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光学成像设备、镜头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812726
  • 上传时间:2018-03-13
  • 格式:PDF
  • 页数:25
  • 大小:920.3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44079.X

    申请日:

    2008.07.31

    公开号:

    CN101639603A

    公开日:

    2010.0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3B 7/20申请日:20080731|||公开

    IPC分类号:

    G03B7/20; H04N5/232

    主分类号:

    G03B7/20

    申请人:

    索尼株式会社

    发明人:

    郭俊榕; 周小波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春晖;王 萍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光学成像设备,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镜头种类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镜头控制模型;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镜头种类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对应的镜头控制模型,对所述镜头施加与所述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本发明还提供镜头控制方法和镜头控制装置。本发明光学成像设备可对不同种类的镜头进行控制调节,有效地避免光圈摇摆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学成像设备,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镜头种类信息;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镜头控制模型;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镜头种类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对应的镜头控制模型,对所述镜头施加与所述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设备,其中,进一步包括镜头控制电路,用于将控制单元提供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控制镜头的控制电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电压偏移值和停止参考信号,所述镜头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用于将停止参考信号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第二数/模转换单元,用于将电压偏移值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放大器,用于对停止参考信号与电压偏移信号的模拟值进行运算放大,并输出控制电压。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电压偏移值和停止参考信号,所述镜头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数/模转换单元,用于将停止参考信号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第二数/模转换单元,用于将电压偏移值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第一放大器,用于对停止参考信号与电压偏移信号的模拟值进行运算放大,并输出控制电压;
    第二放大器,用于将镜头输出的电压反馈信号反馈回第一放大器的电压偏移信号输入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包括光圈控制模型,用来表示光圈控制信号与光圈状态之间的关系。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光圈控制模型是光圈控制电压曲线。

    7.
      一种镜头控制方法,包括:
    针对镜头种类信息,选择相应的镜头控制模型;
    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对镜头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镜头种类信息是外界输入的镜头类型或者通过自动检测方式识别出来的。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包括光圈控制模型,用来表示光圈控制信号与光圈状态之间的关系。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光圈控制模型是光圈控制电压曲线。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控制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快门速度和曝光的设定,对于当前所选的镜头控制模型进行调整。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对镜头控制模型进行调整包括选定对应于快门速度和曝光设定信息的调整模式,并根据选定模式对镜头控制模型进行更新

    13.
      一种镜头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镜头控制模型;
    选择单元,用于针对镜头种类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相应的镜头控制模型,将镜头控制模型的信号传递给操作单元;
    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对镜头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镜头控制装置,其中,可进一步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镜头控制模型进行动态调整,并将调整信号传递给操作单元。

