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8135369
  • 上传时间:2020-01-1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15.6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982925.4

    申请日:

    20171020

    公开号:

    CN107714476A

    公开日:

    2018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J3/00

    主分类号:

    A61J3/00

    申请人:

    钟婷婷

    发明人:

    钟婷婷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二环路西一段130号

    优先权:

    CN20171098292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中药罐内距离底部连接有滑动杆A,滑动杆A上连接有U形过滤网A,滑动杆A可沿中药罐内壁向上滑动;中药罐的两个侧面在滑动杆A下方处均连接有管道,管道的上方连接有水平的放置台,放置台可沿水平方向伸缩;中药罐内距离底部连接有滑动杆B,滑动杆B上连接有U形过滤网B,滑动杆B可沿中药罐内壁向上滑动;中药罐的底部连接有加热层,加热层的侧面包裹着中药罐上滑动杆B的下方的侧面,并且出口管穿过加热层;中药罐的上方连接有遮挡盖,遮挡盖的上连接有开口,开口的两边连接有加水管道,加水管道上连接有水箱;中药罐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放置台伸缩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层温度的控制器。

    权利要求书

    1.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药罐(1),所述中药罐(1)内距离底部五分之四处连接有滑动杆A(4),所述滑动杆A(4)上连接有U形过滤网A(5),所述滑动杆A(4)可沿中药罐(1)内壁向上滑动;所述中药罐(1)的两个侧面在滑动杆A(4)下方处均连接有管道(2),所述管道(2)的上方连接有水平的放置台(3),所述放置台(3)可沿水平方向伸缩,使得管道(2)的上方处于封闭和敞开两种状态;所述中药罐(1)内距离底部五分之二处连接有滑动杆B(6),所述滑动杆B(6)上连接有U形过滤网B(7),所述滑动杆B(6)可沿中药罐(1)内壁向上滑动;所述中药罐(1)的侧底部连接有斜向下倾斜的出口管(9),所述出口管(9)位于滑动杆B(6)的下端,所述中药罐(1)的底部连接有加热层(8),所述加热层(8)的侧面包裹着中药罐(1)上滑动杆B(6)的下方的侧面,并且所述出口管(9)穿过加热层(8);所述中药罐(1)的上方连接有遮挡盖,所述遮挡盖的上连接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边连接有加水管道(11),所述加水管道(11)上连接有水箱(10);所述中药罐(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放置台(3)伸缩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层(8)温度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3)上连接有用于计量重量的称量装置,并且所述中药罐(1)上连接有用于显示称量装置所测得重量的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盖与中药罐(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加水管道(11)内连接有用于计量出水量的水流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出水的阀门,所述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3)为圆形,并且放置台(3)的侧面包围着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A(5)的底部在过滤网B(7)内,并且过滤网A(5)的底部与过滤网B(7)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3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

    背景技术

    中药在煎煮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如煎药器具、浸泡时间、加水多少等介质溶媒的影响,在煎煮过程中还受煎药火候、煎药时间、煎药次数的影响,另外还需根据药物性质考虑入药方式之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的差别。譬如,温度高低(文火、武火)、时间长短、煎煮程序(先武后文/文火慢煎)等,决定煎煮反应进行的深度;而入药的顺序(先煎/后下/包煎等),则影响药物参与煎煮的程度,其自身有效成分的受热程度、溶出程度及与其它药物的反应程度。诚如李时珍所云:“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指明了即使在辨证清楚、立方正确、药物品质保证的基础上,煎煮方法的失当、特别是煎煮过程中水火失度,仍有可能导致药物疗效的降低、甚至失效。

