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由中药 三七、银杏叶经提取加工制备而成。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是人类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总死 亡率的三分之一,在中国其死亡率已经超过癌症。而且随着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日益庞大,存活者中留有病残,给患者造成巨大 的生命威胁,同时患者多需长期或终身服药,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也给患者 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中西药很多,但是西药多少有一些副作用,而且在脑血 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几乎没有有效的方法。中医中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 一定的特色,利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了一定的效果,成为近年来 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由三七与银杏 叶组成,提取药物活性物质,按药用剂型添加辅料,以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制剂。 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用。心脑血管疾病,多为本虚标实,气虚血瘀 之证。因此,治疗上如果一味强调活血化瘀,则会伤及人体正气,加重正气的亏 虚,临床会出现诸如疗效不稳定,心电图改善率较较低,长期服用引发心慌气短 等现象。而三七活血化瘀有“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同时又有补虚强壮作用,在活 血化瘀的同时可以兼顾人体正气,所以非常适宜使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三七 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可以扩张冠状动脉、脑血管及外周血管,增加冠脉流 量和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还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脑 组织的耐缺氧能力,明显对抗心肌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三七还有降血脂、 抗脂质过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作用。三七的活性 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参见杨云,张晶,陈玉婷主编,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 手册(修订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17页),已上市 销售的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总皂苷,临床用于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本发明药物使用银杏叶与三七配伍使 用。银杏叶具有活血止痛的功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主要包括银 杏总黄酮醇苷类和萜类内酯类化合物(参见①李明山,银杏叶活性成分及药理作 用研究近况,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1):64-65;②池静端,徐礼燊, 马辰,等,银杏叶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7,22(2):106-108)。 其药理作用与三七有相同之处,如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 肌耗氧量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缺血脂质过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抑制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作用,此外还有保护血脑屏障,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改 善脑功能的作用。已上市的银杏叶制剂有银杏叶片、银杏达莫注射液等。本发明 药物使用三七与银杏叶配伍,与上述已上市的制剂比较,增加了药物活性成分; 此外,三七总皂苷、银杏叶提取物的作用机制也不相同,三七总皂苷对心脑缺血 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是与其阻断Ca2+通道的作用密切相关,银杏叶提取物则可 能是通过稳定细胞膜、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等途径起作用。因此,两者 配伍使用增加了作用靶点和途径,增强了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制剂,该制剂是用中药三七、银杏叶制备而成的,该制 剂含有有效量的三七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银杏叶活性成分,三七活性成分是用三 七制成的,银杏叶活性成分是用银杏叶制成的,每1000个单位的制剂中,含有 的三七活性成分折合成生药的量为2000-8000份,含有的银杏叶活性成分折合成 生药的量为1000-4000份。
优选的是三七3000-5000份、银杏叶1500-2500份。
更优选的是三七4000份、银杏叶2000份。
所述三七活性成分选自: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 皂苷Re、三七皂苷R1、三七皂苷R2,田七氨酸,银杏叶活性成分选自:银杏叶 提取物、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 白果内酯。
