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袪瘤法及袪瘤器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袪瘤法及袪瘤器具.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396861.5 (22)申请日 2016.06.06 (71)申请人 邵波 地址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49区鸿昌 花园10座10D室 (72)发明人 邵波 (51)Int.Cl. A61B 17/12(2006.01) A61B 17/29(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袪瘤法及袪瘤器具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袪瘤法及袪瘤器具, 采用具 有紧箍功能的器具微创地送到病灶区并箍住肿 瘤的营养通道, 限其营养令其缓慢枯死。 成功与 否, 视其紧箍。
2、力适度与否。 过小, 枯死太慢, 患者 治疗耐心的考验期将延长; 过大, 枯死太快, 肿瘤 细胞中的恶变信息大部分仍被保存在正常细胞 中, 其后果与柳叶刀摘瘤的后果相近, 肿瘤扩散 的可能性大。 只有将其枯死时间控制在科学合理 的时长内, 才能在祛其有形根的同时, 除尽其无 形根。 因肿瘤细胞的恶变信息总在改变正常细胞 的原状信息, 故肿瘤缓慢枯死过程中, 变弱的恶 变信息被记录在正常细胞中用相对弱的新 恶变信息去替换先前的相对强的老恶变信息, 直 至正常细胞中的恶变信息为零, 彻底清除肿瘤的 无形根, 杜绝肿瘤扩散。 这就是信息论在癌症治 疗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
3、CN 105943112 A 2016.09.21 CN 105943112 A 1.一种祛瘤法及祛瘤器具, 其特征是箍瘤脖子法, 祛瘤器具是具有紧箍功能的器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祛瘤法及祛瘤器具, 其特征是箍瘤脖子法是指采用具有紧箍功 能的器具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箍住肿瘤的营养供应通道的方法, 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之后, 即可通过仪器观察到被箍肿瘤的颜色变暗、 变紫的过程; 若被箍肿瘤的颜色变暗、 变 紫, 则表明具有紧箍功能的器具已对被箍肿瘤之营养供应通道发挥了限流作用。 被箍肿瘤 的钳制时间不宜太短, 通常钳制时间控制在100小时到150小时之间为宜, 在此期间, 是被箍 。
4、肿瘤因缺乏营养而缓慢枯萎至死的过程; 期后, 枯死的被箍肿瘤体积将缩小很多倍, 并与机 体正常组织脱离; 是否准确箍住肿瘤与机体正常组织之间最细的连接处 “瘤脖子” 是细 致而重要的操作环节, 以及具有紧箍功能的器具箍住 “瘤脖子” 的压力要适中; 箍压过小, 肿 瘤枯萎太慢, 将增加或延长患者的治疗耐心的考验期; 箍压过大, 其营养通道切断得过快而 导致肿瘤枯死速度太快, 肿瘤细胞中的DNA所记录的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大部分仍然被保 留在机体正常组织的细胞之DNA之中, 即恶变信息的强度没有时间与机会进行衰减, 此时的 箍瘤脖子手术效果与用柳叶刀切除肿瘤的效果相接近, 新肿瘤将在患者体内的其他。
5、细胞中 受激而生长, 即 “肿瘤转移” 之可能性很大, 箍瘤脖子法的祛瘤技术的科学性与根治特征没 有发挥和体现出来。 只有将体内肿瘤枯萎死亡过程的时间控制在科学合理的时长之内, 箍 瘤脖子法才能令人满意地祛除肿瘤 “第一个根有形根” 的同时, 还要能清除肿瘤的 “第 二个根无形根” 肿瘤的细胞DNA中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传送到并保存在机体正常 组织细胞中, 无论是增强的, 还是减弱的分裂周期的新状态信息都能 “改写” 正常细胞DNA中 的细胞分裂周期的原状态信息。 这个祛除肿瘤的过程是肿瘤在因缺乏营养而缓慢枯萎死亡 的过程, 过程中肿瘤细胞中的DNA所记录的细胞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越来越弱地将不断。