    说明书

    光学成像设备、镜头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设备、镜头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成像设备(如摄像机、数码相机等)通常会配备有镜头。为控制透过镜头进入光学成像设备内感光面的光量,在镜头内部装配有光圈。光圈的不同开闭程度对应着不同的进光量。在目前的光学成像设备中,光圈的开闭程度取决于成像设备提供给光圈的控制电压。
    举例来说,在工作时,摄像机计算每一帧画面的亮度,并与设定的目标亮度值相比对,得出亮度相对值。所谓的亮度相对值代表当前亮度水平(Videolevel)和目标亮度值的差值,其形式可以是以dB为单位的比率。然后根据预先存储在摄像机的存储单元中的光圈控制模型实时地调整光圈的控制电压,以改变光圈的进光量。所谓的光圈控制模型,如图1所示,可以是根据光圈的特性所得出的光圈控制电压偏移值和亮度相对值的函数关系。当亮度相对值发生变化的时候,摄像机可以根据光圈控制模型找出光圈控制电压的偏移值,以此来调整光圈控制电压使亮度相对值为0,即回到图1中的原点(收束目标)。
    再如,专利号为5739854的美国专利公开一种可实时调整进光量的装置。在该装置中设置探测单元,以实时地探测光圈开闭程度,将探测信息传送给电路控制单元;电路控制单元对该信息进行一定的处理,将处理结果再传递给光圈控制单元;光圈控制单元根据电路控制单元的指示调整光圈的开闭程度。当光圈有多个时,该装置中还设置有同步装置以同步光圈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
    但是,目前的光学成像设备中预存的光圈控制模型是针对原厂的特定镜头设置的,而实际上不同厂家生产的镜头各异,其光圈的特性也不尽相同,从而使得光学成像设备不能适应不同类型的镜头,其使用受到很大制约。例如当将镜头更换为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的镜头时,由于光圈与预设在存储单元中的光圈控制模型不匹配,从而会出现不同光圈对相同控制电压的响应速度不同的现象,进而产生Iris Hunting(光圈摇摆)的问题。
    此外,当光圈控制模型中的曲线太陡,即与亮度相对值对应的控制电压偏移值过大,有可能导致控制电压也过大,使得光圈动作过快。当光圈动作速度超过光学成像设备所能制约的范围时,会发生快速光圈摇摆。如图2所示,在发生快速光圈摇摆时,由于光圈忽开忽闭,Video Level(当前亮度水平)随时间发生大幅度的变化。
    在目前的光学成像设备中,对于镜头的其他部件或性能的控制也存在类似问题,导致光学成像设备可以装备的镜头的种类受到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设备,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镜头种类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镜头控制模型;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镜头种类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对应的镜头控制模型,对所述镜头施加与所述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镜头控制方法,包括:针对镜头种类信息,选择相应的镜头控制模型;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对镜头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镜头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镜头控制模型;选择单元,用于针对镜头种类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中选择相应的镜头控制模型,将镜头控制模型的信号传递给操作单元;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对镜头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光学成像设备中包含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有镜头控制模型,可对不同种类的镜头进行控制调节,有效地避免光圈摇摆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镜头控制方法中包括对光圈控制模型进行动态调整,使在常规的快门速度并开启曝光补偿时,各种镜头能满足更多的应用场合。
    本发明提供的镜头控制装置中包括调整单元,对镜头控制模型中远离原点的数个点进行调整。这能有效地防止收束目标附近光圈动作过慢,很好地解决了慢速Iris Hunting与曝光补偿之间的矛盾。
    附图说明
    图1是镜头控制模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发生光圈摇摆(Iris Hunting)时,当前亮度水平(Video Level)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光学成像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至图6是本发明光学成像设备中控制单元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镜头控制方法的简化流程示意图;
    图8是不同镜头控制模型的示意图;
    图9至图10是本发明镜头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用于动态调整镜头控制模型的示意图;
    图11至图13是本发明镜头控制装置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光学成像设备可适应多种不同种类的镜头360,包括:控制单元310、存储单元320、图像处理单元330、输入单元340及输出单元350。
    其中,输入单元340用于接收外界输入的信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信息包括镜头种类信息以及外界输入信息。
    输入单元340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按键、开关、跳线等形式来接收信息。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通过机身显示的界面来实现信息的输入。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通过OSD(屏幕菜单方式)来实现信息的输入。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接收远程登录客户端以命令行方式输入的信息。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通过远程操控GUI(图形用户接口)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输入。
    存储单元320用于存储镜头控制模型。
