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针分区定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眼针分区定穴器.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7813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9.21 CN 201978139 U *CN201978139U* (21)申请号 201120018481.0 (22)申请日 2011.01.21 A61H 39/02(2006.01) (73)专利权人 辽宁中医药大学 地址 110032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 79 号辽宁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72)发明人 王艳杰 王德山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21209 代理人 王东煜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眼针分区定穴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实施眼针针刺操作时。
2、 使用的眼针分区定穴器, 该眼针分区定穴器包括 环形定位区、 穴区定位线和手柄, 环形定位区、 穴 区定位线和手柄为由 PBS 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 体结构, 为透明体 ; 分别在环形定位区的正面和 背面上用线平分成 16 个小区, 并用汉字进行标 记, 以正面为例, 分别为大肠、 肺、 下焦、 胃、 脾、 小 肠、 心、 中焦、 胆、 肝、 上焦、 肾、 膀胱针刺区 ; 穴区 定位线为过环形定位区圆心的 4 根塑料线, 每相 邻的两根塑料线的夹角为 45 度 ; 正面的手柄区上 刻一个小凹槽作以标记右眼或用汉字标记右眼 ; 这种眼针分区定穴器主要应用于眼周穴区的定 位, 能够快速准确的把眼周。
3、分为八区十三穴, 从而 方便进行眼针治疗, 使用直观, 操作简单, 方便携 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CN 201978141 U1/1 页 2 1. 一种眼针分区定穴器, 包括环形定位区 (1) 、 穴区定位线 (2) 和手柄区 (3) , 定位区 (1) 、 穴区定位线 (2) 和手柄区 (3) 是由 PBS 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结构, 为透明体 ; 其特 征在于 : 环形定位区 (1) 厚度为 0.2mm, 内径为 4.0mm, 外径为 5.0mm, 环形定位区 (1) 的。
4、正面 对应右眼针刺穴位, 背面对应左眼针刺穴位, 在环形定位区 (1) 的正面上以上端起始用黑线 平分成 16 个小区, 即正面第 1 小区 (4) , 正面第 2 小区 (5) , 正面第 3 小区 (6) , 正面第 4 小 区 (7) , 正面第 5 小区 (8) , 正面第 6 小区 (9) , 正面第 7 小区 (10) , 正面第 8 小区 (11) , 正面 第 9 小区 (12) , 正面第 10 小区 (13) , 正面第 11 小区 (14) , 正面第 12 小区 (15) , 正面第 13 小区 (16) , 正面第 14 小区 (17) , 正面第 15 小区 (18。
5、) , 正面第 16 小区 (19) , 并在 16 个小区 上用汉字进行标记, 正面第 1 小区 (4) 大肠针刺区, 正面第 2 小区 (5) 为肺针刺区, 正面第 3 小区 (6) 、 正面第 4 小区 (7) 为下焦针刺区, 正面第 5 小区 (8) 为胃针刺区, 正面第 6 小区 (9) 为脾针刺区, 正面第 7 小区 (10) 为小肠针刺区, 正面第 8 小区 (11) 为心针刺区, 正面 第 9 小区 (12) 、 正面第 10 小区 (13) 为中焦针刺区, 正面第 11 小区 (14) 为胆针刺区, 正面 第 12 小区 (15) 为肝针刺区, 正面第 13 小区 (16) 。
