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穿针柱及髋臼置钉导航器.pdf

  • 上传人:bo****18
  • 文档编号:8107145
  • 上传时间:2020-01-07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439.9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729903.2

    申请日:

    20170621

    公开号:

    CN207627393U

    公开日:

    201807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90

    主分类号:

    A61B17/90

    申请人: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发明人:

    樊仕才,谷城,刘涵,林学智,汪灿斌,陈家辉,李涛,麦奇光,金大地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183号

    优先权:

    CN201720729903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魏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针柱及髋臼置钉导航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髋臼置钉导航器包括连接杆,穿针柱与连接杆活动连接,穿针柱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导向针配合,穿针柱包括穿针柱本体和抵持部,抵持部与穿针柱本体的一端连接,穿针柱相对于连接杆运动,抵持部抵持或与分离髋臼。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针柱及髋臼置钉导航器抵持部与髋臼,固定髋臼提高了置钉方向的精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穿针柱,应用于髋臼置钉导航器,用于与导向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置钉导航器包括连接杆,所述穿针柱与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穿针柱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向针配合,所述穿针柱包括穿针柱本体和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穿针柱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穿针柱相对于所述连接杆运动,所述抵持部抵持或与分离髋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穿针柱本体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穿针柱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针柱还包括工作部,所述工作部与所述穿针柱本体远离所述抵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部带动所述穿针柱本体相对于所述连接杆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导向针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通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为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包括抵持部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抵持部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穿针柱本体连接,所述抵持部本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髋臼选择性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本体为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与所述髋臼选择性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穿针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针柱本体为圆柱形。 10.一种髋臼置钉导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穿针柱,所述穿针柱与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针柱及髋臼置钉导航器。

    背景技术

    健康是人类不懈的追求,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健康的生活,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会遭遇各种疾病,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骨折是最常见也是对我们健康主要威胁之一,特别是今年来,由于交通事故等因素引起的髋臼缺损和骨折病例呈不断上升趋势,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也不断增加,手术风险提高。

    髋臼是组成人体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髋臼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常见于严重暴力损伤,多见于青年人,其中髋臼后壁骨折是髋臼骨折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类型。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评估等多种因素选择治疗方案。要求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并早期开始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

    在临床治疗中,对于粉碎的髋臼后壁骨折,目前先用髋臼置钉导航器打置钉孔,确定置钉方向。但是目前的髋臼置钉导航器对髋臼的固定效果不好,导致了置钉方向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针柱,其旨在改善现有的髋臼置钉导航器置钉方向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臼置钉导航器,其旨在改善现有的髋臼置钉导航器置钉方向不准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穿针柱,应用于髋臼置钉导航器,用于与导向针配合,所述髋臼置钉导航器包括连接杆,所述穿针柱与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穿针柱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向针配合,所述穿针柱包括穿针柱本体和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穿针柱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穿针柱相对于所述连接杆运动,所述抵持部抵持或与分离髋臼。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穿针柱本体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穿针柱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穿针柱还包括工作部,所述工作部与所述穿针柱本体远离所述抵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部带动所述穿针柱本体相对于所述连接杆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导向针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通孔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部为螺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包括抵持部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抵持部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穿针柱本体连接,所述抵持部本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髋臼选择性抵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本体为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与所述髋臼选择性抵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穿针柱本体为圆柱形。

    一种髋臼置钉导航器,包括连接杆和穿针柱,所述髋臼置钉导航器包括连接杆,所述穿针柱与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穿针柱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导向针配合,所述穿针柱包括穿针柱本体和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穿针柱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穿针柱相对于所述连接杆运动,所述抵持部抵持或与分离髋臼,所述穿针柱与所述连接杆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针柱及髋臼置钉导航器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穿针柱与连接杆活动连接,通孔与导向针配合,抵持部与穿针柱本体的一端连接,穿针柱相对于连接杆运动,抵持部抵持或与分离髋臼。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针柱及髋臼置钉导航器抵持部与髋臼,固定髋臼提高了置钉方向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的髋臼置钉导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的髋臼置钉导航器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的髋臼置钉导航器的连接杆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的髋臼置钉导航器的连接杆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的髋臼置钉导航器的连接杆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的髋臼置钉导航器的连接杆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的髋臼置钉导航器复位装置的抵持件的第一抵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的髋臼置钉导航器复位装置的抵持件的第二抵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的髋臼置钉导航器手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髋臼置钉器;100-髋臼置钉导航器;110-固定部;112-固定部本体;1122-第一爪部;1124-第二爪部;1126-第三爪部;114-第三连接部;1142-容置孔;120-连接杆;122-连接杆本体;1222-第一段;1224-第二段;1226-第三段;1228-第一连接板;1229-第二连接板;124-勾型部;126-第三安装部;1262-第一安装孔;130-穿针柱;132-穿针柱本体;134-第三抵持部;1342-第三抵持部本体;1344-第三连接部;1346-第三安装孔;136-工作部;1362-第二安装孔;140-复位装置;142-固定套;144-抵持件;1442-第一抵持件;14422-第一安装部;14424-第一连接部;14426-第一抵持部;1444-第二抵持件;14442-第二安装部;14444-第二连接部;14446-第二抵持部;146-固定件;148-锁紧件;150-手持部;152-手持部本体;154-第四安装部;1542-第四安装孔;200-导向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髋臼置钉器10,本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器10,从髋臼的两侧抵持髋臼后柱,对髋臼后柱进行加压复位,从而实现髋臼后柱的复位和固定。

