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升血小板片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pdf

  • 上传人:000****221
  • 文档编号:8116757
  • 上传时间:2020-01-09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685.8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40408.7

    申请日:

    20060506

    公开号:

    CN1879720A

    公开日:

    200612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3,A61K9/20,A61P7/04,G01N30/90,G01N30/02,G01N33/15

    主分类号:

    A61K36/73,A61K9/20,A61P7/04,G01N30/90,G01N30/02,G01N33/15

    申请人:

    安徽科创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余世春

    地址:

    230088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669号

    优先权:

    CN200610040408A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华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余成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血小板片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原料药由青黛、连翘、仙鹤草、牡丹皮、甘草组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用乙醇提取,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连翘浸泡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加水煎提取,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稠膏,与上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混匀,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升血小板片。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片剂剂型另外2种制备工艺。本发明研究的升血小板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斑之功效。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肿瘤放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权利要求书

    1、升血小板片,原料药由青黛、连翘、仙鹤草、牡丹皮、甘草组成,其特征在于:(1)配方重量比例为:青黛167g      连翘500g    仙鹤草500g牡丹皮833g    甘草250g(2)辅料包括:糊精、硫酸钙、羧甲基淀粉钠、淀粉、硫酸钙、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血小板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①: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用乙醇提取,合并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连翘用水浸泡3~6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前述药渣与甘草加水煎提取,煎液与上述留用之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稠膏,与前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50~7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硫酸钙、羧甲基淀粉钠混匀,以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制备方法②: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用乙醇提取,合并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连翘、牡丹皮用水浸泡3~6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8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加水煎提取,水煎液与上述留用之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稠膏,与前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50-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硫酸钙、羧甲基淀粉钠混匀,以5%聚维酮K30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制备方法③: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甘草用乙醇提取,合并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牡丹皮、连翘用水浸泡3~5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8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加水煎提取,水煎液与上述留用之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稠膏,与前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50-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硫酸钙、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混匀,以5%聚维酮K30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①具体步骤为: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连翘用水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加6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与上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硫酸钙、羧甲基淀粉钠混匀,以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制备方法②具体步骤为: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以5倍量65%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连翘、牡丹皮用水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加6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留用之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与上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80g、硫酸钙50g、羧甲基淀粉钠18g混匀,以5%聚维酮K30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制备方法③具体步骤为: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甘草以5倍量6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牡丹皮、连翘用水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加6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留用之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与上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60g、硫酸钙30g、微晶纤维素30g、30g交联聚维酮15g混匀,以5%聚维酮K30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4、升血小板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鉴别与测定:(1)定性鉴别A、取升血小板片5片,除去包衣,研细,取约0.1g,加三氯甲烷5ml充分搅拌,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和靛玉红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三氯甲烷-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升血小板片10片,除去包衣,研细,加甲醇60ml,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3ml,加入D101大孔树脂柱(内径1.5cm,30ml湿法装柱)上,用30%乙醇溶液100ml洗脱,弃去洗液,再用60%乙醇溶液150ml洗胶,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35∶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C、取升血小板片5片,除去包衣,研细,称取约1g,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2)定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52∶4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2nm;理论板数按靛玉红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靛玉红对照品适量,加丙酮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样品,除去包衣,研细,取约0.6g,精密称定,加中性氧化铝10g,混匀,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100ml,回流提取10h,回收三氯甲烷,残渣加丙酮溶解并稀释至25ml量瓶中,摇匀,滤过,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升血小板片每片含青黛以靛玉红(C16H10N2O2)计,不得少于0.30m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新剂型,具体涉及传统中药升血小板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技 术。

    背景技术

    升血小板胶囊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颁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成药地方标准上 升国家标准部分内科气血津液分册收载品种,胶囊剂在生产中受囊壳质量影响较大;装量 差异较片剂难以控制;更重要的是质量控制指标低,原工艺甘草等水提取含多糖等易吸潮成 分,导致贮存过程中质量不够稳定易吸潮而变质。本发明是以新剂型、新制备工艺、新质量 标准对该品种进行研发,选择生产周期短,操作简便,干燥速度快,药物受湿热影响小,有 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薄膜衣片;而且片剂的片重差异容易控制,外型美观,患者易于服用和 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中药升血小板胶囊进行新剂型与新工艺研究,提供升血小板片及其制 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升血小板片,原料药由青黛、连翘、仙鹤草、牡丹皮、甘草组成,其特征在于:

    (1)配方重量比例为:

    青黛167g        连翘500g        仙鹤草500g

    牡丹皮833g      甘草250g

    (2)辅料包括:

