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02129.7 (22)申请日 2017.02.24 (71)申请人 山东百味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西 区花园路 (72)发明人 崔彦伟 赵霞 呼怀豹 (51)Int.Cl. A61J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 (57)摘要 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 采用特制的电加 热炒药容器作为加热炒制工具, 采用以下几个步 骤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合格成品, 第一步, 接 通电加热炒药容器电源, 。
2、使电加热容器的电加热 管加热电加热容器的装药罐体, 第二步, 将净选、 切制后的药材中药饮片原料放入电加热炒药容 器的装药罐体内, 第三步, 通过调节电加热炒药 容器外壳外部的调节机构,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 装药罐体内温度处于需要的恒定温度, 第四步, 进行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炒黄、 炒焦、 炒炭工 序, 第五步, 从电加热炒药容器内取出炒好的中 药饮片成品, 放凉包装称量完成所有工序。 本发 明炒制过程干净卫生, 升温快, 加热均匀, 用新炒 制工艺, 炒制后成品外观色泽好、 质量稳定, 能保 证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6726587 A 2017.05.31。
3、 CN 106726587 A 1.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特制的具有可调节恒温功能、 装药罐体 能自动被电机减速机构带动转动、 装药罐体周围及底部和外部壳体之间具有电加热管、 外 部壳体上部具有观察孔、 外壳外部具有温度调节机构的电加热炒药容器作为加热炒制工 具, 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合格成品, 第一步, 接通电加热炒药容器电 源, 使电加热容器的电加热管加热电加热容器的装药罐体, 第二步, 将净选、 切制后的中药 饮片原料放入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 第三步, 通过调节电加热炒药容器外壳外部 的调节机构,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温度处于需要的恒定温。
4、度, 第四步, 将中药饮 片原料炒制成炒黄工序时,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温度保持在恒温250、 炒制时 间20分钟左右后即得到成品并关闭电加热炒药容器电源, 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炒焦工序 时,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温度保持在恒温300、 炒制时间30分钟左右后即得到 成品并关闭电加热炒药容器电源, 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炒炭工序时,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 的装药罐体内温度保持在恒温350、 中药饮片原料炒炭存性即得成品并关闭电加热炒药 容器电源, 第五步, 从电加热炒药容器内取出炒好的中药饮片成品, 放凉包装称量完成所有 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 其特。
5、征在于进行净选、 切制后的中 药饮片原料放入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工序时, 为了保证炒制后中药饮片的质量, 应将原料内杂质彻底清除干净, 并将质次的原料弃出不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进行将中药饮片原料 炒制成炒黄、 炒焦、 炒炭工序时, 操作过程中操作者通过电加热炒药容器外部壳体上部的观 察孔, 观测电加热炒药容器装药罐体内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情况。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726587 A 2 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工序领域, 特别是将现有炭火炒制中药饮片方式改良为采用 特制的具有可调节。
6、恒温功能、 装药罐体能自动被电机减速机构带动转动、 装药罐体周围及 底部和外部壳体之间具有电加热管、 外部壳体上部具有观察孔、 外壳外部具有温度调节机 构的电加热炒药容器(电炒药容器本申请人已另做专利申请)作为炒制工具, 炒制过程干净 卫生, 炒制工具能在短时间内升温至所需要的温度, 加热均匀, 应用全新的炒制工艺, 所炒 制后成品中药饮片外观色泽一致、 质量稳定, 能保证产品质量, 并达到国家药典要求的一种 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应用领域中, 很多中药饮片为了达到药效, 使用前需要进行炒制工序, 比如说 把酸枣仁炒制为合格的中药饮片炒酸枣仁; 实际操作中, 根据药物的。
