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源于传统中药丸剂的处方药味采用超微粉碎技 术制得的药物组合物,制成的制剂为丸剂、片剂或胶囊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丸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对丸剂的名称、处方、规格、剂量以 及服用方法就有记述。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方剂788个,其中丸剂284个,占36%。 《伤寒杂病论》、《金匮药略》中已有用蜂蜜、糖、淀粉糊、动物药汁液作丸剂粘合剂的记载, 金元时代开始有丸剂包衣。明代有朱砂包衣,一直沿用至今,如七珍丸、梅花点舌丸、妇科 通经丸等。目前,丸剂在中成药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丸剂占50%,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丸剂208个,占43.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丸 剂217个,占36.3%。
如下传统中药丸剂疗效确切,临床反馈极佳,自古应用至今已有数百年之久,其中六味 地黄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01页,六味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2册 第62页,杞菊地黄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68页,明目地黄丸来源于《中国 药典》2005年版一部492页,麦味地黄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63页,归芍地 黄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18页,济生肾气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 部547页,桂附地黄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56页,知柏地黄丸来源于《中国 药典》2005年版一部494页,金匮肾气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20册第192页,七 味都气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04页,八味肾气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 第8册第7页,妇科再造丸来源于《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妇科491页,固本丸来源于 《卫生部药品标准》第2册第137页,八宝坤顺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11页, 八珍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12页,八珍益母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 一部312页,人参再造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13页,人参养荣丸来源于《中 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14页,万氏牛黄清心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31页, 女金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40页,小活络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 部356页,天王补心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60页,五子衍宗丸来源于《中国 药典》2005年版一部364页,中风回春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75页,少腹逐 瘀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74页,中华跌打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 部376页,温经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册第159页,补肾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 标准》第2册第121页,河车补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3册第104页,参苓白术丸 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4册第100页,理中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5册第154 页,白癜风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5册第55页,神香苏合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 标准》第15册第162页,安宫牛黄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51页,牛黄清心 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85页,乌鸡白凤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398页,艾附暖宫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11页,石斛夜光丸来源于《中国药 典》2005年版一部413页,四神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23页,白带丸来源于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25页,加味逍遥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28页, 逍遥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64页,耳聋左慈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 一部430页,再造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32页,当归养血丸来源于《中国药 典》2005年版一部437页,安坤赞育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50页,苏合香丸 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66页,龟鹿补肾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475页,补中益气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80页,拨云退翳丸来源于《中国药 典》2005年版一部489页,固经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94页,金嗓利咽丸来 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98页,金嗓散结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99 页,参茸保胎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11页,柏子养心丸来源于《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516页,冠心苏合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51页,桂枝茯苓丸来 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59页,健步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66页, 脑立清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70页,脑得生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 