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用于治疗外科感染的外用药.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8136320
  • 上传时间:2020-01-1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10.1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0239.5

    申请日:

    19980527

    公开号:

    CN1207897A

    公开日:

    199902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1/44,//

    主分类号:

    A61K31/44,//

    申请人: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发明人:

    段德臣,金树文

    地址:

    250031山东省济南市师范路50号

    优先权:

    CN98110239A

    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健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外科感染的外用药。是以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按照常规的方法制成的药膏:磺胺米隆1~20%、氯霉素粉0.5~20%、氮酮0.1~10%、利多卡因0.1~5%、基质(乳剂)余量。将前述配比的磺胺米隆、氯霉素粉、氮酮、利多卡因、基质混合制成膏,然后经钴60照射灭菌后置入软管机内进行封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外科感染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按照常规的方法制成的药膏:磺胺米隆1~20%      氯霉素粉0.5~10%氮    酮0.1~10%    利多卡因0.1~5%基质(乳剂)  余量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外科感染的外用药,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复合中西药 物。

    外科感染是临床多发病,约占外科门珍总量的1/2~1/3,一般化脓性感 染占门珍总量的1/4~1/5。常见的有疖、痈、脓肿、丹毒、急性烽窝织炎等。 典型症状为感染局部出现红肿、发热、疼痛或伴有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出现全身 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大多数结缔组织病和免疫性 疾病等的发病都与局部外科感染有关。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细菌的抗药性不 断增强,多菌种或不同菌群造成的感染日益增多。全身应用抗生素不但用量大、毒 副作用大且局部药物浓度低,而局部外用药仍落后地沿用几十年前的药物,效果不 理想。近年来,有关专家致力于外用药物的研究,如单一抗生素制剂,其不足之处 是抗菌谱窄,应用范围小,抗药性强,止痛、消肿效果不明显。

    自七十年代以来,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为代表的G-杆菌渐取代金黄色葡 萄球菌、链球菌为代表的G+球菌成为急性外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同时,有关专 家认为在确认G-杆菌已成为当今外科感染主要致病菌的同时,切不可对G+球菌感 染可能卷土重来的危险性掉以轻心,而且耐药菌株大量产生。红霉素作为主要抗G+球菌的广谱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有79.3~85.8%耐 药。尽管有关专家曾经利用氯霉素粉作为清创或创面外敷之用,或用磺胺米隆作为 烧伤创面抗菌之用,但均困其作用单一或未形成复方制剂而未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完善和推广,另外,单一的氯霉素、磺胺米隆或红霉素及金霉素软膏,对产生超广 谱酶的细菌感染和混合菌感染,不产生抑菌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谱广、疗效高的用于治疗外科感染的外用药。

    木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该外用药是以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按照常规的方法制成的药膏:

    磺胺米隆    Sulfamylon                1~20%

    氯霉素粉    Chloramphenicol           0.5~20%

    氮酮        Azone                     0.1~10%

    利多卡因    Lidocaine                 0.1~5%

    基质(乳剂)                              余量

    所述常规的方法是将上述配比的磺胺米隆,氯霉素粉、氮酮、利多卡因、基质 (乳剂)混合制成膏。

    本发明所述的基质(乳剂)可以是硬脂酸镁、蜂蜡或凡士林。氯霉素粉可以用 头孢唑啉代替,其加入量为0.1~5%。

    本发明组方:

    磺胺米隆:对多种G+菌、G-菌有效,特别是对绿脓杆菌有强大抑菌作用,且不 受脓液及坏死组织影响,能迅速渗入创面及焦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可使创面上皮生长。

    氯霉素:干扰微生物蛋白合成,起抑菌作用,抗菌谱广,包括G+菌和G-菌,对 G-的抗菌作用比G+菌强,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布氏杆菌、绿脓杆菌、厌氧杆 菌等作用较强,对立克次体、衣原体及病毒感染均有较好作用,对产气杆菌、淋球 菌等均有较强作用。

    氮酮:可使角质软化,凝固组织蛋白,增强通透性,使药物透过皮肤屏障,提 高局部或全身血药浓度及制剂生物利用度,且对亲脂性、亲水性药物均有透皮促进 作用。

    利多卡因:与相同浓度的普鲁卡因相比,局麻作用起效快,作用长而持久,能 穿透粘膜,对组织无刺激性,无局部扩张作用,对磺胺类药物抑菌作用无影响。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根据药物配伍增效原则,精选杀菌作用强,抗药性弱,毒性小,抗菌谱 广的药物精制而成一种新剂型。