以上三七活性成分和川芎活性成分可以用常规的方法提取制得,可以是粗提 物,也可以精提物,最好是精提物,所述粗提物,一般不经过纯化步骤,所述精 提物一般经过纯化步骤,三七活性成分和川芎活性成分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得 到。
以上组成中,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每1份可以是1克,也可以是公斤 或吨,如果用克为单位,该配方组成可制成药物制剂1000剂。所述1000剂指, 制成的成品药物制剂,如制成胶囊制剂1000粒,片剂1000片,颗粒剂1000g, 口服液1000ml等,作为颗粒剂也可以制成大包装,如100-500袋,具体可以是 100袋、125袋、200袋、250袋、500袋等,每袋可作为1次服用剂量。
以上组成,可制成50-1000次服用剂量的制剂,如作为片剂,制成1000片, 每次服用剂量可以是1-20片,共可服用50-1000次。如作为颗粒剂,制成125 袋,每次服用1-2袋,共可服用62.5-125次。
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 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毫克为单位, 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 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 药效不变。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经过提取或其他方 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 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述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 得到,也可以通过共同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 粉碎、压榨、煅烧、研磨、过筛、渗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酮提、层析 等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 膏,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决定制成不同的浓度。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中的药物活性物质,其在制剂中所占重量百分比可以是 0.1-99.9%,其余为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的药物制剂,以单位剂量形式存 在,所述单位剂量形式是指制剂的单位,如片剂的每片,胶囊的每粒胶囊,注射 剂的每支等,单位剂量中,含有活性物质的量为5-800mg,优选的是20-500mg。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包括:片剂、胶囊 剂、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注射剂、栓剂、霜剂、 喷雾剂、滴丸剂、贴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其口服给药的制剂可含有常用的赋形剂,诸如粘合剂、 填充剂、稀释剂、压片剂、润滑剂、崩解剂、着色剂、调味剂和湿润剂,必要时 可对片剂进行包衣。
适用的填充剂包括纤维素、甘露糖醇、乳糖和其它类似的填充剂。适宜的 崩解剂包括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淀粉衍生物,例如羟基乙酸淀粉钠。适宜的 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适宜的药物可接受的湿润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
可通过混合,填充,压片等常用的方法制备固体口服组合物。进行反复混 合可使活性物质分布在整个使用大量填充剂的那些组合物中。
口服液体制剂的形式例如可以是水性或油性悬浮液、溶液、乳剂、糖浆剂 或酏剂,或者可以是一种在使用前可用水或其它适宜的载体复配的干燥产品。这 种液体制剂可含有常规的添加剂,诸如悬浮剂,例如山梨醇、糖浆、甲基纤维素、 明胶、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铝凝胶或氢化食用脂肪,乳化剂, 例如卵磷脂、脱水山梨醇一油酸酯或阿拉伯胶;非水性载体(它们可以包括食用 油),例如杏仁油、分馏椰子油、诸如甘油的酯的油性酯、丙二醇或乙醇;防腐 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或山梨酸,并且如果需要,可含有常 规的香味剂或着色剂。
对于注射剂,制备的液体单位剂型含有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和无菌载体。根 据载体和浓度,可以将此化合物悬浮或者溶解。溶液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将活性物 质溶解在一种载体中,在将其装入一种适宜的小瓶或安瓿前过滤消毒,然后密封。 辅料例如一种局部麻醉剂、防腐剂和缓冲剂也可以溶解在这种载体中。为了提高 其稳定性,可在装入小瓶以后将这种组合物冰冻,并在真空下将水除去。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成药剂时可选择性的加入适合的药物可接受的载 体,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选自:甘露醇、山梨醇、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 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C、EDTA二钠、EDTA 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 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 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土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 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 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活性成分可以分别将二味药提取,也可以混在一起提 取。分别提取时,方法如下: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制备:称取银杏叶,每次加5~9倍量65~75%的乙醇提取 二次,提取液回收完乙醇,加水搅拌后静置离心,离心液过DM130大孔树脂, 洗脱,解析,解析液浓缩后喷雾干燥,干膏加85~95%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干 燥得干膏;干膏用萃取法除去有害物质银杏酸得银杏黄酮和总内酯;