6、地 重新记录在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DNA之中即不断地 “改写” 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实时状 态, 不断地用变弱的新恶变信息去替换先前的相对强烈的老恶变信息, 直至肿瘤完全枯死 后都将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之恶变信息完全为零的状态信息保存在机体正常细胞的DNA之 中, 完成清除肿瘤的 “第二个根无形根” 的任务, 实质上是通过肿瘤的缓慢死亡过程来 逐渐减弱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 直至在机体正常细胞中该恶变信息的 强度完全为零, 消除了原发肿瘤的恶变信息, 杜绝原发肿瘤的恶变信息在患者体内其它部 位重新形成新肿瘤的可能; 此时, 该肿瘤才能被认定为已治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祛瘤法。
7、及祛瘤器具, 其特征是按照箍瘤脖子法优先采用的具 有紧箍功能的器具为祛瘤钳, 祛瘤钳由钳口(1)、 钳箍(2)和钳簧(3)构成, 祛瘤手术前选择 紧箍力合适的祛瘤钳, 并将其钳箍(2)箍在人体体内的肿瘤与其机体正常组织的连接处, 即 俗称肿瘤的 “瘤脖子” 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祛瘤法及祛瘤器具, 其特征是祛瘤钳的钳口(1)是祛瘤钳 的前部分, 是将 “瘤脖子” 导入钳箍(2)的引导器; 钳箍(2)是祛瘤钳的中间部分, 是负责持续 箍住 “瘤脖子” 的构成部分; 钳簧(3)是祛瘤钳的后部分, 负责为祛瘤钳提供紧箍力的构成部 分; 在钳簧(3)内侧最宽的位置上, 分别在构成钳簧(3)。
8、的两个支簧上各设一个钳线耳(4), 分别为左钳线耳和右钳线耳; 副控线(6)对应设有左副控线和右副控线; 左副控线和右副控 线分别穿过相应的左钳线耳和右钳线耳之后, 与主控线(5)的一端连结; 左副控线和右副控 线的另一端与副控线环(10)连结; 主控线(5)的另一端与主控线环(9)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祛瘤法及祛瘤器具, 其特征是整个祛瘤钳为一根细丝绕制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943112 A 2 成, 在细丝的中点开始弯折绕制钳簧(3), 将钳簧(3)绕制成能获取紧箍力的形状, 在钳簧 (3)的两个分支交会处相汇, 绕制钳簧(3)左边的细丝开始绕制左半。
9、钳箍, 绕制钳簧(3)右边 的细丝开始绕制右半钳箍, 左半钳箍与右半钳箍构成钳箍(2); 左半钳箍的细丝绕制成左钳 口分支, 右半钳箍的细丝绕制成右钳口分支, 钳口(1)的每一支的端部被绕制成小圆环形, 钳口(1)两分支细丝绕制成具有八字形的开口度; 绕制祛瘤钳的细丝可以是对人体无害的 不锈金属丝, 也可以是对人体无害的塑料丝、 硅橡胶丝, 还可以是在不锈金属丝的外表面上 覆盖一层对人体无害的塑料层、 硅橡胶层, 具体选用何种材料的祛瘤钳,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选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祛瘤法及祛瘤器具, 其特征是术前, 祛瘤钳与内护管(8)一起 前后缩在其外护管(7)前部的管内, 。
10、祛瘤钳在外护管(7)的近管口位置, 内护管(8)紧跟祛瘤 钳之后, 内护管(8)在外护管(7)之中后部, 其长度稍长于外护管(7); 祛瘤钳与内护管(8)均 可在外护管(7)的管内自由滑动; 术中, 祛瘤器具的钳口(1)到达病灶部位并对准 “瘤脖子” 之后, 祛瘤钳被内护管(8)推出外护管(7)之外, 并受控制线控制而张开钳口(1), 并由外护 管(7)和内护管(8)共同作用, 继续将祛瘤钳推向 “瘤脖子” , 将 “瘤脖子” 落于钳箍(2)之内, 松开控制线, 钳箍(2)即可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 控制线由主控线(5)和左副控线及右副控 线构成的副控线(6)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
