振动等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而且振 源为局部的低频气压波动, 出现不适立即取下即可。因此安全性可以保证。 0005 目前的拔罐器具没有低频振动配合, 同时也没有定量的对局部低气压的负压值以 及引起的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检测与分析。在火罐疗法中的祛风邪, 除湿气等功 效在多少时间内有效, 分别需要。
9、怎样的具体方法调理, 仍然需要凭医生的经验与依靠患者 的主观感受判断。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在探索性治疗的同时进行检测反馈, 实现同步 化治疗与诊断分析, 避免患者重复无效治疗过程, 而本设备的低频频率范围筛选是通过多 重手段分析比较得来的, 能够实现低频振动向相应本征频率的藏腑的能量传递。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为低频负压循经藏腑调理仪, 能够实现可控频率与可控吸力工作, 低频负 压振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本装置低频传导既可以从固定的调理部位向机体深处穿 透, 又可以通过各种循经拔罐理疗手法沿经络进行低频调理。负压由以交流或直流供电的 隔膜泵产生, 运行模式通过信号控制隔膜泵的电磁。
10、驱动机构实现可控调频调压, 通过变化 的外界压力在实现负压排淤的过程中传递低频振动能量, 使得由外界局部负压产生的压力 梯度在低频振动的过程中将能量传递到机体内部, 调动深处的血液循环, 使得传统的火罐 疗法在解表祛风的传统疗效中, 增加疏通经络, 调理脏腑的功能。 0007 一、 该装置的特点 0008 1. 微型直流隔膜泵驱动 0009 微型真空泵采用隔膜式, 设备供电电源为直流低压电源。抽气口与外界大气形成 说 明 书 CN 103519980 A 3 2/4 页 4 压力差, 不需要润滑油和真空泵油, 不会污染工作介质, 而且体积小、 噪音低、 免维护, 可以 连续运转, 额定电压小于。
11、 24V, 工作温度范围 (0-100 ) ; 最大输出负压压力值 : 0.1MPa, 功 耗 P 范围在 0 20W。适合作为罐调仪的负压生成动力源。 0010 2. 控制端信号的低频范围为 1 20Hz, 频率范围覆盖了人体脏腑以及肩背, 下肢 的物理本振频率。 采用低 频模式抽吸造成罐内负压时, 根据罐体吸附的部位以及要调理的 脏腑, 相应的将振动频率调节到与调理部位固有频率一致的范围内, 实现靶向性的调理。 0011 3. 罐体与皮肤接触部位设有环状阻抗电极, 在抽吸的过程中可以监测局部血流充 盈度, 判断拔罐效果。如附图 2 所示。 0012 4. 在模式转换旋钮上标有频率值, 便于。
12、设定, 且在不同的频率值旁边注有相应的 共振频率的肢体部位以及脏腑名称。 方便使用者在身体不同部位使用时调节到相应的振动 频率上。 0013 5. 控制电路低频信号发生采用 PWV 节律控制电路, 输出控制信号经放大后直接驱 动微型直流隔膜泵。其控制模式有定压调频, 恒频调压, 梯度加压模式, 通过过程控制动态 调节负压罐调工作模式, 优化治疗方案。 工作模式可以使用自动, 也可以手动调节到自己想 要调理的频率。 0014 整个装置结构如图 1 所示, 最高供电电压为直流 24V, 为真空隔膜泵的供电电源, 与控制电路和信号收发电路相互隔离, 导气管为绝缘材料, 检测电极电压为0.3V。 符合。
