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84629.7 (22)申请日 2017.04.27 (71)申请人 徐士杰 地址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谯东镇 竹园26号 (72)发明人 徐士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 所 34108 代理人 孟力 (51)Int.Cl. A61K 36/9066(2006.01) A61P 15/00(2006.01) A61K 35/62(2006.01) A61K 35/57(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
2、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 及其制备方法, 其主要是由柴胡、 枳实、 白芍、 甘 草、 丹参、 牛膝、 三棱、 莪术、 大血藤、 败酱、 香附、 大黄、 黄柏、 茜草、 蒲黄、 白术、 黄芪、 党参、 山药、 天花粉、 鸡内金、 延胡索、 郁金、 苍术、 水蛭按一定 重量配比制备而成, 本发明药物具有活血去瘀, 排脓止痛, 行气破血, 败毒消痈, 祛风杀虫的功 能, 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见效快、 疗效好, 不复 发。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7095998 A 2017.08.29 CN 107095998 A 1.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 其。
3、特征在于: 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5-15克, 枳实5-15克, 白芍10-20克, 甘草4-8克, 丹参10-20克, 牛膝5-15克, 三棱 10-14克, 莪术10-14克, 大血藤10-20克, 败酱25-35克, 香附10-14克, 大黄6-10克, 黄柏5-15 克, 茜草5-15克, 蒲黄5-15克, 白术5-15克, 黄芪10-20克, 党参10-20克, 山药10-20克, 天花 粉10-20克, 鸡内金10-20克, 延胡索10-20克, 郁金10-20克, 苍术10-14克, 薏苡仁15-25克, 大血藤10-20克, 天门冬10-20克, 生地黄15-。
4、25克, 水蛭2-3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 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柴胡10克, 枳实10克, 白芍15克, 甘草6克, 丹参15克, 牛膝10克, 三棱12克, 莪术12克, 大 血藤15克, 败酱30克, 香附12克, 大黄8克, 黄柏10克, 茜草10克, 蒲黄10克, 白术10克, 黄芪15 克, 党参15克, 山药15克, 天花粉15克, 鸡内金15克, 延胡索15克, 郁金15克, 苍术12克, 薏苡 仁20克, 大血藤15克, 天门冬15克, 生地黄20克, 水蛭3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 备料 (1) 柴胡: 拣去。
5、杂质, 除去残茎, 洗净泥沙, 捞出, 润透后及时切片, 随即晒干; (2) 枳实: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 捞出, 润至内无硬心, 切片, 晾干; (3) 白芍: 拣去杂质, 分开大小个,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 捞出, 晒晾, 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片, 干燥; (4) 甘草: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 捞出, 润透, 切片, 晾干; (5) 丹参: 拣净杂质, 除去根茎, 洗净, 捞出, 润透后切片, 晾干; (6) 牛膝: 拣去杂质, 洗净, 润软, 去芦, 切段, 晒干; (7) 三棱: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 捞出润透, 切片, 晒干; (8) 莪术: 取原药材。
6、, 除去杂质, 大小分档, 洗净, 略浸泡, 取出, 润透, 切薄片, 干燥, 筛去 碎屑; (9) 大血藤: 用水浸泡, 洗净泥屑, 润透, 切片, 晒干; (10) 败酱: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用水喷淋, 稍晾, 切段, 干燥; (11) 香附: 拣去杂质, 碾成碎粒, 簸去细毛及细末; (12) 大黄: 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 用黄酒拌匀, 放蒸笼内蒸制, 或置罐内密封, 坐水锅 中, 隔水蒸爱, 取出晒干, 大黄块100斤, 用黄酒40斤; (13) 黄柏: 拣去杂质, 用水洗净, 捞出, 润透, 切片或切丝, 晒干; (14) 茜草: 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厚片或段, 干燥。