11、所述祛瘤法及祛瘤器具, 其特征是当祛瘤钳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之后, 将副控线(6)的一端与副拉线环(10)脱开之后, 可由主控线(5)将左副控线和右副控 线带出, 箍住肿瘤 “瘤脖子” 的祛瘤钳可脱离护管而独自留在体内继续箍住肿瘤的 “瘤脖 子” , 直到肿瘤缓慢枯萎死亡之后, 肿瘤即与人体正常组织分离; 此时, 可由微创口进入体内 的护管将完成任务的祛瘤钳回收到护管之内, 以及将枯萎死亡的肿瘤残体分割成小块化后 取出。 8.另一种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祛瘤法及祛瘤器具的发明构思所制成的祛瘤器具, 其特 征是外护管(7)之端口内部因要存放祛瘤钳而管径大, 其后部只有内设控制线的内护管(8) 在。
12、其中受控运动, 故其中部与后端的管径设计得足够小, 以致达到当病情需要将祛瘤器具 留在患者体内时, 尽量优化患者的治疗感觉。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943112 A 3 一种袪瘤法及袪瘤器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 具体说, 涉及一种肿瘤治疗方法以及袪除肿瘤的治疗器具 之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肿瘤, 尤其是其中的恶性肿瘤癌症, 是当前破坏与威胁人民身体健 康与生命的高危杀手。 肿瘤之所以被称之为 “高危杀手” , 是因为至今中西医学理论都没有 令人信服的揭示肿瘤病因之客观的、 确切的表述, 故当前处于分子层面的医学还没有客观 的、 。
13、概念清晰的病理理论指导下的疗效稳定地治疗癌症, 例如什么原因导致肿瘤细胞生长 速度比机体正常细胞快? 肿瘤细胞通过何种途径与方式改变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繁殖特征 的? 至少采用柳叶刀尽量扩大切除量的手术治疗后, 肿瘤是如何令机体正常组织细胞转变 成为肿瘤细胞?“癌细胞扩散或转移” 的说法是否客观、 真实、 充分、 准确地揭示了采用柳叶 刀器具摘瘤术后, 机体其他正常组织细胞转变成肿瘤细胞之机理? 等等。 0003 辛勤的医学工作者为了攻克恶性肿瘤癌症的治疗难关, 顽强地不断地探索, 提出并实施了多种肿瘤治疗方案, 如药物(包括靶向给药之类的药物)、 化疗、 放疗、 伽玛刀 等, 以及采用柳叶刀尽。
14、量扩大截切量的手术治疗方案。 然而, 在肿瘤病因并非清楚的情况 下, 难免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病理上的错误引导的现实。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生物电磁动力学和信息论关于细胞分裂周期的认识和应用, 提出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 并根据该方法发明一种袪瘤手术的袪瘤器具。 采用本发明的袪 瘤器具按本发明的袪瘤法将在袪除肿瘤及其 “有形根” 的同时, 袪除其 “无形根” , 杜绝机体 内其他正常组织细胞因前期的肿瘤而再次生长新的肿瘤, 杜绝所谓 “癌细胞扩散或转移” 的 现象。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是箍瘤脖子法, 并按箍瘤脖子法设计的袪 瘤器具是具有紧箍功能的器。
15、具。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出的箍瘤脖子法是指采用具有紧箍功能的器具箍住 肿瘤的 “瘤脖子” 箍住肿瘤的营养供应通道的方法, 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之后, 即可通 过仪器观察到被箍肿瘤的颜色变暗、 变紫的过程; 若被箍肿瘤的颜色变暗、 变紫, 则表明具 有紧箍功能的器具已对被箍肿瘤之营养供应通道发挥了限流作用。 被箍肿瘤的钳制时间不 宜太短, 通常钳制时间控制在100小时到150小时之间为宜, 在此期间, 是被箍肿瘤因缺乏营 养而缓慢枯萎至死的过程; 期后, 枯死的被箍肿瘤体积将缩小很多倍, 并与机体正常组织脱 离; 是否准确箍住肿瘤与机体正常组织之间最细的连接处 “瘤脖子”。
