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209070
  • 上传时间:2020-02-14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578.5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05376.3

    申请日:

    20010222

    公开号:

    CN1371698A

    公开日:

    200210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5/78,A61K9/48,A61K9/20,A61K9/14,A61K9/08,A61P9/10

    主分类号:

    A61K35/78,A61K9/48,A61K9/20,A61K9/14,A61K9/08,A61P9/10

    申请人:

    上海祥鹤制药厂

    发明人:

    王桂清,孔德云,王春安,钱国正,顾桢茂

    地址:

    200433上海市中原路28弄20号

    优先权:

    CN01105376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跃虹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该制剂是由重量为100份活性成分提取液、0-6份大豆卵磷脂、0-60份食用精制油和0-250份药用辅料组成的医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其中活性成分提取液是由重量百分比配方为:川芎25-50%、当归25-45%、红花20-35%、人参2-6%提取制得。本发明采用先进的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使处方中活性成分含量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对脑供血不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是由重量为100份活性成分提取液、0-6份大豆卵磷脂、0-60份食用精制油和0-250份药用辅料组成的医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其中活性成分提取液是由重量百分比配方为川芎25-50%、当归25-45%、红花20-35%、人参2-6%提取制得。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口服制剂是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软胶囊剂制备包括下列步骤:(1)CO流体萃取物制备(1.1)萃取分别称取25-50%川芎、25-45%当归、20-35%红花、2-6%人参四味药材,打成粗粉状,过100目筛,分别装入萃取缸内以下述各自不同的萃取条件进行萃取分离:川芎以T:55-60℃,P:28-32mpa;当归以T:55-60℃,P:28-32mpa,30-35%浓度90-95%乙醇为夹带剂;红花以T:60-65℃,P:30-35mpa,30-40%浓度90-95%乙醇为夹带剂;人参以T:50-60℃,P:25-30mpa,30-35%浓度90-95%乙醇为夹带剂,分别于萃取缸内萃取40-100分钟,收集萃取初药液,过滤;(1.2)萃取物浓缩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0.84-1.5时为萃取终药液,将上述四味药材萃取终药液搅拌混匀,即为活性成分提取液;每克活性成分提取液含阿魏酸≥40mg;(2)软胶囊的制备(2.1)药液制备取上述活性成分提取液,按100份终液重量加0-6份大豆卵磷脂,另称取经三脱处理后的食用精制油0-60份加入上述提取液中混匀,成为均匀的混悬液,备用;(2.2)明胶的制备按常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充分膨胀,另将甘油及蒸馏水置煮明胶锅中加热,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熔融成均匀的胶液,保温1-2小时;(2.3)灌装制胶丸将已配制好的明胶液,置明胶贮槽中,将配制好的药液倒入药液贮槽内,灌装前按要求调整胶皮重量(170-180mg/粒),制丸;(2.4)整丸与干燥将灌装成的胶丸均匀摊于纱网上,在10℃低温下进行吹风干燥定形后,经石油醚进行清洗,先后经过室温和40-50℃的干燥,经灯检整理,质量检测合格后包装,即制成本发明的软胶囊;每粒含阿魏酸≥0.4mg。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片剂制备包括下列步骤:(1)药液制备按权利要求3制得活性成分提取液,按100份终液重量加0-6份大豆卵磷脂,另称取经三脱处理后的食用精制油0-60份加入提取液中,混匀成为均匀的混悬液,备用;(2)压片取0-250份乳糖与混悬液混匀后压片,即制成本发明的片剂;每片含阿魏酸≥0.4mg。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硬胶囊剂制备包括下列步骤:(1)药粉制备按权利要求3制得活性成分提取液,将经过超临界CO流体萃取后的四味药材干渣分别用5-10倍重量的水煎二次,每次1-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08-1.0,用65-75%的乙醇醇沉12小时,至溶液密度为1.10-1.30,然后收膏、干燥至密度为1.35-1.40,经打粉呈粉末状后与上述超临界方法所得活性成分提取物混合,重量比为超临界活性成分提取物∶药渣提取物=1.0∶3.0-7.0,制粒,烘干;(2)灌装将制得的颗粒灌装入胶壳中即制成本发明的胶囊剂,使每粒胶囊阿魏酸含量≥0.5mg;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颗粒剂制备包括下列步骤:按权利要求5硬胶囊药粉的制备方法制得颗粒,将颗粒与淀粉以3.0∶1.0-7.5重量比混合后即制得本发明颗粒剂,使每1.6g颗粒剂含阿魏酸≥0.5mg。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中药的制剂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防治中风的复 方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 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中风的危 害日益严重,且出现发病年轻化的趋势。据报告,我国中风发病率为 109.74/10万,患病率为245.58/10万,以此估算,我国有中风患者近 300万人,每年新发生中风132万人。中风的致残率极高,约四分之 一的幸存患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国家与社会投入极大的人 力、物力、财力进行医疗与护理。据估算,我国每年因中风而承受的 经济负担达上百亿元之多。因此,加快研制能够有效防治中风的新 药,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脑安胶囊临床应用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恢复期和社区人群中风 预防上,疗效确切。但是因含有冰片成分,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胃部 不适现象,另因含有冰片成分,重金属含量高,亦不受国际市场欢迎。 传统的脑安胶囊制备采用醇、水提取工艺,药粉中存有部分焦化物, 不能被水解,胶囊颗粒较为黑大,外观不雅,有效成分含量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的“脑安胶囊”配方的基础上重新组方, 提供一种活性成分含量高、口感好、用量少、疗效确切的新型防治中 风的复方中药制剂。

