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覆盖膜及其制作方法.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820178
  • 上传时间:2018-03-14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50.3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7292.9

    申请日:

    2010.08.19

    公开号:

    CN102378561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H05K 9/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8000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燕川燕罗路臻鼎科技园厂房A1栋至A3栋变更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燕川燕罗路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鹏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鹏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5K 9/00登记生效日:20170303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塘尾工业区工厂5栋1楼变更后权利人: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燕川燕罗路臻鼎科技园厂房A1栋至A3栋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鹏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9/00申请日:20100819|||公开

    IPC分类号:

    H05K9/00; B32B27/08; B32B27/18; B32B27/34; B32B27/38; C08L63/02; C08K3/34; C08K7/00; C08K3/04

    主分类号:

    H05K9/00

    申请人: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臻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明展

    地址: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塘尾工业区工厂5栋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盖膜,其包括依次堆叠的绝缘基材层、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及胶层。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位于绝缘基材层和胶层之间。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组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及无机分散材料,所述碳纳米管在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4.6%至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覆盖膜的制作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覆盖膜, 其包括依次堆叠的绝缘基材层、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及胶层, 所述环氧 树脂复合材料层位于绝缘基材层和胶层之间, 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由环氧树脂复合材 料组成, 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及无机分散 材料, 所述碳纳米管在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 4.6%至 16%。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为液 态聚丁二烯丙烯腈改性的双酚 A 型环氧树脂。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在环 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 55%至 65%。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分散材料为纳米粘土或者纳米 云母粉。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纳米管与无机分散材料的质量比 为 8 至 12 比 1。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还包括 硬化剂、 溶剂、 催化剂及消泡剂, 所述硬化剂为双氰胺, 所述溶剂为二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 所述催化剂为 2- 十一烷基咪唑。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 2 微米 至 20 微米, 所述绝缘基材层的厚度为 10 微米至 50 微米, 所述胶层的厚度为 8 至 15 微米。 8. 一种覆盖膜制作方法, 包括步骤 : 采用端羧基聚合物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以得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 ; 将碳纳米管均匀分散于无机分散材料中, 以得到碳纳米管分散体 ; 将所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与碳纳米管分散体进行混合并研磨分散, 以得到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提供绝缘基材层 ; 将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布于绝缘基材层的表面形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 将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固化 ; 以及 在固化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上形成胶层。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覆盖膜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狭 缝式涂布机涂布于绝缘基材层的一个表面,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 2 微米至 20 微 米。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覆盖膜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采 用预烘烤及熟化处理使得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固化, 在涂布形成胶层之后, 还对所述 胶层进行烘烤以使其半固化。
    4: 6%至 16%。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为液 态聚丁二烯丙烯腈改性的双酚 A 型环氧树脂。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在环 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 55%至 65%。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分散材料为纳米粘土或者纳米 云母粉。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纳米管与无机分散材料的质量比 为 8 至 12 比 1。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还包括 硬化剂、 溶剂、 催化剂及消泡剂, 所述硬化剂为双氰胺, 所述溶剂为二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 所述催化剂为 2- 十一烷基咪唑。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覆盖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 2 微米 至 20 微米, 所述绝缘基材层的厚度为 10 微米至 50 微米, 所述胶层的厚度为 8 至 15 微米。
    8: 一种覆盖膜制作方法, 包括步骤 : 采用端羧基聚合物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以得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 ; 将碳纳米管均匀分散于无机分散材料中, 以得到碳纳米管分散体 ; 将所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与碳纳米管分散体进行混合并研磨分散, 以得到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提供绝缘基材层 ; 将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布于绝缘基材层的表面形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 将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固化 ; 以及 在固化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上形成胶层。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覆盖膜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狭 缝式涂布机涂布于绝缘基材层的一个表面,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 2 微米至 20 微 米。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覆盖膜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采 用预烘烤及熟化处理使得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固化, 在涂布形成胶层之后, 还对所述 胶层进行烘烤以使其半固化。

