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乌司他丁作为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8187912
  • 上传时间:2020-02-07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08.6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9500.1

    申请日:

    20101008

    公开号:

    CN101954071B

    公开日:

    201309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8/57,A61P37/02,A61P13/12

    主分类号:

    A61K38/57,A61P37/02,A61P13/12

    申请人: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傅和亮,邹春芽,吴蓉蓉,华明娟,陈颖

    地址:

    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唐科技产业园高普路89号

    优先权:

    CN20101029950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乌司他丁作为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的一种应用。本发明涉及药物来源于人尿提纯的天然蛋白药物,质量稳定可靠,不良反应少,克服了现有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及环孢素A等治疗系统性红斑常用药物存在的副作用较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死亡等缺点。通过对狼疮动物模型的疗效对比研究,发现乌司他丁疗效与激素对照组相同。

    权利要求书

    1.乌司他丁用于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乌司他丁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所述的系统红斑狼疮包括盘状红斑、蝶形红斑及狼疮性肾炎。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的给药量是每天给药1-4次,每次给药10万~100万单位/支。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为冻干粉针剂,载体可选用葡萄糖、氯化钠、甘露醇、乳糖或水解明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混合物。 5.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为注射液,载体可选用注射用水、葡萄糖、氯化钠或甘露醇的一种或其任意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还含有选自甘露醇、右旋糖苷、水解明胶、柠檬酸钠或甘氨酸的添加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药物还含有选自甘露醇、氯化钠或葡萄糖的添加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特别涉及乌司他丁作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的一种应用。 

    背景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接近千分之一,全国患病总人数高达100万。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特异的有效治疗手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受环境因素刺激,促发异常的免疫应答,持续产生大量的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于组织器官,从而引发相应的病理损害。SLE的免疫应答异常可以出现在多个方面和多个水平,并与许多细胞因子密切相关。自身免疫系统调节功能失调、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是SLE及狼疮性肾炎(L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SLE的标准治疗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它们可用于缓解症状,然而不能治愈SLE,长期或高剂量的激素治疗常常伴有严重的副作用如感染、性腺抑制、及肿瘤等,且不能显著地影响疾病的进展或转为危及生合的肾并发症(狼疮性肾炎)。新的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血浆置换、自体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不仅疗效尚需长期临床验证,并且治疗费用少则数万元/年,多则数十万元/年,患者多难以承受,因此需要在技术上发展治疗SLE的新方法。 

    乌司他丁,又名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Human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Urinastatin;或Ulinastatin),是从人体尿液中分离纯化的由143个氨基酸组成的酸性糖蛋白,它不仅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还有抗炎、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调节细胞因子网 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治疗系统红斑狼疮提供一种高效、安全且副作用少的方法。 

    本发明的乌司他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一般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这种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作为活性成分的乌司他丁和可药用辅料,主要剂型包括冻干粉针剂和注射液剂,通常以静脉注射途径给药。 

    经静脉注射给药的乌司他丁组合物,一般是固体的灭菌组合物形式。这些组合物还可以含有添加剂,特别是甘露醇、右旋糖苷、水解明胶、柠檬酸钠、甘氨酸等。在使用时溶解于灭菌注射用水或其它注射用灭菌介质中。 

    经静脉注射给药的乌司他丁组合物也可以是水溶液形式,组合物还可以含有添加剂,特别是甘露醇、氯化钠、葡萄糖等。 

    乌司他丁的剂量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时间而定,一般静脉注射给药量是每天给药1-4次,每次给药10万~100单位/支(瓶),优选20-60万单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制备乌司他丁干粉针 

    取过滤灭菌乌司他丁水溶液10000万单位,加20克甘露醇溶解,调节PH到中性,加注射用水至2000毫升,加氯化钠调节等渗,无菌过滤,分装于1000个西林瓶中,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即得。 

