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外用祛湿除痹散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8200800
  • 上传时间:2020-02-12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71.7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195145.6

    申请日:

    20181015

    公开号:

    CN108904659A

    公开日:

    201811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88,A61K9/14,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8888,A61K9/14,A61P29/00

    申请人:

    姚学艳

    发明人:

    姚学艳,姚达,姚雷,姚三

    地址:

    074200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陌乡高陌村097号

    优先权:

    CN201811195145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祛湿除痹散及其制备方法,它是采用青风藤、制川乌、制草乌、闹洋花、石楠藤、乳香、生半夏、祖师麻、川椒、雪上一枝蒿、追风伞、白芥子、桂枝制备而成。本发明的除痹散及制备方法独特,治疗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外用祛湿除痹散,其特征在于,它是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中药原料制成:青风藤30~80份、制川乌30~80份、制草乌30~80份、闹洋花30~100份、石楠藤30~80份、乳香30~80份、生半夏30~80份、祖师麻10~50份、川椒10~50份、雪上一枝蒿30~80份、追风伞10~50份、白芥子50~100份、桂枝1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祛湿除痹散,其特征在于,它是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中药原料:青风藤50份、制川乌50份、制草乌50份、闹洋花60份、石楠藤50份、乳香50份、生半夏50份、祖师麻30份、川椒30份、雪上一枝蒿50份、追风伞30份、白芥子80份、桂枝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用祛湿除痹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分别将制川乌、制草乌用食用醋在室温下浸泡2h后滤出并晒干,晒干后再烘干,将乳香加热除去油脂后晒干,将白芥子和川椒在炒锅中翻炒10~30min,将青风藤、石楠藤、祖师麻、雪上一枝蒿、追风伞、桂枝直接烘干,闹洋花和生半夏不做处理;(2)将步骤(1)处理后的中药材分别粉碎处理,并过60目筛;(3)按比例称取上述中药材粉末,并充分混合,即制得外用祛湿除痹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用祛湿除痹散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用祛湿除痹散中加入40~50℃的水,充分搅拌制成糊状膏体,将制备的膏体均匀涂覆在患处,并用保鲜膜覆盖,再盖上毛巾保温10~60min。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痹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外用祛湿除痹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痹症是由风、寒、湿气等外邪侵袭人体,团阻经络,气血运行不通畅导致的,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目前治疗痹症常用的是采用中、西药内服外治,内服药的毒副作用较大且价格昂贵;而中草药制成的外治药物的制备工艺复杂,且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不能彻底根治痹症。

    在专利号为CN95109243.X中公开了一种治疗痹症的外用药,该外用药采用,采用过山风、雷公藤、鹿含草、威灵仙、制川乌、独活、羌活、细辛等15种中药制成,它是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滋补肝肾为主,对痹症药效快速显著,且该配伍的药力能上行下注,渗透力强,通过人体经络穴位直接吸收,从而直达病灶,但是采用传统的外用药很难彻底根治,复发率高,如何进一步简化外用药的中药种类,从而达到更快更有效的根治痹外用药是目前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十三种中药原料制备的治痹药物,同时还提供了该治痹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外用祛湿除痹散,它是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中药原料:

    青风藤30~80份、制川乌30~80份、制草乌30~80份、闹洋花30~100份、石楠藤30~80份、乳香30~80份、生半夏30~80份、祖师麻10~50份、川椒10~50份、雪上一枝蒿30~80份、追风伞10~50份、白芥子50~100份、桂枝10~50份。

    优选的,所述外用祛湿除痹散,它是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的中药原料:青风藤50份、制川乌50份、制草乌50份、闹洋花60份、石楠藤50份、乳香50份、生半夏50份、祖师麻30份、川椒30份、雪上一枝蒿50份、追风伞30份、白芥子80份、桂枝3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外用祛湿除痹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分别将制川乌、制草乌用食用醋在室温下浸泡2h后滤出并晒干,晒干后再烘干,将乳香加热除去油脂后晒干,将白芥子和川椒在炒锅中翻炒10~30min,将青风藤、石楠藤、祖师麻、雪上一枝蒿、追风伞、桂枝直接烘干,闹洋花和生半夏不做处理;

    (2)将步骤(1)处理后的中药材分别粉碎处理,并过60目筛;

    (3)按比例称取上述中药材粉末,并充分混合,即制得外用祛湿除痹散。

    本发明的外用祛湿除痹散的应用,是将外用祛湿除痹散中加入40~50℃的水,充分搅拌制成糊状膏体,将制备的膏体均匀涂覆在患处,并用保鲜膜覆盖,再盖上毛巾保温10~6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的产品新颖独特,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处理的十三种中药制备而成的除痹散具有较高的治愈功效,且无复发,根据中医“君臣佐使”的用药理念,采用预处理后的乳香结合制川乌、制草乌等除湿止痛中药,可促进血液循环,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滋补肝脾,从而达到治愈弊病的功效;同时本发明的除痹散采用十三种中药,且制备工艺简单,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外用祛湿除痹散,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青风藤50份、制川乌50份、制草乌50份、闹洋花60份、石楠藤50份、乳香50份、生半夏50份、祖师麻30份、川椒30份、雪上一枝蒿50份、追风伞30份、白芥子80份、桂枝30份。