一部571页,狼疮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72页,消瘿丸来源于《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583页,调经促孕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84页,梅花点舌丸来 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93页,清咽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617页, 清眩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620页,跌打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629页,蛤蚧定喘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631页,锁阳固精丸来源于《中国药 典》2005年版一部632页,舒肝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634页,舒肝和胃丸来 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635页,痛经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639页, 强阳保肾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641页,橘红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 一部656页,二十五味珊瑚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92页,二十五味松石丸来 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91页,礞石滚痰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659 页,牛黄醒消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4册第42页,肉寇五味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 标准》蒙药分册第62页,舒筋活血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册第155页,西黄丸来 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9册第71页,养阴清肺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9册第 144页,右归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册第55页,玉屏风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 准》第1册第52页,左归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册第54页,独活寄生丸来源于 《卫生部药品标准》第2册第179页,附子理中丸来源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84页, 黄芪建中丸《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脾胃内科504页,大活络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 准》第6册第12页,复方羊肝丸《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眼科256页,骨刺丸来源于《卫 生部药品标准》第11册第129页,金锁固精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册第99页, 抗骨质增生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册第86页,克银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 第6册第69页,益心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5册第171页,醒脑再造丸来源于《卫 生部药品标准》第4册第217页,滋补肝肾丸来源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册第161页。
但是,制备丸剂的工艺多是将处方药材粉碎成细粉(80目左右),在转动的适宜的容器 或机械中,将药材细粉与赋形剂交替润湿、撒布,不断翻滚,逐渐增大,制得合适的丸剂, 烘干制得;或将药材细粉加适宜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备成软硬适宜、可塑性较大的丸块, 再依次制备丸条、分粒、搓圆而成丸粒,烘干制得。上述丸剂的传统制备工艺存在较多不足: ①有效成分溶出度低,大大影响其吸收利用和临床疗效;②纤维性药材、动物类药材和树脂 类药材等采用普通粉碎方法较难粉碎彻底,严重影响丸剂成型工艺,制得的丸剂外观、丸重 差异等多数不符合要求;③药物细粉粒度较大,多数为80目(约180μm)左右,有效成分 生物利用度较低,中药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④制得丸剂溶散时间较长,多数接近甚至超过 60分钟,不符合药典要求;⑤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相应提高。
可见,对上述传统丸剂工艺进行改进,制定一种合理、高效、经济可行的制备工艺,从 而制得有效成分溶出度高,溶散时间短,吸收利用充分,疗效好的制剂,包括丸剂、片剂或 胶囊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满足和保障国民的用药需求。
充分领悟中药微粉碎技术的精髓,选取有代表性经典方药,探索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工 艺方法,合理地改进和应用超微粉碎技术于中药制药行业,并将其规模化、产业化,是目前 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源于传统中药丸剂的处方药味采用 超微粉碎技术制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合理、高效、经济可行的制备工艺,制 得有效成分溶出度高,溶散时间短,吸收利用充分,疗效好的丸剂、片剂或胶囊剂。
首先,为弥补现有丸剂传统制备工艺的不足,提高传统中药丸剂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提 高临床疗效,本发明将超微粉碎技术引入丸剂制备工艺中。超微粉碎技术是使物料微细及超 细化的机械加工方法,是提供超微粉体的重要手段之一。超微粉碎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 项高新技术,指利用机械或流体力学的途径将物料粉碎至粒径小于10μm以下的过程。超微 细粉末是超微粉碎的最终产品,具有一般颗粒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殊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溶解 性、分散性、吸附性等;对于中药材而言,细胞破壁率大大提高,高达90%,各类有效成分 呈释放状态,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成倍增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超微粉碎技术逐渐被 应用到中医药中来,赋予了传统中药更多的现代高科含量,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作为一项新的 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它大多是指对中药 细胞级微粉碎和细胞级微粉中药制备,是以打破中药材细胞为目的的粉碎作业。中药超微粉 碎技术具有诸多优点:a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从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服用剂量减少, 节约中药材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b提高复方粉碎匀化作用,体现中医特色;c保 留生物活性成分,提高药物疗效;d减小口服颗粒感;e避免外界污染,杀虫、抑菌等附加作 用。