    实施例2制备乌司他丁注射液 

    取过滤灭菌的乌司他丁水溶液10000万单位,调节PH到中性,加注射用水至2000毫升,加氯化钠调节等渗,无菌过滤,分装1000个西林瓶中,即得。 

    实施例3乌司他丁对红斑狼疮小鼠的治疗作用 

    第一部份: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样小鼠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样(cGVHD)小鼠模型是一个良好的狼疮鼠肾炎的范例。模型体内可出现数种自身抗体,包括抗dsDNA、ssDNA、及组蛋白抗体,还可出现致命性狼疮样肾炎。实 验动物取6-8周龄雌性(C57BL/6J×DBA/2)F1杂交鼠及6-8周龄雌性DBA/2小鼠,体重(18-20)g,清洁级。于造模前后定期进行血、尿及基本状态的观察、检测、评估。在无菌条件下,取出DBA/2小鼠脾脏、淋巴结(肠系膜、腹股沟、和颈部)和胸腺,剪碎,研磨,PBS冲洗过筛,过筛后细胞悬液,按1∶1比例沿离心管壁缓缓加入鼠淋巴细胞分离液之上,1800r/min离心20分钟,吸出淋巴细胞层,用PBS稀释洗涤3次,第一次1800r/min离心10分钟,以后均为1800r/min离心5分钟,最后用PBS制备成适量、混匀的淋巴细胞悬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存活状况,活细胞至少90%以上,并计算细胞数量。每次取50×106个活淋巴细胞,从尾静脉注射到一只F1杂交鼠体内,注射时间分别为0、3、7、10天。共造模小鼠72只。 

    第二部分:乌司他丁治疗SLE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选取诱导六周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样小鼠模型72只,随机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激素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I组、乌司他丁治疗II组、乌司他丁治疗III组。空白对照组不予治疗;溶剂对照组为等容积的含有选自甘露醇、氯化钠或葡萄糖的添加剂组成的缓冲液,其成份比与乌司他丁注射液内添加剂相同;激素治疗组为甲基强的松龙,剂量30mg/kg,每日1次,持续5天一个疗程;乌司他丁I组剂量为50,000单位/kg,II组剂量为200,000单位/kg,III组剂量为400,000单位/kg,均为每日一次,持续5天一个疗程。各组用药途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方法,每月一个疗程。 

    主要检测项目为:血清检测肾功能、自身抗体、尿液蛋白定量分析,肾脏病理及免疫检查。 

    结果: 

    1.各治疗组间一般情况的比较 

    造模小鼠从第四周开始.活动度减少;第六周起,小鼠毛发略暗,部分出现皮下水肿,及少量腹水,体重较造模前有所下降。第十二周,空白及溶剂对照组小鼠精神萎靡,活动明显减少,部分鼠出现大量腹水,28周观察期分别死亡4只和3只;激素治疗组小鼠情况好于对照组,但依然活动减少,28周观察期死亡2只;乌司他丁治疗组特别是II,III组小鼠体重逐步增加,活动良好, 进食正常,I组死亡2只,II组及III组分别为0只和1只。从诱导开始到实验结束的24周内,中/高剂量乌司他丁治疗组可以减少SLE小鼠的死亡率。 

    表1各试验组大鼠观察期死亡比较 

    2.自身抗体比较 

    抗双链DNA(ds-DNA)在cGVHD狼疮样小鼠血清中呈阳性,不同治疗方案对造模小鼠血清抗dsDNA值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乌司他丁II组及III组改变更明显。各治疗组治疗前后抗dsDNA值的改变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乌司他丁治疗II组和III组比激素治疗组更优越。 

    表2各治疗组小鼠不同时点血抗ds-DNA滴度变化的统计(X±S)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不同治疗方案对造模小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值的改变均有 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I组<激素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II组<乌司他丁治疗III组。各治疗组小鼠在治疗前后不同时点24小时尿蛋白值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各治疗组小鼠不同时点24小时尿蛋白定量(mg)变化的统计(X±S) 

    4.血清肌酐(cr)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治疗方案均可降低SLE小鼠血清cr值水平,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乌司他丁治疗II组及III组治疗前后血清Cr水平明显下降,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4各治疗组小组不同时点血清cr变化的统计(章±J) 

    5.肾脏病理检查比较 

    光镜下观察SLE小鼠肾脏病理切片HE、Masson及PSAM染色发现造模24周时出现系膜细胞中至重度增生,内皮下大量嗜复红物质沉积,都分肾小球有白金耳样改变,球囊粘连,肾小管蛋白管型和肾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局灶或节段肾小球出现硬化。治疗组小鼠肾脏切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乌司他丁治疗组II最明显(P<005)。 

    表5各治疗组小鼠造模后24周肾脏病理变化的统计 

    7.肾脏免疫复合物检测结果比较 

    各组IgG和C3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乌司他丁治疗II组和III组与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6各治疗组小鼠IgG荧光强度检测比较[分(例)] 

    表6各治疗组小鼠C3荧光强度检测比较[分(例)] 

    本试验表明: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 键  词:
    作为 制备 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药物 用途 及其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乌司他丁作为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879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