    本发明公开的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是由重量为100份活性 成分提取液、0-6份大豆卵磷脂、0-60份食用精制油和0-250份 药用辅料组成的医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等;其中活性成分提取液是由重量百分比配方为川芎25-50%、当 归25-45%、红花20-35%、人参2-6%提取制得。

    本发明所述的药用辅料为常用的用于制药的填充剂、崩解剂、润 滑剂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公开上述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 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活性成分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CO2流体萃取物制备 1.1.萃取

    分别称取25-50%川芎、25-45%当归、20-35%红花、2-6% 人参四味药材,打成粗粉状,过100目筛,分别装入萃取缸内以下述 各自不同的萃取条件进行萃取分离:

    川芎以T:55-60℃,P:28-32mpa;当归以T:55-60℃,P: 28-32mpa,30-35%浓度90-95%乙醇为夹带剂;红花以T:60- 65℃,P:30-35mpa,30-40%浓度90-95%乙醇为夹带剂;人参 以T:50-60℃,P:25-30mpa,30-35%浓度90-95%乙醇为夹 带剂,分别于萃取缸内萃取40-100分钟,收集萃取初药液,过滤; 1.2.萃取物浓缩

    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0.84-1.5时为萃取终药液,将上述四味 药材萃取终药液搅拌混匀,即为活性成分提取液;每克活性成分提取 液含阿魏酸≥40mg; 2.软胶囊的制备 2.1.药液制备

    取上述活性成分提取液,按100份终液重量加0-6份大豆卵磷 脂,另称取经三脱处理后的食用精制油0-60份加入上述提取液中混 匀,成为均匀的混悬液,备用; 2.2.明胶的制备

    按常规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充分膨 胀,另将甘油及蒸馏水置煮明胶锅中加热,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 胶搅拌,使之熔融成均匀的胶液,保温1-2小时; 2.3.灌装制胶丸

    将已配制好的明胶液,置明胶贮槽中,将配制好的药液倒入药液 贮槽内,灌装前按要求调整胶皮重量(170-180mg/粒),制丸; 2.4.整丸与干燥

    将灌装成的胶丸均匀摊于纱网上,在10℃低温下进行吹风干燥 定形后,经石油醚进行清洗,先后经过室温和40-50℃的干燥,经 灯检整理,质量检测合格后包装,即制成本发明的软胶囊;每粒含阿 魏酸≥0.4mg。 3.片剂的制备 3.1.药液制备

