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8172701
  • 上传时间:2020-02-02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36.5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13204.5

    申请日:

    20131223

    公开号:

    CN103705885A

    公开日:

    201404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K9/20,A61P19/02,A61P19/04,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K9/20,A61P19/02,A61P19/04,A61P29/00

    申请人:

    殷西川

    发明人:

    殷西川

    地址: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新甫路1329号新泰市人民医院

    优先权:

    CN20131071320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生姜、薏苡仁、川乌、粳米、白芍药、芝麻、桑寄生、防风、桃仁、地锦、雪莲、黄桷叶、木瓜、牛膝、竹叶参和红花;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对于肩周炎以及不明原因损伤造成的肩袖炎、肩关节及周围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见效快,疗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治愈率高,治愈后不复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生姜59~89份  薏苡仁59~84份  川乌54~84份  粳米54~79份白芍药49~79份  芝麻44~74份  桑寄生44~74份  防风39~69份桃仁39~69份  地锦34~64份  雪莲29~59份  黄桷叶29~54份木瓜24~54份  牛膝19~49份  竹叶参14~44份  红花10~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生姜64~84份  薏苡仁64~79份  川乌59~79份  粳米59~74份白芍药54~74份  芝麻49~69份  桑寄生49~69份  防风44~64份桃仁44~64份  地锦39~59份  雪莲34~54份  黄桷叶34~49份木瓜29~49份  牛膝24~44份  竹叶参19~39份  红花15~3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生姜69~79份  薏苡仁69~74份  川乌64~74份  粳米64~69份白芍药59~69份  芝麻54~64份  桑寄生54~64份  防风49~59份桃仁49~59份  地锦44~54份  雪莲39~49份  黄桷叶39~44份木瓜34~44份  牛膝29~39份  竹叶参24~34份  红花20~2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生姜74份  薏苡仁71份  川乌69份  粳米67份白芍药64份  芝麻59份  桑寄生59份  防风54份桃仁54份  地锦49份  雪莲44份  黄桷叶41份木瓜39份  牛膝34份  竹叶参29份  红花25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生姜和木瓜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2)将薏苡仁、粳米、桑寄生、防风和黄桷叶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10~1.16的稠膏,备用;(3)将川乌、芝麻和竹叶参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4)将白芍药去杂质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凉透,研末,过160目细粉,备用;(5)取桃仁去杂质晾干,置于锅内武火炒制至表面呈黄色,取出晾凉,置于研钵内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6)将地锦、雪莲、牛膝和红花洗净,浸入3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浓缩成65℃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22~1.28的稠膏,备用;(7)将上述步骤(1)~(6)所制得的汁液、稠膏以及细粉混合,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肩周炎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 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 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肩周炎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 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本病早期肩关节 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 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 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 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推拿按摩、功能锻炼、镇痛治 疗和针灸等,这些方法均存在疗程长、治疗麻烦及疗效差等缺点,患者痛苦也很 大,复发率较高。

    为此,研制一种新的疗效确切且无副作用的药物对于肩周炎的治疗将具有重 要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舒筋活络、 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对于肩周炎以及不明原因损伤造成的 肩袖炎、肩关节及周围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见效快,疗 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治愈率高,治愈后不复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 份数为:

    生姜59~89份薏苡仁59~84份川乌54~84份粳米54~79份

    白芍药49~79份芝麻44~74份桑寄生44~74份防风39~69份

    桃仁39~69份地锦34~64份雪莲29~59份黄桷叶29~54份

    木瓜24~54份牛膝19~49份竹叶参14~44份红花10~39份。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生姜64~84份薏苡仁64~79份川乌59~79份粳米59~74份

    白芍药54~74份芝麻49~69份桑寄生49~69份防风44~64份

    桃仁44~64份地锦39~59份雪莲34~54份黄桷叶34~49份

    木瓜29~49份牛膝24~44份竹叶参19~39份红花15~34份。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生姜69~79份薏苡仁69~74份川乌64~74份粳米64~69份

    白芍药59~69份芝麻54~64份桑寄生54~64份防风49~59份

    桃仁49~59份地锦44~54份雪莲39~49份黄桷叶39~44份

    木瓜34~44份牛膝29~39份竹叶参24~34份红花20~29份。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生姜74份薏苡仁71份川乌69份粳米67份

    白芍药64份芝麻59份桑寄生59份防风54份

    桃仁54份地锦49份雪莲44份黄桷叶41份

    木瓜39份牛膝34份竹叶参29份红花25份。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生姜和木瓜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薏苡仁、粳米、桑寄生、防风和黄桷叶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 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 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 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环境下相对密度为 1.10~1.16的稠膏,备用;

