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两用艾灸装置.pdf

  • 上传人:000****221
  • 文档编号:8213504
  • 上传时间:2020-02-14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72.2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090716.0

    申请日:

    20170829

    公开号:

    CN208372128U

    公开日:

    2019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39/06

    主分类号:

    A61H39/06

    申请人:

    泉州市有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细真,高杨,郭小龙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华大泰禾SOHO一座1917室

    优先权:

    CN201721090716U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云川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包括手柄和外罩,外罩上开设有多个散烟孔,还包括有第一安装座和能够固定放置于人体背部上的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与手柄以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手柄上,第二安装座和第一安装座分开独立设置,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均设有能够与外罩拆装配合的拆装结构,以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与外罩相连接的一面均为安装面,第一安装座的安装面和第二安装座的安装面上均设有供艾灸件放置于内并处于外罩的罩设范围内的放置部。通过手柄、外罩、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相互组合,即,手柄、外罩和第一安装座组合成一种艾灸装置,手柄、外罩和第二安装座组合成另一种艾灸装置,形成两种用法艾灸方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包括手柄和外罩,所述外罩上开设有多个散烟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安装座和能够固定放置于人体背部上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手柄以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手柄上,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第一安装座分开独立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均设有能够与所述外罩拆装配合的拆装结构,以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外罩相连接的一面均为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安装面上均设有供艾灸件放置于内并处于所述外罩的罩设范围内的放置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烟孔均呈条状,所述外罩内设置有金属网,各所述散烟孔均落于所述金属网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面的中心部位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安装面中心部位均凹设有环形内凹槽,此环形内凹槽为所述的放置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安装面均凹设有环形外凹槽,此环形内凹槽处于环形外凹槽范围内,所述外罩的一端端面延伸有伸入所述环形外凹槽内的缩径延伸部,此缩径延伸部与环形外凹槽套紧配合或者螺纹连接,此缩径延伸部与环形外凹槽构成所述的拆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连接的一端为环形端,所述环形端横卧设置,且所述环形端的轴向与所述手柄的轴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安装件和后盖,所述安装件呈环形结构,且所述安装件具有缩径段和扩径段,所述扩径段和所述后盖分别对应处于所述环形端轴向两端端部外,所述缩径段穿过所述环形端至所述后盖外,并与所述后盖套接配合,所述缩径端与所述扩径端之间和所述后盖与所述缩径端之间分别形成有限位面,所述环形端夹紧于两限位面之间,所述扩径段与所述缩径端相背离的端面为安装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连接的一端面为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座竖向装设于所述手柄的安装面上,且所述第一安装座的轴线与所述手柄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外侧壁上凸设有滑块,所述外罩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具有供所述滑块穿过的缺口的环形槽,所述第一安装座背离所述手柄的端面为其安装面,且所述滑块和所述环形槽构成所述的拆装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用艾灸装置还包括双面不沾胶,所述双面不沾胶的一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侧壁上也开设有多个散烟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用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通过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柱、艾条等艾灸件,熏烤人体的穴位,艾灸件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常规地,在艾灸时需要一个艾灸装置固定艾灸件,而目前市面上的艾灸装置有艾灸座、艾灸盒等。使用艾灸座时,使用者趴下或仰躺,艾灸件插入艾灸座上点燃,然后将艾灸座的底座贴设于人体的体表,大量的艾热从底座传出散发到体表,然而,这种艾灸方式容易令艾灸件燃烧后产生的灰掉落烫伤皮肤;使用艾灸盒时,艾灸件设置在艾灸盒内,点燃艾灸件后艾热从艾灸盒的散烟孔散发,然而,在艾灸时艾灸盒仅能固定在体表的某一处,而无法随意滚动;还比如市面销售的手持滚动式艾灸装置,其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在体表滚动。但是,市面上销售的艾灸装置仅有一种艾灸方式,要不固定在体表的某一位置,要不手持放置在体表上,而未有一套即可采用固定体表的方式或手持放置的方式进行艾灸的艾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选择直接固定在体表某一位置处的艾灸方式,又可以选择手持放置在体表上的艾灸方式的两用艾灸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包括手柄和外罩,所述外罩上开设有多个散烟孔,还包括有第一安装座和能够固定放置于人体背部上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手柄以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手柄上,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第一安装座分开独立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均设有能够与所述外罩拆装配合的拆装结构,以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外罩相连接的一面均为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安装面上均设有供艾灸件放置于内并处于所述外罩的罩设范围内的放置部。

    各所述散烟孔均呈条状,所述外罩内设置有金属网,各所述散烟孔均落于所述金属网范围内。

    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面的中心部位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安装面中心部位均凹设有环形内凹槽,此环形内凹槽为所述的放置部。

    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安装面均凹设有环形外凹槽,此环形内凹槽处于环形外凹槽范围内,所述外罩的一端端面延伸有伸入所述环形外凹槽内的缩径延伸部,此缩径延伸部与环形外凹槽套紧配合或者螺纹连接,此缩径延伸部与环形外凹槽构成所述的拆装结构。