16、 是细致而重要的操 作环节, 以及具有紧箍功能的器具箍住 “瘤脖子” 的压力要适中; 箍压过小, 肿瘤枯萎太慢, 将增加或延长患者的治疗耐心的考验期; 箍压过大, 其营养通道切断得过快而导致肿瘤枯 死速度太快, 肿瘤细胞中的DNA所记录的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大部分仍然被保留在机体正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5943112 A 4 常组织的细胞之DNA之中, 即恶变信息的强度没有时间与机会进行衰减, 此时的箍瘤脖子手 术效果与用柳叶刀切除肿瘤的效果相接近, 新肿瘤将在患者体内的其他细胞中受激而生 长, 即 “肿瘤转移” 之可能性很大, 箍瘤脖子法的袪瘤技术的科学性与根治特征没有发挥和。
17、 体现出来。 只有将体内肿瘤枯萎死亡过程的时间控制在科学合理的时长之内, 箍瘤脖子法 才能令人满意地袪除肿瘤 “第一个根有形根” 的同时, 还要能清除肿瘤的 “第二个 根无形根” 肿瘤的细胞DNA中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传送到并保存在机体正常组织 细胞中, 无论是增强的, 还是减弱的分裂周期的新状态信息都能 “改写” 正常细胞DNA中的细 胞分裂周期的原状态信息。 这个袪除肿瘤的过程是肿瘤在因缺乏营养而缓慢枯萎死亡的过 程, 过程中肿瘤细胞中的DNA所记录的细胞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越来越弱地将不断被重新 记录在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DNA之中即不断 “改写” 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实时状态, 不 断地用变弱。
18、的新恶变信息去替换先前的相对强烈的老恶变信息, 直至肿瘤完全枯死后都将 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之恶变信息完全为零的状态信息保存在机体正常细胞的DNA之中, 完 成清除肿瘤的 “第二个根无形根” 的任务, 实质上是通过肿瘤的缓慢死亡过程来逐渐减 弱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 直至在机体正常细胞中该恶变信息的强度完 全为零, 消除了原发肿瘤的恶变信息, 杜绝原发肿瘤的恶变信息在患者体内其它部位重新 形成新肿瘤的可能; 此时, 该肿瘤才能被认定为已治愈。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具体方法是按照箍瘤脖子法优先采用的具有紧箍功能的器具 为袪瘤钳, 袪瘤钳由钳口、 钳箍和钳簧构成, 袪瘤手术。
19、前选择紧箍力合适的袪瘤钳, 并将其 钳箍箍在人体体内的肿瘤与其机体正常组织的连接处, 即俗称肿瘤的 “瘤脖子” 处。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袪瘤钳的钳口是袪瘤钳的前部分, 是将 “瘤脖子” 导入钳箍的 引导器; 钳箍是袪瘤钳的中间部分, 是负责持续箍住 “瘤脖子” 的构成部分; 钳簧是袪瘤钳的 后部分, 负责为袪瘤钳提供紧箍力的构成部分; 在钳簧内侧最宽的位置上, 分别在构成钳簧 的两个支簧上各设一个钳线耳, 分别为左钳线耳和右钳线耳; 副控线对应设有左副控线和 右副控线; 左副控线和右副控线分别穿过相应的左钳线耳和右钳线耳之后, 与主控线的一 端连结; 左副控线和右副控线的另一端与副。
20、控线环连结; 主控线的另一端与主控线环连结。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整个袪瘤钳为一根细丝绕制成, 在细丝的中点开始弯折绕制 钳簧, 将钳簧绕制成能获取紧箍力的形状, 在钳簧的两个分支交会处相汇, 绕制钳簧左边的 细丝开始绕制左半钳箍, 绕制钳簧右边的细丝开始绕制右半钳箍, 左半钳箍与右半钳箍构 成钳箍; 左半钳箍的细丝绕制成左钳口分支, 右半钳箍的细丝绕制成右钳口分支, 钳口的每 一支的端部被绕制成小圆环形, 钳口两分支细丝绕制成具有八字形的开口度; 绕制袪瘤钳 的细丝可以是对人体无害的不锈金属丝, 也可以是对人体无害的塑料丝、 硅橡胶丝, 还可以 是在不锈金属丝的外表面上覆盖一层对人。
21、体无害的塑料层、 硅橡胶层, 具体选用何种材料 的袪瘤钳,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术前, 袪瘤钳与内护管一起前后缩在其外护管前部的管内, 袪 瘤钳在外护管的近管口位置, 内护管紧跟袪瘤钳之后, 内护管在外护管之中后部, 其长度稍 长于外护管; 袪瘤钳与内护管均可在外护管的管内自由滑动; 术中, 袪瘤器具的钳口到达病 灶部位并对准 “瘤脖子” 之后, 袪瘤钳被内护管推出外护管之外, 并受控制线控制而张开钳 口, 并由外护管和内护管共同作用, 继续将袪瘤钳推向 “瘤脖子” , 将 “瘤脖子” 落于钳箍之 内, 松开控制线, 钳箍即可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 控。