    (3)将川乌、芝麻和竹叶参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4)将白芍药去杂质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凉透,研末,过160目 细粉,备用;

    (5)取桃仁去杂质晾干,置于锅内武火炒制至表面呈黄色,取出晾凉,置 于研钵内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6)将地锦、雪莲、牛膝和红花洗净,浸入3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1~ 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浓缩成65℃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22~ 1.28的稠膏,备用;

    (7)将上述步骤(1)~(6)所制得的汁液、稠膏以及细粉混合,利用现 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解鱼蟹毒。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 风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本草衍义补遗》载:“辛 温,俱轻,阳也。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之圣药。治咳嗽痰涎多 用者,此药能行阳而散气故也。”

    薏苡仁:味甘,性微寒,无毒。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用于水肿,脚气,小 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本草述》载:“薏苡仁,除湿而不如二术助燥, 清热而不如芩、连辈损阴,益气而不如参、术辈犹滋湿热,诚为益中气要药。然 其味淡,其力缓,如不合群以济,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

    川乌:味辛、苦,性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据《珍珠囊补遗药 性赋》载:“散诸风之寒邪;破诸积之冷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川乌所含的乌 头碱具有镇痛作用,外用时能够麻痹周围神经末梢,产生局部麻醉和镇痛、消炎 作用。

    粳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能益脾胃,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烦渴, 止泄,壮筋骨,通血脉,益精强志。主治泻痢,胃气不足,口干渴,呕吐,诸虚 百损等。

    白芍药:味苦酸,性凉、微寒。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 用于肝胃不和所致脘腹疼痛,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 崩漏,带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 《本草》载:“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

    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通乳, 益肝养发,强身体,抗衰老。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耳鸣,高血压,高血脂, 咳嗽,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乳少,尿血等症。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肾经。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治腰膝 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高血 压。《本草再新》载:“补气温中,治阴虚,壮阳道,利骨节,通经水,补血和 血,安胎定痛。”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 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本经》载:“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 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 喘。主治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本经逢原》载:“桃仁, 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治热入血室,瘀积症瘕,疟母, 心腹痛,亦散肝经之血结。”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桃仁醇提液可增加静脉血管流 量,舒张血管,能增加股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对血管壁有直接扩张作用, 此外还有抑制血液凝固和溶血作用。

    地锦:味辛、微涩,性温;归肝经。活血祛风,止痛。主治产后血瘀,腹中 有块,赤白带下,风湿筋骨疼痛,偏头痛。《江西中药》载:“活血祛风。凡筋 骨疼痛,及妇人赤白带下等之由于血滞者,皆主治之。近时用作祛风止痛药,适 用于关节风湿,腰脚软弱等症。”

    雪莲:味苦,性温。清热解毒,祛风湿,消肿止痛。用于头部创伤、妇科病、 类风湿关节炎,中风,高山反应,外敷消肿。药理研究表明,雪莲花主要含有生 物碱、黄酮及其苷类、甾体、木脂素类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雪莲花水提取物或 醇提物有抗风湿、镇痛强心作用、终止妊娠作用、清除自由基及抗疲劳作用,还 具解痉、降压和平喘及抗癌等药理作用。

    黄桷叶:味涩,性平。祛风通络,止痒敛疮,活血消肿。主治筋骨疼痛,迎 风流泪,皮肤病痒,赚疮,跌打损伤,骨折。《本草求原》载:“续筋骨,止痛, 消瘀,去骨内风。”

    木瓜:味甘,性平、微寒;归肝、脾经。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风湿痹 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本草新编》载:“血为热迫,筋 转而痛,气为湿滞,筋缓而软,木瓜凉血收脱,故可并治。”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木瓜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 要药。

    牛膝:味苦、酸,性平。祛风药,活血祛瘀。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 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 恶疮,咽喉肿痛。《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载:“有利尿、强精、通经之效。能 舒筋活血,专治腰膝疼痛。”

    竹叶参:味甘、微苦,性平。清热解毒,舒筋活血。主治高热不退,虚劳骨 蒸潮热,风湿麻痹,关节腰腿疼痛,痛经,月经过多,痈疽疮疖,跌打损伤,骨 折。《陕西中草药》载:“滋阴补虚,祛风湿,活络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 肺结核,心慌气短,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痛经,经闭, 产后血晕,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斑疹 紫暗等有很好的疗效。《纲目》载:“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对于肩周炎以及不明原因损伤造成的肩袖炎、肩关节及周围关节活动受限、疼痛 等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见效快,疗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治愈率 高,治愈后不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生姜84g薏苡仁79g川乌79g粳米74g