    说明书


    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覆盖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路板生产并具有电磁屏蔽作 用的覆盖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印刷电路板在电子领域得到的广泛的应用。关于电路板的 应用请参见文献 Takahashi, A.Ooki, N.Nagai, A.Akahoshi, H.Mukoh, A.Wajima, M.Res. Lab, High densitymultilay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for HITAC M-880, IEEE Trans. onComponents,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1992, 15(4) : 418-425。
         随着电路板产品层数增加, 电路板产品在实际工作时, 往往会产生电磁干扰现象, 影响电路板信号传送。这样, 在电路板产品中需要设置电磁屏蔽层。目前, 采用的电磁屏蔽 层通常采用厚度较小的不锈钢片制作, 将不锈钢片设置于电路板产品的表面的覆盖膜上, 从而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然而, 不锈钢片的重量较大, 从而增加了电路板产品的重量。并 且不锈钢片的挠折性较差, 采用不锈钢片制作的电磁屏蔽层影响柔性电路板挠折性能。并 且, 由于电路板上同时贴合覆盖膜和不锈钢片, 使得电路板的厚度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覆盖膜及其制作方法, 所述覆盖膜能够应用于电路板以起 到电磁屏蔽作用。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覆盖膜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覆盖膜, 其包括依次堆叠的绝缘基材层、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及胶层。 所述环 氧树脂复合材料层位于绝缘基材层和胶层之间。 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由环氧树脂复合 材料组成。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及无机分 散材料, 所述碳纳米管在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 4.6%至 16%。
         一种覆盖膜的制作方法, 包括步骤 : 采用端羧基聚合物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以得 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 ; 将碳纳米管均匀分散于无机分散材料中, 以得到碳纳米 管分散体 ; 将所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与碳纳米管分散体进行混合并研磨分散, 以得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提供绝缘基材层 ; 将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布于绝缘基材层 的一表面形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 将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固化 ; 以及在固化的环氧 树脂复合材料层上形成胶层。
         相比于现有技术,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覆盖膜, 其包括绝缘基材层和环氧树脂复合 材料层, 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中由于具有分散均匀的碳纳米管而具有电磁屏蔽作用, 所述覆盖膜可以直接将其贴合于形成有导电线路的表面, 该覆盖膜既能起到将导电线路与 本技术方案提 外界绝缘的作用, 也能到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并且能够减小电路板的厚度。 供的覆盖膜的制作方法, 能够简单的制作出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覆盖膜。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提供的覆盖膜的剖视图。
         图 2 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基材的剖视图。
         图 3 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在绝缘基材表面形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后的 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覆盖膜 100
         绝缘基材层 110
         第一表面 111
         第二表面 112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第三表面 121
         胶层 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覆盖膜及其制作方法 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 1, 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覆盖膜 100, 其包括依次堆叠的绝缘基材层 110、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及胶层 130。
         绝缘基材层 110 用于承载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并起到电绝缘的作用。 本实施 例中, 绝缘基材层 110 的材质为聚酰亚胺。绝缘基材层 110 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设定, 其厚度可以为 10 微米至 50 微米, 优选为 25 微米。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用于起到电磁屏蔽作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的厚 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屏蔽的电磁干扰的强弱进行设定。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的厚度约 为 2 微米至 20 微米, 优选为 3 微米。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内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 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 碳纳米管、 无机分散材料、 硬化剂、 催化剂、 溶剂及消泡剂。
         所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与端羧基聚合物发生共聚合反应 后的产物, 即环氧树脂末端的环氧基与端羧基聚合物的末端的羧基发生反应而生成一个酯 基, 从而得到有包括交替的环氧树脂重复单元和端羧基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 其中, 环氧树脂可以为双酚 A 型环氧树脂, 端羧基聚合物可以为液态聚丁二烯丙烯腈 (CTBN)。本 实施例中, 采用的环氧树脂在未改性前的环氧当量为 180 至 195, 优选为 188, 羧基聚合物改 性后的环氧树脂的还氧当量为 323 至 352, 优选为 337。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在环 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约为 55%至 65%, 优选约为 60%。
