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喷雾式药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喷雾式药瓶.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07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9 CN 103340746 A *CN103340746A* (21)申请号 201310235358.8 (22)申请日 2013.06.14 A61J 1/05(2006.01) A61M 11/02(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汇涵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215535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董浜镇 (徐市) 杨塘村寺泾路 1 号 (72)发明人 冯永良 冯胜权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54) 发明名称 医用喷雾式药瓶 (57) 摘要 一。
2、种医用喷雾式药瓶, 属于喷雾给药容器技 术领域。包括瓶体、 瓶盖、 泵液机构、 揿手压盖、 吸 管和出液机构, 泵液机构包括活塞管套、 球阀门、 第一弹簧、 活塞管和第二弹簧, 活塞管套的上端与 瓶盖的中央位置固定、 中部构成第一窄缩台阶、 下 部构成一第二窄缩台阶, 球阀门设在活塞管套的 活塞管套腔内, 在活塞管的中部构成活塞, 第一弹 簧设在活塞管套腔的下部, 第二弹簧套置在活塞 管的下端, 在揿手压盖的中央位置构成活塞管配 合孔, 出液机构包括喷管座和喷管, 喷管座内设通 液孔, 喷管座的一侧有导流管接口, 导流管接口上 构成凸缘, 导流管接口构成导流管腔, 吸管与活塞 管套的下端配接。。
3、改善泵液效果 ; 喷液速度提高 ; 避免药液浪费 ; 结构简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0746 A CN 103340746 A *CN103340746A* 1/2 页 2 1. 一种医用喷雾式药瓶, 包括瓶体 (1)、 配接在瓶体 (1) 的瓶嘴 (11) 上的瓶盖 (2)、 设 置在瓶盖 (2) 的中央位置的泵液机构 (3)、 与泵液机构 (3) 的上部相配合的用于驱使泵液 机构 (3) 泵液的揿手压盖。
4、 (4)、 与泵液机构 (3) 的下部配合的并且伸展到瓶体 (1) 的瓶体 腔的底部的吸管 (5) 和连接在揿手压盖 (4) 上的出液机构 (6),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泵液机 构 (3) 包括活塞管套 (31)、 球阀门 (32)、 第一弹簧 (33)、 活塞管 (34) 和第二弹簧 (35), 活 塞管套(31)的上端与所述瓶盖(2)的中央位置固定, 该活塞管套(31)的活塞管套腔(311) 的高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第一窄缩台阶 (3111), 而高度方向的下部构成有一第二窄缩 台阶 (3112), 球阀门 (32) 设置在活塞管套 (31) 的活塞管套腔 (311) 内, 并且与第二窄。
5、缩 台阶 (3112) 相配合, 活塞管 (34) 上下运动地与活塞管套 (31) 的上端相配合, 并且该活塞 管 (34) 的上端探出活塞管套腔 (311), 而下端位于活塞管套腔 (311) 内, 在活塞管 (34) 的 高度方向的中部的外壁上并且围绕活塞管 (34) 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活塞 (341), 该活塞 (341) 与活塞管套腔 (311) 的腔壁滑动配合, 第一弹簧 (33) 设置在活塞管套腔 (311) 的下 部, 该第一弹簧 (33) 的一端支承在活塞管 (34) 的下端端面上, 另一端支承在球阀门 (32) 上, 第二弹簧 (35) 套置在活塞管 (34) 的所述下端, 。
6、该第二弹簧 (35) 的一端支承在所述的 活塞 (341) 上, 而另一端支承在所述的第一窄缩台阶 (3111) 上, 在所述揿手压盖 (4) 的中 央位置构成有一活塞管配合孔 (41), 所述活塞管 (34) 的上端与活塞管配合孔 (41) 相配 合, 并且在揿手压盖 (4) 的一侧构成有一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 (42), 在该出液机构枢转配 合孔 (42) 内构成有一导液管插座 (421), 该导液管插座 (421) 的导流孔 (4211) 与所述活 塞管配合孔 (41) 相通, 并且在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 (42) 的孔口部位构成有凸缘配合凹槽 (422), 所述的出液机构 (6) 包括喷管。