    1、抗菌谱广。在相同条件下,红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等仅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有效,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无效;磺胺米隆仅对除变形杆菌以外 的主要致病菌,尤其是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中等疗效;氯霉素制剂仅对绿脓杆菌有较 强疗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基本无效;不论是磺胺米隆还是氯霉素 单一制剂均对产生超广谱酶的致病菌无效。磺胺米隆和氯霉素虽都是广谱抗生素, 但各自应用均对G-菌强于G+菌,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显示其各自用药的局限性, 而本发明组合后不论是抑菌环实验还是临床应用均显示其对G+菌和G-菌均有强效, 磺胺米隆属慢效抑菌剂,氯霉素属速效抑菌剂,两者结合具有协同作用,另外再加 入透皮剂氮酮和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从而大大提高各组分药的药效并减低其毒副 作用。

    抑菌环试验:分别取庆大霉素、红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空白组与本发明所 述药物作对比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杆菌、变形杆菌主要致病 菌进行抑菌环观察,本发明分别较前述药物抑菌环大2~4倍,尤其对产生超广谱 酶的细菌感染和混合菌感染,前述单一药物不产生抑菌环。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 意义(P<0.01)。

    对常见菌株的药敏试验情况如下:

    取临床分离的菌株,用API系统(Bio Me'rieux法国)鉴定,采用中国药品生 物制品检定所的培养基。

    方法:

    1、菌株转种;从-20℃低温冰箱中取出收藏菌株,用血平板划线分离,35℃ 孵箱培养24小时。

    2、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挑选4个相同菌落用生理盐水调整至0.5MCF, 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挤净多余菌液后,三段划线于M-H平板上,放置10分钟, 贴上本发明药物的药敏纸片(5ug/片)及红霉素、金霉素、庆大霉素空白纸片。 放入35℃孵箱培养23小时,用游标卡尺量取抑菌环直径。每周做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药敏质控,检测 A-H平板、药敏纸片的质量如下: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氏菌  n   X±SD   S  n   X±SD   S  n   X±SD   S  n   X±SD   S 本发明药物 红霉素 金霉素 庆大霉素 35  34.4±1.01  1.8 35  10.2±0.15  1.9 35  9.6±0.12  2.0 35  10.0±0.10  2.0 34  35.2±1.18  1.2 34  12.4±0.15  1.4 34  9.8±0.10  1.5 34  12.4±0.12  1.8 30  29.2±0.49  2.0 30  12.6±0.10  2.1 36  36.0±1.50  2.1 36  10.8±0.10  2.0 36  13.8±0.11  2.2

    经T检查,P<0.01。

    本发明药物与其各组分比较抗菌作用显著增强(P<0.01)。

    药效学试验情况:

    a.止痛试验:采用小鼠扫体法及疼痛分级法,结果显示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b.抗炎试验:选用小鼠化脓菌致炎方法,结果显示有极好地抑制小鼠红肿热 痛的作用。

    c.透皮试验:采用小鼠皮下浓度检测法,结果显示透皮作用快而迅速。

    d.体外抑菌试验:采用平板打洞法,结果显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铜绿杆菌、变形杆菌、尤其是对产生超广谱酶的菌株均有极强的抑菌作用。

    上述试验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2.疗效高、显效快本医院及其他三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观察167例,用药 后1~2小时止痛,6~8小时消肿明显,治愈时间平均1~3天,其疗效比上述 单一药物分别高2~4倍,尤其混合菌和产生超广谱酶的细菌感染有显著疗效(P <0.01)。

    3.携带方便,应用简单。软膏包装的药膏,携带和家庭、医院使用均方便, 对衣物无污染。

    4.无毒副作用、无刺激、安全有效。现有技术的药理学和药效学研究证实本 发明药物各组分对实验动物无任何不良作用,临床应用亦表明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5.应用范围广。对任何部位外科感染,包括眼内、耳、鼻、口腔内感染及外 阴、阴道内感染均有显著疗效。

    6.制备工艺简单、无污染。只需将中药组分粉碎与其他组分、基质(乳剂) 混合,经灭菌封装即成。

    7.现有技术为单方或二种药物的简单组合,效果均不理想,本发明为治疗外 科感染提供了一种新剂型。

    典型病例:

    陈××,女,80岁,因严重糖尿病,臂部注射药物后形成15×10×5cm脓肿, 病人拒绝手术切开引流,12号针头穿刺抽脓(20毫升脓液)后外覆本发明药物,4 小时后肿痛减轻,2天换药,脓肿基本消失,4天完全治愈,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 萄球菌和铜绿杆菌混合感染。

    实施例:

    1、取磺胺米隆14公斤、氯霉素粉7公斤、氮酮3公斤、利多卡因2公斤。硬 脂酸镁74公斤。然后放入混合器,经充分混合后送入灭菌装置,经钴60照射10分钟 灭菌,而后置于软管机进行牙膏式封装。

    2、取磺胺米隆7公斤、氯霉素粉16公斤、氮酮7公斤、利多卡因4公斤、凡 士林66公斤。然后放入混合器进行充分混合后送入灭菌装置,经钴60照射15分钟灭 菌,而后置于软管机进行牙膏式封装。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外科 感染 外用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治疗外科感染的外用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3632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