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中药.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8157482
  • 上传时间:2020-01-24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90.8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56442.5

    申请日:

    20140418

    公开号:

    CN104161939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05,A61P1/00

    主分类号:

    A61K36/8905,A61P1/00

    申请人:

    刘勇

    发明人:

    刘勇

    地址: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湖心路333号7幢2单元502室

    优先权:

    CN20141015644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组成:白芍15份、青皮15份、金铃子15份、乌梅20份、香附15份、白术15份、神曲15份、茯苓20份、甘草8份、黄连15份、地榆炭25份、五味子10份。本发明采用适宜的药材及合适的配比,各药物之间能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效,5年来,通过对10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8%。愈后随访半年不再复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组成:白芍15份、青皮15份、金铃子15份、乌梅20份、香附15份、白术15份、神曲15份、茯苓20份、甘草8份、黄连15份、地榆炭25份、五味子10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肠炎是肠道的常见病,其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常因饮食不当,情绪抑郁,劳倦过度而复发,根据其病的临床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和肝气乘脾、瘀阻肠络等。本病的病位在脾胃,但与肝肾密切相关。其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胃肠功能失调为辅,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于大肠泄泻为其临床特点。目前,治疗慢性肠炎的方法大多数采用西药治疗,西药治疗只起到暂缓症状的作用,不能治本,几天后甚至数小时后,又会复发。中药治疗慢性肠炎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有许多种,但还没有一种针对于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进行治疗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组成:

    白芍15份、青皮15份、金铃子15份、乌梅20份、香附15份、白术15份、神曲15份、茯苓20份、甘草8份、黄连15份、地榆炭25份、五味子10份。

    本发明配方中所涉及到的中药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白芍【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青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肝、胆、胃经。【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金铃子【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苦,寒;有小毒。【归经】归肝、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乌梅【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h.)Sieb .et Zucc.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味】酸、涩,平。【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香附【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干燥根茎。【性味】辛、微苦、微甘,平。【归经】归肝、脾、三焦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白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神曲【来 源】: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性味】甘辛,温。【归经】入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茯苓【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黄连【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性味】 苦,寒。【归经】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地榆炭【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 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 Yu et Li 的干燥根。地榆炭:取净地榆片,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性味】 苦、酸、涩,微寒。【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五味子【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温。【归经】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病因是因七情所伤,情绪不稳,激怒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乘脾,失其健运,故腹痛则泻。其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肝气不舒,疏泄失常,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均为肝旺脾虚之象。本发明采用适宜的药材及合适的配比,各药物之间能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效,5年来,通过对10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8%。愈后随访半年不再复发。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9年2月-2013年3月间共收集了200例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门诊患者,其中,男122例,女78例,年龄31-56岁,病情2个月-1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服用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补脾益肠丸”,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10天。

    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10天。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好转: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100 62 36 2 98% 对照组 100 40 42 18 82%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组方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称取白芍15克、青皮15克、金铃子15克、乌梅20克、香附15克、白术15克、神曲15克、茯苓20克、甘草8克、黄连15克、地榆炭25克、五味子10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2

    称取白芍15克、青皮15克、金铃子15克、乌梅20克、香附15克、白术15克、神曲15克、茯苓20克、甘草8克、黄连15克、地榆炭25克、五味子10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3

    称取白芍15克、青皮15克、金铃子15克、乌梅20克、香附15克、白术15克、神曲15克、茯苓20克、甘草8克、黄连15克、地榆炭25克、五味子10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

    用于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肝气 乘脾证型 慢性 肠炎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肝气乘脾证型慢性肠炎的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574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