    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连接的一端为环形端,所述环形端横卧设置,且所述环形端的轴向与所述手柄的轴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安装件和后盖,所述安装件呈环形结构,且所述安装件具有缩径段和扩径段,所述扩径段和所述后盖分别对应处于所述环形端轴向两端端部外,所述缩径段穿过所述环形端至所述后盖外,并与所述后盖套接配合,所述缩径端与所述扩径端之间和所述后盖与所述缩径端之间分别形成有限位面,所述环形端夹紧于两限位面之间,所述扩径段与所述缩径端相背离的端面为安装面。

    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连接的一端面为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座竖向装设于所述手柄的安装面上,且所述第一安装座的轴线与所述手柄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一安装座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外侧壁上凸设有滑块,所述外罩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具有供所述滑块穿过的缺口的环形槽,所述第一安装座背离所述手柄的端面为其安装面,且所述滑块和所述环形槽构成所述的拆装结构。

    两用艾灸装置还包括双面不沾胶,所述双面不沾胶的一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面。

    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侧壁上也开设有多个散烟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手柄、外罩、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相互组合,即,手柄、外罩和第一安装座组合成一种艾灸装置,此艾灸装置采用手持放置在体表上的艾灸方式;手柄、外罩和第二安装座组合成另一种艾灸装置,此艾灸装置采用直接固定在体表某一处的艾灸放置,以此形成两种艾灸方式;这样,一方面使用者可以自由组合成其中一种的艾灸装置,更加灵活、自由,另一方面省去使用者需要购买两套艾灸装置来实现两种艾灸方式的费用。

    进一步地,由于外罩的使用,也避免了艾灸件燃烧后产生的烟灰掉落烫伤人体的皮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手柄 11-环形端

    2-外罩 21-散烟孔

    22-缩径延伸部 3-第一安装座

    31-第一安装面 32-环形内凹槽

    33-环形外凹槽 34-安装件

    35-后盖 4-第二安装座

    41-第二安装面 42-环形内凹槽

    43-环形外凹槽 44-散烟孔

    5-金属网 6-双面不粘胶

    7-艾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两用艾灸装置,如图1,包括手柄1、外罩2、第一安装座3和第二安装座4。

    以用艾叶制成的艾柱、艾条等不同形状的艾灸材料称为艾灸件,并且,本实施例中以艾灸件呈圆柱状为例。

    外罩2的侧壁和顶面上均开设有多个散烟孔21,各散烟孔21均匀间隔分布,通过此外罩2阻隔艾灸件燃烧产生的烟灰掉落至人体皮肤。较佳地,为方便艾灸件7产生的烟散发出去,位于外罩2侧壁上的各散烟孔21均呈条状,且位于外罩2侧壁上的各散烟孔21分别沿外罩2的轴向分布,外罩2内设置有金属网5,且各散烟孔21均落于金属网5的范围内。当艾灸件7点燃并处于外罩2内时,艾灸件7散发的烟经过金属网5的网孔后从各散烟孔21散发出去,以此通过金属网5来阻隔艾灸件7燃烧产生的烟灰从相应的散烟孔21掉出烫伤皮肤。

    第一安装座3与手柄1以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手柄1上,第二安装座4与第一安装座4分开独立设置,且第一安装座3能够独立固定在人体背部上,第一安装座3和第二安装座4均设置有能够与外罩2拆装的拆装结构,以第一安装座3与第二安装座4和外罩2相连接的一面为安装面,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3的安装面为第一安装面31,第二安装座4的安装面为第二安装面41,第一安装面31和第二安装面41上均设置有供艾灸件7放置于内并处于外罩2的罩设范围内的放置部,以第一安装面31上的放置部为第一放置部,第二安装面41上的放置部为第二放置部。

    手柄1、外罩2和第一安装座3相互配合连接组合成第一种艾灸装置,第二安装座4和外罩2相互配合连接组合成第二种艾灸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第一种艾灸装置包括手柄1、外罩2和第一安装座3。

    为方便描述,以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时的方位为参考方向。

    第一安装面31的中心部位处凹设有环形内凹槽32,此环形内凹槽32即为上述的第一放置部,第一安装面31上凹设有环形外凹槽33,环形内凹槽32处于环形外凹槽33的范围内;外罩2的底端端面延伸有伸入环形外凹槽33内的缩径延伸部22,外罩2与第一安装座3通过缩径延伸部22与环形外凹槽33的套紧配合安装在一起或拆分开来。另,此缩径衍射延伸部22与环形外凹槽33构成前述的拆装结构。较佳地,环形内凹槽32与艾灸件7相适配,且环形内凹槽32的内径长略小于或者等于艾灸件7的外径长,以使艾灸件7能够固定在环形内凹槽32内。