中药超微粉碎的设备种类繁多,目前较常应用的主要有三大类:振动式超微粉碎机、气 流式超微粉碎机、机械式超微粉碎机。气流式设备虽无伴生热量,粉碎温度低,但是能量利 用率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而且不适用于加辅料的超微粉碎技术;机械式设备操作简捷 方便,进料适用粒径范围大,但是设备易升温,机械零部件磨损严重,磨损微粒直接污染物 料,重金属大大超标,而且所得微粉的粒度偏大;而振动式设备采用全合金材料作研磨介质, 同时特殊的原理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零部件的磨损,粉碎效率高,所得粉体粒度(D50)可达10 μm以下,同时与低温技术结合,同样适用于低熔点和热敏性药材,应用范围广,为目前最 理想的超微粉碎设备。故本发明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机进行制剂的超微粉碎,既有粉碎效率 高,微粉粒度小,能耗小的优点,又可以应用新型的超微粉碎方法——加辅料超微粉碎的方 法,更好的发挥制剂的疗效。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普通超微粉碎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
a、取处方中全部中药材,粉碎成粗粉,置振动式超微粉碎机中超微粉碎10~80分钟, 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所需的制剂;
b、取处方中适宜提取的中药材进行提取,浓缩,干燥,得干燥物,备用;其余中药材粉 碎成粗粉,于上述干燥物一起置振动式超微粉碎机中超微粉碎10~80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 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所需的制剂。
为保证本制剂疗效,制剂所采用的超细药物组合物必须达到规定的粒度:D50不大于10μm 且D90不大于50μm,从而保证90%以上的破壁率,使得药材细胞内的各类有效成分较好地暴 露出来呈释放状态,最大程度地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另外,上述所得制剂可以为丸剂、片剂或胶囊剂。
最后,本发明的最优配方组成在后面具体实施例中体现。
方式二:加辅料超微粉碎
发明人提供了本发明制备工艺中所加入药用辅料的具体比例为:
处方药材 100份 润湿剂 0~10份 分散剂 0~20份
生物粘附剂 0~10份 高效崩解剂 0~10份
本发明所使用的辅料是经过筛选并最终确定的组合,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其中润 湿剂为卵磷脂、泊洛沙姆、聚乙二醇中的任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物;生物粘附剂为壳聚糖、 卡波姆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一种或二种的组合物;分散剂为微粉硅胶、环糊精、淀粉、 糊精中的任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物;高效崩解剂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 超级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微晶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 二种以上的组合物。
生物粘附剂壳聚糖、卡波姆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黏附性能,可延 长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卡波姆在偏碱性条件下自身带负 电荷,肠道可提供偏碱性的环境,卡波姆可在肠道中形成亲水性的高黏度凝胶,吸附于肠道 黏膜上,增强药物在肠道的滞留时间,促进药物润湿,增强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壳聚糖是 常用的天然可生物降解的黏附材料和缓释材料,并具促进药物粘膜吸收的作用,是自然界惟 一存在的聚阳离子多糖,壳聚糖是N-乙酰-D-葡萄糖胺与D-葡萄糖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 而成的线性长链高聚物分子,含有大量可以与其他分子形成氢键的-OH和-NH2基团,-NH2质子 化形成-NH3+使分子带正电,上述分子特性使壳聚糖成为优良的生物黏附材料,在胃液的酸性 pH条件下,壳聚糖形成亲水性的高黏度凝胶,易吸附于胃肠道黏膜上,延长药物的滞留时间, 促进药物润湿,增强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而且壳聚糖还可以打开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 进一步促进药物吸收。
润湿剂卵磷脂、泊洛沙姆、聚乙二醇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作用,可以充分润湿超微细粉 表面,大大降低微粉的表面张力,防止微粉聚结成团,同时超微细粉润湿性的提高,增强了 其与胃肠壁的耦合能力,充分接触,释放有效成分,提高生物利用度。
分散剂微粉硅胶、环糊精、淀粉、糊精等为超微细粉的高度分散提提供了表面积极大的 载体,同时可以中和部分微粒所带电荷,消除微粒表面气膜,使得超微细粉的表面能大大降 低,不再出现药物聚结成团现象,流动性增强,完全可以进行片剂、胶囊剂等制剂的制备,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药物的稳定性。
高效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超级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 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微晶纤维素等的加入,利于胶囊剂、片剂、丸剂等制剂迅速释 放药物,较短时间内达到起效浓度,迅速起效。
发明人还提供了采用方式二制备本发明制剂的几种制备方法,具体为:
a、取处方中全部中药材,粉碎成粗粉,加入制剂辅料,置振动式超微粉碎机中超微粉碎 10~80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所需的制剂;
b、取处方中适宜提取的中药材进行提取,浓缩,干燥,得干燥物,备用;其余中药材粉 碎成粗粉,加入制剂辅料,于上述干燥物一起置振动式超微粉碎机中超微粉碎10~80分钟, 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所需的制剂。
同时,为保证制剂疗效,制剂所采用的超细药物组合物必须达到规定的粒度:D50不大于 10μm且D90不大于50μm,从而保证90%以上的破壁率,使得药材细胞内的各类有效成分较 好地暴露出来呈释放状态,最大程度地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另外,本发明所得制剂可以是浓缩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最后,本发明的最优配方组成在后面具体实施例中体现。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了超微粉碎技术,彻底克服了丸剂传统制备工艺的不足,大大 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度,生物利用度成倍提高,临床疗效普遍反应良好,具体优势如下:
1、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采用本专利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制剂与传统工艺制得的丸剂相 比,成倍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中药粗粉经超微粉碎后,细胞破壁率达90%以上,细胞 内的各类有效成分较好地暴露出来呈释放状态,有效成分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能 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起效浓度,迅速发挥疗效。
2、制备工艺效率高,能耗小:相比较于气流式超微粉碎机能耗大,能量利用率低,生产 成本高的不足,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能耗小、效率高的振动式微粉机进行超 微粉碎,颗粒D50可达到10μm以下,而且本发明制备工艺中还可加入必要的润湿剂等辅料, 微粉团聚、吸附现象得到彻底解决,进一步增强药效,这是任何超微粉碎方式所无法达到的。
3、药材粉碎彻底,方便成型:采用加辅料的超微粉碎技术,纤维性强、韧性大及树脂类 等难粉碎的药材被粉碎彻底,细粉粒度可达10μm以下,而且粒度分布范围小,方便成型, 制得的丸剂外观漂亮,丸重差异均符合要求。