13、国家 对仪器声, 光, 电信号作用于人体的技术规范与要求。 0015 二、 设计方案 0016 低频负压罐口径规格有 3cm, 4cm, 5cm, 7cmm 与 10cm 五个规格, 不同的规格使用在 不同的身体部位。 在罐口部位有金属供电电极, 而在罐体内侧设置有检测电极, 当运用负压 对局部皮肤进行吸附时, 皮肤会随着气压的降低向罐内部空间隆起并与贴附在罐体内部的 检测电极相接触。引起检测电极电阻的变化, 从而测量局部组织的血液充盈度。 0017 负压罐的设计是类似广口瓶样的罐体腹部较大而颈部略微收缩的形状, 倒扣放置 罐口到颈部的平均切线斜率绝对值为46。 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在进行负压理疗。
14、的过程中, 被拉伸的皮肤不会受到过大的局部拉力, 对局部皮肤的拉伸伤害较小。同时可以使得较多 的皮肤贴在罐体的内表面, 保证正常吸附的过程中测量电极能够与皮肤充分接触。测量电 极与供电电极所处的平面相互平行, 而且弧度与方向一致, 均为所在的圆周一弧度的长度。 在罐口处的两个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内边缘拐角处, 电极部分之间的非电极部分用平滑填 充的方式连接, 保证罐口处平整, 与皮肤接触后仍然有很好的密闭性。 0018 罐体底端为活瓣式通气阀, 联通隔膜泵抽气气道, 用于传递隔膜泵负压。 0019 信号控制系统采用功率型集成运算放大器作为真空隔膜泵的输出信号, 输入方式 有手动与自动两种。 均可。
15、以实现真空隔膜泵排气模式, 产生低频气压振动, 振幅与频率均可 以通过手动设置进行调控。 0020 控制电路低频信号发生采用 PWV 节律控制电路, 输出控制信号经放大后驱动微型 直流隔膜泵。其控制模式有定压调频, 恒频调压, 梯度加压以及梯度频压共调模式, 罐体内 的气压计检测罐内的负压值, 用于反馈拔罐过程中的内部压力变化。同时结合隔膜泵的低 频单周期气流波动积分量, 对所吸附部位的皮肤组织的坚韧度进行计算分析。一般情况下 在刚开始加压的过程中, 一个低频周期的气流积分值与压力变化值之比相对较大, 意味着 说 明 书 CN 103519980 A 4 3/4 页 5 皮肤的起伏较大, 。随。
16、着抽吸的空气越来越多, 造成的负压也越大, 负压弹性比也就逐渐变 小。负压值与组织在负压罐内占据的体积成一一对应关系, 这个比值称为负压弹性比。在 一定的基础负压下, 一个低频周期的气流积分值与压力变化值之比称为当前负压值下的组 织弹性系数, 其系数与基础负压值相关, 随负压压力变化的组织弹性系数可以绘制为曲线, 称为负压 - 弹性曲线。作为衡量局部组织物理性质的一个新方法。 0021 当皮肤被抽吸到一定的高度时, 检测电极与皮肤相互接触。在这个位置上不同部 位的皮肤以及不同人的同样部位所需要的负压值不一样。 皮肤柔软, 皮下脂肪较多的部位, 达到检测触发点所需要用到的负压绝对值相对较低, 而。
17、肌肉组织较多的部位则需要较高的 负压压力才能够达到。 同时不同的人在相同的身体部位达到检测触发点所需要的负压压力 值也不尽相同, 因此可以通过对负压值的对比, 实现对身体局部脂肪含量的一个对照性的 测评。同时该检测能够对内经上提到的三种人 ( 脂人, 膏人和肉人 ) 进行区分。负压弹性 比肉 人脂人膏人。三者之间的值域范围能够在这个量上体现出来。 0022 负压调理的过程中, 除了常规采用的固定位置拔罐法之外, 还可以采用中医各种 调理手法如闪罐, 走罐法, 传统闪罐就是利用变化的局部气压引起的振动实现对机体调理 的手法, 但是振动无法叠加, 并且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 不然很容易照成烫伤。走罐。
18、如果操 作不当, 便容易进气, 造成负压值达不到标准, 影响调理效果。而由于本装置通过调节隔膜 泵的工作方式, 可以达到恒定基础负压值的效果。同时在循经走罐的过程中进行低频振动 调节, 可以使得低频振动能量的循经感传覆盖范围更广, 将经络所归的脏腑与经络周边附 属的同频组织结构同步调理, 可以实现整体调节的效果。 0023 系统同时设定安全报警阈值, 当检测到血流阻抗值突然间变低, 或者负压弹性比 降低到阈值以下时, 系统自动停止抽吸并稳定负压值, 如果检测到血流阻抗值仍然有变化, 意味着局部瘀斑破裂或者血液, 体液渗出, 则自动排气, 停止调理。 附图说明 0024 图 1. 装置结构示意图。