    取上述活性成分提取液,按100份终液重量加0-6份大豆卵磷 脂,另称取经三脱处理后的食用精制油0-60份加入提取液中,混匀 成为均匀的混悬液,备用; 3.2.压片

    取0-250份乳糖与混悬液混匀后压片,即制成本发明的片剂; 每片含阿魏酸≥0.4mg。 4.硬胶囊制备 4.1.药粉制备

    将上述经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后的四味药材干渣分别用5-10 倍重量的水煎二次,每次1-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浓缩至密度为 1.08-1.0,用65-75%的乙醇醇沉12小时,至溶液密度为1.10- 1.30,然后收膏、干燥至密度为1.35-1.40,经打粉呈粉末状后与上 述超临界方法所得活性成分提取物混合,重量比为超临界活性成分提 取物∶药渣提取物=1.0∶3-7.0,制粒,烘干; 4.2.灌装

    将制得的颗粒灌装入胶壳中即制成本发明的胶囊剂,使每粒胶囊 阿魏酸含量≥0.5mg; 5.颗粒剂制备

    同上述硬胶囊药粉的制备方法制得颗粒,将颗粒与淀粉以3.0∶ 1.0-7.5重量比混合后即制得本发明颗粒剂,使每1.6g颗粒剂含阿 魏酸≥0.5mg。

    用本发明产品治疗中风的中药复方制剂“脑安宁”进行药效学试 验结果如下:

    1.“脑安宁”对大鼠急性脑梗塞动物模型的影响:应用大脑中动 脉高频电凝法建立大鼠右脑梗塞造成脑缺血动物模型。

    本试验分组:给药“脑安宁”的低剂量20mg/kg ig,中剂量40mg/kg ig,高剂量80mg/kg ig,和“尼莫地平”5mg/kg ig共4个治疗组及 溶剂组,动物模型空白组和正常大鼠对照组总计7组,试验结果:

    “脑安宁”对急性阻断大脑中动脉所致脑缺血造成大鼠行为障碍 具有明显的缓解治疗作用,量效关系呈正相关;“脑安宁”对脑缺血 所致的脑水肿有减轻作用,减轻脑水肿的作用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脑安宁”对大脑中动脉阻断后脑缺血造成的脑部病理损害具有保 护、减轻作用。

    2.“脑安宁”对清醒四动脉结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损伤的影响

    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脑安宁”低剂量20mg/kg、 中剂量40mg/kg和高剂量80mg/kg三个组,阳性对照尼莫地平5 mg/kg组和阴性对照组5组。

    观察样品于大鼠缺血前30分钟经口灌胃给药观察清醒动物脑电 图变化。试验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脑安宁”各组全脑缺血再灌 注大鼠脑电图消失时间非常明显延长(P<0.01);“脑安宁”各剂量组 脑电图恢复时间缩短,低、中剂量组差异显著,高剂量组也有缩短, 但差异不显著(P=0.093),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低和高剂量 组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阳性对照“尼 莫地平”组,缺血后脑电图消失时间非常显著延长(P<0.01),再灌后 脑电图恢复时间(P=0.056)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有缩短的趋势。

    试验结果表明,“脑安宁”在20-80mg/kg剂量范围内口服给药 对大鼠全脑缺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3.“脑安宁”抗大鼠试验性血栓形成试验

    应用动—静脉旁路搭桥术建立大鼠试验性血栓形成模型。

    按给药种类和剂量不同分为阳性药物组ig阿斯匹林(300mg/kg); “脑安宁”的低、中和高剂量组(20mg/kg ig,40mg/kg ig和80mg/kg ig)及溶剂组,动物模型空白组和正常大鼠对照组总计7组。试验结 果:“脑安宁”高剂量组对大鼠试验性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为40.9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脑安 宁”低剂量和中剂量组对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为11.36%和15.91%,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阿斯匹林”组对大鼠 试验性血栓也有明显的抑制血栓作用,抑制率为36.36%,与溶剂对 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

