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pdf

  • 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170048
  • 上传时间:2020-02-01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22.5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077302.9

    申请日:

    20150202

    公开号:

    CN204521480U

    公开日:

    2015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9/00,A61H1/00

    主分类号:

    A61H9/00,A61H1/00

    申请人:

    深圳市人民医院

    发明人:

    周东容,李芸,伍丽珍,李春梅,谢曼英,张欣洲

    地址:

    51802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1017号

    优先权:

    CN201520077302U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皋翔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包括:袖带、气囊和充气胶球,气囊与充气胶球通过软管相连,袖带上设有魔术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力表,压力表通过软管与气囊相连。袖带的一端设置有供袖带捆扎后另一端袖带导入的环形扣,导入环形扣后的袖带另一端折翻后通过魔术贴与袖带面侧粘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患者手捏握充气胶球的同时能观察到压力表刻度值,以此掌握手捏握充气胶球的力度,更加直观的理解医生所交代的术后恢复训练;患者还可根据自身状况,更换不同规格的充气胶球进行锻炼。由于采用了无透气孔充气胶球,患者无需用手指堵住出透气孔,便能捏握充气胶球进行重复练习动作,方便了操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包括:袖带、充气胶球和设置在袖带内的气囊,气囊与充气胶球通过软管相连,所述袖带上设有便于袖带在手臂上捆扎后粘接的魔术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测出气囊内气压的压力表,压力表通过测压软管与气囊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胶球与软管之间为方便充气胶球更换的可拆装密封连接,充气胶球的规格根据患者的情况更换其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胶球为无透气孔充气胶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带的一端设有供袖带捆扎后另一端袖带导入的环形扣,导入环形扣后的袖带另一端折翻后通过魔术贴与袖带面侧魔术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表背部设有挂钩,袖带上设有供压力表悬挂的扣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带长49cm,宽8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带内的气囊长13cm,宽7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

    背景技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液量要求、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自体动静脉内瘘与其他血管径路相比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流量,能够耐受反复穿刺,是目前建立长期血管径路的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建成后,并不能马上使用,内瘘成熟至少需要4周,最好等待8~12周后再开始穿刺。为了促使内瘘尽快成熟,通常在术后1周伤口无感染、无渗血、愈合良好的情况下,每天用术侧手捏握充气胶球或橡皮圈进行锻炼数次,每次3~5min,术后2周可在上臂捆扎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套,术侧手做握拳或握球锻炼,每次1~2min,每天可重复10~20次。为方便患者进行锻炼,早期设计了促使动静脉内瘘成熟的辅助器,这种辅助器由袖带、充气胶球和设置在袖带内的气囊,气囊与充气胶球通过软管相连,患者通过手捏握充气胶球或橡皮圈,将充气胶球或橡皮圈内的气体通过软管压入捆扎在上臂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套内置气囊,增压后的气囊作用于患臂,促使内瘘尽快成熟。但是,这种辅 助器存在操作者无法确认手捏握充气胶球压力大小。其次,由于所采用的充气胶球设有透气孔,因此还存在以下缺陷:捏握充气胶球时要用一手指封闭透气孔后才能为气囊充气;捆扎袖带时患者不方便自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以同步测量锻炼压力的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

    本实用新型的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包括:袖带、充气胶球和设置在袖带内的气囊,气囊与充气胶球通过软管相连,所述袖带上设有便于袖带在手臂上捆扎后粘接的魔术贴。

    这种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的特点是:

    还包括一可测出气囊内气压的压力表,压力表通过测压软管与气囊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所述充气胶球与软管之间为方便充气胶球更换的可拆装密封连接,充气胶球的规格根据患者的情况更换其大小。

    所述充气胶球为无透气孔充气胶球。

    所述袖带的一端设有供袖带捆扎后另一端袖带导入的环形扣,导入环形扣后的袖带另一端折翻后通过魔术贴与袖带面侧魔术贴连接。

    所述压力表背部设有挂钩,袖带上设有供压力表悬挂的扣带。

    所述袖带长49cm,宽8cm。

    所述袖带内的气囊长13cm,宽7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当患者手捏握充气胶球的同时能观察到压力表显示的数值,以此掌握手捏握充气胶球的力度,更加直观的理解医生所交代的术后恢复训练;患者还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的不同,选择更换不同规格的充气胶球进行锻炼;由于采用了无透气孔充气胶球,患者无需用手指堵住透气孔便能捏握充气胶球进行重复练习动作,方便了操作;由于袖带的一端设有的环形扣可供袖带捆扎后另一端袖带导入环形扣,不仅方便了患者自行操作捆扎,且可自行调节袖带捆扎的舒适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从图1可清楚地看到本实用新型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包括:袖带1、充气胶球9和设置在袖带1内的气囊4,气囊4与充气胶球9通过软管7相连,所述袖带1上设有魔术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测出气囊4内气压的压力表11,压力表11通过测压软管10与气囊4相连。充气胶球9与软管7为可拆装密封连接,充气胶球9的规格根据患者的情况更换其大小。充气胶球9为无透气孔充气胶球。袖带1的一端设有供袖带1捆扎后另一端袖带1导入的 环形扣6,导入环形扣6后的袖带1另一端折翻后通过魔术贴2与袖带面侧魔术贴3粘接。压力表11背部设有挂钩12,袖带1上设有供压力表11背部挂钩12配合悬挂的扣带5。袖带1长49cm,宽8cm。袖带1内的气囊4长13cm,宽7cm。

    本实用新型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的使用方法:患者将袖带1端魔术贴2面朝外穿过环形扣6形成一个环形,然后将袖带1套入内瘘侧肢体至下缘距肘窝部2~3cm处,根据患者舒适度调整袖带1捆扎松紧度后,将魔术贴2粘连于面侧魔术贴3,即可将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捆扎固定在患者上臂,再利用挂钩12将压力表11挂钩于扣带5上,内瘘侧手臂伸直,手捏握充气胶球9,促使充气胶球9内的气体通过软管7压入气囊4,气囊4充气后产生的压力通过捆扎固定在患者上臂的袖带1作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患部,从而阻止血液回流并帮助增加血管内血容量从而扩张内瘘血管,由于气囊4导出的另一条测压软管10与压力表11相连,通过压力表11观察手捏握充气胶球9时气囊4的压力值,以此掌握手捏握充气胶球的力度,更加直观的理解医生所交代的术后恢复训练。充气胶球9与软管7通过接头8可拆装密封连接,患者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大小规格的充气胶球9。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 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静脉 锻炼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自体动静脉内瘘锻炼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7004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