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包封率、释药稳定的聚乳酸溶菌酶药物微球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包封率、释药稳定的聚乳酸溶菌酶药物微球制备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233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12 CN 103623395 A (21)申请号 201210295154.9 (22)申请日 2012.08.20 A61K 38/47(2006.01) A61K 47/34(2006.01) A61P 31/04(2006.01) A61P 31/12(2006.01) (71)申请人 黑龙江鑫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15006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大连 北路 9 号 (72)发明人 贾宇冲 翟春熙 宁可 (54) 发明名称 高包封率、 释药稳定的聚乳酸溶菌酶药物微 球制备方法 (57) 摘要 。
2、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包封率、 释药稳定的聚乳 酸溶菌酶药物微球制备方法。该方法选用溶菌酶 为原药, 通过乳液核壳二步聚合的方法, 以传统高 分子量聚乳酸树脂将原药以高结晶态包裹在微球 内。通过该方法制备的药物微球, 可作为片剂、 针 剂及胶囊, 克服了传统高分子缓释药物包封率低、 释药速率不稳定以及药物残渣体内富集的缺陷, 同时药物微球原料成本低、 制备过程耗能少, 污染 小, 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
3、23395 A CN 103623395 A 1/1 页 2 1. 一种高包封率、 释药稳定的聚乳酸溶菌酶药物微球制备方法, 通过合成核壳聚乳酸 微球, 克服了传统高分子缓释药物包封率低、 释药速率不稳定以及药物残渣体内富集的缺 陷, 同时药物微球原料成本低、 制备过程耗能少, 污染小, 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物微球合成步骤中, 乳化剂包括司班 -60、 司班 -80、 吐 温 -80、 OP-10 的一种或几种乳化剂协同添加, 用量为总体质量的 0.1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物微球合成步骤中, 聚乳酸基体树脂包括 L-PLA、 PLLA、 PLD。
4、A 中一种或共聚物, 分子量范围 400050000, 添加量为总体质量的 608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物微球合成步骤中, 树脂基体溶剂包括氯仿、 二氯甲烷、 四 氢呋喃、 甲苯、 二甲苯、 乙酸乙酯的一种, 添加量为总体质量的 2040%。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物微球合成步骤中, 合成稳定剂包括聚乙烯醇 8000、 聚乙 烯醇 6000、 聚乙二醇 8000 溶液的一种, 添加量为总体质量的 104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23395 A 2 1/3 页 3 高包封率、 释药稳定的聚乳酸溶菌酶药物微球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
5、聚乳酸为基体树脂, 以溶菌酶为原药, 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 用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完全包裹, 进而制备出高包封率、 释药稳定的聚乳酸溶菌酶 药物微球。通过该方法制备的药物微球, 可作为片剂、 针剂及胶囊, 克服了传统高分子缓释 药物包封率低、 释药速率不稳定以及药物残渣体内富集的缺陷, 同时药物微球原料采用已 经工业化生产的聚乳酸树脂, 相比实验室制备的聚乳酸树脂, 具有成本低、 制备过程耗能 少、 制备污染小的特点, 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0002 背景技术 天然高分子在生物相容和生物降解方面有着优良的性质, 来源于自然界、 产量丰富、 价 格便宜、 稳定无毒、 。
6、成膜性或成球性好, 是最常用的医用微球材料, 但是其降解不均匀以及 一些特定的自然属性也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 近年来人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由于无毒无刺激性, 成膜性或成球性很好, 化学稳定性高, 生物相容性好, 可控性强, 受到了 高度重视, 并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之中。例如, 在药物缓释体系中, 生物降解型 聚酯是研究较多的材料,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聚乳酸、 聚羟基乙酸及其共聚物聚乳酸是一种 新型高分子聚合物, 是以乳酸为单体经缩聚反应合成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它无毒、 无 刺激性,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生物降解吸收, 强度高、 可塑性好、 易加工成型。聚乳酸 在。
7、生物体内经过酶分解, 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会在重要器官内聚集, 是一种备受关注 的新兴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因此, 聚乳酸可作为药物控释载体在生物医学 上有重要的应用。其载药形式主要包括聚乳酸微球、 聚乳酸纳米微粒、 聚乳酸纤维等等。 0003 作为可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方法, 复乳 - 液中干燥法为最有效的方法, 常规做法是 将药物的水溶液或混悬液加入到溶有聚合物的有机相中, 搅拌或超声振荡使成初乳 (W/O 型), 再转入到含有稳定剂的水溶液中, 匀化成复乳(W/O/W型), 除去有机溶剂, 洗涤干燥即 得。 其主要优点是蛋白质在微球中分散较均匀, 制备的微球突释较少 ; 缺点。