4、所得制剂在胃内溶散时间(或崩解时间)时间短,起效迅速:高效崩解辅料的加入及 高频的振动混合效果,使得所得制剂的溶散时间(或崩解时间)明显缩短,多数在30分钟以 内,患者服用后起效迅速。
5、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应用推广:本发明的加辅料超微粉碎制 备工艺为类似的工艺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随着超微粉碎技术的不断改进,定能得到众 多药学研究者的认可,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指日可待。
6、对本发明所得的制剂剂与原普通工艺制得的丸剂进行全面的比较,结果如下:
表1 原工艺与本发明创新工艺效果比较表(以六味地黄丸为例)
注:上述比较均以相同剂型(丸剂)进行比较。
表2 原工艺与本发明创新工艺效果比较表(以少腹逐瘀丸为例)
注:上述比较均以相同剂型(丸剂)进行比较。
表3 原工艺与本发明创新工艺效果比较表(以安宫牛黄丸为例)
注:上述比较均以相同剂型(丸剂)进行比较。
表4 原工艺与本发明创新工艺效果比较表(以脑立清丸为例)
注:上述比较均以相同剂型(丸剂)进行比较。
表5 原工艺与本发明创新工艺效果比较表(以消瘿丸为例)
注:上述比较均以相同剂型(丸剂)进行比较。
表6 原工艺与本发明创新工艺效果比较表(以礞石滚痰丸为例)
注:上述比较均以相同剂型(丸剂)进行比较。
可见,本发明取得了突出的技术效果,达到了发明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处方来源于六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 160g 山茱萸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制法:以上六味,进行串料粗粉碎,过10目筛,然后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10分钟,制 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六味地黄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2(处方来源于六味地黄丸)
处方:同实施例1
制法:以上六味,熟地黄、茯苓、泽泻加水煎煮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干燥,得干膏 粉,备用;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进行串料粗粉碎,过10目筛,加入卵磷脂20g、壳聚糖30g、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0g,与上述干膏粉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80分钟,制得超细药 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六味地黄浓缩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3(处方来源于六味丸)
处方:熟地黄 160g 五味子 80g 山药 80g
泽泻 60g 牡丹皮 60g 茯苓 60g
制法:以上六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卵磷脂25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 20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六味浓缩丸剂、片剂和胶囊 剂。
实施例4(处方来源于杞菊地黄丸)
处方:枸杞子 40g 菊花 40g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制法:以上八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泊洛沙姆58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 碎30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杞菊地黄丸剂、片剂和胶 囊剂。
实施例5(处方来源于杞菊地黄丸)
处方:同实施例4
制法:以上八味,泽泻、茯苓粉碎成细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 合并煎液,滤过,备用;熟地黄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 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煎液合并,浓缩,干燥,得干膏粉,备用;取枸杞子以 45%乙醇作溶剂,山茱萸53.3g、牡丹皮33.5g及菊花以70%乙醇作溶剂,照液浸膏剂与浸 膏剂项下的渗漉法,浸渍24小时后,分别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干燥,得干膏粉, 备用;将山药、剩余的牡丹皮和山茱萸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干膏粉混匀,加入聚乙二醇6000 2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40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 术,制得杞菊地黄浓缩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6(处方来源于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枸杞子 60g 菊花 60g
当归 60g 白芍 60g 蒺藜 60g 石决明(煅) 80g
制法:以上十二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卵磷脂25g和泊洛沙姆50g,一起于振动 式超微粉碎机粉碎50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明目地黄 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7(处方来源于明目地黄丸)
处方:同实施例6
制法:以上十二味,将熟地黄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 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干燥,备用;取山茱萸、牡丹皮、白芍、菊花、当归40g、 蒺藜、枸杞子以70%乙醇为溶剂,泽泻以45%乙醇为溶剂,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 法,分别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合并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备用;取山药、 茯苓、石决明及当归20g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干膏粉混匀,加入卵磷脂45g和泊洛沙姆30g, 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60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 得明目地黄浓缩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8(处方来源于麦味地黄丸)
处方:麦冬 60g 五味子 40g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制法:以上八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聚乙二醇400020g和泊洛沙姆40g,一起 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70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麦 味地黄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9(处方来源于麦味地黄丸)
处方:同实施例8
制法:以上八味,取泽泻、麦冬、茯苓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干燥,备用;取熟地黄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 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干燥,备用;将山药、剩余的 牡丹皮和山茱萸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干膏粉混匀,加入卵磷脂30g和聚乙二醇4000 50g, 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15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 得明目地黄浓缩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10(处方来源于归芍地黄丸)