6、、 正面第 14 小区 (17) 为上焦针刺区, 正面 第 15 小区 (18) 为膀胱针刺区, 正面第 16 小区 (19) 为肾针刺区 ; 在环形定位区 (1) 的背面 上以上端起始用黑线平分成 16 个小区, 即背面第 1 小区 (20) , 背面第 2 小区 (21) , 背面第 3 小区 (22) , 背面第 4 小区 (23) , 背面第 5 小区 (24) , 背面第 6 小区 (25) , 背面第 7 小区 (26) , 背面第 8 小区 (27) , 背面第 9 小区 (28) , 背面第 10 小区 (29) , 背面第 11 小区 (30) , 背面第 12 小区 (31。
7、) , 背面第 13 小区 (32) , 背面第 14 小区 (33) , 背面第 15 小区 (34) , 背面第 16 小 区 (35) , 并在 16 个小区上用汉字进行标记, 背面第 1 小区 (20) 为肾针刺区, 背面第 2 小区 (21) 为膀胱针刺区, 背面第 3 小区 (22) 、 背面第 4 小区 (23) 为上焦针刺区, 背面第 5 小区 (24) 为肝针刺区, 背面第 6 小区 (25) 为胆针刺区, 背面第 7 小区 (26) 、 背面第 8 小区 (27) 为中焦针刺区, 背面第 9 小区 (28) 为心针刺区, 背面第 10 小区 (29) 为小肠针刺区, 背面第。
8、 11 小区 (30) 为脾针刺区, 背面第 12 小区 (31) 为胃针刺区, 背面第 13 小区 (32) 、 背面第 14 小区 (33) 为下焦针刺区, 背面第 15 小区 (34) 为肺针刺区, 背面第 16 小区 (35) 为大肠针刺 区 ; 穴区定位线 (2) 为穿过环形定位区 (1) 圆心的 4 根直径为 0.1mm 的塑料线, 即第 1 定位 线 (36) , 第 2 定位线 (37) , 第 3 定位线 (38) , 第4 定位线 (39) , 第 1 定位线 (36) 竖直设置, 第 2 定位线 (37) 与第 1 定位线 (36) 之间的夹角为 45 度, 第 3 定位。
9、线 (38) 与第 2 定位线 (37) 之间的夹角为 45 度, 且第 3 定位线 (38) 与第 1 定位线 (36) 互相垂直, 第 4 定位线 (39) 与 第 3 定位线 (38) 之间的夹角为 45 度, 且第 4 定位线 (39) 与第 2 定位线 (37) 互相垂直 ; 手 柄 (3) 直径为 1cm2cm, 与环形定位区 (1) 下端相连, 正面的手柄 (3) 上刻一个小凹槽作以 标记右眼或正面手柄上用汉字标记右眼。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78139 U CN 201978141 U1/3 页 3 一种眼针分区定穴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针分区定穴。
10、器 , 按国际专利分类表 (IPC) 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 要部 : 保健 ; 救生 ; 娱乐分部, 医学或兽医学 ; 卫生学大类, 诊断 ; 外科 ; 鉴定小类。 背景技术 0002 眼针疗法是本院著名中医老前辈彭静山教授在总结 60 余年行医生涯之针灸秘 验的基础上, 经过 10 余年潜心研究 内经 和 证治准绳 等典籍中有关眼与五脏六腑、 十四 经脉关系的基础理论和后汉名医华佗的 “观眼识病” 学术思想基础上而创立的一种微针疗 法。应用于临床 30 余年来, 疗效显著, 并广泛传播,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 料, 有坚实的科学实践基础。 本院著名中医老前辈彭静山教授把眼周分为八。
11、区十三穴, 根据 眼球结膜上血管的形色变化, 判定疾病的性质与部位, 然后辩证针刺眼周特定穴区, 以治疗 全身疾病。 0003 在眼针穴区进行实施针刺治疗时, 准确选取眼针穴区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但 是眼周部位面积较小, 又被分成了八区十三穴, 每区和每穴的面积较小, 直接靠目测取穴, 很难准确定位, 不利于初学者实施眼针针刺治疗, 不利于眼针技术的推广。 因此为了进行眼 针穴区的准确定位, 特此发明了该眼针分区定穴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在实施眼针针刺操作时使用的眼针分区定穴器, 主要应用于眼周穴区的定位, 能够快速准确的把眼周分为八区十三穴, 从而方。