    所述存储单元320可以是Flash(闪存)、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镜头控制模型表征镜头控制信号和镜头状态之间的关系,使得光学成像设备可以根据镜头状态对镜头施加对应的镜头控制信号。
    在实施例中,镜头控制模型可以包括光圈控制模型,用来表示光圈控制信号与光圈状态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光圈控制模型具体可以是光圈控制电压曲线。图1显示一种光圈控制电压曲线,其横轴代表亮度相对值,所述亮度相对值(MIRISSCL)是当前亮度水平(Video level)和目标亮度值的差值,其形式可以是以dB为单位的比率(ΔVL),可通过式(1)进行转换:
    MIRISSCL×8=ΔVL(dB)×1024/6.02                  (1)
    如图1所示,当Video Level(当前亮度水平)与目标亮度值相差越大即亮度相对值越大时,控制电压偏移值也越大。
    光圈控制模型可不限于如前所述的光圈控制电压曲线,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圈控制模型也可以是光圈控制电流曲线,具体表示光圈控制电流与当前亮度值的函数关系。
    镜头360用于从外界获取图像。
    图像处理单元330用于对镜头360所获取的图像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
    输出单元350用于实现光学成像设备的输出。
    控制单元310用于根据输入单元340输出的镜头种类信息,从存储单元320中选择对应的镜头控制模型,对镜头360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10可以是对镜头中光圈的开闭程度进行控制。
    在具体实现时,控制单元310提供的控制信号可以经由镜头控制电路(参照图4、图5、图6)进行处理后施加给镜头36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10提供的控制信号包括电压偏移值的数字信号和停止参考信号。如图4所示,镜头控制电路具体包括数/模转换单元401、402以及放大器403。数/模转换单元401用于将停止参考信号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模转换单元402用于将电压偏移值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放大器403对停止参考信号与电压偏移信号的模拟值进行运算放大,并输出控制电压对镜头360进行调整。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镜头控制电路具体包括数/模转换单元501和502以及放大器503和505。数/模转换单元501用于将停止参考信号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模转换单元502用于将电压偏移值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放大器503对停止参考信号与电压偏移信号的模拟值进行运算放大,并输出控制电压对镜头360进行调整。镜头360实时地输出一个电压反馈信号给放大器505,由放大器505将该反馈信号放大后反馈回放大器503的电压偏移信号输入端。采用带有负反馈的电路结构能够比较准确地调整放大器503输出的控制电压,从而有效地控制镜头360。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镜头控制电路具体包括数/模转换单元601和602、放大器603和605。数/模转换单元601用于将停止参考信号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模转换单元602用于将电压偏移值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放大器603对停止参考信号与电压偏移信号的模拟值进行运算放大,并输出控制电压对镜头进行调整。镜头360实时地向放大器605输出电压反馈信号,由放大器605将该反馈信号放大后反馈回放大器603的电压偏移信号输入端。镜头360还向放大器603的停止参考信号输入端输出停止电压反馈信号。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反馈信号来调整放大器603输出的控制电压,从而准确地控制镜头360的动作。
    以下以图5所示的镜头控制电路为例,对镜头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设VIRIS_DRV为控制镜头360的控制电压,则总存在某一个电压VSTOP,使得当VIRIS_DRv=VSTOP时,镜头中的光圈处于停止状态。当VIRIS_DRV低于VSTOP时,光圈进行闭合动作,反之则进行打开动作。设V1为停止参考信号,V2为电压偏移值,V3为电压反馈信号,则在电路达到稳态时,控制电压VIRIS_DRV可由式(2)得出:
    VIRIS_DRV=G1·V1-G2·V2-G3·V3      (2)
    式(2)中的G1、G2、G3分别代表稳态时电路对各个信号的增益。由上分析可知,当G1、G2、G3、停止参考信号V1固定下来后,可通过调整电压偏移值V2来改变镜头的控制电压VIRIS_DRV
    更特别地,可对如图5所示的镜头控制电路进行进一步改进。在某一频率下,当放大器503的相位a和增益Ga、镜头360的相位b和增益Gb以及放大器505的相位c和增益Gc满足以下条件时,镜头控制电路会发生自激振荡,使光圈失去控制:
    条件1:|Ga|·|Gb|·|Gc|≥1
    条件2:a+b+c=2nπ(n是整数)
    因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减小放大器503的增益Ga来破坏振荡条件,使电路不发生自激振荡。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减小放大器505的增益Gc来破坏振荡条件,使电路不发生自激振荡。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修改放大器505内部的电容值(即改变c)来维持放大器505原有的频率特性,使电路不发生自激振荡。
    参考图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镜头控制方法具体包括:S701,针对镜头种类信息,选择相应的镜头控制模型;S703,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对镜头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镜头控制模型表征镜头控制信号和镜头状态之间的关系,使得光学成像设备可以根据镜头状态对镜头施加对应的镜头控制信号。
    在实施例中,镜头控制模型可以包括光圈控制模型,用来表示光圈控制信号与光圈状态之间的关系。