19、 ( 标注单位 cm) 0025 图 2. 负压罐罐体设计 0026 图 3. 控制系统设计 0027 图 4. 使用方式演示 0028 附图中 1. 负压罐 0029 2. 控制箱 0030 3. 显示器 0031 4. 功率选择旋钮 0032 5. 低频调制旋钮 0033 6. 电源开关 0034 7. 模式选择 0035 8. 微型直流隔膜泵 0036 9. 信号控制与反馈电路 0037 10. 导气管 0038 11. 血流阻抗电极, 其中 11.1 为供电电极, 11.2 为检测电极, 11.3 为导体。 说 明 书 CN 103519980 A 5 4/4 页 6 具体实施方案 0。
20、039 设备供电电源为直流低压电源, 例如 24V 直流电供应 VLK 系列调速真空泵既能够 符合装置的工作要求, 其内部采用无刷电机技术, 不会干扰控制电路, PWM 调速, 可通过 “占 空比” 来调节电机转速、 改变泵的输出流量, 没有阀门调节, 气路系统简单, 可实现恒流, 恒 压等多模式控制。内置过热保护与过载保护, 允许介质富含水汽, 可昼夜不停长期连续运 转, 噪音低, 体积 87mm40mm75mm ; 抽气端可带大负载并堵转运行。 0040 控制电路采用系统采用 Z80processor 作为控制核心, 将其与低频脉冲信号发生 器的硬件控制电路板用排线相连, 产生矩形波信号,。
21、 再经过硬件电路板上的 74LS74D 触发 器和由 555 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最后通过放大电路输出频率、 幅值、 占空比均在一 定范围内可调的低频脉冲信号, 用以控制直流真空隔膜泵。 0041 操作面板上的旋钮有功率调节与频率调节, 功率调节旋钮用来设定基础负压值, 频率调节旋钮用来设定低频振动的频率值。同时上面的微调旋钮调节低频振幅的幅值大 小。旁边设置有电源开关以及固定的工作模式选择, 提供标准的理疗疗程。 0042 当然, 本方案仅仅是为了具体说明而列举出一种方式, 泵的类型以及控制电路均 不止一种方法。本专利 保护的范围远大于此例。 0043 使用方法 : 0044 1. 。
22、首先清洁负压罐罐体, 保持金属电极片清洁, 同时用酒精擦拭拔罐部位的皮肤。 并等待几秒让酒精充分挥发。 0045 2. 将设备打开, 功率旋钮与频率调整至最低, 然后将负压罐扣在穴位上, 等待几秒 中, 使隔膜泵进行负压抽吸, 当负压罐吸附在体表上之后, 便可以根据治疗需要进行吸附功 率调节, 调整基础负压值。 0046 3. 打开频率旋钮, 根据需要调理的脏腑或肢体部位, 选择对应的频率, 实现压力振 动的传递。 0047 4. 调理时间可以按照系统默认值自动设定, 也可以根据需求手动调节, 需要停止 的时候可以通过断开电源直接终止调理过程。 0048 在调理的过程中, 可以使用固定位置拔罐法, 也可以循经走罐, 二者各有优越性, 前者适合需要针对性地重点调理, 后者适合需要整体理疗的人, 如图 4 所示。 0049 在罐口处和人体相应的理疗部位涂上中药药膏, 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加速药物的透 皮吸收, 对药物的局部渗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说 明 书 CN 103519980 A 6 1/2 页 7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9980 A 7 2/2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19980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