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部艾灸中药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耳部艾灸中药贴.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84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09 CN 103908405 A (21)申请号 201410191334.1 (22)申请日 2014.05.08 A61H 39/06(2006.01) A61M 37/00(2006.01) (71)申请人 单文艺 地址 224600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响水镇双 园中路 191 号 (72)发明人 单文艺 单豪杰 (54) 发明名称 一种耳部艾灸中药贴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部艾灸中药贴, 它涉及 中医艾灸和耳穴治疗技术领域, 它包含水滴形磨 毛布、 中药粉放置层、 圆形磨毛布、 包边带、。
2、 针线、 魔术贴, 水滴形磨毛布的上表面设置有中药粉放 置层, 水滴形磨毛布与圆形磨毛布重叠缝合, 且通 过针线缝合成螺旋状, 包边带包覆在水滴形磨毛 布与圆形磨毛布的外部, 水滴型的包边带尖端设 置有魔术贴, 用于和温灸盒布袋相连。 它结构设计 合理,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无需经过口服药物, 直 接通过耳窍将中药渗入体内, 安全无毒素, 破除了 市场上艾灸盒温阳的单一功效, 可根据病症对症 施治, 普及性高, 成本低廉, 适宜家庭养生保健使 用, 突破了市场上艾灸盒一穴一灸的限制, 将耳穴 疗法真正大众化, 普及化。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
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8405 A CN 103908405 A 1/1 页 2 1. 一种耳部艾灸中药贴, 其特征在于 : 它包含水滴形磨毛布 (1)、 中药粉放置层 (2)、 圆 形磨毛布 (3)、 包边带 (4)、 针线 (5)、 魔术贴 (6), 水滴形磨毛布 (1) 的上表面设置有中药粉 放置层(2), 水滴形磨毛布(1)与圆形磨毛布(3)重叠缝合, 且通过针线(5)缝合成螺旋状, 包边带 (4) 包覆在水滴形磨毛布 (1) 与圆形磨毛布 (3) 的外部, 水滴型的包边。
4、带 (4) 尖端 设置有魔术贴 (6), 用于和温灸盒布袋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部艾灸中药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水滴形磨毛布(1) 和圆形磨毛布 (3) 的直径均为 8-10cm, 可以覆盖温灸者的整个耳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08405 A 2 1/2 页 3 一种耳部艾灸中药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部艾灸中药贴, 属于中医艾灸和耳穴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艾灸是指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 温熨。借灸火 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 通过经络的传导, 以温通经脉、 调和气血、 协调阴阳、 扶正祛邪, 达 到。
5、治疗疾病、 防病保健、 养生美容之功效,医学入门 亦说 :“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 之。 ” 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 由于其安全性高、 无毒副作用、 养生保健, 因此流传很 广。 0003 耳穴疗法是中医疗法的一部分。 耳部是人体穴位最多的部位, 根据我国1992年10 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 耳穴名称与部位 标注, 共有 92 个穴位,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现 已经发展到 130 多个穴位。因为耳朵部位小, 穴位多, 皮肤薄, 敏感度高, 治疗病症广, 原先 的艾灸方法都无法实用于耳穴的艾灸治疗, 使得耳部艾灸成为中医领域的禁区。 0004 随着人们对艾灸和耳穴认识的逐渐加深,。
6、 艾灸和耳穴疗法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踏入了现代健身保健的医学舞台, 成为了现代养生保健的一颗闪耀的明星。在市场上运用 的艾灸盒治疗中, 一次只能艾灸一个穴位, 比较麻烦, 并且应对所有疾病都用艾灸盒特有的 温阳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 缺乏对症下药的突破性进展。耳穴因为穴位多, 面积小, 技术要 求高, 很难被普通百姓所掌握, 虽然耳穴治疗病症多, 效果也比较好, 但如何运用耳穴为全 民服务, 像足疗一样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始终困扰着耳穴工作者。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耳部艾灸中药贴。 0006 本发明的一种耳部艾灸中药贴, 其特征在于 : 它包含水。
7、滴形磨毛布、 中药粉放置 层、 圆形磨毛布、 包边带、 针线、 魔术贴, 水滴形磨毛布的上表面设置有中药粉放置层, 水滴 形磨毛布与圆形磨毛布重叠缝合, 且通过针线缝合成螺旋状, 包边带包覆在水滴形磨毛布 与圆形磨毛布的外部, 水滴型的包边带尖端设置有魔术贴, 用于和温灸盒布袋相连。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的水滴形磨毛布和圆形磨毛布的直径均为 8-10cm, 可以覆盖温灸 者的整个耳廓。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它结构设计合理,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无需经过口服药物, 直 接通过耳窍将中药渗入体内, 安全无毒素, 破除了市场上艾灸盒温阳的单一功效, 可根据病 症对症施治, 普及。
8、性高, 成本低廉, 适宜家庭养生保健使用, 突破了市场上艾灸盒一穴一灸 的限制, 将耳穴疗法真正大众化, 普及化, 将药疗、 热敷、 艾灸、 精油疗法四种疗法结合成一 体, 是艾灸疗法和耳穴疗法的一大创新。 附图说明 0009 为了易于说明, 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说 明 书 CN 103908405 A 3 2/2 页 4 0010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1- 水滴形磨毛布 ; 2- 中药粉放置层 ; 3- 磨毛布 ; 4- 包边带 ; 5- 针线 ; 6- 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 1 所示,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
9、耳部艾灸中药贴, 它包含水 滴形磨毛布 1、 中药粉放置层 2、 圆形磨毛布 3、 包边带 4、 针线 5、 魔术贴 6, 水滴形磨毛布 1 的上表面设置有中药粉放置层 2, 水滴形磨毛布 1 与圆形磨毛布 3 重叠缝合, 且通过针线 5 缝合成螺旋状, 包边带 4 包覆在水滴形磨毛布 1 与圆形磨毛布 3 的外部, 水滴型的包边带 4 尖端设置有魔术贴 6, 用于和温灸盒布袋相连。 0013 其中, 所述的水滴形磨毛布1和圆形磨毛布3的直径均为8-10cm, 可以覆盖温灸者 的整个耳廓。 0014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制作方法 : 先根据病情配制中药粉, 然后将中药粉放置在水滴 形磨毛布 1 上。
10、表面的中药粉放置层 2 内, 将水滴形磨毛布 1 与磨毛布 3 重叠缝合后, 周围采 用包边带4包边, 可防止中药外泄, 其里面通过针线5缝成螺旋形, 防止中药在布包里散动, 在艾灸时, 在耳部艾灸中药贴的针线 5 的中心缝合处滴入两滴生姜精油或者大蒜精油, 以 达到传统艾灸中用蒜片或者生姜片来通经活络, 消结化瘀的功效, 临床验证, 效果比传统的 艾灸疗效要高 ; 再将耳部艾灸中药贴与随身灸布袋粘贴, 最后放入点燃温灸盒, 将温灸盒放 入随身灸布袋, 从头顶到下巴用魔术贴6粘牢, 耳廓对准耳部艾灸中药贴, 经过20分钟到半 个小时的热敷、 熏蒸和药疗, 耳部穴位得到了充分的药物渗透, 真正起到了有病治病, 无病 强身的功效。 001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103908405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0840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