7、座 (61) 和喷管 (62), 在喷管座 (61) 内开设有一通液 孔 (612), 并且在喷管座 (61) 朝向所述揿手压盖 (4) 的一侧延伸有一导流管接口 (611), 该导流管接口 (611) 在对应于所述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 (42) 的位置与导流管插座 (421) 插接配合, 并且在该导流管接口 (611) 上构成有一凸起于导流管接口 (611) 表面的凸缘 (6112), 该凸缘(6112)与所述的凸缘配合凹槽(422)转动配合, 其中 : 导流管接口(611)构 成有导流管腔(6111), 该导流管腔(6111)与所述导流孔(4211)相通, 并且还与所述通液孔 (612) 相。
8、通, 所述吸管 (5) 与所述活塞管套 (31) 的下端配接, 并且探入到活塞管套腔 (311) 内, 该吸管 (5) 的吸液孔 (51) 与瓶体 (1) 的瓶体腔相通, 并且与活塞管套腔 (311) 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喷雾式药瓶,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活塞管 (34) 的高度 方向的中央构成有一活塞管导流孔(342), 该活塞管导流孔(342)与所述活塞管套腔(311) 相通, 并且与所述的活塞管配合孔 (41) 相通。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喷雾式药瓶,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瓶盖 (2) 的中央位置 构成有一泵液机构配接座(22), 所述泵液机构(3)的活塞。
9、管套(31)的所述上端与该泵液机 构配接座 (22) 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喷雾式药瓶,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瓶嘴(11)的外壁上构成 有瓶嘴外螺纹(111), 而在所述瓶盖(2)壁体上构成有瓶盖内螺纹(21), 该瓶盖内螺纹(21) 与瓶嘴外螺纹 (111) 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喷雾式药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簧(33)和第二弹 簧 (35) 均为螺旋形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喷雾式药瓶,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活塞管(34)上并且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40746 A 2 2/2 页 3 对应于所述活塞 (341) 的上方的位置套设有一。
10、密封圈 (343), 该密封圈 (343) 与活塞 (341) 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喷雾式药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343)为橡胶圈。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医用喷雾式药瓶,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瓶盖 (2) 的外 壁上构成有防滑凸缘 (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喷雾式药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凸缘(23)为条状防 滑凸缘、 浮点状防滑凸级或者条状防滑凸缘与浮点状防滑凸缘的组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40746 A 3 1/4 页 4 医用喷雾式药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喷雾给药容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喷。
11、雾式药瓶。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喷雾式药瓶的功用是将灌装于瓶体腔内的医用液剂如护创液、 止血剂、 消毒 液和创口清洁液等喷射到患者创口的表面, 此类瓶子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可大量见诸, 略以 例举的如 CN2552860Y(一种药瓶) 、 CN201286921(喷药瓶) 和 CN202621357U(喷雾器) , 等 等。 0003 在并非于上述例举的专利中, CN2552860Y 的结构相对较为合理, 并既克服了发明 专利申请号 99105364.5 的欠缺, 又体现了其说明书第 2 页倒数第 2 段载述的技术效果。但 是, 该专利方案依然存在以下欠缺 : 其一, 由于活塞管 (专利称为柱。
