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认知障碍是指上述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当上述认知域有两项或以上受损,并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力时,可诊断为痴呆。本病发病率很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指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以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VCI目前受到一致认可的分类,可分为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以及伴有血管因素的阿尔茨海默病即混合性痴呆三种类型。
中国专利文献CN:201711101889.2公开了一种改善脑损伤后认知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柴胡4-8份、细辛1-5份、石菖蒲7-13份、制远志3-9份、茯神7-13份、胆南星3-9份、天麻7-13份、当归7-13份、川芎3-9份、钩藤7-13份、六神曲7-13份、薄荷1-5份、羚羊角0.1-1份。中国专利文献CN:201610460692.7公开了一种改善记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包括:远志40-80份、石菖蒲40-80份、人参40-80份、天麻80-120份、楮实子80-120份、银杏叶80-120份和冰片0.01-3份。现有技术中,关于本发明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6-12份、萱草花17-23份、肉桂1-5份、砂仁1-5份、焦山栀6-12份、石菖蒲6-12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8-10份、萱草花19-21份、肉桂2-4份、砂仁2-4份、焦山栀8-10份、石菖蒲8-10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9份、萱草花20份、肉桂3份、砂仁3份、焦山栀9份、石菖蒲9份。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体指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
优选地,所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体指血管性痴呆
优选地,所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体指混合性痴呆。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还可包含药学上允许的辅料,利用辅料的理化性质,将药物制备成不同剂型。
所述辅料例如可以是:稀释剂、赋形剂和水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乳糖、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润湿剂如甘油;崩解剂如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吸附载体如高龄土和皂粘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和镁、微粉硅胶和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以在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合剂、煎膏剂、口服液或糖浆剂。
本发明优点在于:
1、动物实验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显著减少模型鼠找到平台时间,增加模型鼠逃逸平台进入次数、第3象限滞留时间及百分比、第3象限运动距离及百分比、第3象限进入次数及百分比,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显著提高大鼠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
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伍得当,药少效专,效果显著,用药方便,值得推广。
3、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易于被患者接受。
4、药味数少,成本低,便于制备。
附图说明
图1是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中药组的大鼠生存率变化。
图2是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中药组的大鼠海马HE染色(400倍)。
图3是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中药组的大鼠TUNEL凋亡染色(400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一)
香附9份、萱草花20份、肉桂3份、砂仁3份、焦山栀9份、石菖蒲9份,按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2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二)
香附8份、萱草花19份、肉桂2份、砂仁2份、焦山栀8份、石菖蒲8份,按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3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三)
香附8份、萱草花19份、肉桂2份、砂仁4份、焦山栀10份、石菖蒲10份,按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4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四)
香附10份、萱草花21份、肉桂4份、砂仁2份、焦山栀8份、石菖蒲8份,按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5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五)
香附10份、萱草花21份、肉桂4份、砂仁4份、焦山栀10份、石菖蒲10份,按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6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六)
香附6份、萱草花17份、肉桂1份、砂仁1份、焦山栀6份、石菖蒲6份,按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7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七)
香附6份、萱草花17份、肉桂1份、砂仁5份、焦山栀12份、石菖蒲12份,按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8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八)
香附12份、萱草花23份、肉桂5份、砂仁1份、焦山栀6份、石菖蒲6份,按常规方法煎煮。
实施例9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九)
香附12份、萱草花23份、肉桂5份、砂仁5份、焦山栀12份、石菖蒲12份,按常规方法煎煮。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9所述的常规方法煎煮是中药汤剂常规的制作方法,即将所述的原料药加水煎煮成汤剂。
实施例10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汤剂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9任一所述的比例称取中药原料,加水煎煮2次,每次1h,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水,制得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汤剂。
实施例11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9任一所述的比例称取中药原料,加水煎煮2次,每次1h,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水,滤药渣,合并两次滤液,将水溶液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6(7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6(60℃)的流浸膏;将上述药物药渣细粉、包合物、流浸膏、与适量辅料混匀后一步制粒,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12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颗粒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9任一所述的比例称取中药原料,加水煎煮2次,每次1h,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水,滤药渣,合并两次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6(7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6(60℃)的流浸膏;将上述药物细粉、包合物、流浸膏、与适量辅料混匀后一步制粒,即得。
