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中药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中药煲.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9411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9 CN 203694118 U (21)申请号 201320716298.7 (22)申请日 2013.11.14 A61J 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潘柳文 地址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鹏大厦 3-10H (72)发明人 潘柳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44228 代理人 李慧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中药煲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中药煲, 包括煲体、 煲盖、 加热器、 开关按钮、 电源连接线、 煲嘴和把 手, 煲体上端。
2、口处设有向内凸出的凸圈, 煲体内设 有网袋, 网袋袋口设有袋口环, 袋口环搁置在所述 凸圈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能将汤 剂和药渣完全分离, 通过将中药原材料放置于网 袋中, 便于取出药渣, 避免药渣粘在药煲底部难以 清洗, 减轻了中药熬制人员的工作强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94118 U CN 203694118 U 1/1 页 2 1. 一种电中药煲, 包括煲体 (1) 、 煲盖 (2) 、。
3、 加热器 (3) 、 开关按钮 (4) 、 电源连接线 (5) 、 煲嘴 (6) 和把手 (7)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煲体 (1) 上端口处设有向内凸出的凸圈 (10) , 煲体 (1) 内设有网袋 (8) , 所述网袋 (8) 袋口设有袋口环 (9) , 所述袋口环 (9) 搁置在所述煲体 (1) 上端的凸圈 (10)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中药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网袋 (8) 为过滤布材料制 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中药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网袋 (8) 的容积小于煲体 (1) 的容积。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电中药煲, 其特征在于 。
4、: 所述的煲体 (1)上端的凸圈 (10) 的宽度小于 0.5c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电中药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袋口环 (9) 的凸边 (91) 的宽度小于煲体 (1) 上端的凸圈 (10) 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中药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网袋 (8) 还可以为鱼丝材 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94118 U 2 1/2 页 3 一种电中药煲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煎煮设备, 尤其是一种电中药煲。 背景技术 0002 自古以来, 利用中药治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药汤剂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所 起到的特殊疗效。
5、是西药不能取代的, 中药汤剂的获得需要对中药进行煎煮, 煎煮中药必须 运用砂锅, 目前, 普遍应用的砂锅均采用传统的筒状的中药罐结构形式, 不能将汤剂和药渣 分开。 0003 专利号为CN 202314402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蒸药煲, 包括蒸煮器、 煲体、 煲盖, 煲体的内部连接内胆, 内胆上设有过滤网, 过滤网由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组成, 上层 滤网为过滤带, 下层滤网为交错排列的填料网丝。该自动蒸药煲所设过滤网解决了汤剂和 药渣分离的问题,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 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 中药原材料需要直接放入煲体 内进行蒸煮, 时间长了容易使药渣粘在药煲的底部, 第一影响中药汤剂的医。
6、用效果 ; 第二不 便于清洗。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易于清洗且滤袋容易更换的电中药煲。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电中药煲, 包括煲体、 煲 盖、 加热器、 开关按钮、 电源连接线、 煲嘴和把手, 所述煲体上端口处设有向内凸出的凸圈, 煲体内设有网袋, 所述网袋袋口设有袋口环, 所述袋口环搁置在所述凸圈上。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中药煲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所述的网袋为过滤布材料 制成。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中药煲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所述的网袋的容积小于。
7、煲 体的容积。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中药煲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所述的煲体上端的凸圈的 宽度小于 0.5cm。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中药煲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所述的袋口环的凸边的宽 度小于煲体上端凸圈的宽度。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中药煲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 所述的网袋还可以为鱼丝 材料制成。 0011 通过将网袋套于煲体内, 中药材料装于网袋内, 达到药汤与药渣分离的目的, 网袋 设置便于清洗和更换。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能将汤剂和药渣完全分 离, 通过将中药原材料放置于网袋中, 便于取出药渣, 避免药渣粘。
8、在药煲底部难以清洗, 减 轻了中药熬制人员的工作强度。 说 明 书 CN 203694118 U 3 2/2 页 4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网袋与凸圈连接示意图 ; 0015 图1-2中 : 1-煲体, 2-煲盖, 3-加热器, 4-开关按钮, 5-电源连接线, 6-煲嘴, 7-把 手, 8- 网袋, 9- 袋口环, 91- 凸边, 10- 凸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 如图 1-2 所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中药煲, 包括煲体 1、 煲盖 2、 加热器 3、 开关按 钮 4、 电。
9、源连接线 5、 煲嘴 6 和把手 7, 所述煲体 1 上端口处设有向内凸出的凸圈 10, 煲体内 设有网袋 8, 所述网袋 8 袋口设有袋口环 9, 所述袋口环 9 搁置在所述凸圈 10 上。 0018 为了达到药汤与药渣分离的目的, 网袋 8 为过滤布材料制成, 当然, 网袋 8 也可以 为鱼丝材料制成 ; 由于网袋 8 装于煲体 1 内, 网袋 8 的容积小于煲体 1 的容积。 0019 为了不影响药汤顺利倒出, 煲体1上端的凸圈10的宽度小于0.5cm, 小于0.5cm的 宽度不会堵住煲口 ; 由于网袋 8 装于煲体 1 内, 网袋 8 上端的袋口环 9 的凸边 91 的宽度小 于煲体 。
10、1 上端的凸圈 10 的宽度。 0020 使用时, 先将电源连接线 5 接入家用交流电, 然后在煲体 1 内装入适量的水, 将中 药原材料放入网袋 8 中, 将网袋 8 放入煲体 1 内, 并将袋口环 9 搁置在凸圈 10 上, 盖上煲盖 2, 最后打开开关按钮 4 进行中药煲制。 0021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 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694118 U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4118 U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9411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