    糊精、硫酸钙、羧甲基淀粉钠、淀粉、硫酸钙、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等。

    所述的升血小板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①: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用乙醇提取,合并乙醇 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连翘用水浸泡3~6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挥发油,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前述药渣与甘草加水煎提取,煎液与上述留用之水 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稠膏,与前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50~70℃烘干, 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硫酸钙、羧甲基淀粉钠混匀,以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 薄膜衣,即得。

    制备方法②: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用乙醇提取,合并乙醇提取液, 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连翘、牡丹皮用水浸泡3~6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 发油6~8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加水煎提取,水煎液与上述留用 之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稠膏,与前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50-60℃ 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硫酸钙、羧甲基淀粉钠混匀,以5%聚维酮K30的溶液制软 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 得。

    制备方法③: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甘草用乙醇提取,合并乙醇提 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牡丹皮、连翘用水浸泡3~5小时,水蒸气蒸馏法 提取挥发油6~8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加水煎提取,水煎液与上述留用 之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稠膏,与前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50-60℃ 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硫酸钙、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混匀,以5%聚维酮K30 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 薄膜衣,即得。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①具体步骤为: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以5倍量 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相对 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连翘用水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 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加6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二 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与上述 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硫酸钙、羧甲基 淀粉钠混匀,以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制备方法②具体步骤为: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以5倍量65%乙醇 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5~1.30(60℃)的稠膏;连翘、牡丹皮用水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 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加6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二 次水煎液与上述留用之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 与上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80g、硫酸 钙50g、羧甲基淀粉钠18g混匀,以5%聚维酮K30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 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制备方法③具体步骤为: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甘草以5倍量60% 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 为1.25~1.30(60℃)的稠膏;牡丹皮、连翘用水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 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加6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二 次水煎液与上述留用之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 与上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60g、硫 酸钙30g、微晶纤维素30g、30g交联聚维酮15g混匀,以5%聚维酮K30的溶液制软材, 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升血小板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鉴别与测定:

    (1)定性鉴别

    A、取升血小板片5片,除去包衣,研细,取约0.1g,加三氯甲烷5ml充分搅拌,滤过,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和靛玉红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 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三氯甲烷-丙酮(5∶4∶1)为展开剂,展 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取升血小板片10片,除去包衣,研细,加甲醇60ml,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滤 过,滤液浓缩至约3ml,加入D101大孔树脂柱(内径1.5cm,30ml湿法装柱)上,用30% 乙醇溶液100ml洗脱,弃去洗液,再用60%乙醇溶液150ml洗胶,收集洗脱液,蒸干,残 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 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35∶5∶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 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C、取升血小板片5片,除去包衣,研细,称取约1g,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 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 丙酮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 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 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 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

    (2)定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52∶48)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2nm。理论板数按靛玉红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靛玉红对照品适量,加丙酮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 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样品,除去包衣,研细,取约0.6g,精密称定,加 中性氧化铝10g,混匀,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100ml,回流提取10h,回收三氯甲 烷,残渣加丙酮溶解并稀释至25ml量瓶中,摇匀,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 得。

    升血小板片每片含青黛以靛玉红(C16H10N2O2)计,不得少于0.30mg。

    本发明研究的升血小板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斑之功效。用于原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肿瘤放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治疗。症见:全身瘀点或瘀斑,发热烦 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见鼻衄,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采用提高产品质量 的薄膜衣片,片剂的片重差异容易控制,外型美观,患者易于服用和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处方:青黛167g        连翘500g        仙鹤草500g

             牡丹皮833g      甘草250g

             糊精40g         硫酸钙40g      羧甲基淀粉钠20g

             以上制成1000片

    (2)制法:

    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 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 的稠膏;连翘用水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 留用。药渣与甘草加6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 并,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与上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 细粉,混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40g、硫酸钙40g、羧甲基淀粉钠20g混匀, 以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 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

    本发明中“倍量”一词的定义为:中药材重量与提取用液体的体积比,单位为:g/ml。

    (3)提取溶媒用量考察

    ①评价指标——正丁醇提取物重

    连翘主要含有挥发性成分、烃类、醛酮类、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三萜类、及含黄 酮类,如芦丁(Rutin,芸香苷)等;甘草主要含有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由于成 分复杂难以以单一成分来表示药材提取效果,由于这些成分均可以用正丁醇提取,故评价升 血小板片提取效果的评价指标选择正丁醇提取物重较为适合。

