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布料输送机.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819207
  • 上传时间:2018-03-13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72.6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37226.2

    申请日:

    2011.05.25

    公开号:

    CN102320465A

    公开日:

    2012.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G 47/46申请公布日:20120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G 47/46申请日:20110525|||公开

    IPC分类号:

    B65G47/46

    主分类号:

    B65G47/46

    申请人:

    安徽君鹏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尚鹏

    地址:

    231400 安徽省桐城市龙眠街道金大地工业园A08-9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代理人:

    汤茂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输送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料输送机。本发明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构成第一输送带的两端部导辊之间的带体上设置有可使带体呈悬置状向斜上方折返的转向辊,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还架设有可沿第一输送带作往复运动的行车装置,所述行车装置上设置有伸出机构,所述伸出机构为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悬置状带体的落料点始终位于伸出机构带体上方。从而可实现满场布料,其结构简单且设备工作稳定,场地利用率较之老式输送机可得到极大提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布料输送机, 包括第一输送带 (10),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构成第一输送带 (10) 的 两端部导辊 (11) 之间的带体上设置有可使带体呈悬置状向斜上方折返的转向辊 (20), 所 述第一输送带 (10) 上还架设有可沿第一输送带 (10) 作往复运动的行车装置 (30), 所述行 车装置 (30) 上设置有伸出机构 (31), 所述伸出机构 (31) 为输送带, 第一输送带 (10) 的悬 置状带体的落料点始终位于伸出机构 (31) 带体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布料输送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向辊 (20) 为两个且平行设 置, 所述转向辊 (20) 与行车装置 (30) 间随动, 所述的行车装置 (30) 上设置有导轨 (32), 伸 出机构 (31) 可在导轨 (32) 上作往复直线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布料输送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行车装置 (30) 还包括用 于伸出机构 (31) 沿导轨 (32) 往复移动时与其保持平衡配重的配重装置 (33) 以及用于支 撑配重装置 (33) 的固定架体 (34), 所述配重装置 (33) 包括设置于固定架体 (34) 上部的行 车导轨 (331) 以及架设于行车导轨 (331) 上的配重小车 (332), 所述配重小车 (332) 的移动 方向始终与伸出机构 (31) 往复直线运动方向相反且两者呈天平状布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布料输送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行车装置 (30) 还包括用于固 定及支撑伸出机构 (31) 的保持架 (35), 所述保持架 (35) 与导轨 (32) 间构成往复滚动配 合, 所述配重小车 (332) 两端分别通过配重牵引绳连接于保持架 (35) 两端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布料输送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配重装置 (33) 在两侧配重牵 引绳处均设置有张紧机构 (333), 所述张紧机构 (333) 包括张紧导辊, 所述配重牵引绳绕置 于张紧导辊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布料输送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配重装置 (33) 还包括动力源 (334), 所述动力源 (334) 设置于其中一个张紧机构的张紧导辊处且与其构成带传动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布料输送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张紧机构 (333) 在其一侧的 张紧导辊处设置张紧轮, 所述配重牵引绳呈横向 “8” 字状缠绕连接两者。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布料输送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行车导轨 (331) 两端均设置 有挡位部 (335)。
    9: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布料输送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用于导向伸出机构 (31) 的导 轨 (32) 的导送方向垂直第一输送带 (10) 输送方向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布料输送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向辊 (20) 包括位于第一 输送带 (10) 上的悬置状带体顶端的第一转向辊 (21) 和位于其下方的第二转向辊 (22), 所 述第一输送带 (10) 带体内侧与第一转向辊 (21) 辊面配合且其带体外侧与第二转向辊 (22) 辊面构成配合关系。

