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及其使用方法.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8213316
  • 上传时间:2020-02-14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318.7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148234.5

    申请日:

    20180929

    公开号:

    CN109172354A

    公开日:

    2019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39/06,A61H39/08

    主分类号:

    A61H39/06,A61H39/08

    申请人:

    刘志海

    发明人:

    刘志海

    地址: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喻家沟村三组144号

    优先权:

    CN20181114823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温针灸领域,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包括主外壳,主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主外壳的下部,主外壳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通风孔,主外壳内插接有艾绒存放筒,且艾绒存放筒放置在多个限位块上,艾绒存放筒的侧壁上开凿有与第一通风孔相匹配的第二通风孔,艾绒存放筒的下端开凿有多个点火孔,主外壳的下端开凿有针灸孔,针灸孔内插设有针灸针针体,利用麻线从下端点燃艾绒,可使艾绒燃烧充分,能发挥出温针灸的最大的功效,麻线燃烧慢,消耗少,一段麻线可实现连续点燃多个艾绒,有利于提高效率,且安全性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包括主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块(11),且限位块(11)位于主外壳(1)的下部,所述主外壳(1)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通风孔(2),所述主外壳(1)内插接有艾绒存放筒(5),且艾绒存放筒(5)放置在多个限位块(11)上,所述艾绒存放筒(5)的侧壁上开凿有与第一通风孔(2)相匹配的第二通风孔(15),所述艾绒存放筒(5)的下端开凿有多个点火孔,所述主外壳(1)的下端开凿有针灸孔,所述针灸孔内插设有针灸针针体(3),且针灸针针体(3)贯穿艾绒存放筒(5),所述针灸针针体(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针柄(4),所述艾绒存放筒(5)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麻线放置筒(7),且麻线放置筒(7)贯穿艾绒存放筒(5)的底板,一对所述麻线放置筒(7)分别位于针灸针针体(3)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麻线放置筒(7)内放置有麻线(12),所述麻线(12)贯穿麻线放置筒(7),且麻线(12)的下端位于艾绒存放筒(5)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绒存放筒(5)上固定连接有一对把手(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热环(8),所述隔热环(8)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辅助固定杆(9)和水平辅助固定杆(13),且竖直辅助固定杆(9)和水平辅助固定杆(13)分别位于隔热环(8)的两端,所述竖直辅助固定杆(9)远离隔热环(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杆头(10),所述水平辅助固定杆(13)远离隔热环(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杆头(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头(10)和第二杆头(14)上均套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上刻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外壳(1)和艾绒存放筒(5)均为纯铝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外壳(1)的内径为1.8-2.2厘米,所述艾绒存放筒(5)的外径略小于主外壳(1)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2)的孔径为0.8-1.2毫米,所述第二通风孔(15)的孔径略小于第一通风孔(2)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绒存放筒(5)的内壁和麻线放置筒(7)的外壁之间填充有艾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灸针针体(3)的直径为0.3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一、组装器具:将艾绒存放筒(5)放置在主外壳(1)内,将针灸针针体(3)贯穿艾绒存放筒(5)上的点火孔和主外壳(1)上的针灸孔,并根据需要将针灸针针体(3)伸出一定的长度;二、填装艾绒:在艾绒存放筒(5)的内壁和麻线放置筒(7)的外壁之间填充艾绒,使针灸针针体(3)被艾绒包裹,通过把手(6)转动艾绒存放筒(5),调节第一通风孔(2)和第二通风孔(15)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控制实际进风口的大小,从而实现控制艾绒燃烧的速度;三、穴位针刺:由医务人员用针灸针针体(3)对人体的穴位进行针刺;四、摆放调整:调整第一杆头(10)和第二杆头(14)的位置和方向,通过折弯竖直辅助固定杆(9)和水平辅助固定杆(13)即可实现针灸的平刺或斜刺,并为主外壳(1)提供支撑;五、麻绳点火:将麻线(12)取出并将下端点燃,并将麻线(12)投放入麻线放置筒(7)中,直至麻线(12)的下端位于艾绒存放筒(5)的下侧,麻线(12)会从下端点燃艾绒,点燃艾绒后,可将麻线(12)取出,进行下一个艾绒的点火;六、起针清理:治疗结束后,将针灸针针体(3)连同组装器具一起拔出,并清理消毒,以便下次使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针灸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这种方法在留针过程中就将艾绒搓枣核大的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不会把针体压弯,还容易点燃艾,方便、快捷、安全。机器做的艾柱,体积大,密度大,具有以下缺点:

    一是不易往针柄上插;

    二是容易把针体压弯;

    三是不易点燃。

    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在现有的温针灸治疗中,有很多隔纸灸,隔着纸与不隔纸,效果差距很大,隔纸灸就没有药力效果了。操作不当,疗效自然就不明显了,相比较于单纯的针与灸,温针灸是针与灸的结合,有双重作用,既有针刺的效果,又有艾灸的作用,疗效时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温针灸上的艾绒使用打火机、火柴或香来点燃的,这三种点燃方式均存在较大的问题:打火机有冲击气流,容易把点燃的艾末吹下来烫伤皮肤,还不能持续燃烧,火机开关次数多了还会烧坏,打火机时,还会有电流,容易电到皮肤,会有麻或痛的不适感; 火柴也容易碰到针体和点燃着的艾火掉下来烫伤皮肤;用香来点的话,香的杆子长硬也容易碰到针体和燃烧着的艾掉下来烫伤皮肤,而且香是暗火,不易燃烧艾绒,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及其使用方法,它利用麻线从下端点燃艾绒,可使艾绒燃烧充分,能发挥出温针灸的最大的功效,麻线燃烧慢,消耗少,一段麻线可实现连续点燃多个艾绒,有利于提高效率,且安全性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外壳,所述主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主外壳的下部,所述主外壳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通风孔,所述主外壳内插接有艾绒存放筒,且艾绒存放筒放置在多个限位块上,所述艾绒存放筒的侧壁上开凿有与第一通风孔相匹配的第二通风孔,所述艾绒存放筒的下端开凿有多个点火孔,所述主外壳的下端开凿有针灸孔,所述针灸孔内插设有针灸针针体,且针灸针针体贯穿艾绒存放筒,所述针灸针针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针柄,所述艾绒存放筒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麻线放置筒,且麻线放置筒贯穿艾绒存放筒的底板,一对所述麻线放置筒分别位于针灸针针体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麻线放置筒内放置有麻线,所述麻线贯穿麻线放置筒,且麻线的下端位于艾绒存放筒的下侧,它利用麻线从下端点燃艾绒,可使艾绒燃烧充分,能发挥出温针灸的最大的功效,麻线燃烧慢,消耗少,一段麻线可实现连续点燃多个艾绒,有利于提高效率,且安全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艾绒存放筒上固定连接有一对把手,便于通过把手转动艾绒存放筒,调节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控制实际进风口的大小,从而实现控制艾绒燃烧的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主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热环,所述隔热环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辅助固定杆和水平辅助固定杆,且竖直辅助固定杆和水平辅助固定杆分别位于隔热环的两端,所述竖直辅助固定杆远离隔热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杆头,所述水平辅助固定杆远离隔热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杆头,竖直辅助固定杆和水平辅助固定杆均可折弯,便于温针灸时对主外壳进行辅助固定,不易产生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头和第二杆头上均套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上刻有防滑纹,与人体接触时更舒适,且不易打滑。

    进一步的,所述主外壳和艾绒存放筒均为纯铝材质,铝质材料制造,重量轻,耐高温,抗腐蚀,结构精巧,可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主外壳的内径为1.8-2.2厘米,所述艾绒存放筒的外径略小于主外壳的内径,便于将艾绒存放筒放置在主外壳内,且可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为0.8-1.2毫米,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孔径略小于第一通风孔的孔径,便于将第二通风孔与第一通风孔对齐,便于调节通风量。

    进一步的,所述艾绒存放筒的内壁和麻线放置筒的外壁之间填充有艾绒,艾绒可填充的较为紧密,效果好且对针灸针针体有一定的限位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针灸针针体的直径为0.3毫米,支撑效果好,避免使用针体过于细软的针灸针,用细针时可以在同一穴位扎两针针再安装温针灸器。

    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其使用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一、组装器具:将艾绒存放筒放置在主外壳内,将针灸针针体贯穿艾绒存放筒上的点火孔和主外壳上的针灸孔,并根据需要将针灸针针体伸出一定的长度;

    二、填装艾绒:在艾绒存放筒的内壁和麻线放置筒的外壁之间填充艾绒,使针灸针针体被艾绒包裹,通过把手转动艾绒存放筒,调节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控制实际进风口的大小,从而实现控制艾绒燃烧的速度;

    三、穴位针刺:由医务人员用针灸针针体对人体的穴位进行针刺;