    白芍药74g芝麻69g桑寄生69g防风64g

    桃仁64g地锦59g雪莲54g黄桷叶49g

    木瓜49g牛膝44g竹叶参39g红花34g。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生姜和木瓜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薏苡仁、粳米、桑寄生、防风和黄桷叶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 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 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 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环境下相对密度为 1.10~1.16的稠膏,备用;

    (3)将川乌、芝麻和竹叶参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4)将白芍药去杂质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凉透,研末,过160目 细粉,备用;

    (5)取桃仁去杂质晾干,置于锅内武火炒制至表面呈黄色,取出晾凉,置 于研钵内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6)将地锦、雪莲、牛膝和红花洗净,浸入3倍量的70%的乙醇溶液浸泡1~ 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浓缩成65℃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22~ 1.28的稠膏,备用;

    (7)将上述步骤(1)~(6)所制得的汁液、稠膏以及细粉混合,利用现 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片,饭后温开水送服;10 天为1个疗程,轻者1个疗程,重者2~3个疗程可痊愈。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生姜79g薏苡仁74g川乌74g粳米69g

    白芍药69g芝麻64g桑寄生64g防风59g

    桃仁59g地锦54g雪莲49g黄桷叶44g

    木瓜44g牛膝39g竹叶参34g红花29g。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生姜74g薏苡仁71g川乌69g粳米67g

    白芍药64g芝麻59g桑寄生59g防风54g

    桃仁54g地锦49g雪莲44g黄桷叶41g

    木瓜39g牛膝34g竹叶参29g红花25g。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生姜69g薏苡仁69g川乌64g粳米64g

    白芍药59g芝麻54g桑寄生54g防风49g

    桃仁49g地锦44g雪莲39g黄桷叶39g

    木瓜34g牛膝29g竹叶参24g红花20g。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生姜64g薏苡仁64g川乌59g粳米59g

    白芍药54g芝麻49g桑寄生49g防风44g

    桃仁44g地锦39g雪莲34g黄桷叶34g

    木瓜29g牛膝24g竹叶参19g红花15g。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选择确诊的肩周炎患者300例临床观察,病人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5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78例,年 龄36~68岁,平均年龄52.1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3年,平均6.6 年。对照组150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77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51.5 岁,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12年,平均6.1年。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 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片,饭 后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轻者1个疗程,重者2~3个疗程可痊愈。

    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片, 饭后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轻者2个疗程,重者3~4个疗程可痊愈, 病情严重者通常无效。

    3、疗效判定:

    (1)治愈:肩周炎全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彻底痊愈。

    (2)显效:肩周炎症状基本消失,发病率明显减少。

    (3)有效:肩周炎症状有所消失,发病率有所减少。

    (4)无效:通过治疗后肩周炎症状无好转。

    4、结果:

    选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治疗组中,治愈68例,显效44例,有效35例,无 效3例,治愈率45.3%,总有效率98%。

    对照组中治愈30例,显效27例,有效34例,无效59例,治愈率20%,总 有效率60.7%。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金某,男,38岁,记者,江苏盐城人。患者因骑车坠地,右肩部挫伤疼 痛,后加重伴功能活动障碍。患者右肩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局部略有肿胀, 现右臂上举困难去医院就诊,后来我院就诊,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 局部肿胀消失,疼痛缓解,但夜间睡觉仍痛,肩关节活动度,上举外展100°, 外旋30°,手可及L3位置;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肩关节疼痛消失, 活动自如。

    2、尹某,男,45岁,工人,山东济南人。患者左肩痛疼,夜间痛为甚,严 重影响睡眠和生活,左手活动受限,后去医院就诊。诊断左肩肱二头肌长头肌附 着处压痛明显,喙突下压痛明显,斜方肌及岗上肌均有明显压痛;活动受限,上 举50度,外展60度,插腰试验不能做,诊断为左肩周炎。用过多种药物治疗, 治疗无效后,来我院就诊,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疼痛明显缓解,活 动稍有改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疼痛消失,活动自如,随访,至 今未复发。

    3、贺某,女,52岁,农民,山东日照人。患者前臂很难抬起,非常疼痛, 经医院确诊为肩周炎,每隔15天打一次封闭,夜里睡觉疼痛难以入眠。后又接 受医生指导做了几个功能性的动作,前抬前臂时,高度不过头,后背时手腕超不 过胯关节,平抬时与身体约成130度,但不能再向上抬高。发病时间半年有余, 发生剧烈疼痛长达2个月的时间。平时走路两人肩部稍有碰触,感觉剧烈疼痛。 后来我院就诊,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服用1个疗程后,疼痛有所减轻,服用2 个疗程后,疼痛消失,肩周炎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肩周炎 中药 制剂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727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