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g****
  • 文档编号:820492
  • 上传时间:2018-03-14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27.8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7306.7

    申请日:

    2010.08.19

    公开号:

    CN102371679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9C 65/70申请公布日:201203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65/70申请日:20100819|||公开

    IPC分类号:

    B29C65/70

    主分类号:

    B29C65/7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新倍; 陈文荣; 蒋焕梧; 陈正士; 徐华阳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金属件;对该金属部件进行脱脂除油清洗;对该经金属件进行局部遮蔽处理;使用硬质颗粒喷射该金属件,以在金属件暴露的表面形成微孔;将该金属件嵌入到一成型模具中,并加热金属件至100-350℃;于所述模具中注射熔融的结晶型热塑性树脂并冷却,树脂侵入金属件表面的微孔中与金属件结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 : 提供一金属件 ; 对该金属部件进行脱脂除油清洗 ; 对该经金属件进行局部遮蔽处理 ; 使用硬质颗粒喷射该金属件, 以在金属件暴露的表面形成微孔 ; 将该金属件嵌入到一成型模具中, 并加热金属件至 100-350℃ ; 于所述模具中注射熔融的结晶型热塑性树脂并冷却, 树脂侵入金属件表面的微孔中与 金属件结合。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微孔的平 均直径小于 0.3 微米。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微孔的平 均直径为 0.05-0.25μm, 平均深度为 0.06-0.12μm。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用硬质颗粒 的平均直径为 1.3-2.6μm, 喷射压力为 6-10 巴。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硬质颗粒选用 天然金刚石、 合成金刚石、 氧化硅、 碳化硅中的一种。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脱脂除油 处理包括将所述金属件浸渍于温度在 20-30℃之间, 含浓度为 90-150g/L 的脱脂剂的水溶 液中 1-6 分钟的步骤。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遮蔽步骤 是指用掩模、 粘胶带或者光刻胶中的一种对该金属件进行遮蔽。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金属件的 材质为铝合金、 镁合金、 不锈钢、 铜及铜合金中的一种。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结晶型热 塑性树脂为聚苯硫醚与玻璃纤维的混合物、 聚酰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对苯二甲 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聚苯硫醚 与玻璃纤维的混合物中玻璃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20-50%。

    说明书


    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 常常需要将金属和树脂进行连接形成复合体。现有的金属和树脂 连接方法之一是采用粘接剂进行粘合, 但通过粘接剂粘合无法制得高强度的金属和树脂复 合体。
         另一种连接方法是先通过化学蚀刻方法在金属件表面成孔, 然后将金属件放入模 具内, 注射树脂与金属件结合为一体。 该方法虽然可以制得较高强度的金属和树脂复合体, 但需要针对不同的金属配制不同的化学蚀刻液, 由于所用化学药剂都为强酸强碱, 废弃的 蚀刻液难以处理, 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环保的、 连接强度高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 法。
         一种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 :
         提供一金属件 ;
         对该金属部件进行脱脂除油清洗 ;
         对该经金属件进行局部遮蔽处理 ;
         使用硬质颗粒喷射该金属件, 以在金属件暴露的表面形成微孔 ;
         将该金属件嵌入到一成型模具中, 并加热金属件至 100-350℃ ;
         于所述模具中注射熔融的结晶型热塑性树脂并冷却, 树脂侵入金属件表面的微孔 中与金属件结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 上述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作方法藉由硬质颗粒喷射金属 件, 使金属件的表面形成微孔, 注射树脂后熔融的树脂侵入到所述微孔中而与金属件相结 合, 从而增强了树脂与金属件的结合力。 而且, 由于该方法不涉及到使用化学药剂在金属件 形成微孔, 因而较为环保。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1,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 步骤 :
         步骤 S1 : 提供经成型的金属件。 该金属件可以通过机械加工、 铸造的方式形成。 金 属件的材质可为铝合金、 镁合金、 不锈钢、 铜或铜合金。步骤 S2 : 对金属件进行脱脂除油清洗。该脱脂除油清洗主要包括将所述金属件浸 渍于含脱脂剂的水溶液中。所述脱脂剂可为市面上出售的金属常用的脱脂剂。该脱脂剂的 浓度可为 90-150g/L。浸渍时, 保持所述脱脂剂的水溶液的温度在 20-30℃之间。该浸渍的 时间为 1-6 分钟。脱脂处理后对所述金属件进行水洗。
         步骤 S3 : 将经脱脂除油清洗的金属件进行局部遮蔽处理, 以遮蔽金属件不需要与 树脂结合的表面。该步骤中可以用掩模、 粘胶带以及光刻胶等进行遮蔽。
         步骤 84 : 使用硬质颗粒喷射金属件, 以在金属件的暴露表面形成微孔。所述微孔 的平均直径小于 0.3 微米, 具体地, 平均直径为 0.05-0.25μm, 平均深度为 0.06-0.12μm。 所用硬质颗粒的平均直径为 1.3-2.6μm, 喷射压力为 6-10 巴 (bar)。硬质颗粒可以采用天 然金刚石、 合成金刚石、 氧化硅、 碳化硅中的一种。
         步骤 S5 : 将该局部表面形成有微孔的金属件嵌入到一成型模具中, 并加热金属件 至 100-350℃。该加热的方式可为电磁感应加热。
         步骤 S6 : 于所述加热的模具中注射熔融的结晶型热塑性树脂, 树脂侵入金属件表 面的微孔, 冷却后, 该树脂与金属件结合于一体, 即获得该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所述结晶 型热塑性树脂可为聚苯硫醚 (PPS) 与玻璃纤维的混合物、 聚酰胺 (PA)、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 (PET) 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若为聚苯硫醚与玻璃纤维的混合物时, 其中玻 璃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为 20-50%。 对经上述方法制得的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进行了抗拉强度及剪切强度测试。 测试 结果表明, 该复合体的抗拉强度可达 10MPa, 剪切强度可达 25MPa。且对经上述测试后的复 合体在进行冷热冲击试验 (48 小时, -40 ~ 85℃, 4 小时 /cycle, 12cycles) 后发现, 该复合 体的抗拉强度及剪切强度均无明显减小。
         上述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作方法藉由硬质颗粒喷射金属件, 使金属件的表面 形成微孔, 注射树脂后熔融的树脂侵入到所述微孔中而与金属件相结合, 从而增强了树脂 与金属件的结合力。 而且, 由于该方法不涉及到使用化学药剂在金属件形成微孔, 因而较为 环保。
        

    关 键  词:
    金属 树脂 复合体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金属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04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