12、塞) 的自身结构有失合 理, 因而需要在阀套管 (专利称为阀体) 内需要增设一导向座, 由导向座对活塞管导向, 于是 活塞管在频繁上下活动过程中与导向座摩擦, 不仅阻力大, 而且易因磨损而产生间隙, 影响 出液乃至报废 ; 其二, 由于活塞管的复位仅靠阀套管底部的一枚螺旋小弹簧实现, 而螺旋小 弹簧容易疲劳, 因此活塞管的复位效果难以保障 ; 其三, 由于出液机构是与揿手压盖固定连 接的,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 医务人员需要转动手腕的角度, 然而由于出液机构的喷射方向难 以准确地对准患者创口, 于是一方面对使用造成不便, 另一方面存在液剂浪费之虞 ; 其四, 由于结构较为复杂, 因此给制造和装配。
13、造成麻烦。 0004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 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 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 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活塞管磨损并且可显著减小活塞管的上 下运动阻力而藉以保障出液效果、 有利于使活塞管快速复位而藉以体现良好的喷液效果、 有益于对准患者创口定向喷射并且可在 360范围内任意调节而藉以体现使用时的方便性 以及灵活性并且避免药液浪费和有便于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造与装配的医用喷雾式药 瓶。 0006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医用喷雾式药瓶, 包括瓶体、 配接在瓶体的瓶 嘴上的瓶盖、 设置在瓶盖的中央位置的泵液。
14、机构、 与泵液机构的上部相配合的用于驱使泵 液机构泵液的揿手压盖、 与泵液机构的下部配合的并且伸展到瓶体的瓶体腔的底部的吸管 和连接在揿手压盖上的出液机构, 特征在于 : 所述的泵液机构包括活塞管套、 球阀门、 第一 弹簧、 活塞管和第二弹簧, 活塞管套的上端与所述瓶盖的中央位置固定, 该活塞管套的活塞 管套腔的高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第一窄缩台阶, 而高度方向的下部构成有一第二窄缩台 阶, 球阀门设置在活塞管套的活塞管套腔内, 并且与第二窄缩台阶相配合, 活塞管上下运动 地与活塞管套的上端相配合, 并且该活塞管的上端探出活塞管套腔, 而下端位于活塞管套 腔内, 在活塞管的高度方向的中部的外壁上。
15、并且围绕活塞管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活塞, 该 说 明 书 CN 103340746 A 4 2/4 页 5 活塞与活塞管套腔的腔壁滑动配合, 第一弹簧设置在活塞管套腔的下部, 该第一弹簧的一 端支承在活塞管的下端端面上, 另一端支承在球阀门上, 第二弹簧套置在活塞管的所述下 端, 该第二弹簧的一端支承在所述的活塞上, 而另一端支承在所述的第一窄缩台阶上, 在所 述揿手压盖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活塞管配合孔, 所述活塞管的上端与活塞管配合孔相配 合, 并且在揿手压盖的一侧构成有一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 在该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内构 成有一导液管插座, 该导液管插座的导流孔与所述活塞管配合孔相通, 并且在出。
16、液机构枢 转配合孔的孔口部位构成有凸缘配合凹槽, 所述的出液机构包括喷管座和喷管, 在喷管座 内开设有一通液孔, 并且在喷管座朝向所述揿手压盖的一侧延伸有一导流管接口, 该导流 管接口在对应于所述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的位置与导流管插座插接配合, 并且在该导流管 接口上构成有一凸起于导流管接口表面的凸缘, 该凸缘与所述的凸缘配合凹槽转动配合, 其中 : 导流管接口构成有导流管腔, 该导流管腔与所述导流孔相通, 并且还与所述通液孔相 通, 所述吸管与所述活塞管套的下端配接, 并且探入到活塞管套腔内, 该吸管的吸液孔与瓶 体的瓶体腔相通, 并且与活塞管套腔相通。 0007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17、, 在所述的活塞管的高度方向的中央构成有一活 塞管导流孔, 该活塞管导流孔与所述活塞管套腔相通, 并且与所述的活塞管配合孔相通。 000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瓶盖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泵液机构 配接座, 所述泵液机构的活塞管套的所述上端与该泵液机构配接座固定。 0009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瓶嘴的外壁上构成有瓶嘴外螺纹, 而 在所述瓶盖壁体上构成有瓶盖内螺纹, 该瓶盖内螺纹与瓶嘴外螺纹相配合。 0010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螺旋形弹 簧。 0011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活塞管上并且在对应于。