22、制线由主控线和左副控线及右副控线构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105943112 A 5 成的副控线构成。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当袪瘤钳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之后, 将副控线的一端与副拉 线环脱开之后, 可由主控线将左副控线和右副控线带出, 箍住肿瘤 “瘤脖子” 的袪瘤钳可脱 离护管而独自留在体内继续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 直到肿瘤缓慢枯萎死亡之后, 肿瘤即与 人体正常组织分离; 此时, 可由微创口进入体内的护管将完成任务的袪瘤钳回收到护管之 内, 以及将枯萎死亡的肿瘤残体分割成小块化后取出。 0012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外护管之端口内部因要存放袪瘤钳而管径大, 其后。
23、部只有内 设控制线的内护管在其中受控运动, 故其中部与后端的管径设计得足够小, 以致达到当病 情需要将袪瘤器具留在患者体内时, 尽量优化患者的治疗感觉。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4 本发明的袪瘤法及袪瘤器具与当前正在使用药物, 包括靶向给药和中药, 化疗, 放 疗、 伽玛刀和柳叶刀等传统医疗理论和治疗方法及技术相比, 推广应用本发明, 对患者的主 要有益效果: 不从细胞的DNA中的分裂周期入手, 盲目地认定, 可以通过人体消化吸收系统、 肌肉注射、 静脉点滴等常规手段 “一对一” 地消灭已经成型的肿瘤之概率实在太小了。 理由 是对于口服药物治疗肿瘤而言, 当前所有的药物与肿瘤之间, 。
24、即药理与病理之间不是简单 的线性的因果逻辑关系, 口服药物通过肠道吸收后再去改写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可能性很 小, 治疗肿瘤的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化疗与放疗治疗方法也具有很大比重的盲目性, 与 其它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一样, 既能治癌同时也能致癌。 仅仅是在药物、 食物、 化疗、 放疗等 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治癌作用的比重大一些还是致癌作用的比重大一些的区分。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大多不能针对细胞分裂周期的修复发挥有效的疗效。 特别是采用柳叶 刀以扩大切除量为代价地摘除肿瘤, 将启动和激发人体另一个功能再生功能。 当人体 的皮肤完好, 没有伤口, 那么人体不会出现结痂现象。 只有当人体出现。
25、了创口, 则人体创口 处就会出现结痂。 结痂现象是人体组织强化再生的一种现象。 这意味着当柳叶刀切除了身 体上的肿瘤的同时也产生了创口, 使得人的机体受激而进入强化再生期, 在强化再生期内, 肿瘤的细胞与机体创口处组织细胞一样受激而强化再生, 繁殖加快。 故肿瘤切除之后, 通常 会激活机体正常细胞内记录的原发肿瘤细胞传送到人体全身机体正常细胞DNA内的肿瘤恶 变信息, 受到激活的肿瘤恶变信息将进入强化活动期。 只是要注意的是人体中不同系统的 细胞繁殖条件与环境不同, 所受遗传制约力也不同, 以至于都保留肿瘤恶变信息的不同组 织的细胞恶变成癌细胞的可能性差异非常大, 但在强化再生期内这些保留着肿。
26、瘤恶变信息 的细胞均处于激活状态, 只要遇到细胞分裂的条件时即会按照肿瘤恶变信息规定的细胞分 裂周期开始繁殖, 其繁殖速度比机体正常细胞的繁殖速度快, 如果不借助于医疗仪器监测, 新生肿瘤将很快地长到占位性肿瘤的大小, 此时患者才有症状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当多 位发现肿瘤包块时, 该肿瘤已经到了晚期。 也就是说, 不应该将采用柳叶刀摘除肿瘤后的5 年10年内出现肿瘤转移现象都算柳叶刀摘除肿瘤治疗成功的判断标准, 这种治愈判断标 准是错误的。 理由是从一个癌细胞受激、 激活、 繁殖开始, 发展到能占位的肿瘤包块本身就 需要5年10年的生长时间。 这意味着, 运用柳叶刀摘除肿瘤之后, 生长成占位。