处方:当归 40g 白芍(酒炒) 40g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制法:以上八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聚乙二醇4000 20g和泊洛沙姆40g,一起 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25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归 芍地黄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11(处方来源于济生肾气丸)
处方: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120g 泽泻 60g 肉桂 20g 附子(制) 20g
牛膝 40g 车前子 40g
制法:以上十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卵磷脂25g、微粉硅胶30g、壳聚糖15g和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2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35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 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济生肾气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12(处方来源于桂附地黄丸)
处方:肉桂 20g 附子(制) 20g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制法:以上八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泊洛沙姆10g、微粉硅胶20g、壳聚糖20g 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45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 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桂附地黄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13(处方来源于桂附地黄丸)
处方:同实施例12
制法:以上八味,泽泻、茯苓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 合并滤液,滤过,备用;熟地黄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 次1小时,合并煎液,与上述煎液一起浓缩,干燥,备用;山茱萸及牡丹皮40g照流浸膏与 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以70%乙醇为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 浓缩,干燥,备用;剩余的牡丹皮及其余山药等三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干膏粉混匀,加 入泊洛沙姆25g、环糊精30g、壳聚糖40g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5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 碎机粉碎55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桂附地黄浓缩丸剂、 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14(处方来源于知柏地黄丸)
处方:知母 40g 黄柏 40g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制法:以上八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泊洛沙姆25g、环糊精30g、壳聚糖15g和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2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65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 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知柏地黄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15(处方来源于知柏地黄丸)
处方:同实施例14
制法:以上八味,将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粉碎成粗粉,加水煮煎二次,第一次3小时, 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备用;取熟地黄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 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与上述煎液合并,浓缩,干燥,备用;取牡 丹皮40g,山茱萸46.9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以80%乙醇作溶剂,浸渍24 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备用;取山药、剩余的山茱萸及剩 余的牡丹皮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干膏粉混合,加入泊洛沙姆30g、微粉硅胶60g、卡波姆 30g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75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 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知柏地黄浓缩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16(处方来源于金匮肾气丸)
处方:地黄 108g 山药 27g 茱萸(酒炙) 27g
茯苓 78g 牡丹皮 27g 泽泻 27g
桂枝 27g 附子(炙) 4.5g 牛膝(去头) 27g
车前子(盐炙) 27g
制法:以上十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卵磷脂38.5g、微粉硅胶30g、卡波姆20g 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13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 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金匮肾气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17(处方来源于七味都气丸)
处方:五味子(制) 150g 山茱萸(制) 200g 茯芩 150g
牡丹皮 150g 熟地黄 400g 山药 200g
泽泻 150g
制法:以上七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聚乙二醇20g、淀粉40g、聚乙烯吡咯烷酮 50g和超级羧甲基淀粉钠5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18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 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七味都气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18(处方来源于八味肾气丸)
处方:熟地黄 400g 山药(麸炒) 200g 茯苓 150g
五味子(醋制) 200g 肉桂 50g 泽泻(盐制) 150g
附子(制) 50g 牡丹花 150g