    ②正丁醇提取物重测定方法

    取连翘(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25g、甘草12.5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30ml,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20ml,静置, 分取正丁醇液,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每次20ml,静置,分取正丁醇液,置已恒 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置105℃干燥箱中干燥3小时,取出,置入干燥器中冷却0.5小时, 取出,迅速称重,计算正丁醇提取物重。

    ③因素水平的确定

    我们选取3个水平,具体安排见因素水平表:

    表1溶媒用量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   溶媒用量(倍)   1   2   3   4   6   8

    按因素水平表和评价指标确定的方案操作,分别测定出膏率、正丁醇提取物重。结果见 表:

    表2提取溶媒用量考察结果(n=2)   溶媒倍数(倍)   药材总量(g)   正丁醇提取物重(g)   4   6   8   37.5   37.5   37.5   0.47   0.63   0.67

    结果表明:加6、8倍量水其正丁醇提取物重差别不大,故从生产实际考虑,选择加6 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

    ④放大验证试验

    取连翘125g、甘草62.5g按选定的提取溶媒用量加水6倍量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 过,取五分之一体积量滤液浓缩至30ml,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20ml,静置,分 取正丁醇液,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每次20ml,静置,分取正丁醇液,置已恒重 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置105℃干燥箱中干燥3小时,取出,置入干燥器中冷却0.5小时, 取出,迅速称重,计算得率,计算总正丁醇提取物重。验证结果见表:

    表3放大验证试验结果   序号   药材总量(g)   总正丁醇提取物重   (g)   1   2   3   187.5   187.5   187.5   0.62×5=3.10   0.64×5=3.20   0.59×5=2.95

    *注:总正丁醇提取物重(g)=5×正丁醇提取物重

    结果表明:验证实验的结果同筛选的提取溶媒用量的结果是相吻合的,说明该工艺稳定 可行。

    实施例2:

    (1)处方:青黛167g        连翘500g       仙鹤草500g

    牡丹皮833g          甘草250g

    淀粉80g             硫酸钙50g        羧甲基淀粉钠18g

    以上制成1000片

    (2)制法:

    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以5倍量65%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 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 连翘、牡丹皮用水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 留用;药渣与甘草加6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 并,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与上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 细粉,混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80g、硫酸钙50g、羧甲基淀粉钠18g混匀, 以5%聚维酮K30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喷入上述挥发油, 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3:

    (1)处方:青黛167g        连翘500g        仙鹤草500g

             牡丹皮833g      甘草250g

             淀粉60g         硫酸钙30g       微晶纤维素30g      交联聚维酮15g

             以上制成1000片

    (2)制法:

    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甘草以5倍量6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 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 的稠膏;牡丹皮、连翘用水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 水煎液留用;药渣加6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 并,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60℃)的稠膏,与上述醇提稠膏合并,加入青黛 细粉,混匀,60℃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60g、硫酸钙30g、微晶纤维素30g、交联 聚维酮15g混匀,以5%聚维酮K30的溶液制软材,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加入硬脂酸镁, 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质量控制

    【性状】升血小板片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呈蓝褐色或蓝棕色;微有草腥气,味微 苦而略甜。

    【鉴别】(1)取升血小板片5片,除去包衣,研细,取约0.1g,加三氯甲烷5ml充分搅 拌,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和靛玉红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三氯甲烷-丙酮(5∶4∶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 的斑点。

    (2)取升血小板片10片,除去包衣,研细,加甲醇60ml,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滤 过,滤液浓缩至约3ml,加入D101大孔树脂柱(内径1.5cm,30ml湿法装柱)上,用30% 乙醇溶液100ml洗脱,弃去洗液,再用60%乙醇溶液150ml洗胶,收集洗脱液,蒸干,残 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 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35∶5∶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 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升血小板片5片,除去包衣,研细,称取约1g,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 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 丙酮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 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 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 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D)。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52∶48)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2nm。理论板数按靛玉红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靛玉红对照品适量,加丙酮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 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样品,除去包衣,研细,取约0.6g,精密称定,加 中性氧化铝10g,混匀,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100ml,回流提取10h,回收三氯甲 烷,残渣加丙酮溶解并稀释至25ml量瓶中,摇匀,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 得。

    升血小板片每片含青黛以靛玉红(C16H10N2O2)计,不得少于0.30m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斑。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见: 全身瘀点或瘀斑,发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见鼻衄,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 弦数。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禁忌】孕妇忌用

    【注意事项】(1)骨髓巨核细胞减少型的血小板减少症及白细胞减少者慎用。

                (2)定期复查血象。

    关 键  词:
    血小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质量 控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升血小板片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1675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