18、所述活塞 的上方的位置套设有一密封圈, 该密封圈与活塞相接触。 0012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密封圈为橡胶圈。 0013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瓶盖的外壁上构成有防滑凸缘。 0014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防滑凸缘为条状防滑凸缘、 浮点 状防滑凸级或者条状防滑凸缘与浮点状防滑凸缘的组合。 001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活塞管上构成有活塞, 由活塞与活塞管套的活塞管 套腔滑动配合, 因而活塞管与活塞管套的整体接触面积显著减少, 不仅可以减少磨损, 而且 活塞管上下活动的阻力小, 使泵液效果得以改善 ; 由于泵液机构具有第一、 。
19、第二弹簧, 因而 活塞管的复位速度快, 喷液速度提高 ; 由于在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的孔口部位构成有凸缘 配合凹槽, 并且在导液管接口上构成有与凸缘配合凹槽相配合的凸缘, 因而可保证整个出 液机构围绕揿手压盖作 360范围的任意角度调节, 保障使用时准确对应创口的方便与灵 活效果, 并且还可避免药液浪费 ; 由于整体结构简单, 因而既可方便制造, 又可方便装配。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340746 A 5 3/4 页 6 0017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
20、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 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 明方案的限制, 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 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0018 请参见图 1, 给出了由塑料制作的瓶体 1, 该瓶体 1 具有瓶嘴 11, 并且在瓶嘴 11 的 外壁上构成有瓶嘴外螺纹 111。一瓶盖 2(由塑料制作) 配合在瓶嘴 11 上, 具体是 : 在瓶盖 2 的内壁构成有瓶盖内螺纹 21, 该瓶盖内螺纹 21 与前述的瓶嘴外螺纹 111 螺纹配合。又, 在瓶盖 2 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隆起的泵液机构配合座 22, 并且在瓶盖 2 的外壁上构成有防 滑凸缘 23, 防滑凸缘 2。
21、3 优选为条状防滑凸缘 (本实施例即是) , 但是也可以是浮点状防滑凸 缘, 还可以是条状防滑凸缘与浮点状防滑凸缘的组合。 0019 给出了一泵液机构3, 该泵液机构3配接在前述的泵液机构配合座22上, 该泵液机 构3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 : 包括活塞管套31、 球阀门32、 第一弹簧33、 活塞管34 和第二弹簧35, 活塞管套31由上向下窄缩, 具体而言, 活塞管套31的上端为扩设管段, 中部 为收缩管段落, 而下端为进而收缩的吸管配合管段, 该活塞管套 31 的上端与瓶盖 2 的前述 泵液机构配接座 22 的中央位置固定, 在该活塞管套 31 的活塞管套腔 311 的高度方向的中。
22、 部即在与前述的收缩管段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一窄缩台阶 3111, 而高度方向的下部即在 与前述的吸管配合管段的交界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窄缩台阶 3112。球阀门 32 设置在活塞管 套 31 的活塞管套腔 311 内, 并且支承在第二窄缩台阶 3112 上。活塞管 34 上下运动 (上下 活动) 地与活塞管套 31 的上端相配合, 并且该活塞管 34 的上端探出活塞管套腔 311 伸展到 前述的泵液机构配接座 22 外, 而活塞管 34 的下端位于活塞管套腔 311 内。在活塞管 34 的 高度方向的中部的外壁上并且围绕活塞管34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活塞管34的表面 的一活塞 341, 该活。
23、塞 341 与活塞管套腔 311 的腔壁滑动配合。由此可见, 本发明方案无需 象已有技术那样使活塞管 34 整体与活塞管套腔 311 的腔壁滑动配合, 而只需凭借活塞 341 与活塞管套腔 311 的内壁滑动配合, 此结构设计可以显著减小活塞管 34 的上下运动阻力, 并且避免磨损。在活塞管 34 的高度方向的中央即轴向中央构成有一自一端贯通至另一端 的一活塞管导流孔 342, 该活塞管导流孔 342 与活塞管套腔 311 相通, 并且在活塞管 34 上 套设有一密封圈 343, 该密封圈 343 对应于活塞 341 并且与活塞 341 接触。优选地, 密封圈 343采用橡胶密封圈, 即采用橡。