    四、摆放调整:调整第一杆头和第二杆头的位置和方向,通过折弯竖直辅助固定杆和水平辅助固定杆即可实现针灸的平刺或斜刺,并为主外壳提供支撑;

    五、麻绳点火:将麻线取出并将下端点燃,并将麻线投放入麻线放置筒中,直至麻线的下端位于艾绒存放筒的下侧,麻线会从下端点燃艾绒,点燃艾绒后,可将麻线取出,进行下一个艾绒的点火;

    六、起针清理:治疗结束后,将针灸针针体连同组装器具一起拔出,并清理消毒,以便下次使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利用麻线从下端点燃艾绒,可使艾绒燃烧充分,能发挥出温针灸的最大的功效,而且麻线燃烧慢,消耗少,一段麻线可实现连续点燃多个艾绒,有利于提高效率,且安全性高,。

    (2)艾绒存放筒上固定连接有一对把手,便于通过把手转动艾绒存放筒,调节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控制实际进风口的大小,从而实现控制艾绒燃烧的速度。

    (3)主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热环,隔热环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辅助固定杆和水平辅助固定杆,且竖直辅助固定杆和水平辅助固定杆分别位于隔热环的两端,竖直辅助固定杆远离隔热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杆头,水平辅助固定杆远离隔热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杆头,竖直辅助固定杆和水平辅助固定杆均可折弯,便于温针灸时对主外壳进行辅助固定,不易产生晃动。

    (4)第一杆头和第二杆头上均套有硅胶套,硅胶套上刻有防滑纹,与人体接触时更舒适,且不易打滑。

    (5)主外壳和艾绒存放筒均为纯铝材质,铝质材料制造,重量轻,耐高温,抗腐蚀,结构精巧,可重复使用。

    (6)主外壳的内径为1.8-2.2厘米,艾绒存放筒的外径略小于主外壳的内径,便于将艾绒存放筒放置在主外壳内,且可转动。

    (7)第一通风孔的孔径为0.8-1.2毫米,第二通风孔的孔径略小于第一通风孔的孔径,便于将第二通风孔与第一通风孔对齐,便于调节通风量。

    (8)艾绒存放筒的内壁和麻线放置筒的外壁之间填充有艾绒,艾绒可填充的较为紧密,效果好且对针灸针针体有一定的限位支撑作用。

    (9)针灸针针体的直径为0.3毫米,支撑效果好,避免使用针体过于细软的针灸针,用细针时可以在同一穴位扎两针针再安装温针灸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剖面图;

    图5为图4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主外壳、2第一通风孔、3针灸针针体、4针柄、5艾绒存放筒、6把手、7麻线放置筒、8隔热环、9竖直辅助固定杆、10第一杆头、11限位块、12麻线、13水平辅助固定杆、14第二杆头、15第二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外壳1,主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块11,且限位块11位于主外壳1的下部,主外壳1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通风孔2,主外壳1内插接有艾绒存放筒5,且艾绒存放筒5放置在多个限位块11上,艾绒存放筒5的侧壁上开凿有与第一通风孔2相匹配的第二通风孔15,艾绒存放筒5的下端开凿有多个点火孔,主外壳1的下端开凿有针灸孔,针灸孔内插设有针灸针针体3,且针灸针针体3贯穿艾绒存放筒5,其中一个较大的点火孔在竖直方向与针灸孔重合,易于使针灸针针体3同时贯穿点火孔和针灸孔,针灸针针体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针柄4,艾绒存放筒5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一对麻线放置筒7,且麻线放置筒7贯穿艾绒存放筒5的底板,一对麻线放置筒7分别位于针灸针针体3的两侧,其中一个麻线放置筒7内放置有麻线12,麻线12贯穿麻线放置筒7,且麻线12的下端位于艾绒存放筒5的下侧。

    艾绒存放筒5上固定连接有一对把手6,便于通过把手6转动艾绒存放筒5,调节第一通风孔2和第二通风孔15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控制实际进风口的大小,从而实现控制艾绒燃烧的速度,主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热环8,隔热环8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辅助固定杆9和水平辅助固定杆13,且竖直辅助固定杆9和水平辅助固定杆13分别位于隔热环8的两端,竖直辅助固定杆9远离隔热环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杆头10,水平辅助固定杆13远离隔热环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杆头14,竖直辅助固定杆9和水平辅助固定杆13均可折弯,便于温针灸时对主外壳1进行辅助固定,不易产生晃动,第一杆头10和第二杆头14上均套有硅胶套,硅胶套上刻有防滑纹,与人体接触时更舒适,且不易打滑。

