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灸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灸疗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9147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4.18 CN 202191475 U *CN202191475U* (21)申请号 201120307684.1 (22)申请日 2011.08.23 A61H 39/06(2006.01) (73)专利权人 刘建祥 地址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建设东路秋收小 区四单元 301 室 (72)发明人 刘建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萍乡益源专利事务所 36119 代理人 张放强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灸疗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灸疗装置, 它包 括悬灸头 (26) 、 床座 (。
2、40) 、 床架 (29) 、 海绵床垫 (30) 和上支架 (28) , 床座内间隔设置有固定隔物 灸头 (34) , 所述固定隔物灸头内设置有保温药盘 (32) , 上支架上端设置有悬臂 (41) , 所述悬臂与 上支架之间设置有上下移动导轨 (27) , 悬臂上设 置有横向移动导轨 (19) , 在横向移动导轨上设置 有偏心轴 (24) , 偏心轴上装有偏心轮 (21) , 所述 悬灸头活动设置在偏心轮上, 本实用新型在艾疗 基础上, 增加了远红外线治疗, 不仅大大提高了灸 疗效果, 而且减轻了医务人员工作强度, 扩大了灸 疗范围, 不产生任何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 凑、 操作使用。
3、方便, 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广泛适用 中医灸疗治疗和灸疗保健。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CN 202191476 U1/1 页 2 1. 一种多功能灸疗装置, 它包括悬灸头, 其特征是 : 所述悬灸头 (26) 包括下隔热外罩 (6) 、 隔热内胆 (5) 、 栅格内胆 (8) 、 上隔热外罩 (3) 和电热丝网 (16) , 所述下隔热外罩内设置 有隔热内胆 (5) , 隔热内胆中设置有栅格内胆 (8) , 栅格内胆中设置有艾柱 (4) , 所述隔热内 胆上设置有分散性的排烟孔 (7。
4、) , 在上隔热外罩 (3) 内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孔 (17) 和 可使艾柱快速点燃的电热丝网 (16) , 上隔热外罩与下隔热外罩活动相连, 在下隔热外罩下 端内设置有电热丝 (10) , 在电热丝下方设置有远红外线板 (13) , 在隔热内胆与下隔热外罩 之间设置有通烟套 (9) , 在通烟套下端与远红外线板之间设置有喷烟孔 (12) , 在下隔热外 罩下端面上设置有辐射口 (11) , 辐射口与远红外线板位置相对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灸疗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多功能灸疗装置还 包括床座 (40) 、 床架 (29) 、 海绵床垫 (30) 和上支架 (28。
5、) , 所述床架固定设置在床座上, 在 床架上设置有海绵床垫, 所述上支架下端与床座活动相连, 床座内间隔设置有固定隔物灸 头 (34) , 所述固定隔物灸头内设置有可左右移动和上下升降的装有药包 (31) 的保温药盘 (32) , 所述保温药盘上端靠近海绵床垫, 所述上支架上端设置有悬臂 (41) , 所述悬臂与上支 架之间设置有上下移动导轨 (27) , 所述悬臂上设置有横向移动导轨 (19) , 在横向移动导轨 上设置有偏心轴 (24) , 偏心轴上装有偏心轮 (21) , 所述悬灸头 (26) 活动设置在偏心轮上, 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操作键盘 (22) 。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
6、的一种多功能灸疗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可移 动的辅助隔物灸头 (23) , 所述辅助隔物灸头内设置有加热器、 温控器和药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91475 U CN 202191476 U1/3 页 3 一种多功能灸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灸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中医治病方法中的针灸分为银针和艾灸。银针是通过针剌穴位激发经气, 疏 通经络, 使人体气血畅通, 肌体免疫力增强,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艾灸是通过艾柱燃烧后 产生的热和烟缓慢渗入穴位和肌体表皮, 达到疏通经络和杀菌, 消炎镇痛, 提。