27、性的肿瘤需 要5年至10年的生长时间, 在5年至10年之内发现有新的肿瘤现象都不能算柳叶刀摘除肿瘤 治疗成功。 问题就出在柳叶刀摘除肿瘤之上, 柳叶刀一刀下去, 只是摘除了肿瘤本身, 即切 除了肿瘤的有形根, 但没有清除肿瘤的无形根没有将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肿瘤的恶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105943112 A 6 变信息清除掉, 原肿瘤恶变信息还在遍及人体全身所有细胞, 在其中保存着, 或处于 “休眠 状态” 或处于 “激活状态” 。 一旦人体某一个保有肿瘤恶变信息的细胞被所处环境的某种条 件所激活而从DNA合成前期(G1期)有效进入与细胞分裂周期中的合成期(S期), 即容易进入。
28、 该细胞的分裂前期(G2期)和分裂期(M期), 即与被摘除的肿瘤相关的新肿瘤生长开始了。 本 发明的袪瘤法及袪瘤器具圆满地解决上述问题而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袪除了肿瘤有 形根的同时, 还要袪除肿瘤的无形根消除人体内被原肿瘤恶变信息篡改的所有细胞的 分裂周期, 令其恢复到正常细胞的分裂周期值, 即完成了杜绝原发肿瘤袪除之后新肿瘤再 形成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将拯救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 0015 说明书附图说明 0016 说明书附图是根据本发明的袪瘤器具之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之体现示意图, 并非实 际施工的加工图或装配图。 0017 附图1是本袪瘤器具的剖视图, 它图示了本袪瘤器具的结构, 袪瘤钳。
29、在外护管内 时, 钳口在钳簧的紧箍力和外护管管壁的共同作用下, 处于闭口状态。 0018 附图2是本袪瘤器具的剖视图, 它图示了当袪瘤钳被内护管推出外护管之后, 袪瘤 钳的钳口失去外护管的限制力而仅在钳簧的紧箍力作用下, 仍处于闭口状态。 0019 附图3是本袪瘤器具的剖视图, 它图示了当紧拉控制线时, 钳口处于开口状态。 0020 附图4是本袪瘤器具的剖视图, 它图示了当钳箍处于可以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位 置上之后, 松掉控制线, 钳箍在钳簧的紧箍力作用下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 0021 附图5是本袪瘤器具的剖视图, 它图示了当袪瘤钳完成箍住在肿瘤的 “瘤脖子” 动 作之后, 可松开。
30、副拉线环上的副控线头, 由主控线环上的主控线将副控线带出。 此时袪瘤钳 就独自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限制肿瘤的营养供应通道, 使得体内肿瘤在150小时左右 缓慢枯死。 0022 附图6是本袪瘤器具的剖视图, 它图示了当体内肿瘤缓慢枯死而脱落之后, 机体组 织表面通常不会流血, 也不会留下疤痕。 但袪瘤钳与已经枯死的肿瘤残体还在患者体内, 必 须取出。 0023 附图7是本袪瘤器具的剖视图, 它图示了回收袪瘤钳与肿瘤残体的护管准备。 0024 附图8是本袪瘤器具的剖视图, 它图示了护管进入患者体内后, 从内护管端口伸出 圆形环, 圆环形可钩住钳簧, 拉动主控线环、 副控线环即可将袪瘤钳拉入外护。
31、管内来。 然后 抽出整个护管即可无障碍且不会伤及患者内脏组织地抽出身体。 将圆环形换成一个小型夹 子后,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通过微创口将枯死萎缩的肿瘤残体取出。 此时, 肿瘤摘除手术才 算结束。 0025 具体技术措施 0026 措施一, 由内外护管搭配形成护送袪瘤钳到达瘤脖子处的功能; 0027 措施二, 在外护管内的内护管具有将袪瘤钳推出外护管的功能; 0028 措施三, 由主控线、 主控线环、 副拉线和副控线环配合左右线耳环形成袪瘤钳的操 控功能; 0029 措施四, 将完成了箍住瘤脖子之后, 可以依靠其自身的紧箍力独自箍住肿瘤之功 能; 0030 措施五, 将袪瘤钳的钳口尖部卷起来, 。
