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制备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同时制备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的方法.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06207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4.06 CN 101062077 B *CN101062077B* (21)申请号 200710111313.4 (22)申请日 2007.06.18 A61K 36/28(2006.01) A61K 9/00(2006.01) A23L 2/52(2006.01) A61P 3/06(2006.01) A61P 3/10(2006.01) C07H 1/08(2006.01) C07D 311/30(2006.01) (73)专利权人 石任兵 地址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 6 号 专利权人 刘。
2、斌 (72)发明人 石任兵 刘斌 姜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代理人 刘伟 CN 1317540 A,2001.10.17,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同时制备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 酮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同时制备甜叶菊中总甜菊苷和 甜叶菊中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其中甜叶菊总甜 菊苷主要包含有甜菊苷、斯替维伯苷、莱鲍迪 苷 A、B、C、D、E、F 和杜尔可苷 A 等。 甜 叶菊总黄酮主要包括木犀草素,槲皮素,木犀草 素-7-O-D葡萄糖苷,芹菜素-7-O-D-葡 萄 糖 苷, 槲 皮 苷, 槲 皮 素 -3-O-D-。
3、 阿 拉 伯 糖 苷 和 槲 皮 素 -3-O-4-O- 反 式 - 咖 啡 酰 基 -L- 鼠李糖 -(1 6)-D- 半乳糖苷 等。 甜叶菊中总甜菊苷和甜叶菊中总黄酮可由 溶剂提取法、溶剂萃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超 临界流体萃取法、柱色谱法、液 - 液逆流分配 色谱法等任意一种方法,或这些方法的任意组 合制备获得。 所制得的甜叶菊总甜菊苷中甜菊 苷类成分的含量以重量计为 5 100,其中, 甜菊苷和莱鲍迪苷两种成分的含量占全部甜菊 苷类含量以重量计为 5 100 ;甜叶菊总黄酮 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以重量计为 5 100,其 中木犀草素 -7-O-D- 葡萄糖苷、槲皮苷及槲 皮素 -3-O-。
4、4-O- 反式 - 咖啡酰基 -L- 鼠李 糖-(16)-D-半乳糖苷三种成分的含量占 全部总黄酮含量以重量计为 5 100。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孟佳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CN 101062077 B1/1 页 2 1. 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选用聚酰胺, 甜叶菊乙 醇提取物上样液浓度以生药量 g : 分散毫升数为 1 4 1 12, 吸附流速 2 9BV/h, 树 脂柱径高比 1 5 1 10, 上样量以生药量计为 100 500mg/mL, 先用 0。
5、 40乙醇洗 脱 1 4 倍树脂体积, 收集洗脱液, 减压回收溶剂, 残留物减压干燥, 得到甜叶菊总甜菊苷 ; 聚酰胺柱再用 40 90乙醇洗脱 3 6 倍树脂体积, 洗脱流速为 2 9BV/h, 收集洗脱液, 减压回收溶剂, 残留物减压干燥, 得到甜叶菊总黄酮。 2. 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甜叶菊干燥叶片 1kg, 50乙醇 14L 回流提取 3 次, 每次提取 1 小时, 减压回收溶剂, 得 提取物, 加水分散溶解, 使水溶液浓度为生药量分散毫升数16, 通过4L聚酰胺, 吸附 流速 2BV/h, 柱床径高比为 1 6, 上样量以生药量计为 250mg/。