12、便进行眼针 治疗。 0005 采用的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眼针分区定穴器, 包括环形定位区、 穴区定位线和手柄, 环形定位区、 穴区定 位线和手柄为由 PBS 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结构, 为透明体 ; 环形定位区厚度为 0.2mm, 内径为 4.0mm, 外径为 5.0mm, 环形定位区的正面对应右眼针刺穴位, 背面对应左眼针刺穴 位, 在环形定位区的正面上以上端起始用黑线平分成 16 个小区, 即正面第 1 小区, 正面第 2 小区, 正面第 3 小区, 正面第 4 小区, 正面第 5 小区, 正面第 6 小区, 正面第 7 小区, 正面第 8 小区, 正面第 9 小区, 正面第 1。
13、0 小区, 正面第 11 小区, 正面第 12 小区, 正面第 13 小区, 正面 第 14 小区, 正面第 15 小区, 正面第 16 小区, 并在 16 个小区上用汉字进行标记, 正面第 1 小 区为大肠针刺区, 正面第 2 小区为肺针刺区, 正面第 3 小区、 正面第 4 小区为下焦针刺区, 正 面第5小区为胃针刺区, 正面第6小区为脾针刺区, 正面第7小区为小肠针刺区, 正面第8小 区为心针刺区, 正面第 9 小区、 正面第 10 小区为中焦针刺区, 正面第 11 小区为胆针刺区, 正 面第 12 小区为肝针刺区, 正面第 13 小区、 正面第 14 小区为上焦针刺区, 正面第 15 。
14、小区为 膀胱针刺区, 正面第 16 小区为肾针刺区 ; 在环形定位区的背面上以上端起始用黑线平分成 16 个小区, 即背面第 1 小区, 背面第 2 小区, 背面第 3 小区, 背面第 4 小区, 背面第 5 小区, 背面第 6 小区, 背面第 7 小区, 背面第 8 小区, 背面第 9 小区, 背面第 10 小区, 背面第 11 小 说 明 书 CN 201978139 U CN 201978141 U2/3 页 4 区, 背面第 12 小区, 背面第 13 小区, 背面第 14 小区, 背面第 15 小区, 背面第 16 小区, 并在 16 个小区上用汉字进行标记, 背面第 1 小区为肾针。
15、刺区, 背面第 2 小区为膀胱针刺区, 背面 第 3 小区、 背面第 4 小区为上焦针刺区, 背面第 5 小区为肝针刺区, 背面第 6 小区为胆针刺 区, 背面第 7 小区、 背面第 8 小区为中焦针刺区, 背面第 9 小区为心针刺区, 背面第 10 小区 为小肠针刺区, 背面第 11 小区为脾针刺区, 背面第 12 小区为胃针刺区, 背面第 13 小区、 背 面第14小区为下焦针刺区, 背面第15小区为肺针刺区, 背面第16小区为大肠针刺区 ; 穴区 定位线为穿过环形定位区圆心的 4 根直径为 0.1mm 的塑料线, 即第 1 定位线, 第 2 定位线, 第 3 定位线, 第 4 定位线, 。
16、第 1 定位线竖直设置, 第 2 定位线与第 1 定位线之间的夹角为 45 度, 第 3 定位线与第 2 定位线之间的夹角为 45 度, 且第 3 定位线与第 1 定位线互相垂直, 第 4 定位线与第 3 定位线之间的夹角为 45 度, 且第 4 定位线与第 2 定位线互相垂直 ; 手柄直 径为 1cm2cm, 与环形定位区下端相连, 正面的手柄上刻一个小凹槽作以标记右眼或正面手 柄上用汉字标记右眼。 0007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 这种眼针分区定穴器能够快速准确的把眼周分为八区十三 穴, 从而方便进行眼针治疗, 使用直观, 操作简单, 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