7、高人体免疫功 能, 而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银针和艾灸虽然广泛应用, 但银针治疗存在扎入位置、 深浅和 分布对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 扎针技术不易掌握 ; 而用艾灸治疗和保健中, 由于艾柱燃烧 污染环境, 操作麻烦, 还不能自动控温控时和排烟排灰, 使艾灸治疗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限 制, 制约了艾灸治疗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艾灸在中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 控温控时, 能实现机械手仿真医生传统艾灸治疗手法, 而且操作方便, 又不会产生环境污 染、 带有远红外线治疗的多功能灸疗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灸疗装置包括可单独使用或配装在灸疗装。
8、置上使用的悬 灸头, 所述悬灸头包括下隔热外罩、 隔热内胆、 栅格内胆、 上隔热外罩和电热丝网, 所述下隔 热外罩内设置有隔热内胆, 隔热内胆中设置有栅格内胆, 栅格内胆中设置有艾柱, 所述隔热 内胆上设置有分散性的排烟孔, 在上隔热外罩内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孔和可使艾柱快 速点燃的电热丝网, 上隔热外罩与下隔热外罩活动相连, 在下隔热外罩下端内设置有电热 丝, 在电热丝下方设置有远红外线板, 在隔热内胆与下隔热外罩之间设置有通烟套, 在通烟 套下端与远红外线板之间设置有喷烟孔, 在下隔热外罩下端面上设置有辐射口, 辐射口与 远红外线板位置相对应。 0005 为更好固定电热丝网和电热丝以及提。
9、高悬灸头的保温性, 在电热丝网与上隔热外 罩之间设置有上隔热座, 在电热丝与下隔热外罩之间设置有下隔热座, 在电热丝与远红外 线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灸疗装置还包括床座、 床架、 海绵床垫和上支架, 所述床架固定设 置在床座上, 在床架上设置有海绵床垫, 所述上支架下端与床座活动相连, 床座内间隔设置 有固定隔物灸头, 所述固定隔物灸头内设置有可左右移动和上下升降的装有药包的保温药 盘, 所述保温药盘上端靠近海绵床垫, 所述上支架上端设置有悬臂, 所述悬臂与上支架之间 设置有上下移动导轨, 所述悬臂上设置有横向移动导轨, 在横向移动导轨上设置有偏心轴, 偏心轴上装有偏心。
10、轮, 所述悬灸头活动设置在偏心轮上, 所述上支架上设置有操作键盘。 0007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人体某些特殊部位 (如颈部、 掖下部、 挡部等) 的灸疗, 所述上支 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辅助隔物灸头, 辅助隔物灸头内设置有加热器、 温控器和药包, 当药包 温度低于 65时, 加热器通电使药包升温, 当药包温度高于 65时, 加热器自动断电。 说 明 书 CN 202191475 U CN 202191476 U2/3 页 4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 当悬灸头单独使用时, 先将艾柱放入栅格内胆中, 接通 电源, 打开通气孔, 电热丝网通电发热, 使位于电热丝网下部的艾柱点燃, 艾柱点燃后。
11、, 电热 丝网电源自动延时关闭, 此时艾柱燃烧产生的烟气经排烟孔进入下隔热外罩与隔热内胆之 间向下流动, 再经过通烟套进入喷烟孔中, 再通过喷烟孔对人体进行艾灸, 与此同时, 电热 丝通电使远红外线板受热发出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通过辐射口辐射并与艾烟同时作用到人 体上, 艾柱燃烧产生的烟灰经栅格内胆落入到隔热内胆下端与栅格内胆下端之间的贮灰室 内, 防止烟灰外排产生环境污染和防止烟灰烧伤患者及保健人员。当悬灸头配装在灸疗装 置上使用时, 人体侧卧、 仰卧或俯卧在海绵床垫上, 根据所要治疗的穴位位置, 先由操作键 盘调整上支架相对与床座的高度, 再调整上支架上端的悬臂高度, 使悬臂上的横向移动导。
12、 轨处于合适高度, 再调整悬灸头在横向移动导轨上的前后位置, 使配装在横向移动导轨上 的悬灸头对准人体灸疗穴位, 再启动偏心轴和链轮, 使偏心轮转动, 通过偏心轮转动使悬灸 头产生雀啄或横扫的上下来回运动, 从而对人体灸疗部位实行间隔性的艾灸和辐射, 通过 链轮带动移动箱, 使位于移动箱内的保温药盘在灸疗部位来回移动, 并同时可使用辅助隔 物灸头, 而后设定灸疗时间和温度, 使人体各个部位均可实行灸疗。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 可单独使用悬灸头在任何地方对人体穴位进行灸疗, 也可在固定地方对人体各个穴位同时进行仿真式医生传统手法进行的灸疗, 又增加了远红 外线治疗, 不仅大大提高。