32、消除了钩挂体内器脏组织的可能。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5943112 A 7 0031 措施六, 在取肿瘤残体时, 发挥内护管加带夹钩所形成取肿瘤残体的功能。 0032 具体讲, 附图1是根据袪瘤法设计的袪瘤器具结构图。 该图所描绘的袪瘤器具体现 了箍瘤脖子法是指采用具有紧箍功能的器具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箍住肿瘤的营养供 应通道的方法, 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之后, 即可通过仪器观察到被箍肿瘤的颜色变暗、 变紫 的过程; 若被箍肿瘤的颜色变暗、 变紫, 则表明具有紧箍功能的器具已对被箍肿瘤之营养供 应通道发挥了限流作用。 被箍肿瘤的钳制时间不宜太短, 通常钳制时间控制在1。
33、00小时到 150小时之间为宜, 在此期间, 是被箍肿瘤因缺乏营养而缓慢枯萎至死的过程; 期后, 枯死的 被箍肿瘤体积将缩小很多倍, 并与机体正常组织脱离; 是否准确箍住肿瘤与机体正常组织 之间最细的连接处 “瘤脖子” 是细致而重要的操作环节, 以及具有紧箍功能的器具箍住 “瘤脖子” 的压力要适中; 箍压过小, 肿瘤枯萎太慢, 将增加或延长患者的治疗耐心的考验 期; 箍压过大, 其营养通道切断得过快而导致肿瘤枯死速度太快, 肿瘤细胞中的DNA所记录 的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大部分仍然被保留在机体正常组织的细胞之DNA之中, 即恶变信息 的强度没有时间与机会进行衰减, 此时的箍瘤脖子手术效果与用柳叶。
34、刀切除肿瘤的效果相 接近, 新肿瘤将在患者体内的其他细胞中受激而生长, 即 “肿瘤转移” 之可能性很大, 箍瘤脖 子法的袪瘤技术的科学性与根治特征没有发挥和体现出来。 只有将体内肿瘤枯萎死亡过程 的时间控制在科学合理的时长之内, 箍瘤脖子法才能令人满意地袪除肿瘤 “第一个根 有形根” 的同时, 还要能清除肿瘤的 “第二个根无形根” 肿瘤的细胞DNA中分裂周期 的恶变信息传送到并保存在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中, 无论是增强的, 还是减弱的分裂周期的 新状态信息都能 “改写” 正常细胞DNA中的细胞分裂周期的原状态信息。 这个袪除肿瘤的过 程是肿瘤在因缺乏营养而缓慢枯萎死亡的过程, 过程中肿瘤细胞中的D。
35、NA所记录的细胞分 裂周期的恶变信息越来越弱地将不断被重新记录在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DNA之中即不 断 “改写” 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实时状态, 不断地用变弱的新恶变信息去替换先前的相对强 烈的老恶变信息, 直至肿瘤完全枯死后都将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之恶变信息完全为零的状 态信息保存在机体正常细胞的DNA之中, 完成清除肿瘤的 “第二个根无形根” 的任务, 实 质上是通过肿瘤的缓慢死亡过程来逐渐减弱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的恶变信息, 直 至在机体正常细胞中该恶变信息的强度完全为零, 才算消除了原发肿瘤的恶变信息, 才能 杜绝原发肿瘤的恶变信息在患者体内其它部位重新形成新肿瘤的可能; 此时, 该肿。
36、瘤才能 被认定为已治愈。 0033 具体描绘了按照箍瘤脖子法优先采用的具有紧箍功能的器具为袪瘤钳, 袪瘤钳由 钳口(1)、 钳箍(2)和钳簧(3)构成, 袪瘤手术前选择紧箍力合适的袪瘤钳, 并将其钳箍(2)箍 在人体体内的肿瘤与其机体正常组织的连接处, 即俗称肿瘤的 “瘤脖子” 处。 0034 具体描绘了袪瘤钳的钳口(1)是袪瘤钳的前部分, 是将 “瘤脖子” 导入钳箍(2)的引 导器; 钳箍(2)是袪瘤钳的中间部分, 是负责持续箍住 “瘤脖子” 的构成部分; 钳簧(3)是袪瘤 钳的后部分, 负责为袪瘤钳提供紧箍力的构成部分; 在钳簧(3)内侧最宽的位置上, 分别在 构成钳簧(3)的两个支簧上各。
37、设一个钳线耳(4), 分别为左钳线耳和右钳线耳; 副控线(6)对 应设有左副控线和右副控线; 左副控线和右副控线分别穿过相应的左钳线耳和右钳线耳之 后, 与主控线(5)的一端连结; 左副控线和右副控线的另一端与副控线环(10)连结; 主控线 (5)的另一端与主控线环(9)连结。 0035 具体描绘了整个袪瘤钳为一根细丝绕制成, 在细丝的中点开始弯折绕制钳簧(3),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5943112 A 8 将钳簧(3)绕制成能获取紧箍力的形状, 在钳簧(3)的两个分支交会处相汇, 绕制钳簧(3)左 边的细丝开始绕制左半钳箍, 绕制钳簧(3)右边的细丝开始绕制右半钳箍, 左半。
