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医疗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脚踏式下肢体位康复辅助器。
背景技术:
康复器是医师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或指导时所借助的器械,适用于各类医院的骨科、康复科患者手术治疗后进行恢复或保持下肢关节正常生理功能的康复性治疗;本脚踏式下肢体位康复辅助器能促进患者下肢肌肉活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患者恢复行走意识,保持或恢复行走能力,增强四肢协调能力,并且具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及活动角度,能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与现有的下肢关节康复器相比,具有适用范围广、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医院的骨科、康复科患者进行恢复或保持下肢关节正常生理功能的康复性治疗的功能,提供一种脚踏式下肢体位康复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脚踏式下肢体位康复辅助器,它由下肢体位垫1、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高度调节装置3、复位脚踏装置4组成;下肢体位垫1设在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的上板;复位脚踏装置4设在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的上板右端;高度调节装置3设在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右端上下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高度需求的功能,设有高度调节装置3;其上设有高度调节丝杆3-1、滑块装置3-2、高度调节支撑杆组3-3;高度调节丝杆3-1穿过两个滑块装置3-2;高度调节支撑杆组3-3安装在两个滑块装置3-2上。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对患者下肢肌肉进行康复训练的功能,设有复位脚踏装置4;其上设有脚踏板4-1、复位弹簧4-2、脚踏板连接孔4-3、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脚踏板4-1设在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上端;复位弹簧4-2设在脚踏板4-1上与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连接;脚踏板连接孔4-3设在脚踏板4-1上。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根据不同使用者下肢长度来调节脚踏位置的功能;设有脚踏板位置调节丝杆2-12和脚踏板位置调节滑槽2-13;脚踏板位置调节丝杆2-12和脚踏板位置调节滑槽2-13均设在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上板。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本脚踏式下肢体位康复辅助器适用于各类医院的骨科、康复科患者手术治疗后进行恢复或保持下肢关节正常生理功能的康复性治疗;其设计的复位脚踏装置能促进患者下肢肌肉活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患者恢复行走意识,保持或恢复行走能力,增强四肢协调能力;设计的高度调节装置具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及活动角度,能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而且能根据患者下肢长度调节脚踏板位置,实用性强且治疗效果明显;通用性好,既可以作为医疗用品为病人所用,又可以作为日用品为普通人所用,同时结构简单、使用舒适方便、容易维修及更换、便于携带、易于存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标记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标记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标记2-10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标记2-1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6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7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标记3-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标记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见说明书最后一页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由发明内容可知,一种脚踏式下肢体位康复辅助器,它由下肢体位垫1、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高度调节装置3、复位脚踏装置4组成;下肢体位垫1设在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的上板;复位脚踏装置4设在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的上板右端;高度调节装置3设在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右端上下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肢体位垫1是指:下肢体位垫;其上设有小腿体位垫1-1、弧形槽1-2、大腿体位垫1-3;其作用是放置患者下肢,使之舒适;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是指:折叠式结构支撑架;其上设有小腿支撑板2-1、小腿支撑板连接孔2-2、小腿支撑板安装孔2-3、大腿支撑板2-4、大腿支撑板连接孔2-5、大腿支撑板安装孔2-6、侧板连接孔2-7、侧板安装孔2-8、底板2-9、滑块槽2-10、杆组安装孔2-11、脚踏板位置调节丝杆2-12、脚踏板位置调节滑槽2-13;其作用是整个辅助器的架构,供其他部件的安装;其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3是指:高度调节装置;其上设有高度调节丝杆3-1、滑块装置3-2、高度调节支撑杆组3-3;其作用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高度需求;其结构如附图6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位脚踏装置4是指:复位脚踏装置;其上设有脚踏板4-1、复位弹簧4-2、脚踏板连接孔4-3、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其作用是对患者下肢肌肉进行康复训练;其结构如附图12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4所示。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高度需求的功能,设有高度调节装置3;其上设有高度调节丝杆3-1、滑块装置3-2、高度调节支撑杆组3-3;高度调节丝杆3-1穿过两个滑块装置3-2;高度调节支撑杆组3-3安装在两个滑块装置3-2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度调节丝杆3-1是指:高度调节装置3上的高度调节丝杆;其上设有左旋螺纹3-4、右旋螺纹3-5;其作用是调节好适宜高度后固定;其结构如附图7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中标记3-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块装置3-2是指:高度调节装置3上的滑块装置;其上设有滑块3-6、滑轮组3-7;其作用是配合高度调节丝杆3-1滑动,调节高度;其结构如附图8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中标记3-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度调节支撑杆组3-3是指:高度调节装置3上的高度调节支撑杆组;其上设有杆组连接孔3-13、外支撑杆3-14、内外支撑杆连接孔3-15、内支撑杆3-16;其作用是配合高度调节丝杆3-1滑动,调节高度;其结构如附图8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6中标记3-2所示。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对患者下肢肌肉进行康复训练的功能,设有复位脚踏装置4;其上设有脚踏板4-1、复位弹簧4-2、脚踏板连接孔4-3、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脚踏板4-1设在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上端;复位弹簧4-2设在脚踏板4-1上与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连接;脚踏板连接孔4-3设在脚踏板4-1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板4-1是指:脚踏板;其作用是供病人拉伸运动下肢的踏板;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4-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位弹簧4-2是指:复位弹簧;其作用是提供脚踏训练的弹性势能,反复运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4-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板连接孔4-3是指:脚踏板连接孔;其作用是供脚踏板4-1与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的连接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4-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是指:脚踏位置调节方杆;其作用是根据病人下肢长度调节脚踏位置及供脚踏板4-1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4-4所示。