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8126639
  • 上传时间:2020-01-15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682.7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78346.8

    申请日:

    20140822

    公开号:

    CN203989033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J1/10,A61J1/14

    主分类号:

    A61J1/10,A61J1/14

    申请人:

    广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曾腾锋,董灵敏,吴德晖,罗帮顺,杨健,刘思川,葛均友,万阳浴,程志鹏

    地址:

    514779 广东省梅州市畲江镇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优先权:

    CN201420478346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罗振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属于输液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软质的袋体,在袋体上部的袋颈上端一体成型有密封膜,其中所述袋体由袋身、连接袋身上端和袋颈的锥形连接部以及设置在袋身下端的支撑底面构成;袋身和锥形连接部的接触部为圆滑过渡结构;所述袋身的横截面由两段平行的直线段及连接在两段直线段两端之间的弧形段构成,直线段和弧形段之间为圆滑过渡连接;两段直线段之间的间距与两段弧形段中心之间的间距比为1:1.5~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储液量大且使用方便的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用于储液。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包括软质的袋体(1),在袋体(1)上部的袋颈(2)上端一体成型有密封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由袋身(1a)、连接袋身(1a)上端和袋颈(2)的锥形连接部(1b)以及设置在袋身(1a)下端的支撑底面(1c)构成;袋身(1a)和锥形连接部(1b)的接触部为圆滑过渡结构;所述袋身(1a)的横截面由两段平行的直线段(1d)及连接在两段直线段(1d)两端之间的弧形段(1e)构成,直线段(1d)和弧形段(1e)之间为圆滑过渡连接;两段直线段(1d)之间的间距与两段弧形段(1e)中心之间的间距比为1:1.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其特征在于,两段弧形段(1e)位于离心率为0.75~0.92的椭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身(1a)厚度为0.25~0.35mm;所述锥形连接部(1b)和支撑底面(1c)的厚度为0.4~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其特征在于,在两段直线段(1d)对应的袋身(1a)位置沿竖直方向设有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的厚度为0.4~0.5mm,所述加强筋(4)分别连接锥形连接部(1b)和支撑底面(1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面(1c)上沿周向设有四个支撑凸台(5),在支撑凸台(5)内侧的支撑底面(1c)上一体成型有吊环(6),吊环(6)的厚度小于支撑凸台(5)的高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袋,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药行业中,输液包装主要有玻璃瓶、塑料瓶、软袋等。玻璃瓶是较为传统的 一种输液容器,它瓶盖主要是由塑料瓶塞外套设铝塑盖组成,在输液器穿刺引液的时候容易 产生屑料,影响药液质量,而且第二次污染机率高等缺陷,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隐患,玻璃 瓶体重大,运输成本高,在运输过程中的碰撞易引起隐形裂伤,造成药物污染,而且铝塑盖 成本高,现在已逐步被淘汰。塑料输液瓶是一种新兴的输液容器产品,但塑料输液瓶没有自 排液功能,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须形成空气回路药液才能滴出,空气中的微粒、细菌仍可通 过空气回路进入药液,二次污染的机率仍然较高,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仍然存在。软袋是 目前最新的输液容器,输液时无须形成空气回路就能将药液滴出,大大降低了药品使用过程 中二次污染的机率,而且不管在生产过程中还是使用后,对环境的污染均很少,使用安全、 环保。

    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自排液功能的输液袋,以提供更加安全的输液包装选择,成为本领域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储液量大且使用 方便的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包括软质的袋体,在 袋体上部的袋颈上端一体成型有密封膜,其中所述袋体由袋身、连接袋身上端和袋颈的锥形 连接部以及设置在袋身下端的支撑底面构成;袋身和锥形连接部的接触部为圆滑过渡结构; 所述袋身的横截面由两段平行的直线段及连接在两段直线段两端之间的弧形段构成,直线段 和弧形段之间为圆滑过渡连接;两段直线段之间的间距与两段弧形段中心之间的间距比为1: 1.5~3。

    上述的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中,两段弧形段位于离心率为0.75~0.92的椭圆上。

    上述的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中,所述袋身厚度为0.25~0.35mm;所述锥形连接部和 支撑底面的厚度为0.4~0.5mm。

    上述的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中,在两段直线段对应的袋身位置沿竖直方向设有加强 筋,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0.4~0.5mm,所述加强筋分别连接锥形连接部和支撑底面。

    上述的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中,所述支撑底面上沿周向设有四个支撑凸台,在支撑 凸台内侧的支撑底面上一体成型有吊环,吊环的厚度小于支撑凸台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首先通过采用横截面为直线段加弧形段的袋身结构,使得 袋身在较小压力下即可被挤压,基本上可以解决自排液的目的。然后,再结合优选的弧形段 及优选的袋身厚度,使得输液袋的自排液效果更好;进一步地,为使袋身不会轻易出现歪斜 的情况,在袋身两侧设置加强筋,有效提高输液袋的强度但又不影响自排液的效果,同时, 再结合支撑底面的支撑凸台和吊环,使输液袋既可直立,方便包装、配液,又方便悬吊使用。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而且成本较低,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 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袋体1、袋身1a、锥形连接部1b、支撑底面1c、直线段1d、弧形段1e、袋颈2、 密封膜3、加强筋4、支撑凸台5、吊环6。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包括软质的袋体1,袋 体1优选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在袋体1上部的袋颈2上端一体成型有密封膜3,所述袋体1 由袋身1a、连接袋身1a上端和袋颈2的锥形连接部1b以及设置在袋身1a下端的支撑底面 1c构成,袋身1a厚度为0.25~0.35mm;所述锥形连接部1b和支撑底面1c的厚度为0.4~ 0.5mm;袋身1a和锥形连接部1b的接触部为圆滑过渡结构;同时在支撑底面1c上沿周向设 有四个支撑凸台5,在支撑凸台5内侧的支撑底面1c上一体成型有吊环6,吊环6的厚度小 于支撑凸台5的高度。采用中间薄上下两端厚的结构,既方便自排液又可以加强输液袋的整 体强度,再配合支撑凸台5,使得直立放置更加方便。所述袋身1a的横截面由两段平行的直 线段1d及连接在两段直线段1d两端之间的弧形段1e构成,直线段1d和弧形段1e之间为圆 滑过渡连接;两段直线段1d之间的间距与两段弧形段1e中心之间的间距比为1:1.5~3; 两段弧形段1e位于离心率为0.75~0.92的椭圆上。使本输液袋无需形成空气回路药液就能 自然滴出,实现了自排液功能,从而降低药液二次污染的几率,使用更加安全。

    进一步地,在两段直线段1d对应的袋身1a位置沿竖直方向设有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 的厚度为0.4~0.5mm,为加强筋4所在位置的总厚度;所述加强筋4分别连接锥形连接部1b 和支撑底面1c。加强筋4起到加强竖直强度的同时,不影响输液袋的自排液效果。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 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 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排液内封式 输液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自排液内封式输液袋.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266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