7、不同、 以及需求的不 同, 炒制中药饮片时, 一般采用炒黄、 炒焦、 炒炭三种工序。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 置于炒 制容器内, 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色泽加深, 或鼓起爆裂, 并透出香气的方法, 称为炒黄, 炒 黄工序采用文火或中火;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 置于炒制容器内, 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色 或焦褐色, 内部色泽加深, 并透出焦香气味的方法, 称为炒焦, 炒焦用中火; 将净选或切制后 的药物, 置于炒制容器内, 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 内部存性的方法, 称为炒炭, 炒炭 用武火。 由于现有中药饮片炒制方式采用炭火加热的缘故, 炭火具有升温慢、 发热不均匀、 温度不容易控制的缺点, 。
8、实际操作中炒制温度、 炒制时间、 炒制火候不好控制, 全凭操作者 的感官和经验, 容易导致炒制出的饮片外观性状色泽不均一, 造成每批炒制的饮片质量都 有差异, 药用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中药饮片炒制方式因为采用炭火作为加热源, 炭火具有升温慢、 发 热不均匀、 温度不容易控制的缺点, 实际操作中炒制温度、 炒制时间、 炒制火候不好控制, 全 凭操作者的感官和经验, 容易导致炒制出的饮片外观性状色泽不均一, 造成每批炒制的饮 片质量都有差异, 药用效果大打折扣的弊端, 本发明提供了将现有炭火炒制中药饮片方式 改良为采用特制的具有可调节恒温功能、 装药罐体能自动被电机减速。
9、机构带动转动、 装药 罐体周围及底部和外部壳体之间具有电加热管、 外部壳体上部具有观察孔、 外壳外部具有 温度调节机构的电加热炒药容器作为炒制工具, 炒制过程干净卫生, 炒制工具能在短时间 内升温至所需要的温度, 加热均匀, 应用全新的炒制工艺, 所炒制后成品中药饮片外观色泽 一致、 质量稳定, 能保证产品质量, 并达到国家药典要求的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特制的具有可调节恒温功能、 装药罐 体能自动被电机减速机构带动转动、 装药罐体周围及底部和外部壳体之间具有电加热管、 外部壳体上部具有观。
10、察孔、 外壳外部具有温度调节机构的电加热炒药容器作为加热炒制工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726587 A 3 具, 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合格成品, 第一步, 接通电加热炒药容器电 源, 使电加热容器的电加热管加热电加热容器的装药罐体, 第二步, 将净选、 切制后的中药 饮片原料放入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 第三步, 通过调节电加热炒药容器外壳外部 的调节机构,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温度处于需要的恒定温度, 第四步, 将中药饮 片原料炒制成炒黄工序时,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温度保持在恒温250、 炒制时 间20分钟左右后即得到成品并关闭电加热炒。
11、药容器电源, 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炒焦工序 时,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温度保持在恒温300、 炒制时间30分钟左右后即得到 成品并关闭电加热炒药容器电源, 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炒炭工序时,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 的装药罐体内温度保持在恒温350、 中药饮片原料炒炭存性即得成品并关闭电加热炒药 容器电源, 第五步, 从电加热炒药容器内取出炒好的中药饮片成品, 放凉包装称量完成所有 工序。 0006 所述进行净选、 切制后的中药饮片原料放入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工序 时, 为了保证炒制后中药饮片的质量, 应将原料内杂质彻底清除干净, 并将质次的原料弃出 不用。 0007 所述进行将中药饮片。
12、原料炒制成炒黄、 炒焦、 炒炭工序时, 操作过程中操作者通过 电加热炒药容器外部壳体上部的观察孔, 观测电加热炒药容器装药罐体内中药饮片原料炒 制情况。 0008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炒制过程干净卫生, 炒制工具能在短时间内升温至所 需要的温度, 加热均匀, 应用全新的炒制工艺, 所炒制后成品中药饮片外观色泽一致、 质量 稳定, 能保证产品质量, 达到了国家药典对中药饮片的具体要求。 克服了现有中药饮片炒制 方式因为采用炭火作为加热源, 炭火具有升温慢、 发热不均匀、 温度不容易控制的缺点, 实 际操作中炒制温度、 炒制时间、 炒制火候不好控制, 全凭操作者的感官和经验, 容易导致炒 制。