三七活性成分的制备:取三七药材粉碎后分别加5~9倍量65~75%乙醇回流 提取二次,时间每次为1~3小时,提取完后回收乙醇,加水进行水沉离心后过 D101大孔树脂,树脂吸附柱用水洗除杂,再用40~80%乙醇进行解吸,收集洗脱 液,回收完乙醇后干燥得干膏,干膏加85~95%乙醇提取得三七总皂苷;
以上二种活性成分混合在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后,通过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药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脑血管及外周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和脑血 流量,改善脑循环,还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脑组织的耐 缺氧能力,明显对抗心肌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还有抗脂质过氧化、 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作用。
以下通过药理实验说明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三七、银杏叶复方注射液(每1000ml,由三七4000g、银杏叶2000g制得。 以下简称复方注射液)的药理研究
一、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取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注射液组、 阳性对照药血栓通注射液组。对模型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4ml/kg,其余各组按表 1剂量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液。每天给药一次,连续6天。末次给药1h后,乌 拉坦(5%,20ml/kg)麻醉大鼠,仰位固定,沿胸骨中线剪开动物皮肤,在胸骨左 缘6~7肋间开口,迅速挤出心脏后,立刻结扎左心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将心 脏放回胸腔,关闭胸腔并缝合,6h后取出心脏,-20℃保存过夜。实验过程中, 分别于手术前(正常)、结扎即刻、结扎后2h、6h记录心电图,观察ST段变化和 心肌缺血改善状况。取心肌组织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 醛(MDA)含量。
表1复方注射液对ST段变化绝对值和心肌缺血范围的影响 组别 n 剂量 mg/kg ST段变化绝对值(x±s) 心肌缺血 范围比值 结扎即刻 2h 6h 模型组 复方注射液组 血栓通组 11 15 14 - 100 70 2.52±1.34 2.54±1.36 2.49±1.42 2.36±1.27 1.37±1.22**△ 1.84±1.26* 2.54±1.15 1.13±1.24**△ 1.53±1.27* 0.35±0.13 0.14±0.06**△0.19±0.08*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血栓通模型组比较,△p<0.05。
由上表可知,结扎2h后复方注射液对心电图ST段抬高有显著改善,6h时 复方注射液、血栓通组也显著改善其变化,而且复方组在各项指标的改善上优于 血栓通治疗组(P<0.05)。而且复方注射液在减轻心肌缺血范围方面也优于血栓 通组(P<0.05)。
表2复方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组别 n 剂量(mg/kg) SOD(U/g湿重) MDA(nmol/g湿重) 空白组 模型组 复方注射液组 血栓通组 15 11 15 14 - - 100 70 495.46±14.24**345.17±13.28 472.74±18.54**△436.78±16.75** 126.4±16.8**348.6±14.9 162.7±17.6**△△206.4±20.4**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
与血栓通组比较,△p<0.05,△△p<0.01。
由上表可见,复方注射液能明显提高大鼠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心肌MDA 的水平,提示复方注射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心肌缺血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而且 其作用优于血栓通注射液组。
综上所述,复方注射液对对结扎冠状动脉导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着保护 作用。
二、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吴俊芳,史以菊,刘天培,小檗碱对小鼠和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 用,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5,9(2):100-103。)所述可逆性大脑中动脉 梗塞(MCAO)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2h后对动物的神经症状按照 文献(Bedexson JB.Pitts LH,Tsuji M,et al.Stroke,1986,17:472。)进行评 分,24小时后断头取脑,测定脑梗塞范围、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性和丙二醛(MDA)含量。