13、了灸疗效果, 而且减轻了医务人员工作强度, 扩大了灸疗范围, 不 产生任何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 操作使用方便, 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广泛适用中 医灸疗治疗和灸疗保健。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2 是图 1 的 A-A 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3 是图 1 中的 I-I 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3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悬灸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在图中, 1、 连接套 2、 上隔热座 3、 上隔热外罩 4、 艾柱 5、 隔热内胆 6、 下 隔热外罩 7、 排烟孔 8、 栅格内胆 9、 通烟套 10、 电热丝 11、。
14、 辐射口 12、 喷烟孔 13、 远红外线板 14、 隔热板 15、 下隔热座 16、 电热丝网 17、 通风孔 18、 电子显示屏 19、 横向移动导轨 20、 支撑座 21、 偏心轮 22、 操作健盘 23、 辅助隔物灸头 24、 偏心 轴 25、 连接螺杆 26、 悬灸头 27、 上下移动导轨 28、 上支架 29、 床架 30、 海绵床垫 31、 药包 32、 保温药盘 33、 移动箱 34、 固定隔物灸头 35、 电热板 36、 升降机构 37、 主动链轮 38、 链条 39、 链轮 40、 床座 41、 悬臂 42、 贮灰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进行说明 00。
15、16 如图 4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灸头结构示意图, 所述悬灸头 26 可单独在医 院、 办公室、 家中等使用, 也可配装在灸疗装置上使用。 悬灸头上部为烟火分离, 下部实现艾 烟与远红外线合并治疗, 所述悬灸头包括下隔热外罩 6、 隔热内胆 5、 栅格内胆 8、 上隔热外 罩 3 和电热丝网 16, 所述下隔热外罩内设置有隔热内胆, 隔热内胆中设置有栅格内胆, 栅格 说 明 书 CN 202191475 U CN 202191476 U3/3 页 5 内胆中设置有艾柱 4, 所述隔热内胆上设置有分散性的排烟孔 7, 所述排烟孔为圆形, 也可 为方形或其它形, 在上隔热外罩上设置有连接套 。
16、1, 连接套上设置有螺纹, 在电热丝网与上 隔热外罩之间设置有上隔热座 2, 在连接套、 上隔热外罩和上隔热座上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 通风孔 17, 在上隔热座上设置有电热丝网, 所述电热丝网在点燃艾柱后自动延时断电, 使艾 柱快速瞬间点火, 上隔热外罩与下隔热外罩活动相连, 在下隔热外罩下端内设置有电热丝 10, 在电热丝下方设置有远红外线板 13, 在隔热内胆与下隔热外罩之间设置有通烟套 9, 隔 热内胆下端与栅格内胆下端形成贮烟室 42, 所述通烟套上端带有互通的十字槽口、 下端为 圆筒, 圆筒与十字槽口又相通, 烟气从各个十字槽口吸入后, 从圆筒中进入喷烟孔 12 中, 在 电热丝与下隔。
17、热外罩下端之间设置有下隔热座 15, 在电热丝与远红外线板之间设置有隔热 板 14。在通烟套下端与远红外线板之间设置有喷烟孔 12, 在下隔热外罩下端面上设置有呈 圆形或方形的辐射口 11, 所述辐射口位置与超远红外线板位置相对应, 艾柱燃烧产生的烟 灰落入到贮灰室 42 内。 0017 如图 1、 图 2 和图 3 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灸疗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装置、 横向和 上下移动传动装置、 偏心轴和升降机构旋转驱动装置、 床座 40、 床架 29、 海绵床垫 30 和上 支架 28, 所述床架固定在床座上, 在床架上设置有海绵床垫, 所述上支架下端与床座活动相 连, 床座内间隔设置有固定。
18、隔物灸头 34, 所述固定隔物灸头内设置有可左右移动和上下升 降的装有药包 31 的保温药盘 32, 所述保温药盘上端靠近海绵床垫, 所述保温药盘下方设置 有电热板 35 和温控器 (图中未画出) , 保温药盘设置在升降机构 36 上, 升降机构设置在移动 箱 33 内, 所述升降机构为螺杆传动机构, 也可以是其它升降机构, 所述移动箱与链条 38 相 连, 链条设置在链轮39上, 链条用主动链轮37驱动, 主动链轮由电动机带动, 所述上支架上 端设置有悬臂 41, 所述悬臂内腔中设置有电路控制板, 悬臂上设置有电子显示屏 18, 所述 悬臂与上支架之间设置有上下移动导轨 27, 所述悬臂上设。
19、置有横向移动导轨 19, 在横向移 动导轨上设置有偏心轴 24, 偏心轴用支撑座 20 固定在横向移动导轨上, 偏心轴上装有偏心 轮 21, 所述悬灸头 26 通过连接套 1 和连接螺杆 25 活动设置在偏心轮上, 所述上支架 28 上 设置有操作键盘 22。为解决人体某些特殊部位 (如颈部、 液下部、 挡部等) 的灸疗, 所述上支 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辅助隔物灸头 23, 所述辅助隔物灸头内设置有加热器、 温控器和药包 (图中未画出) 。 说 明 书 CN 202191475 U CN 202191476 U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91475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