17、施例的主视图。 0009 图 2 是图 1 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一种眼针分区定穴器, 包括环形定位区 1、 穴区定位线 2 和手柄 3, 环形定位区 1、 穴区定位线 2 和手柄 3 是由 PBS 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结构, 为透明体 ; 环形定位区 1 厚 度为 0.2mm, 内径为 4.0mm, 外径为 5.0mm, 环形定位区 1 的正面对应右眼针刺穴位, 背面对 应左眼针刺穴位, 在环形定位区 1 的正面上以上端起始用黑线平分成 16 个小区, 即正面第 1 小区 4, 正面第 2 小区 5, 正面第 3 小区 6, 正面第 4 小区 7, 正面第 5 小区 8, 正。
18、面第 6 小区 9, 正面第 7 小区 10, 正面第 8 小区 11, 正面第 9 小区 12, 正面第 10 小区 13, 正面第 11 小区 14, 正面第 12 小区 15, 正面第 13 小区 16, 正面第 14 小区 17, 正面第 15 小区 18, 正面第 16 小区 19, 并在 16 个小区上用汉字进行标记, 正面第 1 小区 4 大肠针刺区, 正面第 2 小区 5 为 肺针刺区, 正面第 3 小区 6、 正面第 4 小区 7 为下焦针刺区, 正面第 5 小区 8 为胃针刺区, 正 面第 6 小区 9 为脾针刺区, 正面第 7 小区 10 为小肠针刺区, 正面第 8 小区。
19、 11 为心针刺区, 正面第 9 小区 12、 正面第 10 小区 13 为中焦针刺区, 正面第 11 小区 14 为胆针刺区, 正面第 12 小区 15 为肝针刺区, 正面第 13 小区 16、 正面第 14 小区 17 为上焦针刺区, 正面第 15 小 区 18 为膀胱针刺区, 正面第 16 小区 19 为肾针刺区 ; 在环形定位区 1 的背面上以上端起始 用黑线平分成 16 个小区, 即背面第 1 小区 20, 背面第 2 小区 21, 背面第 3 小区 22, 背面第 4 小区 23, 背面第 5 小区 24, 背面第 6 小区 25, 背面第 7 小区 26, 背面第 8 小区 27。
20、, 背面第 9 小区 28, 背面第 10 小区 29, 背面第 11 小区 30, 背面第 12 小区 31, 背面第 13 小区 32, 背面 第 14 小区 33, 背面第 15 小区 34, 背面第 16 小区 35, 并在 16 个小区上用汉字进行标记, 背 面第 1 小区 20 为肾针刺区, 背面第 2 小区 21 为膀胱针刺区, 背面第 3 小区 22、 背面第 4 小 区 23 为上焦针刺区, 背面第 5 小区 24 为肝针刺区, 背面第 6 小区 25 为胆针刺区, 背面第 7 说 明 书 CN 201978139 U CN 201978141 U3/3 页 5 小区 26、。
21、 背面第 8 小区 27 为中焦针刺区, 背面第 9 小区 28 为心针刺区, 背面第 10 小区 29 为小肠针刺区, 背面第 11 小区 30 为脾针刺区, 背面第 12 小区 31 为胃针刺区, 背面第 13 小 区 32、 背面第 14 小区 33 为下焦针刺区, 背面第 15 小区 34 为肺针刺区, 背面第 16 小区 35 为大肠针刺区 ; 穴区定位线 2 为穿过环形定位区 1 圆心的 4 根直径为 0.1mm 的塑料线, 即第 1 定位线 36, 第 2 定位线 37, 第 3 定位线 38, 第 4 定位线 39, 第 1 定位线 36 竖直设置, 第 2 定位线 37 与第。
22、 1 定位线 36 之间的夹角为 45 度, 第 3 定位线 38 与第 2 定位线 37 之间的夹 角为 45 度, 且第 3 定位线 38 与第 1 定位线 36 互相垂直, 第 4 定位线 39 与第 3 定位线 38 之间的夹角为 45 度, 且第 4 定位线 39 与第 2 定位线 37 互相垂直 ; 手柄 3 直径为 1cm2cm, 与环形定位区 1 下端相连, 正面的手柄 3 上刻一个小凹槽作以标记右眼或正面手柄上用汉 字标记右眼。 说 明 书 CN 201978139 U CN 201978141 U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78139 U CN 201978141 U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78139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