    镜头控制模型之间可以按照多种方式来进行分类。例如可以根据镜头的类型或者生产镜头厂家来进行分类。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适应不同镜头的光圈特性,根据各个镜头在光学成像设备上的响应情况,将镜头划分为“慢速、中速、快速”三类,并据此建立三种光圈控制电压曲线(图8中仅示出控制电压曲线的第一象限)。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镜头种类信息可以是用户自行输入的镜头类型,也可以是光学成像设备通过自动检测方式识别出来的。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选择相应的镜头控制模型。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例如通过单片机、MCU(微控制器)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运行程序等方式来实现。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中,可通过具体的硬件电路来选择镜头控制模型。其中,所述具体的硬件电路可以是多路选择单元、比较器、控制单元电路等。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镜头控制模型的选择。
    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对镜头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的过程中,控制信号可以根据镜头控制模型中的控制信息产生,所述控制信息可以是控制电压的偏移值,控制电压值或控制电流值等任何可控制镜头的信息。
    可采用多种硬件电路、软件编程方式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产生所述控制信号。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控制信号可以通过镜头控制电路进行处理后施加给镜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镜头控制电路具体包括数/模转换单元401和402、放大器403。数/模转换单元401用于将停止参考信号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模转换单元402用于将电压偏移值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放大器403对停止参考信号与电压偏移信号的模拟值进行运算放大,并输出控制电压对镜头360进行调整。该实施例中,放大器403输出的控制电压与数/模转换单元401和402分别输出的停止参考信号和电压偏移信号有关。其中,决定电压偏移信号的电压偏移值是镜头控制模型中所包含的信息。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镜头控制电路具体包括数/模转换单元501和502、放大器503和505。数/模转换单元501用于将停止参考信号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模转换单元502用于将电压偏移值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放大器503对停止参考信号与电压偏移信号的模拟值进行运算放大,并输出控制电压对镜头360进行调整。镜头360实时地输出电压反馈信号,由放大器505将该反馈信号放大后反馈回放大器503的电压偏移信号输入端。采用带有负反馈的电路结构能够比较准确地调整放大器503输出的控制电压以有效地控制镜头360。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镜头控制电路具体包括数/模转换单元601和602、放大器603和605。数/模转换单元601用于将停止参考信号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模转换单元602用于将电压偏移值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放大器603对停止参考信号与电压偏移信号的模拟值进行运算放大,并输出控制电压对镜头360进行调整。镜头360实时地输出电压反馈信号,由放大器605将该反馈信号放大后反馈回放大器603的电压偏移信号输入端。镜头360还向放大器603的停止参考信号输入端输出停止电压反馈信号。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反馈信号来调整放大器603输出的控制电压,从而准确地控制镜头360的动作。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可采用软件编程的方式,例如通过单片机、MCU(微控制器)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运行程序,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调整镜头的控制信号。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调整镜头的控制信号。例如,可以采用软件编程的方式来实现数字信号的输入,而采用硬件电路来实现其余的信号放大电路。
    以图5所示的镜头控制电路为例,镜头的控制电压VIRIS_DRV为:
    VIRIS_DRV=G1·V1-G2·VDAC_STEP·Δn-G3·V3     (3)
    式(3)中的VDAC_STEP代表数/模转换单元所能输出电压的最小间隔,而代表软件增益,电路的增益G1、G2、G3是硬件增益。为了保证镜头正常工作,各种镜头所需的控制电压构成了一个电压范围,这一范围就是整个镜头控制电路所要达到的目标。当这一目标范围一定时,若硬件增益过大,则相应的软件增益所能允许的变动范围便被压缩。由于软件增益的变化是离散的,对于这一被压缩的范围将不能很好地覆盖,往往会面临“加1就太大,不加就太小”的窘境。因此,必须控制硬件增益G1、G2、G3的幅度。
    上述实施例中镜头控制方法可用于对镜头的多种部件或者性能进行控制,例如采用上述镜头控制方法来对光圈进行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圈控制方法包括:针对镜头种类信息,选择相应的光圈控制模型;根据所述光圈控制模型,对光圈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具体地说,在光学成像设备中配置多种与不同种类的镜头对应的光圈控制模型。光学成像设备在工作时,根据装备的镜头的种类,选择对应的光圈控制模型,根据选定的光圈控制模型来控制光圈的开闭。
    其中,光圈控制模型用于表示光圈控制信号与光圈状态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表示为图1所示的光圈控制电压曲线,其横轴代表亮度相对值,所述亮度相对值是当前亮度水平和目标亮度值的差值,纵轴代表控制电压偏移值。
    在工作时,光学成像设备计算每一帧图像的亮度,并与设定的目标亮度值相比对,得出亮度相对值。然后根据选定的光圈控制模型实时地调整光圈的控制电压,以改变光圈的进光量。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光圈控制方法还进一步包括对前述镜头控制模型进行动态调整。所述动态调整即是根据快门速度和曝光的设定,对于当前所选的镜头控制模型进行调整,使之既能满足一般场景的收束要求,又能最大限度防止出现快速光圈摇摆。
    Exposure Compensation即“曝光补偿”可以随时控制曝光量即改变镜头中光圈的收束目标。曝光量由场景辉度、镜片系统透光率、快门速度和光圈透光率决定,其中光圈透光率可用式(4)表示:
    Φ=r2R2---(1)]]>