6、mL, 水洗脱 3 倍柱体积, 收集 水洗液,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甜菊苷 ; 聚酰胺柱再用 50乙醇洗脱 7 倍柱体 积, 洗脱流速为 2BV/h, 收集 50乙醇洗脱液,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黄酮。 3. 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甜叶菊干燥叶片 1kg, 70乙醇 12L, 回流提取 3 次, 每次提取 1.5 小时, 回收溶剂, 提取 物加水分散溶解, 使水溶液浓度为生药量分散毫升数 1 6, 通过 6L 聚酰胺, 吸附流速 4BV/h, 柱床径高比为 1 7, 上样量以生药量计为 166mg/mL, 水洗脱 2 倍柱体积。
7、,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甜菊苷 ; 聚酰胺柱再用70乙醇洗脱7倍柱体积, 洗脱流速为2BV/ h, 收集 50乙醇洗脱液,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黄酮。 4. 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甜叶菊干燥叶片 1kg, 70乙醇 12L 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提取 2 小时, 回收溶剂, 提取 物加水分散溶解, 使水溶液浓度为生药量分散毫升数 1 4, 通过 3L 聚酰胺, 吸附流速 2BV/h, 柱床径高比为 1 7, 上样量以生药量计为 333mg/mL, 水洗脱 2 倍柱体积,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甜菊苷 ; 聚酰胺。
8、柱再用40乙醇洗脱7倍柱体积, 洗脱流速为2BV/ h, 收集 40乙醇洗脱液,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黄酮。 5. 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甜叶菊干燥叶片 1kg, 30乙醇 12L 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提取 2 小时, 回收溶剂, 提取物 加水分散溶解, 使水溶液浓度为生药量分散毫升数 1 10, 通过 5L 聚酰胺, 吸附流速 4BV/h, 树脂柱径高比为 1 4, 上样量以生药量计为 200mg/mL, 水洗脱 2 倍柱体积回收溶 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甜菊苷 ; 聚酰胺柱再用 70乙醇洗脱 5 倍柱体积, 洗脱流速为 2BV。
9、/h, 收集 70乙醇洗脱液,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黄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062077 B1/7 页 3 一种同时制备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 具体涉及到一种同时制备甜叶菊中总甜菊苷和甜叶菊 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质量控制方法及在食品、 饮料及药品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甜叶菊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为菊科甜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 的甜菊苷类和黄酮类成分, 其中甜菊苷类以无毒、 安全、 低热能、 甜味优质的特性在食品、 饮 料和医药卫生方面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 被誉为世界 “第三糖源” , 而甜叶菊中的黄酮类成 分又具有良好的降糖降压降脂的生物活性。目前, 虽有有关甜叶菊中甜菊苷类成分制备方 法的报道, 但同时提取分离制备甜叶菊中总甜菊苷和总黄酮的方法, 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制备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的制备方 法。 000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甜叶菊总甜菊苷作为甜昧剂、 药品辅料和矫味 剂在食品、 饮料及药品领域应用。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甜叶菊总黄酮可单独作为制剂或与某些降糖、 降压、 降脂药合用制成剂型, 应用于食品、 饮料及药品领域。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