    4.“脑安宁”对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影响

    观察不同剂量的“脑安宁”和阳性药物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等 影响。对各组间血小板平均聚集率进行t检验,“脑安宁”中、高剂 量组灌胃给药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 率分别为62.23%和77.38%,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量效关系呈正比。 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组也是显著地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抑制率为56.77%。“脑安宁”高剂量组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超过阿 司匹林组。试验结果证明“脑安宁”口服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 聚集与阳性对照药品阿司匹林一样都能非常显著地抑制ADP诱导的 大鼠血小板聚集,而且“脑安宁”高剂量组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超过 阿司匹林组。

    5.“脑安宁”对大鼠的凝血时间影响

    “脑安宁”的不同剂量组灌胃给药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等测定大鼠 的凝血时间,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凝血时间无延长,经统计 学处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脑安宁组阿司匹林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处 理各组间也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组的“脑安宁”软胶 囊对大鼠凝血时间无影响,均无凝血时间延长现象。

    6.“脑安宁”对犬的脑血流量影响:

    通过12指肠给药不同剂量的“脑安宁”和“脑安”,测定给药前 后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测定结果证实:“脑安宁”低、中和高剂量组 提高脑血流量的幅度分别为42.96%、73.79%和99.11%;“脑安”组 增高脑血流量的幅度为35.96%。中、高剂量“脑安宁”组提高脑血 流量的作用超过“脑安”胶囊组,差异显著。

    犬各给药组,给药前后的平均血压变动均无显著差异,表明“脑 安宁”对犬的动脉血压没有明显影响。

    用本发明产品进行有关毒性试验:

    1.动物毒性试验:

    本药品研究按照申报新药规定进行“脑安宁”的急性毒性试验结 论:小鼠ig“脑安宁”萃取液的LD50为4.98g/kg(以生药计算为 36.65g/kg)。

    大鼠ig“脑安宁”的最大耐受量(MTD)为15g/kg,相当于推荐人 的临床剂量的852倍。

    2.长期毒性试验

    大鼠ig“脑安宁”90天和停药后30天各处死1/2大鼠。试验期间, 分别观察了体重、食量及粪便等8项一般临床体征,检测了10项血 液指标,10项血液生化指标和22项器官或组织。结果表明:一般临 床体征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血液学及血液学生化学 指标均属正常范围内波动,未发现与受试药相关的毒性反应。尸检、 器官重量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受检脏器,尤其肝、肾和生殖器 官有与受试药物有关的毒性病理改变。个别动物的肝、肺部及支气管 等脏器的炎性病变,分布在包括正常对照组在内的各个剂量组内,属 动物的自发性病变,与试验药物无关。

    大鼠连续ig“脑安宁”对所设各剂量均有较好的耐受。“脑安宁” 大鼠的无毒性反应剂量为0.6g/kg/d。

    本发明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脑安宁)与原有的脑安胶囊相 比在活性成分阿魏酸的含量和制备工艺上均有显著的进步,见下表:

    项目                “脑安宁”               “脑安”   药材用量(g)              10000                   10000    提取方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醇、水提取 提取等工序(道)               3                      11   总计时间(h)                9                      228   制剂中的 阿魏酸含量(%)               0.16                   0.015   增加倍数          较脑安胶囊增加9.67倍

    冰片                     无                     有 服药剂量(g/次)          0.20(萃取药液)              0.80  制粒数量(粒)                5435                   4167

    以上表可见,本发明具有下述特点:

    (1)制剂工艺先进、萃取分离技术条件(P、T和流量等)准确, 可控性好,生产工艺稳定。

    (2)生产工时缩短到仅为“脑安胶囊”的1/25,不仅节约了能 源,而且减少对环境污染,生产成本下降13.5%。

    (3)制剂光洁度好,改变了“脑安胶囊”药粉的黑、粗外观, 成为橙色半透明状的软胶丸制剂,视觉效应和口感均良好,易在市场 流通和被患者接受。

    (4)胶丸体积变小(0.25g/丸,含溶剂)容易吞服。

    (5)服用剂量(折成纯萃取药液0.2g/次)比“脑安”胶囊(0.8g/ 次)减小了3/4,质量标准测定的阿魏酸含量提高了9.67倍。

    (6)“脑安宁”软胶囊不含冰片,无溶剂(包括有机磷)残留 和重金属污染,易被国际市场接受。

    原“脑安”胶囊中含有冰片,其主要作用是辅助川芎的活性成分 透入血脑屏障,达到治疗的目的。而本发明的配方中废除了冰片,通 过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高了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的含 量,使疗效不仅不受影响,反而更为显著和可靠。