    本实用新型中,缩径延伸部22与环形外凹槽33还可以螺纹连接。

    手柄1与第一安装座3相连接的一端为环形端11,环形端11横卧设置,且手柄1的轴向方向与环形端11的轴向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地,此环形端11开设有两面贯通的环形口,第一安装座3包括安装件和后盖35,此安装件呈环形结构,此安装件34具有缩径段和扩径段,扩径段和后盖35分别对应处于环形端11的轴向两端端部外。安装时,缩径段穿过环形端11的环形口至后盖35外,并与后盖35进行套接配合,以使后盖35与安装件34安装在一起;且,缩径段与扩径段之间形成限位面,后盖35与缩径段之间形成另一限位面,环形端11夹紧于两限位面之间,以此令环形端11无法从第一安装座3中脱离,并且,手柄1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使第一安装座3沿第一安装座3的径向滚动,而手柄1无法沿第一安装座3的轴向移动。其中,扩径段与缩径段相背离的端面为第一安装面。较佳地,外罩2的外径长等于扩径段的外径长,外罩2与第一安装座3安装后,外罩2的外侧壁与扩径段的外侧壁相齐平,以此增加此艾灸装置的美观性。

    由于前述的环形端11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手柄1的轴向方向,换言之,艾灸件7和外罩2均沿垂直于安装件34的径向方向进行装设,即,此种安装方式能够方便使用者手持手柄进行推动,以使第一安装座3滚动。

    第一种艾灸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点燃的艾灸件固定在环形内凹槽32内,然后将外罩2固定装设于第一安装面31上,此时外罩2将艾灸件7罩设于内,而后手握手柄1,并通过自身的力使第一安装部3在人体皮肤上转动,这一过程中,艾灸件7产生的烟穿过外罩2上的散烟孔散发出去,并使外罩2产生热度,以刺激人体的相应穴位。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区别在于:手柄1与第一安装座相连接的一端面为手柄的安装面,第一安装座竖向装设于手柄1的安装面上,且第一安装座的中心轴线与手柄1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轴线上。

    具体地,第一安装座呈环形结构,第一安装座的外侧壁上凸设有滑块,外罩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具有缺口的环形槽,此缺口用于供滑块穿过进入环形槽内,且此滑块与环形槽紧配合,令第一安装座和外罩2相对旋转。其中,第一安装座与手柄1一体成型,故,外罩1也相对于手柄1旋转,手柄1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令外罩1在人体皮肤上进行滚动,起到按摩人体皮肤的作用。较佳地,外罩2的底端端面与手柄1的安装面相接触,且外罩2的外径长等于手柄1的安装面的径长,以使外罩2的外侧壁与手柄1外侧壁之间进行平滑的过渡。另,环形槽和滑块构成前述的拆装结构。并且,第一安装座背离手柄1的端面为其第一安装面。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安装座的外侧壁凹设有具有缺口的环形槽,外罩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块。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第二种艾灸装置包括外罩2和第二安装座4。此外罩2为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外罩。

    具体地,前述的第二安装面41的中心部位凹设有环形内凹槽42,第二安装面41上凹设有环形外凹槽43,环形内凹槽42位于环形外凹槽43的范围内,且此环形内凹槽42为前述的第二放置部。其中,与第二安装座4相背的另一面为第二安装座4的底面,第二安装座4的底面与人体背部相接触,其底面为平面或者其底面均匀间隔布设有支撑脚,以此使第二安装座4平稳放置于人体背部上。较佳地,第二安装座4靠近于底面的侧壁上也开设有多个散烟孔44,各散烟孔44也均呈长条状,以便艾灸件7产生的烟从第二安装座4上的各散烟孔44散发出去,由于相比外罩2,第二安装座4更靠近人体皮肤,因此从第二安装座4的各散烟孔44散发的烟更能够刺激人体的相应穴位。

    使用时,点燃的艾灸件7固定插入在环形内凹槽42内,然后将外罩2与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此时外罩2将艾灸件7罩设于内,使艾灸件7燃烧产生的烟通过外罩2的散烟孔和第二安装座4上的散烟孔散发出去,以此刺激人体的相应穴位。

    进一步地,第二种艾灸装置还包括双面不粘胶6,此双面不粘胶的一面粘贴在第二安装座4的底面,另一面粘贴在人体的皮肤上,用以将第二安装座4固定在人体皮肤对应的相应穴位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手柄1、外罩2、第一安装座3和第二安装座4相互组合,形成两种用法的艾灸装置,这样,通过两用艾灸装置能够组合成两种艾灸装置,一方面令使用者可以自由何种艾灸方式,更加灵活、自由;另一方面省去使用者需要买两套艾灸装置来实现两种艾灸方式的费用,避免浪费。此外,相比两套不同的艾灸装置,此两用艾灸装置的部件更少,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手柄1、外罩2、第一安装座3和第二安装座4可以均由塑料制作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两用 艾灸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两用艾灸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135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