7、, 筛去碎屑; (15) 蒲黄: 揉碎结块, 过筛, 除去杂质; (16) 白术: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 泡后捞出, 润透, 切片, 晒干; (17) 黄芪: 拣净杂质, 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的根,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后及时切 片, 晒干; (18) 党参: 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 切片或切段, 晒干; (19) 山药: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止, 捞出稍晾, 切片晒干或烘干; (20) 天花粉: 拣去杂质, 大小块分开, 用水泡约六成透, 捞出, 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 片, 晒干, 或用水洗净, 捞出, 晒至极干, 捣成小块; (21) 鸡内金: 拣去杂质, 漂。
8、净晒干;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095998 A 2 (22) 延胡索: 拣去杂质, 用水浸泡, 洗净, 晒晾, 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片或打碎; (23) 郁金: 用水浸泡, 洗净, 捞出晒晾, 润透, 切片, 晒干; (24) 苍术: 拣去杂质, 用水泡至七、 八成透, 捞出, 润透后切片, 晒干; (25) 薏苡仁: 取原药材, 除去残留皮壳、 杂质; (26) 大血藤: 用水浸泡, 洗净泥屑, 润透, 切片, 晒干; (27) 天门冬: 拣去杂质, 水洗净, 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段、 干燥; (28) 生地黄: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稍润, 切厚。
9、片, 干燥, 筛去碎屑; (29) 水蛭: 洗净, 闷软, 切段, 晒干; (二) 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柴胡、 枳实、 白芍、 甘草、 丹参、 牛膝、 三棱、 莪术、 大血藤、 败酱、 香附、 大黄、 黄柏、 茜草、 蒲黄、 白术、 黄芪、 党参、 山药、 天花粉、 鸡内金、 延胡索、 郁金、 苍术、 薏苡 仁、 大血藤、 天门冬、 生地黄、 水蛭放入煎药容器内, 加水8倍量, 浸泡100分钟后, 武火煎煮沸 腾, 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 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 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 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 。
10、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 分为3剂服用。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095998 A 3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 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 常为急 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 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 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 造 成慢性盆腔炎; 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 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 慢性 盆腔炎病情较顽固, 可导致月经紊乱、 白带增多、 腰腹疼痛及不孕等。 由于西药治疗副作用 大。
11、, 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 至今为止, 还没有发现关 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 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慢性 盆腔炎的药物, 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药物。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柴胡、 枳实、 白芍、 甘草、 丹参、 牛膝、 三棱、 莪术、 大血藤、 败酱、 香附、 大黄、 黄柏、 茜草、 蒲黄、 白术、 黄芪、 党参、 山药、 天花粉、 鸡内金、 延胡索、 郁金、 苍术、 薏。
12、苡仁、 大血藤、 天门冬、 生地黄、 水蛭进行组合制备的, 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 生协同作用, 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 其中选用柴胡是因为其性味苦, 凉, 入肝、 胆 经, 有和解表里, 疏肝, 升阳的功能, 治寒热往来, 胸满胁痛, 口苦耳聋, 头痛目眩, 疟疾, 下利 脱肛, 月经不调, 子宫下垂。 选用枳实是因为其性味苦, 寒, 入脾、 胃经, 有破气, 散痞, 泻痰, 消积的功能, 治胸腹胀痛, 胸痹, 痞痛, 痰癖, 水肿, 食积, 便秘, 胃下垂, 子宫下垂, 脱肛。 选用 白芍是因为其性味苦酸, 凉, 入肝、 脾经, 有养血柔肝, 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的功能, 治。