实施例13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胶囊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9任一所述的比例称取中药原料,加水煎煮2次,每次1h,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水,滤药渣,合并两次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6(7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5%,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6(60℃)的流浸膏;将上述药物细粉、包合物、流浸膏、与适量辅料混匀,装胶囊即得。
实施例14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9任一所述的比例称取中药原料,加8-10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出药汁。再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出药汁,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滤取上清液,浓缩,放冷,加浓缩液2倍量酒精,搅拌沉淀过夜。取上清液,浓缩至稠浸膏;加适当制药辅料,制成合剂、口服液或糖浆剂。
实施例1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实验
1、实验方法
(1)实验分组:实验前通过Morris水迷宫筛除特异性大鼠后,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香萱益神方治疗组(中药组)。
(2)造模方法:以改良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建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
(3)给药方法:香萱益神方治疗组(中药组):给予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灌胃治疗6周。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予以同等体积、同等剂量蒸馏水灌胃治疗6周。
(4)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分别于造模后、灌胃6周后进行5天的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
2、实验结果:
2.1术后1周水迷宫实验结果
2.1.1定位航行实验结果。
手术后1周实验结果见表1。假手术组大鼠随着实验天数的增加,寻找到平台的时间不断缩短,说明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模型组大鼠随着实验天数的增加,寻找到平台的时间并无改善。且从第二天开始,直到实验第四天定位航行实验结束,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两组找到平台的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各组大鼠定位航行实验结果(X±S)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
2.1.2空间搜索实验结果
Morris水迷宫第5天结果显示:VD组与Sham组相比,后组大鼠在目的象限滞留时间及百分比、运动距离及百分比、进入目的象限次数百分比均高于模型组,且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中药组与VD组大鼠相比,各指标结果均统计学无意义(P>0.05)。
表2 各组大鼠空间搜索实验结果(X±S)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
2.2治疗6周水迷宫实验结果
2.2.1定位航行实验结果
治疗6周后,表3显示:Sham组大鼠随着实验天数的推移,找到平台时间不断缩短。模型组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虽有缩短,但仍长于假手术组,且从第一天到第四天两组数据统计学有差异(P<0.05)。中药组大鼠与VD组相比,时间明显减少,且每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各组大鼠定位航行实验(X±S)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5。
2.2.2空间搜索实验结果
表4可见:模型组大鼠逃逸平台进入次数、第3象限滞留时间及百分比、第3象限运动距离百分比、第3象限进入次数均低于假手术组,且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大鼠逃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改善且统计学有差异(P<0.05)。
表4 治疗后Morries水迷宫空间搜索实验(X±S)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2.3各组大鼠生存率变化、术后状态
实验6周内,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大鼠各死亡2、4、2只。最终假手术组11只、模型组12只、中药组14只。利用Excel软件绘制大鼠生存曲线(见图1)。建造VD模型后,VD大鼠术后出现眼睑下垂、步态不稳、行动缓慢、毛色偏黄,中药组治疗后,大鼠毛色改善,行动步态转好,眼睑下垂改善。
实施例1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DNF-TrkB/PI3K/AKT通路蛋白及海马神经元影响实验
1、实验方法
最后一次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大鼠断头取脑取血采集大鼠血清。大鼠全血抽取后置于促凝管中,低温离心机3000rpm、15min离心后,移液枪吸取上清液于提前标记好的Eppendorf(EP)管中,-80℃冰箱冻存。每组大鼠一部分全脑在冰袋上快速分离双侧海马组织,于提前标记好的EP管存放,-80℃液氮冻存。另一部分大鼠采用“心脏灌注法”剥离出海马。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检测待用。
2、检测指标
BDNF-TrkB/PI3K/AKT通路相关指标检测:BDNF用ELISA试剂盒检测其在外周血液和海马冰冻组织中的浓度,Western-Blot检测其蛋白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Blot检测TrkB,AKT,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
3、实验结果
3.1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清、海马组织BDNF含量
表5示:VD组与Sham组相比,外周血血清、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VD组相比,血清中BDNF含量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治疗后,可以提高VD组大鼠BDNF浓度降低的情况。
表5 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海马BDNF浓度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
3.2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结果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BDNF蛋白水平较大幅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BDNF蛋白表达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表达均一定程度有所升高,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表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Akt、Trkb蛋白水平表达均不同程度得到抑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Akt、Trkb蛋白水平表达一定程度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
3.3HE染色、TUNEL染色
3.3.1HE染色
在光学显微镜10倍目镜,40倍物镜下观察,结果示(见图2):
假手术组:视野中可见细胞排列比较整齐,结构清晰,形态较为完整,胞浆丰富。
模型组:视野中细胞排列散乱,胞体散在呈现固缩状态,细胞核色深染,胞间隙增大,有空泡变性现象。
中药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有所恢复,排列较为整齐,偶见少量空泡变性。
3.3.2TUNEL染色
经TUNEL染色后,凋亡的海马神经元染色镜下可看到深棕色颗粒,根据公式计算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表7显示:
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元细胞深棕色染色面积少。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深棕色染色细胞面积肉眼下可见明显增多。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大大高于假手术组,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深棕色染色细胞数目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0.01)(见图3)。
表7 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