    该外用祛湿除痹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分别将制川乌、制草乌用食用醋在室温下浸泡2h后滤出并晒干,晒干后再烘干,将乳香加热除去油脂后晒干,将白芥子和川椒在炒锅中翻炒10~30min,将青风藤、石楠藤、祖师麻、雪上一枝蒿、追风伞、桂枝直接烘干,闹洋花和生半夏不做处理;

    然后将上述处理后的中药药材分别粉粹处理,并过60目筛;

    最后按比例称取上述中药粉末混合均匀,即制得本发明的外用祛湿除痹散。

    在本发明的外用祛湿除痹散中加入45℃的水,充分搅拌制成糊状膏体,将制备的膏体均匀涂覆在患处,并用保鲜膜覆盖,再盖上毛巾保温。

    对比例1

    根据在专利CN106266377A的实施例中制备一种外用膏药,具体步骤如下:称取藏红花15g、三七腾40g、三七叶45g、血褐50g、制川乌50g、青风藤100g、独活100g、土元50g入锅中加热至液态,将松香950g、蓖麻油100g加入锅中,快速搅拌,药由红变黑,烟出白色离火,至药油滴水成珠;待药凉至40-60度时加入之前磨制的藏红花、三七滕、三七叶、血褐、制川乌、青风藤、独活、土元粉末,混合,将调膏入水7天去火毒,温化膏药摊在8×8的药布上,冷却存放。

    用时文火温化至绵软程度,直接贴敷在患处。

    对比例2

    根据专利CN95109243.X的实施例中制备一种外用膏药,具体步骤如下:称取过山风20g、虎杖20g、雷公藤6.5g,鹿含草6.5g、威灵仙6g、制川乌4g、毛蒌6g、豨莶草6g、吴茱萸4g、菟丝子4g、细辛4g、樟脑1g、羌活4g、独活4g、防己4g;将上述药材粉碎后,过60目筛成药散,将涂有药散的药布加热至40-60℃贴敷在患处使用。

    临床案例

    案例1

    于某某,女,32岁,汉族,系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关新村人,因全身关节痛,左膝关节痛较重,不能走路,走路成跛形于2018年7月9日前来就诊,来就诊时须由家人搀扶。经DR检查显示:左膝关节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有骨刺形成。关节水肿,表皮发白,一压有凹,疼痛剧烈。左膝关节不能曲伸,功能受限。左膝关节肿胀,右膝关节肿胀比左膝较轻。诊断结论:左膝骨性关节炎,胫骨骺节结炎,右膝关节炎。通过外敷本发明的外用祛湿除痹散,敷左膝内、外、委中穴三处,每日一次,且每次外敷30min。7月10日上午患者复查可以走路且关节曲伸时不痛了,按压时还有点痛,经查肿胀基本消失,皮色也红润了,运动自如。7月11日患者来诊,要求治疗右膝关节,说左边好多了,右边就显疼了,通过外敷本发明的外用祛湿除痹散,外敷左腿内、外、委中穴三处。7月14日来诊,右膝一次性全好,肿胀现象消失,按压时也不痛了。坚持采用本发明的外用祛湿除痹散对左右腿内、外、委中穴三处进行外敷巩固治疗,于7月21日患者痊愈。

    案例2

    于某某,女,60岁,汉族,系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易州镇店北村,因头晕,背部及左肩疼痛,功能受限,眼发黑,肩关节不能抬起,并于近期病痛加重于2018年7月10日前来就诊。经DR、CT检查为颈椎曲度改变,左肩关节粘连。诊断为颈椎病,左肩周炎。采用本发明的外用祛湿除痹散对其肩井穴和肩部前后外敷40min,每日外敷一次,坚持外敷10天后经查抬肩正常,运动自如,病痛痊愈。

    案例3

    耿某某,女,55岁,汉族,系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龙泉庄村,农民。因颈椎疼痛4个多月,左肩酸痛,左前臂及手指发麻,不能干活,功能受限于2018年7月16日前来就诊,经DR片检查为颈椎增生,生理曲度改变,4‐5椎间不等,头晕,左肩酸痛,左前臂及手指发麻,是因颈椎所致。诊断为颈椎病、左上肢神经受压。采用本发明的外用祛湿除痹散对患处进行外敷,每次外敷60min,每日一次,坚持外敷3次,头晕消失,左肩无酸痛,左手指麻木消失,上肢功能运动自如。

    疗效统计

    采用本发明的外用除痹散和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的外用药分别对痹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2周,外敷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均相同,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临床案例 治愈率 实施例1 400例 99% 对比例1 400例 95% 对比例2 400例 98%

    对临床试验的病患于康复半年后进行回访,采用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外用药治愈的病患均出现复发现象,而采用本发明的外用除痹散治愈的患者均无复发。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之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修改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外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外用祛湿除痹散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2008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