    然而现有的中药熬制罐在熬制中药时需要有人一直守着,在特定的时间加入不同的中药,并调整加热的温度,不仅不能准确的把握时间点,还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人为监控熬制很容易发生偏差,导致中药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中药熬制罐不便于使用,不能准确的把握时间点,还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易是中药丧失药性,目的在于提供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解决中药熬制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包括中药罐,所述中药罐内距离底部五分之四处连接有滑动杆A,所述滑动杆A上连接有U形过滤网A,所述滑动杆A可沿中药罐内壁向上滑动;所述中药罐的两个侧面在滑动杆A下方处均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上方连接有水平的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可沿水平方向伸缩,使得管道的上方处于封闭和敞开两种状态;所述中药罐内距离底部五分之二处连接有滑动杆B,所述滑动杆B上连接有U形过滤网B,所述滑动杆B可沿中药罐内壁向上滑动;所述中药罐的侧底部连接有斜向下倾斜的出口管,所述出口管位于滑动杆B的下端,所述中药罐的底部连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侧面包裹着中药罐上滑动杆B的下方的侧面,并且所述出口管穿过加热层;所述中药罐的上方连接有遮挡盖,所述遮挡盖的上连接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边连接有加水管道,所述加水管道上连接有水箱;所述中药罐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放置台伸缩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层温度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时,在中药罐上的控制器的型号为MAM-330,并且在中药罐上连接有与控制器对应的显示器,在使用时,人们在中药罐上的显示器上输入两个放置台缩短的时间,以及加热层加热的时间和温度,设定好后,将刚开始加入的中药放入中药罐中,进行熬制,再将需要在不同时间加入的中药放在放置台上,控制器根据显示器输入的时间,分别控制放置台在输入的时间时进行伸缩,并且通过控制器调节加热层的温度和加热的时间,本发明的控制器控制加热层的温度和加热的时间以及控制放置台在输入的时间时进行伸缩均为现有的,并且本装置在使用时,将需要不同时间熬制的中药放置在放置台上,当到达特定的时间时,放置台缩短,进而使中药从放置台上落入中药罐中,进而进行熬制,管道设置在过滤网A和过滤网B之间,进而使得不同时间熬制的中药落入过滤网B内,使得两种中药分开,这样不仅不会影响熬制的药性,在回收处理时,可分开回收,并且在中药熬制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熬制多次,进行多次过滤,得到过滤液后进行混合进而得到最终的熬制液,因此在本装置中,中药的滤渣可分类回收,更便于中药的熬制,若是两个放置台上的中药材的熬制时间也不同时,可在过滤网B的中间处放置一个隔板,使得两种中药分开;熬制完后,将滑动杆A向上提拉,进而可将过滤网A提出中药罐,进而更便于回收中药,提出滑动杆A后,可将滑动杆B向上提拉,进而将过滤网B提出中药罐,与现有的中药罐相比,即可对中药进行分类,还更便于将中药倒出,现有的中药罐在倒出中药时,就需要至少两个人,将中药罐倾翻,阻挡中药落出,并且还需要另一个人扶住放置碗,进而使得中药液流出。

    更进一步的,在熬制时,可将遮挡盖连接在中药罐上,然后通过遮挡盖上的开口将中药倒入中药罐中,然后通过加水管道使得水箱中的水流出,进而更便于熬制中药;同时,在熬制的过程中,中药罐的底部连接有加热层,通过控制器直接调节加热的温度,更便于控制,并且加热的效率也更高,同时,熬制完毕后,熬制液通过出口管滑出,得到最后的熬制液。

    进一步的,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所述放置台上连接有用于计量重量的称量装置,并且所述中药罐上连接有用于显示称量装置所测得重量的显示器。放置台可对放置台上的中药进行称量,因此不需要在称量后再放置在放置台上,使用更便捷。

    具体的,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所述遮挡盖与中药罐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加水管道内连接有用于计量出水量的水流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出水的阀门,所述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出水。所述水流传感器是指通过对水流量的感应而输出脉冲信号或电流、电压等信号的水流量感应仪器,这种信号的输出和水流量成一定的线性比例,有相应的换算公式和比较曲线,因此可做水控方面的管理和流量计算,在热力方面配合换能器可测量一段时间介质能量的流失,如热能表。进而通过事先设定的需求水量,自动控制出水,进而得到所要的水量。