11、在于提供一种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两个提取物 的组合物用于食品、 饮料及药品领域。 0007 本发明提出的甜叶菊总甜菊苷, 是从甜叶菊叶中提取的甜菊苷类活性成分的组 合, 其中主要化合物结构如下 : 0008 0009 说 明 书 CN 101062077 B2/7 页 4 0010 G- 葡萄糖基 Rh- 鼠李糖基 H- 氢原子 Xyl- 木糖 0011 本发明提出的甜叶菊总黄酮, 是从甜叶菊叶中提取的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组合, 其 中主要化合物结构如下 : 0012 0013 说 明 书 CN 101062077 B3/7 页 5 0014 本发明所述原料甜叶菊, 来源于菊科甜菊属多年生。
12、草本植物。本发明所述的同 时制备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 是指从甜叶菊干燥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 其中 甜叶菊总甜菊苷中主要包含有甜菊苷、 斯替维伯苷、 莱鲍迪苷 A、 B、 C、 D、 E、 F 和杜尔可 说 明 书 CN 101062077 B4/7 页 6 苷 A。甜叶菊总黄酮中主要包括木犀草素, 槲皮素, 木犀草素 -7-O-D 葡萄糖苷, 芹菜 素 -7-O-D- 葡萄糖苷, 槲皮苷, 槲皮素 -3-O-D- 阿拉伯糖苷, 槲皮素 -3-O-4-O- 反 式 - 咖啡酰基 -L- 鼠李糖 -(1 6)-D- 半乳糖苷 等。 0015 作为甜叶菊总甜菊苷, 其中甜菊苷类成分百分含量。
13、的总和为 5 100 (w/w), 其 中优选的为 50 100 (w/w)。 0016 作为甜叶菊总黄酮, 其中黄酮类成分百分含量的总和为 5 100 (w/w), 其中优 选的为 50 100 (w/w)。 0017 本发明所述的同时制备的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及其组合物, 除可应用 于食品工业外, 还可用于医药工业作矫味剂 ( 矫正某些药物的异殊、 怪味 ) 和辅料 ( 片剂、 丸剂、 胶囊等 )。并且由于甜菊苷可耐酸碱, 在 pH4 10 范围内, 100下加热, 其化学结构 不发生变化、 也不分解、 不产生微生物所需要的葡萄糖, 是属于非发酵性物质, 也有利于食 品保鲜和药品防。
14、霉。 0018 本发明所述的同时制备的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及其组合物可单独制 成制剂或与其他降糖、 降压、 降脂药物合用, 用于高血压, 糖尿病的治疗。 这些制剂具有与上 述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二者之一或全部相同或相近的药理活性和用途。 0019 在本发明所述的甜叶菊总甜菊苷所涵盖的各种活性成分之中, 最主要的是甜菊 苷、 莱鲍迪苷 A 等。 0020 在本发明所述的甜叶菊总黄酮所涵盖的各种活性成分之中, 最主要的是木犀 草素 -7-O-D- 葡萄糖苷、 槲皮苷、 槲皮素 -3-O-4-O- 反式 - 咖啡酰基 -L- 鼠李 糖 -(1 6)-D- 半乳糖苷 等。 0021 本。
15、发明还提出了所述甜叶菊总甜菊苷和总黄酮的制备工艺, 它可以采用以下任意 一种方法, 或这些方法的任意组合进行制备 : (1) 溶剂提取法 ; (2) 溶剂萃取法 ; (3) 大孔吸 附树脂法 ; (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5) 柱色谱法 ; (6) 液 - 液逆流分配色谱法。其中优选的 方法为聚酰胺柱色谱法。 0022 在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制备时,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0023 (1) 提取 : 所用溶剂可以是水或任意一种醇类、 酮类及酯类溶剂, 或这些溶剂按一 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剂, 或由这些溶剂与酸、 碱、 盐配成的酸性或碱性溶剂。提取方法可以 是煎煮、 加热回流、 超声提取、 。