         碳纳米管作为导电材料, 其均匀分散于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中, 以起到 电磁屏蔽作用。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 4.6%至 16%。复合材料中碳 纳米管的含量多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得到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进行确定。 环氧树脂复合材 料中碳纳米管的含量越多,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电阻越小, 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的含量越 少,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电阻越大。
         无机分散材料用于分散碳纳米管, 以使得碳纳米管可以均匀分布于环氧树脂复
         合材料中。所述无机分散材料为纳米粘土或者纳米云母粉。所述纳米粘土为 2 ∶ 1 的 页硅酸盐, 其具体可以为蒙脱石 (Montmorillonite, 分子式为 Mx(Al4-xMgx)Si8O20(OH)4)、 锂蒙脱石 (Hectorite, 分子式为 Mx(Mg6-xLix)Si8O20(OH)4) 或者皂石 (Saponite, 分子式为 MxMg6(Si8-xAlx)O20(OH)4) 等。其中, 碳纳米管与无机分散材料的质量比为 8 至 12 比 1。
         所述硬化剂用于对复合材料起到硬化作用。本实施例中, 采用的硬化剂为双氰胺 (Dicyandiamine), 所述硬化剂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所占的质量百分比约为 5%。硬化剂的 用量应与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相对应, 其中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与硬化 剂的质量比约为 13 至 14 比 1。
         所述催化剂为 2- 十一烷基咪唑 (2-Undecylimidazole), 催化剂的含量与端羧基 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的含量相互对应。催化剂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 含量约为 0.5%至 1%, 优选为 0.65%。所述溶剂为二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 (Diethylene glycolmonoethyl ether acetate), 所述溶剂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含量约为 20 %至 25%, 优选为 24%。 该溶剂用于溶解上述其他组分, 以形成均匀的液态分散体系。 所述消泡 剂用于消除上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泡沫, 所述消泡剂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 分比约为 2%。所述消泡剂可以为市售的台湾淳政公司生产的 2183H 消泡剂。
         优选地,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 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 约为 60.3 %, 碳纳米管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7.8 %, 无机分散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0.6%, 硬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4.5%、 催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0.65%, 溶剂的质 量百分含量约为 24.3%, 消泡剂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1.85%。
         胶层 130 用于将覆盖膜 100 贴合于电路板的表面。本实施例中, 胶层 130 采用的 材料为热固性环氧树脂胶。胶层 130 的厚度约为 8 至 15 微米, 优选为 12 微米。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所述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覆盖膜 100 的制作方法, 所述具 有电磁屏蔽作用的覆盖膜 100 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第一步, 制作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可采用如下方法制作 :
         首先, 采用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以得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
         将端羧基聚合物及环氧树脂放置于共同放置于反应容器中, 并维持反应温度为 120 摄氏度, 在搅拌的条件下反应约 3 小时, 从而得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后环氧树脂。本实 施例中, 采用的环氧树脂为双酚 A 型环氧树脂, 其环氧当量为 188。采用的端羧基聚合物可 以为液态聚丁二烯丙烯腈 (CTBN), 反应后得到的改性后的还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为 337。经 过上述反应, 环氧树脂末端的一个环氧基与端羧基聚合物末端的一个羧基相互结合, 并脱 除一个分子的水, 从而得到一个酯基。 从而相比于未进行改性的环氧树脂, 改性后的环氧树 脂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当然, 采用的环氧树脂不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双酚 A 型环氧树脂, 其 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环氧树脂。 采用的端羧基聚合物也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液态聚丁 二烯丙烯腈, 其也可以为端羧基聚酯等聚合物。
         然后, 将碳纳米管均匀分散于无机分散材料中以形成分散均匀的纳米碳管分散 体。
         采用物理方式将碳纳米管分散于无机分散材料中。 所述无机分散材料可以为层状 纳米粘土或者纳米云母粉。本实施例中, 选用的无机分散材料为层状纳米粘土。配置质量比 8 比 1 至 12 比 1 的纳米碳管与层状纳米粘土, 并通过搅拌或者震荡的方式混合, 使得碳 纳米管均匀分散于所述层状纳米粘土中。采用的层状纳米粘土可以为 2 ∶ 1 的页硅酸盐, 其具体可以为蒙脱石、 锂蒙脱石或者皂石等。 采用的碳纳米管可以为单壁碳纳米管, 也可以 为多壁碳纳米管。
         最后, 将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 纳米碳管分散体、 溶剂、 硬化剂、 催化剂及 消泡剂进行混合并研磨分散, 从而得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中, 采用三滚筒式研磨分散机对所述的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 纳 米碳管分散体、 溶剂、 硬化剂、 催化剂及消泡剂进行研磨分散。将上述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环 氧树脂、 纳米碳管分散体、 溶剂、 硬化剂、 催化剂及消泡剂按照上述各自的含量投入于三滚 筒式研磨分散机中, 启动三滚筒式研磨分散机以进行研磨分散, 从而使得上述各组成中固 体成份均匀分散于液体成分中, 从而形成分散均匀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中, 在上 述各成分中, 端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60.3%, 碳纳米管的质量 百分含量约为 7.8%, 无机分散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0.6%, 硬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约 为 4.5%、 催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0.65%, 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24.3%, 消泡剂的 质量百分含量约为 1.85%。 为了得到不同表面电阻率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可以通过改变投料时纳米碳管分 散体的用量进行控制。当碳纳米管占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 4.6%至 16%之间, 环氧树 脂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变化区间约为十万欧姆至十欧姆之间。其中,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 碳纳米管的含量越大, 环氧树脂符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越小。