24、胶圈。 第一弹簧33设置在活塞管套腔311的下部, 该第一弹 簧 33 的一端 (图示上端) 支承在活塞管 34 的下端端面上, 另一端 (图示下端) 支承在球阀门 32 上。第二弹簧 35 套置在前述的活塞管 34 的下端, 该第二弹簧 35 的一端 (图示上端) 支 承活塞 341 上, 而另一端 (图示下端) 支承在第一窄缩台阶 3111 上。 0020 前述的第一弹簧 33 和第二弹簧 35 均为螺旋形弹簧。 0021 请继续见图1, 给出了一用于驱使前述泵液机构3泵液的并且与泵液机构3配合的 揿手压盖 4, 该揿手压盖 4 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活塞管配合孔 41, 该活塞管配合孔 41。
25、 与前 述的活塞管 34 的上端相配合, 也就是说活塞管 34 的上端插入活塞管配合孔 41 内, 并且在 揿手压盖4的一侧还构成有一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42, 在该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42内构成 有一导液管插座 421, 该导液管插座 421 具有一导流孔 4211, 该导流孔 4211 与活塞管配合 孔 41 相通。又, 在前述的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 42 的孔口部位构成有一凸缘配合凹槽 422, 下面还要描述的出液机构 6 与该凸缘配合凹槽 422 枢转 (转动) 配合。 说 明 书 CN 103340746 A 6 4/4 页 7 0022 在图 1 中示出了一吸管 5, 该吸管 5 的一端。
26、 (图示的上端) 与活塞管套 31 的活塞管 套腔 311 相配合, 并且探入到前述的球阀门 32 的部位, 而吸管 5 的另一端 (图示的下端) 伸 展到瓶体 1 的瓶体腔的底部, 吸液管 5 的吸液孔 51 与活塞管套腔 311 相通, 前述的球阀门 32 与吸液孔 51 的出液口相配合。 0023 上面提及的出液机构 6 可称为喷液机构, 包括一喷管座 61 和一喷管 62, 在喷管座 61 上并且朝向揿手压盖 4 的一侧延伸有一导流管接口 611, 该导流管接口 611 在对准前述 的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42的位置插入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42, 并且导流管接口611的导流 管腔 6111 。
27、与导流管插座 421 插配, 也就是说导流管插座 421 插入导流管腔 6111 内, 而导流 管腔 6111 与开设在喷管座 61 上的通液孔 612 相通, 通液孔 612 与开设在喷管座 61 上的出 液孔 613 相通。由图所示, 在导流管接口 611 的外壁上构成有一凸起于导流管接口 611 的 表面的凸缘 6112, 该凸缘 6112 与开设在出液机构枢转配合孔 42 的孔口部位的凸缘配合凹 槽 422 转动配合, 从而可使喷管座 61 围绕揿手压盖 4 作 360范围的任意角度调整。喷管 62 在对应于出液孔 613 的位置与喷管座 61 插配, 具体是 : 在喷管 62 朝向喷。
28、管座 61 的一端 构成有一喷管插接头621, 喷管插接头621与构成于喷管座61上的喷管插座614插配, 前述 的出液孔 613 位于喷管插座 614 内。优选地, 在喷管 62 内设置有一内导流管 622, 内导流管 622 的内导流管孔 6221 与出液孔 613 相通。在喷管 62 的末端开设有一喷孔 622, 喷孔 622 与内导流管孔 6221 相通。 0024 使用本发明时, 只要反复按压揿手压盖 4, 使泵液机构 3 的活塞管 34 上下运动, 由 吸管 5 将瓶体 1 的瓶体腔内的医用护创液引入活塞管套腔 311, 依次经活塞管导流孔 342、 活塞管配合孔41、 导流孔42。
29、11、 导流管腔6111、 通液孔612、 出液孔613、 内导流管孔6221和 喷孔 622, 由喷孔 622 喷出的液剂喷射到患者创口部位。在上述过程中, 当揿手压盖 4 下行 (在使用者用手指按压的状态下) 时, 推动活塞管 34 下行, 第一、 第二弹簧 33、 35 同时压缩而 储能, 并且由第一弹簧33作用于球阀门32, 使球阀门32关闭吸液孔51的出液口, 而当使用 者对揿手压盖 4 释放时, 那么第一、 第二弹簧 33、 35 回复, 活塞管 34 向上位移, 在负压作用 下, 球阀门 32 开启, 如此反复。 0025 在给患者创口喷洒液剂即药剂时, 可以根据需要而将喷管座 61 转动所需的角度, 由喷管座 61 带动喷管 62 转动相应的角度, 因而可以体现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 述的技术效果。 说 明 书 CN 103340746 A 7 1/1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0746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