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8197924
  • 上传时间:2020-02-1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446.4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02910.6

    申请日:

    20160727

    公开号:

    CN206228572U

    公开日:

    2017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3/04

    主分类号:

    A61H3/04

    申请人:

    李蓝江

    发明人:

    李蓝江,余倩,廖娟,杨瑞,李慧方洁,任莉

    地址: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春融西路1168号昆明医科大学

    优先权:

    CN201620802910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管和两个第二支撑管、一第一定距管和一第二定距管,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还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条和两根第二支撑条;所述的第二支撑管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一支撑管的上部铰接组成“人”字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定距管的两端与所述的两个第一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定距管的两端与所述的两个第二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管的下端安装有一万向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优点是:具有可折叠结构,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老人搬运,而且带有轮子,较为省力,因而便于老人使用,容易受到老人的青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管(1)和两个第二支撑管(2)、一第一定距管(3)和一第二定距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还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条(5)和两根第二支撑条(6);所述的第二支撑管(2)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一支撑管(1)的上部铰接组成“人”字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定距管(3)的两端与所述的两个第一支撑管(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定距管(4)的两端与所述的两个第二支撑管(2)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管(1)的下端安装有一万向轮(11),所述的第二支撑管(2)的下端安装有一滚轮(21);所述的第一支撑条(5)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支撑管(1)的下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条(6)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条(6)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支撑管(2)的下部铰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条(5)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所述的第二支撑条(6)的一端布置在所述的“L”形结构的内侧;所述的第一支撑管(1)的上端安装有一高度可调节的把手(12),所述的把手(12)为“L”形结构、端部朝向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后方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还包括一扶手(7),所述的扶手(7)为“U”形结构、两端与所述的第一支撑管(1)固定连接,所述的扶手(7)朝向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前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还包括一座板(8),所述的扶手(7)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定距管(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座板(8)的一端与所述的扶手(7)的下端铰接、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的第二定距管(4)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人用助行器,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1060208.9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骨科助行器,但是这种助行器无法折叠,体积较大,不方便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搬运,而且不带轮子,使用这种助行器需要不断的提起该助行器,老人会感觉比较吃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结构,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老人搬运,而且带有轮子,较为省力,因而便于老人使用,容易受到老人的青睐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管和两个第二支撑管、一第一定距管和一第二定距管,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还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条和两根第二支撑条;所述的第二支撑管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一支撑管的上部铰接组成“人”字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定距管的两端与所述的两个第一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定距管的两端与所述的两个第二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管的下端安装有一万向轮,所述的第二支撑管的下端安装有一滚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条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支撑管的下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条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支撑管的下部铰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条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所述的第二支撑条的一端布置在所述的“L”形结构的内侧;所述的第一支撑管的上端安装有一高度可调节的把手,所述的把手为“L”形结构、端部朝向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后方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还包括一扶手,所述的扶手为“U”形结构、两端与所述的第一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的扶手朝向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前方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还包括一座板,所述的扶手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定距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座板的一端与所述的扶手的下端铰接、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的第二定距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优点是:具有可折叠结构,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老人搬运,而且带有轮子,较为省力,因而便于老人使用,容易受到老人的青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主视图;

    其中:

    1、第一支撑管;11、万向轮;12、把手;

    2、第二支撑管;21、滚轮;

    3、第一定距管;

    4、第二定距管;

    5、第一支撑条;

    6、第二支撑条;

    7、扶手;

    8、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优点是:具有可折叠结构,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老人搬运,而且带有轮子,较为省力,因而便于老人使用,容易受到老人的青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管1和两个第二支撑管2、一第一定距管3和一第二定距管4,该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还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条5和两根第二支撑条6;该第二支撑管2的上端与该第一支撑管1的上部铰接组成“人”字形结构,该第一定距管3的两端与该两个第一支撑管1固定连接,该第二定距管4的两端与该两个第二支撑管2固定连接,该第一支撑管1的下端安装有一万向轮11,该第二支撑管2的下端安装有一滚轮21;该第一支撑条5的一端与该第一支撑管1的下部铰接、另一端与该第二支撑条6的一端铰接,该第二支撑条6的另一端与该第二支撑管2的下部铰接;该第一支撑条5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该第二支撑条6的一端布置在该“L”形结构的内侧,这一结构使该第一支撑条5与该第二支撑条6组成一种肘关节、只能朝一个方向弯折;该第一支撑管1的上端安装有一高度可调节的把手12,该把手12为“L”形结构、端部朝向该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后方布置。通常这种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处于展开状态,当需要折叠时,只需要弯折该肘关节,即可将该第一支撑管1和该第二支撑管2并拢在一起,达到折叠的目的。

    该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还包括一扶手7,该扶手7为“U”形结构、两端与该第一支撑管1固定连接,该扶手7朝向该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前方布置。这一扶手7使该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的前后两侧均可以使用,因而更为方便。

    该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还包括一座板8,该扶手7的下端与该第二定距管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该座板8的一端与该扶手7的下端铰接、另一端放置在该第二定距管4上。这一座板8,使老人在感到疲惫时可以坐在上边休息。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关 键  词:
    可折叠 老人 用助行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可折叠的老人用助行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9792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