制法:以上八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微粉硅胶135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 粉碎23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八味肾气丸剂、片剂和 胶囊剂。
实施例19(处方来源于妇科再造丸)
处方:当归 200g 白术 200g 熟地黄 200g
川芎 150g 白芍(酒炒) 150g 香附(醋制) 150g
益母草 150g 黄芪 100g 杜仲 100g
艾叶(炒) 100g 麦冬 50g 阿胶 50g
甘草 50g 陈皮 50g 茯苓 50g
砂仁 10g
制法:以上十六味,取白术、熟地黄、川芎、白芍、益母草、黄芪、香附、杜 仲、艾叶、甘草粉碎成粗粉或切片,加水煎煮,滤过,加入阿胶烊化,浓缩,干燥,备用; 取当归、陈皮、麦冬、茯苓、砂仁制成细粉,与上述干膏粉混合,加入环糊精100g,一起于 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28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妇科 再造浓缩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20(处方来源于固本丸)
处方:熟地黄 100g 党参 50g 地黄 100g 天冬 100g 麦冬 100g
制法:以上五味,党参、麦冬粉碎成细粉,熟地黄、地黄、天冬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 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上述药物细粉,干燥,加入淀粉90g, 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33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 得固本浓缩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21(处方来源于八宝坤顺丸)
处方:熟地黄 80g 地黄 80g 白芍 80g 当归 80g 川芎 80g
人参 40g 白术 80g 茯苓 80g 甘草 40g 益母草 40g
黄芩 80g 牛膝 40g 橘红 80g 沉香 40g 木香 16g
砂仁 40g 琥珀 40g
制法:以上十七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糊精5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 38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八宝坤顺丸剂、片剂和胶囊 剂。
实施例22(处方来源于八珍丸)
处方:党参 100g 白术(炒) 100g 茯苓 100g 甘草 50g
当归 150g 白芍 100g 川芎 75g 熟地黄 150g
制法:以上八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微粉硅胶5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 碎43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八珍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23(处方来源于八珍益母丸)
处方:益母草 200g 党参 50g 白术(炒) 50g 茯苓 50g
甘草 25g 当归 100g 白芍(酒炒) 50g 川芎 50g
熟地黄 100g
制法:以上九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微粉硅胶10g、壳聚糖55g和低取代羟丙基 纤维素35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48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 制剂技术,制得八珍益母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24(处方来源于人参再造丸)
处方:人参(去芦) 100g 蕲蛇(黄酒浸制)100g 广藿香 100g
檀香 50g 母丁香 50g 玄参 100g
细辛 50g 香附(醋制) 50g 地龙 25g
熟地黄 100g 三七 25g 乳香(醋制) 50g
青皮 50g 豆蔻 50g 防风 100g
何首乌(制) 100g 川芎 100g 片姜黄 12.5g
黄芪 100g 粉甘草 100g 黄连 100g
茯苓 50g 赤芍 100g 大黄 100g
桑寄生 100g 葛根 75g 麻黄 100g
骨碎补(炒) 50g 全蝎 75g 豹骨(制) 50g
僵蚕(炒) 50g 制附子 50g 琥珀 25g
龟板(制) 50g 粉萆薢 100g 白术(麸炒) 50g
沉香 50g 天麻 100g 肉桂 100g
白芷 100g 没药(醋制) 50g 当归 50g
草豆蔻 100g 威灵仙 75g 乌药 50g
羌活 100g 橘红 200g 六神曲(麸炒) 200g
朱砂(水飞) 20g 血竭 15g 麝香 5g
冰片 5g 牛黄 5g 天竺黄 50g
胆南星 50g 水牛角浓缩粉 30g
制法:以上五十六味,朱砂、琥珀分别水飞至极细粉,备用;其余五十四味串料粗粉碎,过 10号筛,加入微粉硅胶55g、卡波姆70g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55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 碎机粉碎53分钟,并于超微粉碎结束前5分钟加入朱砂和琥珀水飞极细粉,继续超微粉碎结 束前5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人参再造丸剂、片剂和 胶囊剂。
实施例25(处方来源于万氏牛黄清心丸)
处方:牛黄10g 朱砂60g 黄连200g 黄芩120g 栀子120g 郁金80g
制法:以上六味,除牛黄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自然晾干,备用;其余黄连等四味串料粗 粉碎,过10号筛,加入牛黄、淀粉65g、壳聚糖33g和羧甲基淀粉钠65g,一起于振动式超 微粉碎机粉碎58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万氏牛黄清心 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26(处方来源于女金丸)
处方:当归 140g 白芍 70g 川芎 70g 熟地黄 70g
党参 55g 白术(炒) 70g 茯苓 70g 甘草 70g
肉桂 70g 益母草 200g 牡丹皮 70g 没药(制)70g
延胡索(醋制)70g 藁本 70g 白芷 70g 黄芩 70g
白薇 70g 香附(醋制)150g 砂仁 50g 陈皮 140g
赤石脂(煅) 70g 鹿角霜 150g 阿胶 70g
制法:以上二十三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壳聚糖8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 粉碎63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女金丸剂、片剂和胶囊 剂。
实施例27(处方来源于小活络丸)
处方:胆南星 180g 制川乌 180g 制草乌 180g
地龙 180g 乳香(制) 66g 没药(制) 66g
制法:以上六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壳聚糖75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 68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小活络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28(处方来源于天王补心丸)
处方:丹参 25g 当归 50g 石菖蒲 25g
党参 25g 茯苓 25g 五味子 50g
麦冬 50g 天冬 50g 地黄 200g
玄参 25g 远志(制)25g 酸枣仁(炒)50g
柏子仁 50g 桔梗 25g 甘草 25g
朱砂 10g
制法:以上十六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自然晾干,备用;其余丹参等十五味串料粗粉碎, 过10号筛,加聚乙烯吡咯烷酮45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73分钟,出料,与上述 朱砂水飞极细粉混合均匀,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天王补心 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29(处方来源于五子衍宗丸)
处方:枸杞子 400g 菟丝子(炒) 400g 覆盆子 200g
五味子(蒸) 50g 车前子(盐炒) 100g
