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治疗脉管炎病的中药.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8212334
  • 上传时间:2020-02-14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738.1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3197.0

    申请日:

    20150326

    公开号:

    CN104758567B

    公开日:

    2018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6,A61P9/14,A61K35/36

    主分类号:

    A61K36/8966,A61P9/14,A61K35/36

    申请人:

    纪建伟

    发明人:

    纪建伟

    地址: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新城办事处前陈村刘庄53号

    优先权:

    CN20151013319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脉管炎病的中药,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由下列组成:内服丸剂:党参、白芥子、紫花地丁、金银花、乳香、没药、穿山甲、皂角刺、白芷、赤芍药、当归尾、天花粉、玄参、陈皮、浙贝母、防风、桃仁、红花、羌活、桂枝、川牛膝、甘草,外洗剂:大黄、刘寄奴、桂枝、透骨草、威灵仙、乳香、没药、当归、玄参、金银花、野菊花、延胡索、牡丹皮,本发明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血祛风、搜风拔毒、温经通络化痰之功效,有效率95%,治愈率80%,脉管炎平均治愈需1‑2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需3‑5个疗程,(一月为一疗程)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脉管炎病的中药,由内服丸剂和外洗剂组成:内服剂的特征在于其组成:外洗剂的特征在于: 2.按照权利要求1所属的一种治疗脉管炎病的中药,由内服丸剂和外洗剂组成,内服剂的特征在于它有以下最佳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外洗剂的最佳配比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病的中药,有内服丸剂和外洗剂组成,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脉管炎,中医称之为脱疽,是一种筋脉受累趾(指)节坏死脱落的慢性病。多发于青壮年,好发于四肢末端,尤以下肢为多,因其紫黑腐烂,骨节脱落。本病多由情志内伤,肝肾不足,寒湿外侵,气血痹塞不通而发病。四肢为诸阳之末,得阳气则温,若久处寒冷,阳气不能通达四末,血因寒凝,气因寒滞,日久肢体失养而坏死。若肠胃功能失调,火毒内生,邪火烁阴,水亏不能制火;或因外伤、长期吸烟,也可导致火毒内生、淤血凝结,筋脉阻塞,肉腐骨烂而成脱疽。目前国内治疗脉管炎一类的疾病,通常采用针剂或口服消炎药物以达消炎,但治疗后均易复发,且毒副作用大,多有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者,多采用截肢的方法,给患者造成痛苦和残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治疗脉管炎的药物存在的副作用大和复发率高的技术难题并提供一种效果好、疗程短、价格低、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的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血祛风、搜风拔毒、温经通络化痰之功效,有效率95%,治愈率80%。平均治愈需1-2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需3-5个疗程。(一月为一疗程)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

    外洗剂的特征在于:

    本发明的最佳的技术方案:

    外洗剂的最佳配比为:

    内服丸剂的制备:先将每味中药去杂后分别干燥,继而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然后用80-100目筛过筛称量配齐,此时把蜂蜜置锅中煮沸至温度119℃,再把炼好之蜂蜜与药粉调和揉匀成丸剂,外洗剂的制备:先将每味中药去杂后分别干燥,继而将中药混合放于瓷盆内,加水,使水漫过药2cm,浸泡30分钟,后加热,待药沸腾后微火加热30分钟后即可。

    药理药性分析:党参,具有补气养气的功效;白芥子,入肝脾肺胃心与包络之经络,具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疼,治肢体痹痛麻木,阴疽,肿毒,跌打肿痛之功效;紫花地丁,性苦寒,入肝脾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治疔疮,痈肿头癣;金银花,性甘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治温病发热,肿毒等症;乳香,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具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没药,味苦平,入肝经,具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之功效,治跌損,痈疽肿毒;穿山甲,味咸凉,入肝胃经,具有消肿溃痈,搜风活络,治痈疽疮肿等;皂角刺,味辛温,具有搜风拔毒,消肿排毒之功效,治痈肿,疮毒;白芷,味辛温,入肺脾胃经,具有搜风燥湿,消肿止痛之功效,治痈疽疮疡;赤芍药,味酸苦,凉,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之功效;当归尾,具有止血的功效;天花粉,味甘苦酸,凉,入肺心脾胃小肠经,具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的功效,治痈肿等症;玄参,味苦性凉,入肺肾经,具有滋阴,降火,除烦解毒的功效;陈皮,性辛苦温,入肺脾经,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功效,治疮疡肿毒;防风,味辛甘,温,入膀胱肺脾经,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疼的功效;桃仁,具有破血行瘀的功效,治淤血肿毒等;红花,味辛温,入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疼的功效,治淤血作痛,痈肿等;羌活,味辛苦温,入膀胱肾经,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痈疽疮毒;桂枝,味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之功效;川牛膝,祛风利湿,通经活血,引药下行的功效;甘草,调和诸药的功效;酒大黄,味苦寒,入胃大肠肝经,酒大黄具有破积滞,行淤血的功效,治痈疡肿毒;刘寄奴,味苦温,入心脾经,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痈毒等症;透骨草,味辛苦温,具有祛风,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治痈疽等症;威灵仙,味辛咸,性温有毒,入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消痰诞,散癖积;野菊花,味苦辛,入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治痈疽等症;延胡索,味辛苦温,入心脾肝肺经,具有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牡丹皮,味辛苦,凉,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和血消瘀的功效,治痈疡等症。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用量:丸剂饭后半小时服用,一次9g,一日三次,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孕妇禁用;外洗剂用时稍微加热一下,让患处熏洗30分钟,一日三次,1剂药可连续用5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外洗剂的特征在于:

    其制备方法为:内服剂:先将每味中药去杂后分别干燥,继而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然后用80-100目筛过筛称量配齐,此时把蜂蜜置锅中煮沸至温度119℃,再把炼好之蜂蜜与药粉调和揉匀成丸剂,外洗剂:先将每味中药去杂后分别干燥,继而将中药混合放于瓷盆内,加水,使水漫过药2cm,浸泡30分钟,后加热,待药沸腾后微火加热30分钟后即可。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用量:丸剂饭后半小时服用,一次9g,一日三次,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孕妇禁用;外洗剂用时稍微加热一下,让患处熏洗30分钟,一日三次,1剂药可连续用5天。

    实施例2

    外洗剂的特征在于:

    其制备方法及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外洗剂的最佳配比为:

    其制备方法及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外洗剂的特征在于:

    以上实施例其制备方法,用法用量及禁忌同实施例1。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与治疗结果:

    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发明人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120例脉管炎患者,男性80例,女性40例,年龄30-60岁,病程3-15年。

    治疗方法:本发明药物的用法、用量:丸剂饭后半小时服用,一次9g,一日三次,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孕妇禁用;外洗剂用时稍微加热一下,让患处熏洗30分钟,一日三次,1剂药可连续用5天。

    1.2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实验室检查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治疗结果:120例脉管炎患者,治愈96例,有效8例,无效6例,96例治愈有43例治疗时间1-2个月,53例治愈时间3-5个月。

    典型病例1:祝xx,女,46岁,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勒马乡人,走路困难,双小腿及脚部发黑溃烂,曾去过上海、郑州各大医院,久治不愈,经医院诊断为脉管炎。于2009年6月2日前来就诊,诊断:脉管炎,治疗方法:内服丸剂饭后半小时服用,一次9g,一日三次,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孕妇禁用;外洗剂用时稍微加热一下,让患处熏洗30分钟,一日三次,1剂药可连续用5天,走时让其携带1疗程药物(1月为1疗程)。2009年7月5日复诊:脚部发黑处开始变色,接近正常色,又治疗1个疗程基本康复。

    典型病例2:赵xx,女,40岁,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乡人,2009年10月8日就诊:主诉右下肢沉重冷痛3年了,加重一年,患者多年前因浇地时导致下肢冷痛,起初未在意,后逐渐加重,左腿足冰凉,疼痛非常难忍,夜里睡不好觉,经医院诊断为脉管炎,左足中趾已溃落一节,可见骨。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天后溃破处疼痛,后逐渐减弱,溃破处有虫子爬痒感,3天后蜕一层皮,7天后溃烂处有疼痒感,15天后左腿不再疼痛,皮肤恢复正常色,一疗程治愈。

    典型病例3:李x,男,35岁,河南省鹿邑县辛集镇人,2010年7月8日就诊,经医院诊断为脉管炎,多处治疗效果不见好转,医院建议截肢治疗,患者不同意截肢,随来我处治疗,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治愈。

    典型病例4、孙XX,男,58岁,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芒种桥乡人,患脉管个,2008年11月12日就诊,气血瘀滞,从膝盖到脚部红肿已发紫色,右脚第二脚趾已腐烂,露出骨,晚上疼痛难忍,治疗方法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经治疗后,第三天疼痛减轻,半月后,红肿慢慢消失,1疗程治愈。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脉管炎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脉管炎病的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1233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