         通过所述方法制作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其粘度可以达到 70000 厘泊, 外观呈现 黑色, 微弱反光。 在显微镜放大 100 倍观测下, 无孔洞。 并具有良好的附着特性和焊锡特性, 并且能够耐酸、 碱及溶剂的腐蚀。温度为 25 摄氏度时, 在质量百分含量为 10%的盐酸或质 量百分含量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 0.5 小时, 均无剥落现象。 在丙酮中浸泡 17 小时 后进行百格附着测试, 也无剥落现象。
         请参阅图 2, 第二步, 提供绝缘基材层 110, 并将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布于绝 缘基材层 110 的第一表面 111, 以形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绝缘基材层 110 为一层绝缘基材膜, 其可以由聚酰亚胺 (PI) 制成。 绝缘基材层 110 的厚度为 10 微米至 50 微米。绝缘基材层 110 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 111 和第二表面 112。
         请参阅图 3, 第三步, 将所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布于绝缘基材层 110 的第一表面 111, 以形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本实施例中, 采用狭缝式涂布机将液态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布于绝缘基材层 110 的第一表面 111, 以形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狭缝式涂布机 进行涂布, 可以控制形成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的厚度满足要求并且涂层均匀。本实 施例中, 形成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的厚度为 2 微米至 20 微米, 优选为 3 至 10 微米。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具有远离绝缘基材层 110 的第三表面 121。
         第四步, 对绝缘基材层 110 涂布形成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进行处理, 以使得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固化。
         本实施例中,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固化采用的方法为预烘烤及熟化处理。
         在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进行预烘烤的持续的时间约为 15 分钟, 预烘烤时保
         持的温度约为 80 摄氏度。通过进行预烘烤处理, 使得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中的溶剂挥 发。
         在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进行熟化处理时, 熟化处理时保持的温度约为 180 摄氏度, 持续的时间约为 120 分钟。通过熟化处理后, 使得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中的端 羧基聚合物改性的环氧树脂、 无机分散材料、 硬化剂、 催化剂及消泡剂等之间发生反应, 使 得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形成固态的膜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 进行预烘烤和熟化的持 续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实际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的厚度进行确定, 当环氧树脂复合 材料层 120 厚度较大时, 可以将处理的时间适当延长或温度适当调高, 而当环氧树脂复合 材料层 120 厚度较小时, 可以将处理的时间适当缩短或温度适当降低, 以保证环氧树脂复 合材料层 120 能够形成固态膜状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 3 和图 1, 第五步, 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的第三表面 121 上形 成胶层 130。
         本实施例中, 采用狭缝式涂布机将液态的胶层材料涂布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120 的表面。采用的液态胶层材料为热固性环氧树脂胶。控制形成的胶层 130 的厚度为 5 至 8 微米。 在涂布形成胶层 130 之后,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对形成的胶层 130 进行烘烤的步骤, 使得形成的胶层 130 半固化状态, 以方便形成的覆盖膜 100 的存储和应用。本实施例中, 对 形成的胶层 130 进行烘烤的时间为 15 分钟, 烘烤持续的时间为 100 摄氏度。
         制作形成的覆盖膜 100 不直接进行应用时, 可以将覆盖膜 100 放置于低温环境下 存储, 存储的温度可以大约为 5 摄氏度。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覆盖膜, 其包括绝缘基材层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 所述环氧 树脂复合材料层中具有分散均匀的碳纳米管而具有电磁屏蔽作用, 所述覆盖膜可以直接将 其贴合于形成有导电线路的表面, 该覆盖膜既能起到将导电线路与外界绝缘的作用, 也能 到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并且能够减小电路板的厚度。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覆盖膜的制作方 法, 能够简单的制作出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覆盖膜。
         可以理解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 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 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 围。
        

    关 键  词:
    具有 电磁 屏蔽 作用 覆盖 及其 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覆盖膜及其制作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017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