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用于温针灸的落灰保护器.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8191806
  • 上传时间:2020-02-10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674.6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79157.7

    申请日:

    20131227

    公开号:

    CN203777310U

    公开日:

    201408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39/06

    主分类号:

    A61H39/06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发明人:

    吴雁南,王谦,王儒济,张羽龙,陈晓红,徐绍军,孔玮,许凌

    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CN201320879157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吴贵明;张永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落灰保护器,包括:第一盛接部;第二盛接部,第一盛接部与第二盛接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盛接部朝向第二盛接部的一侧具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二盛接部之间形成用于供针体穿过的穿针孔。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落灰保护器时,在施针完成后,需要将第一盛接部与第二盛接部安装在一起、放置在人体皮肤上,在安装过程中要使针体位于穿针孔内,从而避免工作人员在使用落灰保护器时误碰针体、使落灰保护器具有拆装方便、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由位于针体顶端的艾条燃烧后的落灰会掉落在第一盛接部和第二盛接部上,因而将落灰与人体皮肤有效隔离,避免灼伤人体皮肤、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落灰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盛接部(10);第二盛接部(20),所述第一盛接部(10)与所述第二盛接部(2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盛接部(10)朝向所述第二盛接部(20)的一侧具有第一缺口(11),所述第一缺口(11)与所述第二盛接部(20)之间形成用于供针体(60)穿过的穿针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灰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接部(10)与所述第二盛接部(20)之间形成容纳腔(30)和盛接口(40),所述容纳腔(30)与所述盛接口(40)、所述穿针孔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灰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接部(10)朝向所述第二盛接部(20)的一侧具有卡接凸起(12),所述第二盛接部(20)具有与所述卡接凸起(12)配合的卡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灰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12)为多个,所述卡槽(21)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接凸起(12)与多个所述卡槽(21)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灰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接部(10)包括第一侧壁(13)和第一盛接板(14),所述第一盛接板(14)与所述第一侧壁(13)连接,所述第一缺口(11)位于所述第一盛接板(14)上;所述第二盛接部(20)包括第二侧壁(22)和第二盛接板(23),所述第二盛接板(23)与所述第二侧壁(22)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3)与所述第二侧壁(22)周向首尾接触,所述第一盛接板(14)具有所述第一缺口(11)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盛接板(23)的远离所述第二侧壁(22)一侧的端面接触,所述第一盛接板(14)、所述第二盛接板(23)、所述第一侧壁(13)和所述第二侧壁(22)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30),所述第一侧壁(1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侧壁(22)的上端之间形成所述盛接口(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灰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接板(14)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3)的上端和所述第一侧壁(13)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二盛接板(23)位于所述第二侧壁(22)的上端和所述第二侧壁(22)的下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落灰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侧壁(22)的下端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50),所述盛接口(40)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空气隔热层(50)的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灰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3)和/或所述第二侧壁(22)的横截面为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灰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接板(14)朝向所述第二盛接板(23)的一侧具有卡接凸起(12),所述第二盛接板(23)具有与所述卡接凸起(12)配合的卡槽(21)。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灰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盛接部(10)还包括第一弧形限位板(15),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板(15)与所述第一盛接板(14)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板(15)位于所述第一盛接板(14)与所述第一侧壁(13)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二盛接部(2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板(15)配合的第二弧形限位板(24),所述第二弧形限位板(24)与所述第二盛接板(23)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二弧形限位板(24)位于所述第二盛接板(23)与所述第二侧壁(22)的下端之间,且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板(15)与所述第二弧形限位板(24)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针体(60)穿过的限位孔,所述穿针孔与所述限位孔连通且同心设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落灰保护器。

    背景技术

    温针灸又称针柄灸是针灸的一种,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温针灸具有温通经 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

    在治疗时,需要在刺入人体穴位的针体的顶端燃烧艾条,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落 灰保护器用于盛接艾条燃烧产生的落灰,从而避免未熄灭的火星会掉落在人体皮肤上导致患 者感觉灼烫难忍、甚至灼伤皮肤的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落灰保护器是一体成型的,因而导致工作人员在将落灰保护器与针体 拆装时存在拆装不便、易误碰针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落灰保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落灰保护器使用 不便、易误碰针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落灰保护器,包括:第一盛 接部;第二盛接部,第一盛接部与第二盛接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盛接部朝向第二盛接部的 一侧具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二盛接部之间形成用于供针体穿过的穿针孔。