    主外壳1和艾绒存放筒5均为纯铝材质,铝质材料制造,重量轻,耐高温,抗腐蚀,结构精巧,可重复使用,针灸针针体3的直径为0.3毫米,支撑效果好,避免使用针体过于细软的针灸针,用细针时可以在同一穴位扎两针针再安装温针灸器。

    主外壳1的内径为1.8-2.2厘米,艾绒存放筒5的外径略小于主外壳1的内径,便于将艾绒存放筒5放置在主外壳1内,且可转动,第一通风孔2的孔径为0.8-1.2毫米,第二通风孔15的孔径略小于第一通风孔2的孔径,便于将第二通风孔15与第一通风孔2对齐,便于调节通风量,艾绒存放筒5的内壁和麻线放置筒7的外壁之间填充有艾绒,艾绒可填充的较为紧密,效果好且对针灸针针体3有一定的限位支撑作用。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一、组装器具:将艾绒存放筒5放置在主外壳1内,将针灸针针体3贯穿艾绒存放筒5上的点火孔和主外壳1上的针灸孔,并根据需要将针灸针针体3伸出一定的长度;

    二、填装艾绒:在艾绒存放筒5的内壁和麻线放置筒7的外壁之间填充艾绒,使针灸针针体3被艾绒包裹,通过把手6转动艾绒存放筒5,调节第一通风孔2和第二通风孔15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控制实际进风口的大小,从而实现控制艾绒燃烧的速度;

    三、穴位针刺:由医务人员用针灸针针体3对人体的穴位进行针刺;

    四、摆放调整:调整第一杆头10和第二杆头14的位置和方向,通过折弯竖直辅助固定杆9和水平辅助固定杆13即可实现针灸的平刺或斜刺,并为主外壳1提供支撑;

    五、麻绳点火:将麻线12取出并将下端点燃,并将麻线12投放入麻线放置筒7中,直至麻线12的下端位于艾绒存放筒5的下侧,麻线12会从下端点燃艾绒,点燃艾绒后,可将麻线12取出,进行下一个艾绒的点火,麻线是柔软的而且可以持续燃烧,一次可以点燃多壮艾绒,还可以向不同方向摆动点艾,更加安全;

    六、起针清理:治疗结束后,将针灸针针体3连同组装器具一起拔出,并清理消毒,以便下次使用。

    使用时,将艾绒存放筒5放置在主外壳1内,将针灸针针体3贯穿艾绒存放筒5上的点火孔和主外壳1上的针灸孔,并根据需要将针灸针针体3伸出一定的长度,然后将艾绒填充在艾绒存放筒5的内壁和麻线放置筒7的外壁之间,使针灸针针体3被艾绒包裹,通过把手6转动艾绒存放筒5,调节第一通风孔2和第二通风孔15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控制实际进风口的大小,从而实现控制艾绒燃烧的速度,即可由医务人员将针灸针针体3插入人体皮肤,并调整第一杆头10和第二杆头14的位置和方向,通过折弯竖直辅助固定杆9和水平辅助固定杆13即可实现针灸的平刺或斜刺,当把主外壳1固定完毕后,可将麻线12取出并将下端点燃,使艾的热力药力容易渗透至皮肤肌肉穴位里,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有的温针灸操作技术是在艾的上端点火,使艾的热力药力不易渗透至皮肤肌肉穴位里面的,降低了治疗效果;将麻线12投放入麻线放置筒7中,直至麻线12的下端位于艾绒存放筒5的下侧,麻线12会从下端点燃艾绒,麻线放置筒7的直径大于麻线12的直径,麻线12可顺利贯穿麻线放置筒7,也可在一对麻线放置筒7中均插入下端点燃的麻线12,可大幅提升点火速度,且当其中一个麻线放置筒7被艾绒堵塞时,另一个麻线放置筒7也可使用,麻线12燃烧慢,消耗少,当麻线12点燃艾绒存放筒5中的艾绒后,可将麻线12取出,进行下一个艾绒的点燃,可实现连续点燃多个艾绒,有利于提高效率,且安全性高,使用完毕后,需根据相关的规定对本发明进行拆分清理和消毒,以便继续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麻线 点火 针灸 及其 使用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麻线下点火式温针灸器及其使用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133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