13、出的饮片外观性状色泽不均一, 造成每批炒制的饮片质量都有差异, 药物效果大打折扣 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工作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图1中所示, 一种中药饮片的炒制方法, 采用特制的具有可调节恒温功能、 装药罐 体能自动被电机减速机构带动转动、 装药罐体周围及底部和外部壳体之间具有电加热管、 外部壳体上部具有观察孔、 外壳外部具有温度调节机构的电加热炒药容器作为加热炒制工 具, 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合格成品, 第一步, 接通电加热炒药容器电 源, 使电加热容器的电加热管加热电加热容器的装药罐体。
14、, 第二步, 将净选、 切制后的中药 饮片原料放入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 第三步, 通过调节电加热炒药容器外壳外部 的调节机构,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温度处于需要的恒定温度, 第四步, 将中药饮 片原料炒制成炒黄工序时,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温度保持在恒温250、 炒制时 间20分钟左右后即得到成品并关闭电加热炒药容器电源, 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炒焦工序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726587 A 4 时,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温度保持在恒温300、 炒制时间30分钟左右后即得到 成品并关闭电加热炒药容器电源, 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炒炭工序时, 使电。
15、加热炒药容器 的装药罐体内温度保持在恒温350、 中药饮片原料炒炭存性即得成品并关闭电加热炒药 容器电源, 第五步, 从电加热炒药容器内取出炒好的中药饮片成品, 放凉包装称量完成所有 工序。 进行净选、 切制后的中药饮片原料放入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工序时, 为了保 证炒制后中药饮片的质量, 应将原料内杂质彻底清除干净, 并将质次的原料弃出不用。 进行 将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成炒黄、 炒焦、 炒炭工序时, 操作过程中操作者通过电加热炒药容器外 部壳体上部的观察孔, 观测电加热炒药容器装药罐体内中药饮片原料炒制情况。 0012 此段结合把中药饮片酸枣仁原料进行炒黄, 炒制成炒酸枣仁工序, 将本发。
16、明工作 流程做进一步说明: 第一步, 接通电加热炒药容器电源, 使电加热容器的电加热管加热电加 热容器的装药罐体。 第二步, 将净选后的酸枣仁20kg原料放入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 内。 第三步, 通过调节电加热炒药容器外壳外部的调节机构,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 内温度处于需要的恒定温度。 第四步, 使电加热炒药容器的装药罐体内温度保持在恒温250 、 炒制时间20分钟左右, 通过电加热炒药容器外部壳体上部的观察孔, 观测电加热炒药容 器装药罐体内酸枣仁原料炒制情况, 此刻酸枣仁原料药物表面呈黄色并且色泽加深、 表面 鼓起爆裂, 并透出香气既得合格炒酸枣仁成品, 并关闭电加热炒药容器电。
17、源。 第五步, 从电 加热炒药容器内取出炒酸枣仁成品, 放凉包装称量完成所有工序。 0013 本发明炒制过程干净卫生, 炒制工具能在短时间内升温至所需要的温度, 加热均 匀, 应用全新的炒制工艺, 所炒制后成品中药饮片外观色泽一致、 质量稳定, 能保证产品质 量, 达到了国家药典对中药饮片的具体要求。 克服了现有中药饮片炒制方式因为采用炭火 作为加热源, 炭火具有升温慢、 发热不均匀、 温度不容易控制的缺点, 实际操作中炒制温度、 炒制时间、 炒制火候不好控制, 全凭操作者的感官和经验, 容易导致炒制出的饮片外观性状 色泽不均一, 造成每批炒制的饮片质量都有差异, 药物效果大打折扣的弊端。 0014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实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实施例原则范围内做 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726587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672658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