    本发明公开的防治中风复方中药制剂采用先进的超临界萃取分 离技术,使处方中活性成分含量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对脑供血不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

    实施例1活性成分提取液的制备    川芎    当归    红花     人参   投料量           g   萃取温度T        ℃   萃取压力P        mpa   95%乙醇夹带剂量 g     850     600     450      100     55      60      65       60     28      28      30       30     255     210     180      30

    分别按处方量称取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四味药材,打成粗粉 状,过100目筛,分别装入萃取缸内以上述各自不同的萃取条件进行 萃取分离,萃取时间90分钟,收集萃取初药液,过滤;滤液减压浓 缩,至密度1.0时为萃取终药液,将上述四味药材萃取终药液搅拌混 匀,即为活性成分提取液;每克活性成分提取液含阿魏酸56mg。 实施例2活性成分提取液的制备   川芎    当归    红花    人参   投料量           g   萃取温度T        ℃   萃取压力P        mpa   95%乙醇夹带剂量 g   800     600     480     120   58      60      62      55   30      32      35      25   280     180     168     42

    分别按处方量称取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四味药材,打成粗粉 状,过100目筛,分别装入萃取缸内以上述各自不同的萃取条件进行 萃取分离,萃取时间60分钟,收集萃取初药液,过滤;滤液减压浓 缩,至密度1.1时为萃取终药液,将上述四味药材萃取终药液搅拌混 匀,即为活性成分提取液;每克活性成分提取液含阿魏酸57mg。 实施例3软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制得的活性成分提取液2000g加110g大 豆卵磷脂,另称取经三脱处理后的食用精制油1150g加入上述提取液 中混匀,成为均匀的混悬液,备用;

    取明胶3500g加蒸馏水300ml使其吸水充分膨胀,另将甘油500g 及蒸馏水200ml置煮明胶锅中加热,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 拌,使之熔融成均匀的胶液,保温1-2小时;

    将已配制好的明胶液,置明胶贮槽中,将配制好的药液倒入药液 贮槽内,灌装前按要求调整胶皮重量175mg/粒左右,制丸;将灌装 成的胶丸均匀摊于纱网上,在10℃低温下进行吹风干燥定形后,经 石油醚进行清洗,先后经过室温和40-50℃的干燥,经灯检整理, 质量检测合格后包装,即制软胶囊;每粒含阿魏酸0.45mg。

    实施例4硬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1上述经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后的四味药材干渣 1500g,分别用12Kg、10Kg的水煎二次,每次1.5小时,过滤,滤 液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0,用65-75%的乙醇醇沉12小时,至溶液 密度为1.20-1.30,然后收膏、干燥至密度为1.40,经打粉呈粉末状 后与实施例1制得的活性成分提取物混合,比例为超临界活性成分提 取物∶药渣提取物=1∶5.5。将充分混合后制粒,烘干,灌装入胶壳中 即制成本发明的胶囊剂,每粒胶囊阿魏酸含量为0.54mg;

    实施例5颗粒剂的制备

    同实施例4的方法制得颗粒,取1500g颗粒加2500g淀粉,混匀 后装袋,每袋含阿魏酸0.5g。

    实施例6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制得的活性成分提取液1000g,加60g大 豆卵磷脂,另称取经三脱处理后的食用精制油100g加入提取液中, 混匀成为均匀的混悬液,1740g乳糖与混悬液混匀后压片,即制成本 发明的片剂每片含阿魏酸≥0.4mg。

    关 键  词:
    一种 防治 中风 复方 中药 制剂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防治中风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090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