13、胸腹胁 肋疼痛, 泻痢腹痛, 自汗盗汗, 阴虚发热, 月经不调, 崩漏, 带下。 选用甘草是因为其性味甘 平, 入脾、 胃、 肺经, 有和中缓急, 润肺, 解毒, 调和诸药的功能, 炙用治脾胃虚弱, 食少, 腹痛 便溏, 劳倦发热, 肺痿咳嗽, 心悸, 惊痈, 生用治咽喉肿痛, 消化性溃疡, 痈疽疮疡, 解药毒及 食物中毒。 选用丹参是因为其性味苦, 微温, 入心、 肝经, 有活血去瘀, 安神宁心, 排脓, 止痛 的功能, 治心绞痛, 月经不调, 痛经, 以闭, 血崩带下, 癥瘕, 积聚, 瘀血腹痛, 骨节疼痛, 惊悸 不眠, 恶疮肿毒。 选用牛膝是因为其性味甘苦酸, 平, 入肝、 肾经, 生。
14、用散瘀血, 消痈肿的功 能, 治淋病, 尿血, 经闭, 癥瘕, 难产, 胞衣不下, 产后瘀血腹痛, 喉痹, 痈肿, 跌打损伤, 熟用补 肝肾, 强筋骨, 治腰膝骨痛, 四肢拘挛, 痿痹。 选用三棱是因为其性味苦辛, 平, 入肝、 脾经, 有 破血, 行气, 消积, 止痛的功能, 治癥瘕积聚, 气血凝带, 心腹疼痛, 胁下胀疼, 经闭, 产后瘀血 腹痛, 跌打损伤, 疮肿坚硬。 选用莪术是因为其性味辛、 苦、 温。 归肝、 脾经。 行气破血, 消积止 痛。 用于癥瘕痞块, 瘀血经闭, 食积胀痛, 跌打肿痛, 早期宫颈癌。 选用大血藤是因为其性味 苦, 平, 入肝、 大肠二经, 有败毒消痈, 活血。
15、通络, 祛风杀虫的功能, 治急、 慢性阑尾炎, 风湿痹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7095998 A 4 痛, 赤痢, 血淋, 月经不调, 疳积, 虫痛, 跌扑损伤。 选用败酱是因为其性味苦, 平, 入肝、 胃、 大 肠经, 有清热解毒, 排脓破瘀的功能, 治肠痈, 下痢, 赤白带下, 产后瘀滞腹痛, 目赤肿痛, 痈 肿疥癣。 选用香附是因为其性味辛微苦干, 平, 入肝、 三焦经, 有理气解郁, 止痛调经的功能, 治肝胃不和, 气郁不舒, 胸腹胁肋胀痛, 痰饮痞满, 月经不调, 崩漏带下。 选用大黄是因为其 性味苦、 寒, 入胃、 大肠、 肝径, 有泻热毒, 破积滞, 行瘀血的功能。
16、, 治实热便秘, 谵语发狂, 食 积痞满, 痢疾初起, 里急后重, 瘀停经闭, 癥瘕积聚, 时行热疫, 暴眼赤痛, 吐血, 衄血, 阳黄, 水肿, 淋浊, 溲赤, 痈疡肿毒, 疔疮, 汤火伤。 选用黄柏是因为其性味苦, 寒, 入肺、 胃、 肾经, 有 滋阴降火, 润燥滑肠的功能, 治烦热消渴, 骨蒸劳热, 肺热咳嗽, 大便燥结, 小便不利。 选用茜 草是因为其性味苦, 寒, 有凉血止血, 祛瘀通经的功能, 治吐血, 衄血, 崩漏, 外伤出血, 瘀阻 经闭, 关节痹痛, 跌扑肿痛。 选用蒲黄是因为其性味甘辛苦, 凉, 入肝、 心经, 有凉血止血, 活 血消瘀的功能, 生用治经闭腹痛, 产后瘀阻作。
17、痛, 跌扑血闷, 疮疖肿毒, 炒黑止吐血, 衄血, 崩 漏, 泻血, 尿血, 血痢, 带下, 外治重舌, 口疮, 聤耳流脓, 耳中出血, 阴下湿痒。 选用白术是因 为其性味苦甘, 温, 入脾、 胃经, 有补脾, 益胃, 燥湿, 和中的功能, 治脾胃气弱, 不思饮食, 倦 怠少气, 虚胀, 泄泻, 痰饮, 水肿, 黄疸, 湿痹, 小便不利, 头晕, 自汗, 胎气不安。 选用黄芪是因 为其性味甘, 微温, 入肺、 脾经, 生用有益卫固表, 利水消肿, 托毒, 生肌的功能, 治自汗, 盗 汗, 血痹, 浮肿, 痈疽不溃或溃久敛; 炙用有补中益的功能, 治内伤劳倦, 脾虚泄泻, 脱肛, 气 虚血脱, 。
18、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选用党参是因为其性味甘, 平, 入手、 足太阴经气分, 有 补中益气, 生津的功能, 治脾胃虚弱, 气血两亏, 体倦无力, 食少, 口渴, 久泻, 脱肛。 选用山药 是因为其性味苦甘, 平, 入肺、 脾、 肾经, 有健脾, 补肺, 固肾, 益精的功能, 治脾虚泄泻, 久痢, 虚劳咳嗽, 消渴, 遗精、 带下, 小便频数。 选用天花粉是因为其性味甘苦酸, 凉, 入肺、 胃经, 有 生津, 止渴, 降火, 润燥, 排脓, 消肿的功能, 治热病口渴, 消渴, 黄疸, 肺燥咳血, 痈肿, 痔瘘。 选用鸡内金是因为其性味甘, 平, 入脾、 胃经, 有治积滞, 健脾胃的功能, 治。
19、食积胀满, 呕吐反 胃, 泻痢, 疳积, 消渴, 遗溺, 喉痹乳蛾, 牙疳口疮。 选用延胡索是因为其性味辛苦, 温, 入肝、 胃经, 有活血, 散瘀, 理气, 止痛的功能, 治心腹腰膝诸痛, 月经不调, 癥瘕, 崩中, 产后血晕, 恶露不尽, 跌打损伤。 选用郁金是因为其性味辛苦, 凉, 入心、 肺、 肝经, 有行气解随, 凉血破 瘀的功能, 治胸腹胁肋诸痛, 失心癫狂, 热病神昏, 吐血, 衄血, 尿血, 血淋, 妇女倒经, 黄疸。 选用苍术是因为其性味辛苦, 温, 入脾、 胃经, 有健脾, 燥湿, 解郁, 辟秽的功能, 治湿盛困脾, 倦怠嗜卧, 脘痞腹胀, 食欲不振, 呕吐, 泄泻, 痢疾。
20、, 疟疾, 痰饮, 水肿, 时气感冒, 风寒湿痹, 足 痿, 夜盲。 选用薏苡仁是因为其性味甘淡, 凉, 入脾、 肺、 肾经, 有健脾, 补肺, 清热, 利湿的功 能, 治泄泻, 湿痹, 筋脉拘挛, 屈伸不利, 水肿, 脚气, 肺痿, 肺痈, 肠痈, 淋浊, 白带。 选用大血 藤是因为其性味苦, 平, 入肝、 大肠二经, 有败毒消痈, 活血通络, 祛风杀虫的功能, 治急、 慢 性阑尾炎, 风湿痹痛, 赤痢, 血淋, 月经不调, 疳积, 虫痛, 跌扑损伤。 选用天门冬是因为其性 味甘苦, 寒, 入肺、 肾经, 有滋阴, 润燥, 清肺, 降火的功能, 治阴虚发热, 咳嗽吐血, 肺痿, 肺 痈, 咽。