16、冷浸、 渗漉、 微波提取、 高压提取等。 0024 优选的提取工艺为 : 甜叶菊干燥叶片加 30 90乙醇, 回流提取 2 3 次, 每次 提取 1 2 小时, 溶剂用量为 5 15 倍量 (L/kg)。 0025 (2) 过滤 : 包括离心、 抽滤、 超滤、 压滤等方法, 使用或不使用以下任意一种澄清剂 或其组合 : 醇沉剂, 明胶, 高岭土, 各种树脂, 聚乙二醇, 聚乙三醇, 壳聚糖以及天然澄清剂成 品如 101 果汁澄清剂、 ZTC+1 天然澄清剂等。 0026 (3) 浓缩 : 包括常压或减压条件下的薄膜蒸发、 旋转蒸发及煎煮浓缩等。 0027 (4) 干燥 : 包括真空干燥、 喷雾。
17、干燥、 冷冻干燥等。 0028 当采用溶剂萃取法进行制备时, 一般先将提取物混悬于水中, 然后用低极性的酯 类、 烷烃类或醚类溶剂(如石油醚、 乙醚、 己烷、 汽油、 乙酸乙酯等)萃取除去脂溶性杂质, 然 后用合适极性的溶剂, 如氯仿、 乙酸乙酯、 丙酮、 正丁醇等, 或是这些溶剂的混合物, 萃取同 时获得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 说 明 书 CN 101062077 B5/7 页 7 0029 优选的同时制备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叶菊总黄酮的聚酰胺纯化工艺为 : 选用聚酰 胺, 甜叶菊乙醇提取物上样液浓度 1 4 1 12( 以生药量 (g) 分散毫升数 ), 吸附流 速 2 9BV/h,。
18、 树脂柱径高比 1 5 1 10, 上样量为 100 500mg/mL( 以生药量计 ), 先 用 0 40乙醇洗脱 1 4 倍树脂体积, 收集洗脱液, 减压回收溶剂, 残留物减压干燥, 得 到甜叶菊总甜菊苷 ; 聚酰胺柱再用 40 90乙醇洗脱 3 6 倍树脂体积, 洗脱流速为 2 9BV/h, 收集洗脱液, 减压回收溶剂, 残留物减压干燥, 得到甜叶菊总黄酮。 0030 当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进行制备时, 可以对甜叶菊原材料直接进行萃取, 也可 以对上述任一方法和步骤所获得的产物进行萃取。 萃取时可以使用或不使用以下任一种类 溶剂及溶剂混合物 : 水、 醇类、 酮类及酯类溶剂。 0031 。
19、当采用柱色谱法进行制备时, 其处理的对象可以是上述提取步骤所获得的产物, 也可以是经上述溶剂提取法、 溶剂萃取法、 大孔吸附树脂法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初步纯化 后的产物。所用的固定相可以是硅胶、 聚酰胺、 氧化铝、 葡聚糖 (Sephadex 系列或 Sephadex LH-20 系列 )、 C-8、 C-18、 活性炭、 纤维素等, 所用的洗脱液因固定相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是 由水、 甲醇、 乙醇、 丙酮、 氯仿、 乙酸乙酯、 石油醚等组成的混合溶剂。 0032 当采用液 - 液逆流萃取法进行制备时, 其处理的对象可以是上述提取步骤的产 物, 也可以是经上述溶剂提取法、 溶剂萃取法、 大孔吸附。
20、树脂法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初步纯 化后的产物。一般先将提取物混悬于水中, 然后用低极性的酯类、 烷烃类或醚类溶剂 ( 如石 油醚、 乙醚、 己烷、 汽油、 乙酸乙酯等 ) 萃取除去脂溶性杂质, 然后用合适极性的溶剂, 如氯 仿、 乙酸乙酯、 丙酮、 正丁醇等, 或是这些溶剂的混合物, 萃取同时获得甜叶菊总甜菊苷和甜 叶菊总黄酮。 0033 同时制得的两个提取物可以单独或组合与其它任何中西药物或食物, 饮料按任意 比例配伍, 用于制备药物或功能性食品, 所制得的药物或功能性食品可以是胶囊剂、 片剂、 丸剂、 颗粒剂、 口服液、 糖浆、 冲剂、 酒剂、 注射剂、 膏剂、 散剂、 饮料等。 0034 。
21、本发明质量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含量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 0035 1. 总黄酮 0036 精密称取槲皮苷对照品适量(约5mg), 置10mL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槲皮苷对照品溶液 0.5、 1、 2、 3、 3.5ml 于 25ml 容量瓶中, 加 5 NaNO2溶液 1ml, 摇匀, 放置 6min ; 然后加 10 Al(NO3)3溶液 1ml, 摇匀, 放置 6min ; 再 加 4 NaOH 溶液 10ml, 最后用稀醇稀释定容至刻度, 摇匀, 放置 15min, 并随行做空白对照, 于 506nm 处测定吸光度。以槲皮苷对照品取样量为。