    说明书


    布料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送机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布料输送机。背景技术 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 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 机可进行水平、 倾斜输送, 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 现有的布料输送机其输送线路通常是固 定的, 如普通的直线输送的水平输送机构, 只能单纯由其起点将物料沿水平直线布置的胶 带输送至终点处, 落料点固定, 当其终点处物料堆放满后, 就需要移动整个水平输送机构以 改变其物料堆放点, 操作不便且其场地利用率较低, 输送效率得到极大抑制, 后来, 通过在 水平输送机构上方或下方垂直其输送方向设置垂直输送机构, 垂直输送机构可沿水平输送 机构输送方向做往复运动, 物料从水平输送机构进料端进料后, 沿其输送带输送至垂直输 送机构的输送带上, 最终由垂直输送机构的输送带输送物料至落料点, 从而实现落料点可 控落料, 上述方式仍存在以下缺陷 : 首先, 由于垂直输送机构始终与水平输送机构运动方向 平行, 导致其落料点所过路径也始终平行于水平输送机构, 最终导致落料点仍 “相对” 固定, 堆放场地仍然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 ; 其次, 由于增设机构, 导致整体体积较大, 一旦其落料 点所过路径全部堆满物料从而需要移动整套装置时, 操作愈加繁杂, 整体搬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满场布料的布料输送机, 其结构简单且设备工作 稳定, 场地利用率可得到极大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布料输送机, 包括第一输送 带, 所述构成第一输送带的两端部导辊之间的带体上设置有可使带体呈悬置状向斜上方折 返的转向辊, 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还架设有可沿第一输送带作往复运动的行车装置, 所述行 车装置上设置有伸出机构, 所述伸出机构为输送带, 第一输送带的悬置状带体的落料点始 终位于伸出机构带体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当采用上述结构以后, 通过行车装置沿第一输送带的反 复运动以及伸出机构在行车装置上的来回伸缩运动, 即可实现本发明的最终落料点的任意 选择, 从而实现本发明的满场布料功能, 其结构简单且设备工作稳定, 实际场地利用率较之 老式机器可得到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图 1 所示结构的 A-A 向剖视放大图 ; 图 3 为图 1 的 I 部分局部放大图 ; 图 4 为图 2 的 II 部分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布料输送机, 包括第一输送带 10, 所述构成第一输送带 10 的两端部导辊 11 之 间的带体上设置有可使带体呈悬置状向斜上方折返的转向辊 20, 所述第一输送带 10 上还 架设有可沿第一输送带 10 作往复运动的行车装置 30, 所述行车装置 30 上设置有伸出机构 31, 所述伸出机构 31 为输送带, 第一输送带 10 的悬置状带体的落料点始终位于伸出机构 31 带体上方, 如图 1-3 所示。
         进一步的, 所述转向辊 20 为两个且平行设置, 所述转向辊 20 与行车装置 30 间随 动, 从而实现第一输送带 10 的落料点与伸出机构 31 带体间的随动, 以便第一输送带 10 的 悬置状带体的落料点始终位于伸出机构 31 带体上方, 同时, 为具体实现伸出机构 31 在行车 装置 30 上的运动行程, 所述的行车装置 30 上设置有导轨 32, 伸出机构 31 可在导轨 32 上作 往复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 考虑到行车机构 30 是架设于第一输送带 10 上的, 而行车机构 30 上的 伸出机构 31 伸出行车机构时其整体必然呈悬置状, 存在重心偏移问题, 为保证其重心始终 保持在行车机构 30 的中心, 也就是其重心始终保持在行车机构 30 与第一输送带 10 的架设 点位置, 本发明设置了配重装置 33, 其具体设计如下 : 如图 1-4 所示, 所述行车装置 30 还包 括用于伸出机构 31 沿导轨 32 往复移动时与其保持平衡配重的配重装置 33 以及用于支撑 配重装置 33 的固定架体 34, 所述配重装置 33 包括设置于固定架体 34 上部的行车导轨 331 以及架设于行车导轨 331 上的配重小车 332, 所述配重小车 332 的移动方向始终与伸出机构 31 往复直线运动方向相反且两者呈天平状布置。此处的天平状布置也就是说, 以行车机构 30 与第一输送带 10 的架设点为天平平衡点, 以当伸出机构 31 从行车机构 30 一端伸出时, 相应的配重小车 332 会同时移动往行车机构 30 上的相对伸出机构 31 伸出端的另一端处, 从而保证其整体平衡度, 如图 2 所示。
         更进一步的, 为具体实现配重装置 33 的性能, 本发明对其结构作如下论述 : 所述 行车装置 30 还包括用于固定及支撑伸出机构 31 的保持架 35, 所述保持架 35 与导轨 32 间 构成往复滚动配合, 所述配重小车 332 两端分别通过配重牵引绳连接于保持架 35 两端部, 如图 2 所示。
         进一步的, 为保持配重牵引绳的张紧度, 确保配重装置 33 的正常工作, 如图 2 所 示, 所述配重装置 33 在两侧配重牵引绳处均设置有张紧机构 333, 所述张紧机构 333 包括张 紧导辊, 所述配重牵引绳绕置于张紧导辊上。
         更进一步的, 为实现本发明的配重装置 33 的自动化运行, 以提高其工作效率, 如 图 2 所示, 所述配重装置 33 还包括动力源 334, 所述动力源 334 设置于其中一个张紧机构的 张紧导辊处且与其构成带传动配合。
         更进一步的, 所述张紧机构 333 在其一侧的张紧导辊处设置张紧轮, 所述配重牵 引绳呈横向 “8” 字状缠绕连接两者。同时, 为对配重小车 332 作行程限定, 以避免其行程超 出行车导轨 331 的有效导向范围, 所述行车导轨 331 两端均设置有挡位部 335, 此处的挡位 部 335 既可以是挡位块, 也可以是行程开关等相关元器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 所述用于导向伸出机构 31 的导轨 32 的导送方向垂直第 一输送带 10 输送方向设置。
         为便于理解, 对比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说明如下, 结合图 1-3 所示, 视整个布料场地为一平面, 将行车装置 30 沿第一输送带 10 的行进方向看作 X 轴, 而行车装置 30 上的 伸出机构 31 在导轨 32 上所作往复直线运动方向视作 Y 轴, 则行车装置 30 的行进距离与伸 出机构 31 的最终伸出长度在布料场地上投影出的交点即为最终落料点, 而该最终落料点 可覆盖整个布料场地, 最终实现本发明的满场布料功能。
         更进一步的, 如图 3 所示, 所述转向辊 20 包括位于第一输送带 10 上的悬置状带体 顶端的第一转向辊 21 和位于其下方的第二转向辊 22, 所述第一输送带 10 带体内侧与第一 转向辊 21 辊面配合且其带体外侧与第二转向辊 22 辊面构成配合关系, 从而最终实现 “第一 输送带 10 的两端部导辊 11 之间的带体呈悬置状向斜上方折返” 的功能。

    关 键  词:
    布料 输送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布料输送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920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