21、喉肿痛, 消渴, 便秘。 选用生地黄是因为其性味甘, 寒, 归心、 肝、 肾经, 有清热凉血, 养 阴, 生津的功能, 治热病烦渴, 阴虚内热, 骨蒸劳热, 内热消渴, 吐血, 衄血, 发斑发疹。 选用水 蛭是因为其性味咸苦, 平, 有毒, 入肝、 膀胱经, 有破血, 逐瘀, 通经的功能, 治蓄血, 癥瘕, 积 聚, 妇女经闭, 干血成痨, 跌扑损伤, 目赤痛, 云翳。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7095998 A 5 0007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 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 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柴胡5-15克, 枳实5-15克,。
22、 白芍10-20克, 甘草4-8克, 丹参10-20克, 牛膝5-15克, 三棱 10-14克, 莪术10-14克, 大血藤10-20克, 败酱25-35克, 香附10-14克, 大黄6-10克, 黄柏5-15 克, 茜草5-15克, 蒲黄5-15克, 白术5-15克, 黄芪10-20克, 党参10-20克, 山药10-20克, 天花 粉10-20克, 鸡内金10-20克, 延胡索10-20克, 郁金10-20克, 苍术10-14克, 薏苡仁15-25克, 大血藤10-20克, 天门冬10-20克, 生地黄15-25克, 水蛭2-3克。 0008 优选为: 柴胡10克, 枳实10克, 白芍15。
23、克, 甘草6克, 丹参15克, 牛膝10克, 三棱12克, 莪术12克, 大 血藤15克, 败酱30克, 香附12克, 大黄8克, 黄柏10克, 茜草10克, 蒲黄10克, 白术10克, 黄芪15 克, 党参15克, 山药15克, 天花粉15克, 鸡内金15克, 延胡索15克, 郁金15克, 苍术12克, 薏苡 仁20克, 大血藤15克, 天门冬15克, 生地黄20克, 水蛭3克。 0009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 备料 1、 柴胡: 拣去杂质, 除去残茎, 洗净泥沙, 捞出, 润透后及时切片, 随即晒干; 2、 枳实: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 捞出, 润至内无硬心, 切片, 。
24、晾干; 3、 白芍: 拣去杂质, 分开大小个,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 捞出, 晒晾, 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 片, 干燥; 4、 甘草: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 捞出, 润透, 切片, 晾干; 5、 丹参: 拣净杂质, 除去根茎, 洗净, 捞出, 润透后切片, 晾干; 6、 牛膝: 拣去杂质, 洗净, 润软, 去芦, 切段, 晒干; 7、 三棱: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 捞出润透, 切片, 晒干; 8、 莪术: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大小分档, 洗净, 略浸泡, 取出, 润透, 切薄片, 干燥, 筛去 碎屑; 9、 大血藤: 用水浸泡, 洗净泥屑, 润透, 切片, 晒干; 1。
25、0、 败酱: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用水喷淋, 稍晾, 切段, 干燥; 11、 香附: 拣去杂质, 碾成碎粒, 簸去细毛及细末; 12、 大黄: 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 用黄酒拌匀, 放蒸笼内蒸制, 或置罐内密封, 坐水锅中, 隔水蒸爱, 取出晒干, 大黄块100斤, 用黄酒40斤; 13、 黄柏: 拣去杂质, 用水洗净, 捞出, 润透, 切片或切丝, 晒干; 14、 茜草: 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厚片或段, 干燥, 筛去碎屑; 15、 蒲黄: 揉碎结块, 过筛, 除去杂质; 16、 白术: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 泡后捞出, 润透, 切片, 晒干; 17、 黄芪: 拣净杂质, 除去残。
26、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的根,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后及时切 片, 晒干; 18、 党参: 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 切片或切段, 晒干; 19、 山药: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止, 捞出稍晾, 切片晒干或烘干; 20、 天花粉: 拣去杂质, 大小块分开, 用水泡约六成透, 捞出, 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7095998 A 6 片, 晒干, 或用水洗净, 捞出, 晒至极干, 捣成小块; 21、 鸡内金: 拣去杂质, 漂净晒干; 22、 延胡索: 拣去杂质, 用水浸泡, 洗净, 晒晾, 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片或打碎; 23、 郁金: 用水浸泡。