    其中,r是当前开启的光圈透光区域的半径,R是光圈全开时的透光区域半径。当在极高辉度的场景下开启-2乃至-3EV的曝光补偿时,若仍然使用常规的1/30~1/100秒的快门速度,则为了将进光量控制在很低水平,光圈处于几乎关闭的极限状态,即0<r<<R。在极限状态下,光圈的细微动作就能达到很大的亮度相对值,从而触发镜头控制模型中远离原点的控制电压。若曲线较陡,则很容易造成当前亮度水平(Video Level)不断地被较大的控制电压在收束目标两侧推来推去,即发生快速光圈摇摆。
    为了防止光圈摇摆,在极高辉度场景下(如直接对着烈日拍摄),使用常规的快门速度并开启-2EV以下的曝光补偿时,必须设置比较很平坦的镜头控制模型曲线。但是当镜头控制模型曲线过于平坦时,即电压偏移值太小时,除了镜头中光圈动作变慢还可能发生两种情况:①当镜头中光圈收束动作接近结束,即当前亮度水平(Video Level)逼近收束目标时,电压偏移值会比较小,可能当前亮度水平还未达到预设目标时,光圈便停止了动作;②若收束动作是光圈从闭到开,当情况①发生时,当前亮度水平停在低于预设目标的地方,当这种偏移超出镜头控制电路所能容忍的范围并持续数秒时,光学成像设备便认为“光圈已经全开,但当前亮度水平仍然未达到目标”。于是光学成像设备将强行完全打开镜头,其结果是画面突然变亮,并又引发收束。在某些较亮的环境下,由于光圈动作的惯性会使得当前亮度水平再次回落到低于预设目标的地方,此时便进入死循环,形成慢速Iris Hunting(光圈摇摆)。
    图9和图10示出了对镜头控制模型进行动态调整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参考图9,图中给出了对于给定的快门速度和曝光的设定所选定的模式。例如:当快门速度为1/100秒,曝光补偿设定为-2EV时,选定模式1。进一步参考图10,当选定模式后,可根据图10对远离原点的几个点进行一定的调整。如图10所示,当选定模式为1时,对第162号点(第158号点离原点最近)所对应的电压偏移信号值减1,对第163、164号点所对应的电压偏移信号值减2。由此,经过动态调整后的镜头控制模型在远离原点的部分变得更为平坦。同时,图10中所示的对镜头控制模型的调整仅针对曲线上远离原点的5个点,这样能够在避免光圈摇摆的同时,防止收束目标附近光圈动作过慢而引发问题,很好地解决了慢速Iris Hunting与曝光补偿之间的矛盾。
    参考图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单元1101、选择单元1103和操作单元1105。
    其中,存储单元1101用于存储多个镜头控制模型;选择单元1103用于针对镜头种类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1101中选择相应的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将镜头控制模型的信号传递给操作单元1105;操作单元1105,用于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对镜头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镜头控制装置可以有多种变形,例如参考图1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镜头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单元1201、选择单元1203、操作单元1205和调整单元1207。
    其中,存储单元1201用于存储多个镜头控制模型;选择单元1203用于针对镜头种类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1201中选择相应的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将镜头控制模型的信号传递给操作单元1205;调整单元1207,用于对所述镜头控制模型进行动态调整,并将调整信号传递给操作单元1205;操作单元1205,用于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中提供的信息和调整单元1207输出的镜头控制模型调整信号,对镜头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
    又例如参考图13,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镜头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单元1301、选择单元1303、操作单元1305和调整单元1307。
    其中,存储单元1301用于存储多个镜头控制模型;选择单元1303用于针对镜头种类信息,从所述存储单元1301中选择相应的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将镜头控制模型的信号传递给操作单元1305;操作单元1305,用于根据所述镜头控制模型,对镜头施加与镜头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输出给调整单元1307;调整单元1307,用于根据接收自操作单元1305的控制信号调整存储于存储单元1301中的镜头控制模型。
    图11至图13所示的镜头控制装置可应用于各种不同接口的摄像装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控制装置可应用于使用同轴BNC信号接口、CVBS信号接口、S端子信号接口、SCART信号接口、D端子信号接口、YPbPr信号接口或VGA接口的模拟摄像装置。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控制装置还可应用于使用DVI、HDMI接口的数字摄像装置。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控制装置还可应用于使用Ethernet接口的IP摄像装置。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控制装置还可应用于使用WirelessLan、WiFi、WIMAX、蓝牙无线通讯接口的摄像装置。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控制装置还可应用于使用USB接口的摄像装置。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控制装置还可应用于使用IEEE1394接口的摄像装置。
    图11至图13所示的镜头控制装置可应用于各种光学成像系统,例如广播电视系统使用摄像机、远程会议系统用摄像装置、数码照相机、医用光学成像系统、科研用光学成像系统、监视摄像机以及家用摄像头产品等。
    图11至图13所示的镜头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硬件电路、软件编程或者软硬件结合等方式来实现。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关 键  词:
    光学 成像 设备 镜头 控制 方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光学成像设备、镜头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272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