22、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037 精密称取干燥甜叶菊黄酮类提取物样品各 3 份, 每份 20mg, 置 50mL 量瓶中, 加 50乙醇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样品溶液 2mL, 槲皮苷对照品 溶液 0.5mL、 3.5mL 于 25ml 容量瓶中, 加 5 NaNO2溶液 1ml, 摇匀, 放置 6min ; 然后加 10 Al(NO3)3溶液 1ml, 摇匀, 放置 6min ; 再加 4 NaOH 溶液 10ml, 最后用稀醇稀释定容至刻度, 摇匀, 放置 15min, 于 506nm 处测定吸光度。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 0038 2. 甜菊苷、 莱。
23、鲍迪苷 A 0039 色谱条件 : 色谱柱 : Phenomenex Luna NH2柱 (250mm*4.6mm, 5m) ; 流动相 : 乙 腈 - 水 (78 22) ; 流速 : 1ml/min ; 检测波长 : 210nm ; 柱温 : 35。 0040 标准曲线绘制 : 分别精密吸取甜菊苷对照品溶液 ( 浓度为 0.67g/L)、 莱鲍迪 说 明 书 CN 101062077 B6/7 页 8 苷 A 对照品溶液 ( 浓度为 0.72g/L)、 0、 2、 4、 6、 8、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各色谱峰 峰面积, 以对照品进样量 (g) 为横坐标, 色谱峰峰面积为纵坐标,。
24、 绘制标准曲线。 0041 含量测定 : 精密称取 3 批甜叶菊总甜菊苷样品各 3 份, 每份约 20mg, 置 10mL 量瓶 中, 加 70乙腈超声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甜菊苷、 莱鲍迪苷 A 含量测定的供试品 溶液。精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 5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各色谱峰峰面积, 计算含量。 0042 3. 木犀草素 -7-O-D- 葡萄糖苷、 槲皮苷及槲皮素 -3-O-4-O- 反式 - 咖啡酰 基 -L- 鼠李糖 -(1 6)-D- 半乳糖苷 0043 色谱条件 : 色谱柱 : Hypersil ODS2 柱 (250mm*4.6mm, 5m) ; 流动相 : 乙。
25、腈 -0.2 磷酸水梯度洗脱, 17乙腈 25乙腈 (0 30min), 25乙腈 35乙腈 (30min 40min) ; 流速 : 1.0mL/min ; 检测波长 : 254nm ; 柱温 : 35。 0044 标准曲线绘制 : 分别精密吸取木犀草素-7-O-D-葡萄糖苷对照品溶液(浓度为 0.082g/L)、 槲皮苷对照品溶液(浓度为0.0232g/L)、 槲皮素-3-O-4-O-反式-咖 啡酰基 -L- 鼠李糖 -(1 6)-D- 半乳糖苷 对照品溶液 ( 浓度为 0.08g/L)0、 2、 4、 6、 8、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各色谱峰峰面积, 以对照品进样量 (g) 为。
26、横坐标, 色 谱峰峰面积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0045 含量测定 : 精密称取 3 批甜叶菊总黄酮样品各 3 份, 每份约 20mg, 置 50mL 量瓶中, 加 20乙腈超声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木犀草素 -7-O-D- 葡萄糖苷、 槲皮苷及 槲皮素 -3-O-4-O- 反式 - 咖啡酰基 -L- 鼠李糖 -(1 6)-D- 半乳糖苷 测定的供 试品溶液。 精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各色谱峰峰面积, 计算含 量。 0046 实施例 1 甜叶菊总甜菊苷和总黄酮制备工艺 0047 甜叶菊干燥叶片 1kg, 50乙醇 14L 回流提取 3 次, 每次。
27、提取 1 小时, 减压回收溶 剂, 得提取物, 加水分散溶解, 使水溶液浓度为 1 6( 生药量分散毫升数 ), 通过 4L 聚酰 胺, 吸附流速2BV/h, 柱床径高比为16, 上样量为250mg/mL(以生药量计), 水洗脱3倍柱 体积, 收集水洗液,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甜菊苷。 聚酰胺柱再用50乙醇洗脱 7 倍柱体积, 洗脱流速为 2BV/h, 收集 50乙醇洗脱液,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 黄酮。 测定甜叶菊总甜菊苷1中甜菊苷含量为37、 莱鲍迪苷A含量为15; 甜叶菊总黄酮 中总黄酮含量为85, 其中木犀草素-7-O-D-葡萄糖苷、 槲皮苷及槲皮素-3。