8、是工艺过程需要 控制的变量多, 对蛋白质活性影响较大, 工艺放大较为困难。 0004 溶菌酶 (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 (muramidase)或 N- 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 (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 , 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 过破坏细胞壁中的 N- 乙酰胞壁酸和 N- 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 -1,4 糖苷键, 使细胞壁不溶 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 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 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 与 DNA、 RNA、 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 使病毒失活。因此, 该酶具 有抗菌、 消炎、。
9、 抗病毒等作用。但是, 由于溶菌酶只有在等电点 (PH 10.5) 附近才能结晶, 而 血液 PH 在 7.34-7.45 区间, 传统溶菌酶药物功效难免大打折扣。 0005 本发明正是利用了聚乳酸的生物可降解性, 将等电点结晶后的溶菌酶包覆, 在引 入人体后, 微球中药物在血液中缓慢释放, 保证了溶菌酶的药效, 同时残余聚乳酸微球被人 体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不会造成体内残留富集。 发明内容 说 明 书 CN 103623395 A 3 2/3 页 4 0006 本发明利用控制溶菌酶粒子在等电点附近, 并进而实现最佳结晶态 ; 之后选取常 规 PLA 树脂溶液态基体, 通过不同相态的。
10、乳液将溶菌酶晶体粒子包覆, 之后去除溶剂, 经清 洗, 过滤, 水洗、 干燥等步骤, 进而合成出聚乳酸 / 溶菌酶缓释药物。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 1、 溶菌酶晶体粒子的制备 将溶菌酶原药粉末溶于乙醇水溶液 (乙醇 : 水 =4:1) , 超声波震荡, 直至无可视固体悬 浮物 ; 将水相乳化剂若干, 滴入溶菌酶溶液中, 并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5区间, 之 后放入冰箱中 0条件下冻干, 待用。 0007 2、 聚乳酸 / 溶菌酶药物粒子的制备 将溶剂将聚乳酸基体树脂完全溶解, 之后将溶液态聚乳酸投入装有稳定剂的溶液中, 震荡, 均匀分布 ; 将 1 步骤制备的溶菌酶冻干粉若干, 加入聚。
11、乳酸复合溶液中, 加入油相乳 化剂若干, 经超声波震荡, 离心震荡 (4000 R/MIN) , 旋转蒸发仪脱出溶剂, 乙酸乙酯洗涤、 水 洗、 过滤、 干燥, 最终获得聚乳酸 / 溶菌酶微球。 0008 3、 药物缓释性能的表征及控制方法 取溶菌酶原药, 稀释若干倍数并配置 0.01、 0.02、 0.03、 0.04、 0.06mg/ml 浓度的标准溶 液, 并在固定波长处测试其紫外吸光度数值, 绘制标准曲线。 0009 取 2 步骤制备的缓释微球若干, 加入到 4:1 的乙醇水溶液中, 超声波震荡 60 秒, 离 心震荡 (4000 R/MIN) 15 分钟, 取上清液, 在特定波长处测。
12、试吸光度, 并根据标准曲线比对, 得出溶液浓度, 之后得出载药量及包封率数值。 0010 取 2 步骤制备的缓释微球若干, 加入到 4:1 的乙醇水溶液中, 装于溶出仪中, 每 2 小时取一次上清液, 之后在特定波长处测试吸光度, 按照标准曲线比对, 得出累计释药率数 值。 0011 微球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的控制手段如下 : 1) 油相、 水相乳化剂的用量 2) 溶菌酶的结晶度 3) 乳液合成的时间、 震荡速度 4) 聚乳酸的分子量 5) 溶菌酶投药量及结晶度 具体实施例 : 实施例一 将溶菌酶原药粉末100mg溶于乙醇水溶液 (乙醇 : 水=4:1) , 定容至100ml, 超声波震荡, 直至。
13、无可视固体悬浮物 ; 将吐温-60乳化剂10滴, 滴入溶菌酶溶液中, 并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调节 PH 至 10.5 区间, 之后放入冰箱中 0条件下冻干, 待用。 0012 取10ml氯仿将100mg聚乳酸基体树脂完全溶解, 之后将溶液态聚乳酸投入装有含 2%聚乙烯醇8000稳定剂的溶液中, 震荡, 均匀分布 ; 将1步骤制备的溶菌酶冻干粉10mg, 加 入聚乳酸复合溶液中, 加入司班80乳化剂10滴, 经超声波震荡, 离心震荡 (4000 R/MIN) , 旋 转蒸发仪脱出溶剂, 乙酸乙酯洗涤、 水洗、 过滤、 干燥, 最终获得聚乳酸 / 溶菌酶微球。 0013 取溶菌酶原药, 稀释若干倍数。
14、并配置 0.01、 0.02、 0.03、 0.04、 0.06mg/ml 浓度的标 准溶液, 并在固定波长处测试其紫外吸光度数值, 绘制标准曲线。 0014 取 2 步骤制备的缓释微球若干, 加入到 4:1 的乙醇水溶液中, 超声波震荡 60 秒, 离 说 明 书 CN 103623395 A 4 3/3 页 5 心震荡 (4000 R/MIN) 15 分钟, 取上清液, 在特定波长处测试吸光度, 并根据标准曲线比对, 得出溶液浓度, 之后得出载药量及包封率数值。 0015 取 2 步骤制备的缓释微球若干, 加入到 4:1 的乙醇水溶液中, 置于溶出仪中, 每 2 小时取一次上清液, 之后在特定波长处测试吸光度, 按照标准曲线比对, 得出累计释药率数 值。 说 明 书 CN 10362339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