38、钳箍与右半 钳箍构成钳箍(2); 左半钳箍的细丝绕制成左钳口分支, 右半钳箍的细丝绕制成右钳口分 支, 钳口(1)的每一支的端部被绕制成小圆环形, 钳口(1)两分支细丝绕制成具有八字形的 开口度; 绕制袪瘤钳的细丝可以是对人体无害的不锈金属丝, 也可以是对人体无害的塑料 丝、 硅橡胶丝, 还可以是在不锈金属丝的外表面上覆盖一层对人体无害的塑料层、 硅橡胶 层, 具体选用何种材料的袪瘤钳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 0036 具体描绘了术前, 袪瘤钳与内护管(8)一起前后缩在其外护管(7)前部的管内, 袪 瘤钳在外护管(7)的近管口位置, 内护管(8)紧跟袪瘤钳之后, 内护管(8)在外护管(7)之。
39、中 后部, 其长度稍长于外护管(7); 袪瘤钳与内护管(8)均可在外护管(7)的管内自由滑动; 术 中, 袪瘤器具的钳口(1)到达病灶部位并对准 “瘤脖子” 之后, 袪瘤钳被内护管(8)推出外护 管(7)之外, 并受控制线控制而张开钳口(1), 并由外护管(7)和内护管(8)共同作用, 继续将 袪瘤钳推向 “瘤脖子” , 将 “瘤脖子” 落于钳箍(2)之内, 松开控制线, 钳箍(2)即可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 控制线由主控线(5)和左副控线及右副控线构成的副控线(6)构成。 0037 具体描绘了当袪瘤钳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之后, 将副控线(6)的一端与副拉线环 (10)脱开之后, 可由。
40、主控线(5)将左副控线和右副控线带出, 箍住肿瘤 “瘤脖子” 的袪瘤钳可 脱离护管而独自留在体内继续箍住肿瘤的 “瘤脖子” , 直到肿瘤缓慢枯萎死亡之后, 肿瘤即 与人体正常组织分离; 此时, 可由微创口进入体内的护管将完成任务的袪瘤钳回收到护管 之内, 以及将枯萎死亡的肿瘤残体分割成小块化后取出。 0038 具体说明了另一种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袪瘤法及袪瘤器具的发明构思所制成的袪 瘤器具, 其外护管(7)之端口内部因要存放袪瘤钳而管径大, 其后部只有内设控制线的内护 管(8)在其中受控运动, 故其中部与后端的管径设计得足够小, 以致达到当病情需要将袪瘤 器具留在患者体内时, 尽量优化患者的治疗。
41、感觉。 0039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 0040 本发明所运用的主要原理就是箍住肿瘤的营养通道, 缓慢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 量, 缓慢饿死肿瘤, 让肿瘤细胞, 特别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之恶变信息强度逐渐变弱 的信息强度记录在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中, 直至机体正常组织细胞DAN中所记录的恶性肿瘤 细胞的分裂周期之恶变信息强度等于零。 故本发明采用的主要原理有二: 一是减少肿瘤的 营养供应量; 二是运用信息论, 在缓慢饿死肿瘤的过程中用强度相对弱的恶性肿瘤细胞的 分裂周期之恶变信息替换机体正常组织细胞DAN中所记录的强度相对强的恶性肿瘤细胞的 分裂周期之恶变信息, 直至其恶变信息强度为零。 0041 本发明的主要功能 0042 按照本发明的袪瘤法, 用袪瘤器具逐渐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量, 缓慢饿死肿瘤, 逐 渐让机体正常组织细胞DAN中所记录的肿瘤细胞的恶变信息强度降为零, 才能杜绝长出新 的肿瘤。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5943112 A 9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0 CN 10594311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