28、-O-4-O-反 式 - 咖啡酰基 -L- 鼠李糖 -(1 6)-D- 半乳糖苷 三种成分的含量为 12。 0048 实施例 2 : 甜叶菊总甜菊苷和总黄酮制备工艺 0049 甜叶菊干燥叶片 1kg, 70乙醇 12L, 回流提取 3 次, 每次提取 1.5 小时, 回收溶剂, 提取物加水分散溶解, 使水溶液浓度为 1 6( 生药量分散毫升数 ), 通过 6L 聚酰胺, 吸 附流速 4BV/h, 柱床径高比为 1 7, 上样量为 166mg/mL( 以生药量计 ), 水洗脱 2 倍柱体 积,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甜菊苷。聚酰胺柱再用 70乙醇洗脱 7 倍柱体积, 洗脱流速为 2。
29、BV/h, 收集 50乙醇洗脱液,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黄酮。测定甜 叶菊总甜菊苷中甜菊苷含量为 35、 莱鲍迪苷 A 含量为 15 ; 甜叶菊总黄酮中总黄酮含量 为 80, 其中木犀草素 -7-O-D- 葡萄糖苷、 槲皮苷及槲皮素 -3-O-4-O- 反式 - 咖啡酰 基 -L- 鼠李糖 -(1 6)-D- 半乳糖苷 三种成分的含量为 10。 0050 实施例 3 : 甜叶菊总甜菊苷和总黄酮制备工艺 说 明 书 CN 101062077 B7/7 页 9 0051 甜叶菊干燥叶片 1kg, 70乙醇 12L 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提取 2 小时, 回收溶剂, 提 取物加水分。
30、散溶解, 使水溶液浓度为14(生药量分散毫升数), 通过3L聚酰胺, 吸附流 速 2BV/h, 柱床径高比为 1 7, 上样量为 333mg/mL( 以生药量计 ), 水洗脱 2 倍柱体积, 回 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甜菊苷。聚酰胺柱再用 40乙醇洗脱 7 倍柱体积, 洗脱流 速为 2BV/h, 收集 40乙醇洗脱液,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黄酮。测定甜叶菊总 甜菊苷中甜菊苷含量为 36、 莱鲍迪苷 A 含量为 15 ; 甜叶菊中总黄酮含量为 75, 其中 木犀草素 -7-O-D- 葡萄糖苷、 槲皮苷及槲皮素 -3-O-4-O- 反式 - 咖啡酰基 -L- 鼠李 糖 。
31、-(1 6)-D- 半乳糖苷 三种成分的含量为 8。 0052 实施例 4 : 甜叶菊总甜菊苷和总黄酮制备工艺 0053 甜叶菊干燥叶片 1kg, 30乙醇 12L 回流提取 2 次, 每次提取 2 小时, 回收溶剂, 提 取物加水分散溶解, 使水溶液浓度为 1 10( 生药量分散毫升数 ), 通过 5L 聚酰胺, 吸附 流速 4BV/h, 树脂柱径高比为 1 4, 上样量为 200mg/mL( 以生药量计 ), 水洗脱 2 倍柱体积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即为甜叶菊总甜菊苷。聚酰胺柱再用 70乙醇洗脱 5 倍柱体积, 洗 脱流速为 2BV/h, 收集 70乙醇洗脱液, 回收溶剂, 减压干燥。
32、, 即为甜叶菊总黄酮。测定甜 叶菊总甜菊苷中甜菊苷含量为 35、 莱鲍迪苷 A 含量为 15 ; 甜叶菊总黄酮中总黄酮含量 为 75, 其中木犀草素 -7-O-D- 葡萄糖苷、 槲皮苷及槲皮素 -3-O-4-O- 反式 - 咖啡酰 基 - L- 鼠李糖 -(1 6)-D- 半乳糖苷 三种成分的含量为 10。 0054 实施例 5 : 甜叶菊总甜菊苷片的制备 0055 甜叶菊总甜菊苷 100g 0056 淀粉 100g 0057 上述组分混合均匀, 加滑石粉适量, 压制成 1000 片。 0058 实施例 6 : 甜叶菊总黄酮片的制备 0059 甜叶菊总黄酮 100g 0060 淀粉 100g 0061 上述组分混合均匀, 加滑石粉适量, 压制成 1000 片。 0062 实施例 7 : 甜叶菊总黄酮复方制剂的制备 0063 甜叶菊总黄酮 50g 0064 枳实总黄酮 50g 0065 银杏提取物 100g 0066 上述组分混合均匀, 装入硬明胶胶囊中, 共 2000 粒胶囊。 0067 实施例 8 : 甜叶菊总甜菊苷复方制剂的制备 0068 甜叶菊总甜菊苷 50g 0069 银杏提取物 100g 0070 上述组分混合均匀, 制成颗粒剂。 说 明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