制法:以上五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卡波姆10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 碎78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五子衍宗丸剂、片剂和胶 囊剂。
实施例30(处方来源于少腹逐瘀丸)
处方:当归 300g 蒲黄 300g 五灵脂(醋炒)200g
赤芍 200g 小茴香(盐炒)100g 延胡索(醋制)100g
没药(炒)100g 川芎 100g 肉桂 100g
炮姜 20g
制法:以上十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卵磷脂150g、微粉硅胶100g和低取代羟丙 基纤维素10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14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 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少腹逐瘀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31(处方来源于温经丸)
处方:党参 500g 黄芪 200g 茯苓 300g
白术(麸炒)500g 附子(制) 100g 肉桂 300g
干姜 200g 吴茱萸(制)200g 沉香 100g
郁金 200g 厚朴(姜制)100g
制法:以上十一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泊洛沙姆120g、卡波姆100g和羧甲基淀 粉钠9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17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 剂技术,制得温经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32(处方来源于补肾丸)
处方:牛睾丸 100g 马睾丸 100g 羊睾丸 100g 鹿鞭 100g
驴鞭 100g 手参 150g 黄精 150g 枸杞 200g
甘草 200g
制法:以上九味,先将牛睾丸、马睾丸、羊睾丸、手参用犏牛奶煮熟阴干,鹿 鞭、驴鞭与煮后阴干的牛睾丸、马睾丸、羊睾丸、手参同切成小块,用砂石炒黄,弃去砂石, 加入黄精、枸杞、甘草、聚乙二醇400080g、淀粉45g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65g,一起于 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24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补肾 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33(处方来源于河车补丸)
处方:紫河车 45g 人参 15g 五味子(醋炙) 30g
续断 60g 牛膝 78g 天冬 78g
熟地黄 150g 麦冬 78g 陈皮 15g
牡蛎 120g 干姜 15g 黄柏 60g
制法:以上十二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卵磷脂50g、糊精80g和超级羧甲基淀粉 钠6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27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 技术,制得河车补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34(处方来源于参苓白术丸)
处方:人参 100g 茯苓 100g 白术(麸炒) 100g
山药 100g 白扁豆(炒) 75g 莲子 50g
薏苡仁(炒) 50g 砂仁 50g 桔梗 50g
甘草 100g
制法:以上十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卵磷脂35g、糊精115g和羧甲基淀粉钠55g, 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34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 得参苓白术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35(处方来源于党参理中丸)
处方:党参75g 白术(土炒)75g 甘草(蜜炙)75g 炮姜50g
制法:以上四味,取白术、甘草各半量,粉碎成粗粉,备用;剩余白术与党参及炮姜粉碎成 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回收乙醇,浓缩, 干燥,备用;剩余的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干燥,加入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5g,与上述药材粗粉和干膏粉一起置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37分钟, 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党参理中浓缩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36(处方来源于白癜风丸)
处方:补骨脂 100g 黄芪 100g 红花 100g
川芎 100g 当归 100g 香附 100g
桃仁 100g 丹参 100g 乌梢蛇 100g
紫草 100g 白鲜皮 100g 山药 100g
干姜 100g 龙胆 100g 蒺藜 1300g
制法:以上十五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羧甲基淀粉钠15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 粉碎机粉碎44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白癜风丸剂、片 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37(处方来源于艾附暖宫丸)
处方:艾叶30g 香附60g 吴茱萸20g 肉桂5g 当归30g
川芎20g 白芍20g 地黄 10g 黄芪20g 续断15g
制法:以上十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泊洛沙姆20g、微粉硅胶40g和超级羧甲基 淀粉钠15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47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 制剂技术,制得艾附暖宫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38(处方来源于加味逍遥丸)
处方:柴胡30g 当归 30g 白芍30g 白术30g 茯苓30g
甘草24g 牡丹皮45g 栀子45g 薄荷6g
制法:以上九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卵磷脂25g和淀粉54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 粉碎机粉碎54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加味逍遥丸剂、 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39(处方来源于狼疮丸)
处方:金银花 53.6g 连翘 53.6g 蒲公英 53.6g 黄连 13.4g
地黄 53.6g 大黄(酒炒) 20.1g 甘草 13.4g 蜈蚣(去头尾足) 2.42g
赤芍 26.8g 当归 13.4g 丹参 13.4g 玄参 53.6g
桃仁(炒)26.8g 红花 20.1g 蝉蜕 53.6g 浙贝母 26.8g
制法:以上十六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卵磷脂25g和壳聚糖20g,一起于振动式 超微粉碎机粉碎57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狼疮丸剂、 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40(处方来源于跌打丸)
处方:三七 64g 当归 32g 白芍 48g
赤芍 64g 桃仁 32g 红花 48g
血竭 48g 北刘寄奴 32g 骨碎补(烫) 32g
续断 320g 苏木 48g 牡丹皮 32g
乳香(制) 48g 没药(制) 48g 姜黄 24g
三棱(醋制) 48g 防风 32g 甜瓜子 32g
枳实(炒) 32g 桔梗 32g 甘草 48g
关木通 32g 自然铜(煅) 32g 土鳖虫 32g