    进一步地,第一盛接部与第二盛接部之间形成容纳腔和盛接口,容纳腔与盛接口、穿针 孔均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盛接部朝向第二盛接部的一侧具有卡接凸起,第二盛接部具有与卡接凸 起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卡接凸起为多个,卡槽为多个,多个卡接凸起与多个卡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盛接部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一盛接板,第一盛接板与第一侧壁连接,第一 缺口位于第一盛接板上;第二盛接部包括第二侧壁和第二盛接板,第二盛接板与第二侧壁连 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周向首尾接触,第一盛接板具有第一缺口一侧的端面与第二盛接板 的远离第二侧壁一侧的端面接触,第一盛接板、第二盛接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 容纳腔,第一侧壁的上端与第二侧壁的上端之间形成盛接口。

    进一步地,第一盛接板位于第一侧壁的上端和第一侧壁的下端之间;第二盛接板位于第 二侧壁的上端和第二侧壁的下端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的下端与第二侧壁的下端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盛接口的截面积小 于空气隔热层的截面积。

    进一步地,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的横截面为弧形。

    进一步地,第一盛接板朝向第二盛接板的一侧具有卡接凸起,第二盛接板具有与卡接凸 起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第一盛接部还包括第一弧形限位板,第一弧形限位板与第一盛接板垂直连接, 且第一弧形限位板位于第一盛接板与第一侧壁的下端之间;第二盛接部还包括与第一弧形限 位板配合的第二弧形限位板,第二弧形限位板与第二盛接板垂直连接,且第二弧形限位板位 于第二盛接板与第二侧壁的下端之间,且第一弧形限位板与第二弧形限位板之间形成用于供 针体穿过的限位孔,穿针孔与限位孔连通且同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盛接部与第二盛接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盛接部朝向第二盛接部的 一侧具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二盛接部之间形成用于供针体穿过的穿针孔。使用本实用 新型中的落灰保护器时,在施针完成后,需要将第一盛接部与第二盛接部安装在一起、放置 在人体皮肤上,在安装过程中要使针体位于穿针孔内,从而避免工作人员在使用落灰保护器 时误碰针体、使落灰保护器具有拆装方便、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由位于针体顶端的艾条燃 烧后的落灰会掉落在第一盛接部和第二盛接部上,因而将落灰与人体皮肤有效隔离,避免灼 伤人体皮肤、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落灰保护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 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 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落灰保护器与针体和艾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落灰保护器的俯视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落灰保护器的仰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0、第一盛接部;11、第一缺口;12、卡接凸起;13、第一侧壁;14、第 一盛接板;15、第一弧形限位板;20、第二盛接部;21、卡槽;22、第二侧壁;23、第二盛 接板;24、第二弧形限位板;25、第二缺口;30、容纳腔;40、盛接口;50、空气隔热层; 60、针体;70、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 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落灰保护器。如图1至图3所示,落灰保护器包括 第一盛接部10和第二盛接部20,第一盛接部10与第二盛接部2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盛接部 10朝向第二盛接部20的一侧具有第一缺口11,第一缺口11与第二盛接部20之间形成用于供 针体60穿过的穿针孔。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落灰保护器时,在施针完成后,需要将第一盛接 部10与第二盛接部20安装在一起、放置在人体皮肤上,在安装过程中要使针体60位于穿针 孔内,从而避免工作人员在使用落灰保护器时误碰针体60、使落灰保护器具有拆装方便、使 用可靠性高的特点。由位于针体60顶端的艾条70燃烧后的落灰会掉落在第一盛接部10和第 二盛接部20上,因而将落灰与人体皮肤有效隔离,避免灼伤人体皮肤、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落灰保护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盛接部10与第二盛接部20之间形成容纳腔30和盛接口40, 容纳腔30与盛接口40、穿针孔均连接。由于第一盛接部10与第二盛接部20之间形成容纳腔 30和盛接口40,因而掉落的未熄灭的灰烬会通过盛接口40收集在容纳腔30内,从而保证了 落灰的承接可靠性和落灰保护器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盛接部10朝向第二盛接部20的一侧具有卡接凸起12,第二盛接部 20具有与卡接凸起12配合的卡槽21。由于第一盛接部10与第二盛接部20通过卡接凸起12 与卡槽21的配合定位,从而保证了第一盛接部10与第二盛接部20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落 灰保护器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卡接凸起12为多个,卡槽21为多个,多个卡接凸起12与多个卡槽21一一对 应设置。由于设置有多对一一对应配合的卡接凸起12和卡槽21,因而保证了第一盛接部10 与第二盛接部20的连接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落灰保护器的使用可靠性。如图2和图3 所示的实施例中,卡接凸起12和卡槽21均为两个。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盛接部10包括第一侧壁13和第一盛接板14,第一 盛接板14与第一侧壁13连接,第一缺口11位于第一盛接板14上;第二盛接部20包括第二 侧壁22和第二盛接板23,第二盛接板23与第二侧壁22连接,第一侧壁13与第二侧壁22周 向首尾接触,第一盛接板14具有第一缺口11一侧的端面与第二盛接板23的远离第二侧壁22 一侧的端面接触,第一盛接板14、第二盛接板23、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22之间形成容纳 腔30,第一侧壁13的上端与第二侧壁22的上端之间形成盛接口40。由于设置有第二盛接板 23和第一盛接板14,因而落灰保护器能够有效盛接掉落的未熄灭的灰烬,从而避免灰烬与人 体皮肤接触。由于设置有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22,因而保证落灰掉落在容纳腔30内,不 会有再次飞溅的危险,从而保证了落灰保护器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第二盛接板23朝向第一盛接板14一侧的端面具有与第一缺口11配合的第二缺 口25,第一缺口11与第二缺口25之间形成上述穿针孔。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盛接板14朝向第二盛接板23的一侧具有上述卡接 凸起12,第二盛接板23具有与卡接凸起12配合的卡槽21。当然,卡接凸起12还可以设置 在第一侧壁13上,第二侧壁22上具有与该卡接凸起12配合的卡槽21。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盛接板14位于第一侧壁13的上端和第一侧壁13的下端之间;第二 盛接板23位于第二侧壁22的上端和第二侧壁22的下端之间。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 盛接板14和第二盛接板23分别位于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22的中部。由于第一盛接板14 和第二盛接板23分别位于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22的中部,因而既保证了容纳腔30的容 纳空间,还保证盛有落灰的第一盛接板14和第二盛接板23不会与人体皮肤接触,避免第一 盛接板14和第二盛接板23温度过高而导致烫伤人体皮肤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落灰保护器的 使用可靠性。