27、, 洗净, 捞出晒晾, 润透, 切片, 晒干; 24、 苍术: 拣去杂质, 用水泡至七、 八成透, 捞出, 润透后切片, 晒干; 25、 薏苡仁: 取原药材, 除去残留皮壳、 杂质; 26、 大血藤: 用水浸泡, 洗净泥屑, 润透, 切片, 晒干; 27、 天门冬: 拣去杂质, 水洗净, 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段、 干燥; 28、 生地黄: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稍润, 切厚片, 干燥, 筛去碎屑; 29、 水蛭: 洗净, 闷软, 切段, 晒干。 0010 二、 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柴胡、 枳实、 白芍、 甘草、 丹参、 牛膝、 三棱、 莪术、 大血藤、 败酱、 香附、 大 黄。
28、、 黄柏、 茜草、 蒲黄、 白术、 黄芪、 党参、 山药、 天花粉、 鸡内金、 延胡索、 郁金、 苍术、 薏苡仁、 大血藤、 天门冬、 生地黄、 水蛭放入煎药容器内, 加水8倍量, 浸泡100分钟后, 武火煎煮沸腾, 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 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将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内;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 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 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 将两次煎煮液混合搅拌均匀, 分为3剂服用。 0011 组方中丹参有活血去瘀, 安神宁心, 排脓止痛的功能为君药; 莪术有行气破血, 消 积止痛的功能; 大血藤有败毒消痈, 活血通络, 祛风杀虫的功能, 二者为臣药。
29、, 三味药共同发 挥活血去瘀, 排脓止痛, 行气破血, 败毒消痈, 祛风杀虫的作用, 治疗慢性盆腔炎效力全面, 且以活血去瘀, 排脓止痛, 败毒消痈为主可治本, 败酱有清热解毒, 排脓破瘀的功能为佐药, 蒲黄有凉血止血, 活血消瘀的功能为使药, 与下余诸药是治标。 0012 本发明药物具有活血去瘀, 排脓止痛, 行气破血, 败毒消痈, 祛风杀虫的功能, 用于 治疗慢性盆腔炎, 疗程短、 见效快、 治愈后不复发。 0013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 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疗效观察资料。 0014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
30、兔30只, 雌雄兼用, 体重2.02.5kg, 分两组, 每组15只, 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 组, 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 超常量组为20ml/kg, 正常量为10ml/kg, 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 药, 每天两次, 连服7天, 每天观察给药反应, 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 饮食正常, 药物无不良 毒副作用。 0015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收治慢性盆腔炎门诊患者共32例。 0016 2、 诊断标准 典型症状为下腹部坠胀、 疼痛及腰骶部酸痛。 常在劳累、 长时间站立、 性交后及月经前 后加剧。 0017 3、 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 给患者服用, 每次服用1剂, 每天早、 晚各服1次, 8天为一个疗程, 连续服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7095998 A 7 用4个疗程。 0018 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 慢性盆腔炎症状消失, 恢复正常, 痊愈; 好转: 慢性盆腔炎症状明显好转, 下腹坠胀、 疼痛感减轻, 逐步恢复正常; 无效: 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0019 5、 治疗结果 (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 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32例, 结果显效26例, 显效率为 81.3%, 好转4例, 好转率为12.5%,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8%。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7095998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