制法:以上二十四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泊洛沙姆35g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45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64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 术,制得跌打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41(处方来源于舒肝丸)
处方:川楝子 150g 延胡索(醋制)100g 白芍(酒炒)120g 片姜黄100g
木香 80g 沉香 100g 豆蔻仁 60g 砂仁 80g
厚朴(姜制) 60g 陈皮 80g 枳壳(炒) 100g 茯苓 100g
朱砂 27g
制法:以上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自然晾干,备用;沉香、豆蔻仁、砂仁粉碎成粗粉, 备用;取茯苓以45%乙醇为溶剂,其余川楝子等八味以70%乙醇为溶剂,照流浸膏剂与浸膏 剂项下的渗漉法,分别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并合并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 碎,加入微粉硅胶100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65g,与上述药材粗粉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 碎67分钟,出料,与上述朱砂极细粉混匀,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 制得舒肝浓缩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42(处方来源于二十五味松石丸)
处方:松石 50g 珍珠 10g 珊瑚 40g
朱砂 20g 诃子(去核) 50g 铁屑(诃子制) 100g
余甘子 50g 五灵脂膏 40g 檀香 40g
降香 40g 木香马兜铃 50g 鸭嘴花 50g
牛黄 5g 广木香 60g 绿绒蒿 50g
船形乌头 40g 肉豆蔻 20g 丁香 25g
伞梗虎耳草50g 毛诃子(去核)5g 天竺黄 35g
西红花 5g 木棉花 35g 麝香 0.25g
石灰华 35g
制法:以上二十五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糊精40g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50g, 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74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 得二十五味松石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43(处方来源于舒筋活血丸)
处方:土鳖虫 30g 红花 30g 桃仁 30g
牛膝3 0g 骨碎补 30g 续断 30g
熟地黄 30g 白芷 30g 栀子 30g
赤芍 30g 桂枝 30g 三七 20g
乳香(制)20g 苏木 20g 自然铜(醋煅)20g
大黄 20g 儿茶 10g 马钱子(制) 10g
当归 50g 冰片 5g
制法:以上二十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壳聚糖50g、羧甲基淀粉钠羧甲基淀粉钠 25g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20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77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 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舒筋活血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44(处方来源于益心丸)
处方:红参 882g 牛角尖粉 294g 蟾酥 147g
冰片 176g 红花 59g 牛黄 353g
附子(制) 206g 麝香 59g 三七 382g
安息香 176g 珍珠 206g
制法:以上十一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加入泊洛沙姆85g、糊精125g、壳聚糖65g和 羧甲基淀粉钠75g,一起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19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 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益心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45(处方来源于益心丸)
处方:同实施例44
制法:以上十一味,红参、红花、蟾酥、附子分别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 渗漉法,分别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干 燥,备用;三七、珍珠、牛角尖粉、冰片、牛黄、麝香和安息香与上述干膏粉一起于振动式 超微粉碎机粉碎29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益心浓缩丸 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46(处方来源于滋补肝肾丸)
处方:当归 90g 熟地黄 90g 何首乌(黑豆、酒炙) 150g
女贞子(酒炙)150g 墨旱莲 150g 五味子(醋炙) 90g
北沙参 120g 麦冬 120g 续断 150g
陈皮 90g 浮大麦 150g
制法:以上十一味,串料粗粉碎,过10号筛,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39分钟,制得超细 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滋补肝肾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47(处方来源于锁阳固精丸)
处方:锁阳 20g 肉苁蓉(蒸)25g 巴戟天(制)30g 补骨脂(盐炒)25g
菟丝子 20g 杜仲(炭) 25g 八角茴香 25g 韭菜子 20g
芡实(炒)20g 莲子 20g 莲须 25g 牡蛎(煅) 20g
龙骨(煅)20g 鹿角霜 20g 熟地黄 56g 山茱萸(制) 17g
牡丹皮 11g 山药 56g 茯苓 11g 泽泻 11g
知母 4g 黄柏 4g 牛膝 20g 大青盐 25g
制法:以上二十四味,进行串料粗粉碎,过10目筛,加入聚乙二醇6000 35g和交联羧甲基 纤维素纳40g,然后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49分钟,制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 规制剂技术,制得锁阳固精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48(处方来源于牛黄醒消丸)
处方:牛黄 6g 麝香 30g 乳香(制) 200g
没药(制)200g 雄黄 100g
制法:以上五味,雄黄水飞成极细粉,自然晾干备用;其余四味进行串料粗粉碎,过10目筛, 然后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59分钟,与上述雄黄水飞极细粉混合均匀,制得超细药物组合 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牛黄醒消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49(处方来源于肉寇五味丸)
处方:肉豆蔻100g 土木香80g 木香80g 广枣50g 荜茇10g
制法:以上五味,进行串料粗粉碎,过10目筛,然后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69分钟,制 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锁阳固精丸剂、片剂和胶囊剂。
实施例50(处方来源于西黄丸)
处方:牛黄15g 麝香15g 乳香(醋制)550g 没药(醋制)550g
制法:以上四味,进行串料粗粉碎,过10目筛,然后于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79分钟,制 得超细药物组合物,按照药剂学常规制剂技术,制得锁阳固精丸剂、片剂和胶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