    如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3和/或第二侧壁22的横截面为弧形。由于第 一侧壁13和/或第二侧壁22的横截面为弧形,因而方便工作人员拿取、使用落灰保护器,从 而提高了落灰保护器的使用可靠性。当然,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22组合后的截面形状还 可以是四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3的下端与第二侧壁22的下端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 50,盛接口40的截面积小于空气隔热层50的截面积。由于具有空气隔热层50,因而避免第 一盛接板14和第二盛接板23温度过高而烫伤人体皮肤,从而提高了落灰保护器的使用可靠 性。由于盛接口40的截面积小于空气隔热层50的截面积,因而使得落灰保护器具有放置稳 定性好的特点。

    如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盛接部10还包括第一弧形限位板15,第一弧形限位 板15与第一盛接板14垂直连接,且第一弧形限位板15位于第一盛接板14与第一侧壁13的 下端之间;第二盛接部20还包括与第一弧形限位板15配合的第二弧形限位板24,第二弧形 限位板24与第二盛接板23垂直连接,且第二弧形限位板24位于第二盛接板23与第二侧壁 22的下端之间,且第一弧形限位板15与第二弧形限位板24之间形成用于供针体60穿过的限 位孔,穿针孔与限位孔连通且同心设置。由于设置有限位孔,因而增加了针体60与落灰保护 器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针体60不易跌落、提高了针体60的施针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盛接部10和第二盛接部20是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优选地,第一 盛接部10和第二盛接部20是是陶瓷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

    优选地,第一盛接部10和第二盛接部20是无毒阻燃材料制成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 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用于 针灸 保护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温针灸的落灰保护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9180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