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根据不同使用者下肢长度来调节脚踏位置的功能;设有脚踏板位置调节丝杆2-12和脚踏板位置调节滑槽2-13;脚踏板位置调节丝杆2-12和脚踏板位置调节滑槽2-13均设在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上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板位置调节丝杆2-12是指: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上的脚踏板位置调节丝杆;其作用是根据病人下肢长度调节脚踏位置;其结构如附图5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板位置调节滑槽2-13是指: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上的脚踏板位置调节滑槽;其作用是供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的安装,调节脚踏位置;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1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腿体位垫1-1是指:下肢体位垫1上的小腿体位垫;其作用是放置患者小腿,使之舒适;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弧形槽1-2是指:下肢体位垫1上的弧形槽;其作用是放置海绵,使患者舒适;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腿体位垫1-3是指:下肢体位垫1上的大腿体位垫;其作用是放置患者大腿,使之舒适;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1-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腿支撑板2-1是指:小腿支撑板;其作用是支撑患者小腿;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腿支撑板连接孔2-2是指:小腿支撑板连接孔;其作用是供小腿支撑板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腿支撑板安装孔2-3是指:小腿支撑板安装孔;其作用是供小腿支撑板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腿支撑板2-4是指:大腿支撑板;其作用是支撑患者大腿;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4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腿支撑板连接孔2-5是指:大腿支撑板连接孔;其作用是供大腿支撑板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5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腿支撑板安装孔2-6是指:大腿支撑板安装孔;其作用是供大腿支撑板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6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板连接孔2-7是指:侧板连接孔;其作用是供侧板4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7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板安装孔2-8是指:侧板安装孔;其作用是供侧板4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8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板2-9是指:底板;其作用是整个装置的支撑底板及供高度调节装置3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9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块槽2-10是指:滑块槽;其作用是供高度调节装置3的安装及调节高度;其结构如附图4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10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杆组安装孔2-11是指:杆组安装孔;其作用是供高度调节支撑杆组3-3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3中标记2-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旋螺纹3-4是指:高度调节丝杆3-1上的左旋螺纹;其作用是配合滑块装置3-2调节高度;其设计位置如附图7中标记3-4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右旋螺纹3-5是指:高度调节丝杆3-1上的右旋螺纹;其作用是配合滑块装置3-2调节高度;其设计位置如附图7中标记3-5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块3-6是指:滑块;其上设有滑块支撑杆安装孔3-8、滑轮轴安装孔3-9、丝杆螺纹孔3-10;其作用是供高度调节支撑杆组3-3、滑轮轴以及高度调节丝杆3-1的安装;其结构如附图9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8中标记3-6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轮组3-7是指:滑轮组;其上设有滑轮3-11、滑轮轴3-12;其作用是配合滑块槽2-10,调节高度;其结构如附图10所示,其设计位置如附图8中标记3-7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块支撑杆安装孔3-8是指:滑块支撑杆安装孔;其作用是供高度调节支撑杆组3-3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9中标记3-8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轮轴安装孔3-9是指:滑轮轴安装孔;其作用是供滑轮轴3-12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9中标记3-9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丝杆螺纹孔3-10是指:丝杆螺纹孔;其作用是供高度调节丝杆3-1的安装;其设计位置如附图9中标记3-10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轮3-11是指:滑轮;其作用是配合滑块槽2-10,调节高度;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0中标记3-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轮轴3-12是指:滑轮轴;其作用是支撑滑轮组3-7;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0中标记3-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杆组连接孔3-13是指:杆组连接孔;其作用是支撑滑轮组3-7;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1中标记3-1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支撑杆3-14是指:外支撑杆;其作用是调节与内支撑杆3-16的交叉角度来调节下肢体位垫的高度;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1中标记3-14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外支撑杆连接孔3-15是指:内外支撑杆连接孔;其作用是连接外支撑杆3-14与内支撑杆3-16,调节交叉角度;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1中标记3-14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支撑杆3-16是指:内支撑杆;其作用是调节与外支撑杆3-14的交叉角度来调节下肢体位垫的高度;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1中标记3-16所示。
标记数字 标记名称 标记数字 标记名称 1 下肢体位垫1 2-6 大腿支撑板安装孔2-6 2 折叠式结构支撑架2 2-7 侧板连接孔2-7 3 高度调节装置3 2-8 侧板安装孔2-8 4 复位脚踏装置4 2-9 底板2-9 1-1 小腿体位垫1-1 2-10 滑块槽2-10 1-2 弧形槽1-2 2-11 杆组安装孔2-11 1-3 大腿体位垫1-3 2-12 脚踏板位置调节丝杆2-12 2-1 小腿支撑板2-1 2-13 脚踏板位置调节滑槽2-13 2-2 小腿支撑板连接孔2-2 3-1 高度调节丝杆3-1 2-3 小腿支撑板安装孔2-3 3-2 滑块装置3-2 2-4 大腿支撑板2-4 3-3 高度调节支撑杆组3-3 2-5 大腿支撑板连接孔2-5 3-4 左旋螺纹3-4
3-5 右旋螺纹3-5 3-13 杆组连接孔3-13 3-6 滑块3-6 3-14 外支撑杆3-14 3-7 滑轮组3-7 3-15 内外支撑杆连接孔3-15 3-8 滑块支撑杆安装孔3-8 3-16 内支撑杆3-16 3-9 滑轮轴安装孔3-9 4-1 脚踏板4-1 3-10 丝杆螺纹孔3-10 4-2 复位弹簧4-2 3-11 滑轮3-11 4-3 脚踏板连接孔4-3 3-12 滑轮轴3-12 4-4 脚踏位置调节方杆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