表3复方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组别 n 剂量 mg/kg 神经症状 评分 脑梗塞 范围(%) SOD (U/mgpr) MDA (nmol/mgpr)) 假手术组 模型组 复方注射液组 血栓通组 20 14 18 17 - - 100 70 0.9±1.5**8.5±0.8 6.2±0.7**△7.3±0.8** 0**12.4±2.6 8.4±1.1**△9.7±1.4** 46.8±8.8**21.7±6.4 35.8±6.1**△27.1±5.6* 7.4±1.3**19.6±2.0 12.3±3.4**△15.6±2.5*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血栓通模型组比较,△p<0.05。
由上表可知,复方注射液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等级评分,明 显降低脑梗塞范围,提高脑组织SOD活力,降低MDA含量(P均<0.01),且其 作用优于血栓通注射液(P<0.05)。表明本发明复方注射液对MCAO脑缺血模型 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证明,本发明药物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对动物 的肝肾功能、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方,可以是注射剂,胶囊剂, 颗粒剂,片剂,优选注射剂。成分三七总皂苷、银杏叶总黄酮和内酯可以混合于 合适的载体,稀释剂或者赋型剂中。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如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注射剂的制备
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制备:称取银杏叶2000g,分别加7倍量、5倍量70%的 乙醇提取二次,提取液回收完乙醇,加水搅拌后静置离心,离心液过DM130大 孔树脂,洗脱,解析,解析液浓缩后喷雾干燥,干膏加90%乙醇提取,提取液浓 缩干燥得干膏;并采用萃取法除去有害物质银杏酸得银杏黄酮和总内酯21.4g;
三七总皂苷的制备:取三七药材4000g粉碎后分别加7倍量、5倍量70% 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2小时,提取完后回收乙醇,加水进行 水沉离心后过D101大孔树脂,树脂吸附柱用水洗除杂,再用70%乙醇进行解吸, 收集洗脱液,回收完乙醇后减压干燥得干膏,干膏加90%乙醇提取得三七总皂苷 21.6g;
取三七活性成分及银杏叶活性成分加入注射用水,加热搅拌使溶解,加入 一定量的聚酰胺树脂除鞣质,滤过,加入一定量的甘露醇加热溶解后加活性炭加 热15分钟,冷却,滤过,加注射用水定容至规定的体积,用已灭菌0.2μm微孔 滤膜精滤,除菌,装瓶,冷冻干燥得1000瓶(200mg/瓶)。
实施例2
胶囊剂制备方法,
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制备:称取银杏叶2000g,分别加7倍量、5倍量70%的 乙醇提取二次,提取液回收完乙醇,加水搅拌后静置离心,离心液过DM130大 孔树脂,洗脱,解析,解析液浓缩后喷雾干燥,干膏加90%乙醇提取,提取液浓 缩干燥得干膏;并采用萃取法除去有害物质银杏酸得银杏黄酮和总内酯20.9g;
三七皂苷的制备:取三七药材4000g粉碎后分别加7倍量、5倍量70%乙醇 回流提取二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2小时,提取完后回收乙醇,加水进行水沉 离心后过D101大孔树脂,树脂吸附柱用水洗除杂,再用70%乙醇进行解吸,收 集洗脱液,回收完乙醇后减压干燥得干膏,干膏加90%乙醇提取得三七总皂苷 23.4g;
取三七和银杏叶二种活性成分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一定量的辅料混合 均匀装入胶囊,制得1000粒胶囊(0.30g/粒),铝塑包装后再装入瓶中密封。
实施例3
颗粒剂制备方法,
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制备:称取银杏叶4000g,分别加7倍量、5倍量70%的 乙醇提取二次,提取液回收完乙醇,加水搅拌后静置离心,离心液过DM130大 孔树脂,洗脱,解析,解析液浓缩后喷雾干燥,干膏加90%乙醇提取,提取液浓 缩干燥得干膏;并采用萃取法除去有害物质银杏酸得银杏黄酮和总内酯44g;
三七皂苷的制备:取三七药材2000g粉碎后分别加7倍量、5倍量70%乙醇 回流提取二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2小时,提取完后回收乙醇,加水进行水沉 离心后过D101大孔树脂,树脂吸附柱用水洗除杂,再用70%乙醇进行解吸,收 集洗脱液,回收完乙醇后减压干燥得干膏,干膏加90%乙醇提取得三七总皂苷 11g;
取三七和银杏叶二种活性成分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一定量的辅料混合 均匀,制得颗粒1000g,包装成5g/1袋。
实施例4
片剂制备方法,
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制备:称取银杏叶1000g,分别加7倍量、5倍量70%的 乙醇提取二次,提取液回收完乙醇,加水搅拌后静置离心,离心液过DM130大 孔树脂,洗脱,解析,解析液浓缩后喷雾干燥,干膏加90%乙醇提取,提取液浓 缩干燥得干膏;并采用萃取法除去有害物质银杏酸得银杏黄酮和总内酯11g;
三七皂苷的制备:取三七药材8000g粉碎后分别加7倍量、5倍量70%乙醇 回流提取二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2小时,提取完后回收乙醇,加水进行水沉 离心后过D101大孔树脂,树脂吸附柱用水洗除杂,再用70%乙醇进行解吸,收 集洗脱液,回收完乙醇后减压干燥得干膏,干膏加90%乙醇提取得三七总皂苷 44g;
取三七和银杏叶二种活性成分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一定量的辅料混合 均匀,制颗粒,压片,制得1000片片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