    优选的,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所述放置台为圆形,并且放置台的侧面包围着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少。将中药放置在放置台上,通过遮挡板对中药进行遮挡,使得中药在放药时更加方便,不会遗落在外,造成浪费。

    具体的,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所述过滤网A的底部在过滤网B内,并且过滤网A的底部与过滤网B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3cm。这样,中药虽然没有混合在一起,但是能很好的接触,不会影响熬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本发明在需要熬制不同时间的中药时,可自动放入不同的中药,并且自动调节火候,熬制的效率更高,药效更好,并且使用更方便;

    2、本发明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本发明在熬制中药时,可通过提拉滑动杆A和滑动杆B将过滤网A和过滤网B中的中药取出,便于进行多次熬制,更便于使用;

    3、本发明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本装置的出水量也是自动控制的,出水更加精确便捷,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中药罐,2-管道,3-放置台,4-滑动杆A,5-过滤网A,6-滑动杆B,7-过滤网B,8-加热层,9-出口管,10-水箱,11-加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包括中药罐1,所述中药罐1内距离底部五分之四处连接有滑动杆A4,所述滑动杆A4上连接有U形过滤网A5,所述滑动杆A4可沿中药罐1内壁向上滑动;所述中药罐1的两个侧面在滑动杆A4下方处均连接有管道2,所述管道2的上方连接有水平的放置台3,所述放置台3可沿水平方向伸缩,使得管道2的上方处于封闭和敞开两种状态;所述中药罐1内距离底部五分之二处连接有滑动杆B6,所述滑动杆B6上连接有U形过滤网B7,所述滑动杆B6可沿中药罐1内壁向上滑动;所述中药罐1的侧底部连接有斜向下倾斜的出口管9,所述出口管9位于滑动杆B6的下端,所述中药罐1的底部连接有加热层8,所述加热层8的侧面包裹着中药罐1上滑动杆B6的下方的侧面,并且所述出口管9穿过加热层8;所述中药罐1的上方连接有遮挡盖,所述遮挡盖的上连接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边连接有加水管道11,所述加水管道11上连接有水箱10;所述中药罐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放置台3伸缩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层8温度的控制器。

    实施例2

    所述的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包括中药罐1,所述中药罐1内距离底部五分之四处连接有滑动杆A4,所述滑动杆A4上连接有U形过滤网A5,所述滑动杆A4可沿中药罐1内壁向上滑动;所述中药罐1的两个侧面在滑动杆A4下方处均连接有管道2,所述管道2的上方连接有水平的放置台3,所述放置台3可沿水平方向伸缩,使得管道2的上方处于封闭和敞开两种状态;所述中药罐1内距离底部五分之二处连接有滑动杆B6,所述滑动杆B6上连接有U形过滤网B7,所述滑动杆B6可沿中药罐1内壁向上滑动;所述中药罐1的侧底部连接有斜向下倾斜的出口管9,所述出口管9位于滑动杆B6的下端,所述中药罐1的底部连接有加热层8,所述加热层8的侧面包裹着中药罐1上滑动杆B6的下方的侧面,并且所述出口管9穿过加热层8;所述中药罐1的上方连接有遮挡盖,所述遮挡盖的上连接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边连接有加水管道11,所述加水管道11上连接有水箱10;所述中药罐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放置台3伸缩以及用于控制加热层8温度的控制器。所述放置台3上连接有用于计量重量的称量装置,并且所述中药罐1上连接有用于显示称量装置所测得重量的显示器。所述遮挡盖与中药罐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加水管道11内连接有用于计量出水量的水流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出水的阀门,所述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出水。

    实施例3

    所述的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放置台3为圆形,并且放置台3的侧面包围着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少。所述过滤网A5的底部在过滤网B7内,并且过滤网A5的底部与过滤网B7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3cm。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便于 中药 高效 熬制罐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便于熬制中药的高效熬制罐.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353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