    髋臼置钉器10包括髋臼置钉导航器100及导向针200,导向针200与髋臼置钉导航器100配合。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髋臼置钉导航器100,本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导航器100从髋臼的纵向抵持髋臼后柱,实现了髋臼的纵向复位,从而实现髋臼后柱的纵向复位和固定。

    髋臼置钉导航器100包括固定部110、连接杆120、穿针柱130、复位装置140及手持部150,固定部110与连接杆120的一端连接,穿针柱130与连接杆12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手持部150与连接杆120靠近穿针柱130的一端连接,复位装置140设置在连接杆120上,与连接杆120活动连接。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10包括固定部本体112和第三连接部114,第三连接部114与连接杆120的一端连接,固定部本体112与第三连接部114远离连接杆120的一端连接。

    固定部本体112包括第一爪部1122、第二爪部1124和第三爪部1126,第一爪部1122、第二爪部1124及第三爪部1126均连接于第三连接部114远离连接杆120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本体112包括第一爪部1122、第二爪部1124和第三爪部1126,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本体112还可以包括第四爪部等,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爪部1122、第二爪部1124、第三爪部1126成半圆分布在第三连接部114上。能够勾住髋臼后柱的坐骨棘,通过对后柱进行纵向加压及导航下打入导向针200,提高了髋臼的纵向复位及拉力螺钉植入精准效果,保证髋臼置钉导航器100的工作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114上具有圆形的固定区域,第一爪部1122、第二爪部1124、第三爪部1126分布在半圆的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爪部1122、第二爪部1124、第三爪部1126不均匀的分布在半圆的区域内,能够提高固定髋臼后柱坐骨棘的效果,保证髋臼置钉导航器100的工作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爪部1122、第二爪部1124及第三爪部1126分布在半圆的区域内。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爪部1122、第二爪部1124及第三爪部1126的分布区域可以小于半圆或者略大于半圆。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穿针柱130向靠近固定部110的方向运动,将髋臼夹持于固定部110及穿针柱130之间。具体而言,即固定部110勾住髋臼后柱的坐骨棘,抵持髋臼的一侧。穿针柱130抵持髋臼的另一侧,使得髋臼夹持于固定部110及穿针柱13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114上设置有容置孔1142,容置孔1142与穿针柱130同轴设置。能够使导向针200穿过髋臼后与容置孔1142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穿针柱130向靠近固定部110的方向运动,使髋臼夹持于固定部110及穿针柱130之间,固定部110及穿针柱130抵持于髋臼的两侧,导向针200向靠近固定部110的方向运动,穿过髋臼与容置孔1142配合。

    请参阅图4,连接杆120包括连接杆本体122、勾型部124和第三安装部126,连接杆本体122的一端与勾型部124的一端连接,连接杆本体122的另一端与第三安装部126连接,勾型部124远离连接杆本体122的一端与固定部110连接。穿针柱130与第三安装部126活动连接。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安装部126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262,穿针柱130与第一安装孔1262配合。穿针柱130可相对于第一安装孔1262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穿针柱130向靠近或者远离固定部110的方向上运动。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262与容置孔1142同轴。第一安装孔1262与容置孔1142同轴能够使导向针200选择性地容置在容置孔1142内。

    在本实施例中,穿针柱130与第一安装孔1262通过螺纹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穿针柱130与第一安装孔1262通过螺纹配合,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穿针柱130与第一安装孔1262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配合,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本体122包括第一段1222、第二段1224和第三段1226,第一段1222、第二段1224和第三段1226依次连接,第一段1222远离第二段1224的一端与第三安装部126连接,第三段1226远离第二段1224的一端与勾型部124连接。

    第二段1224包括第一连接板1228和第二连接板1229,第一连接板1228及第二连接板1229均分别与第一段1222和第三段1226连接。第一连接板1228与第二连接板1229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140与第一连接板1228连接,并可相对于第一连接板1228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段1224包括第一连接板1228和第二连接板1229。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复位装置140可以直接与第二段1224连接。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6和图7,穿针柱130包括穿针柱本体132、第三抵持部134和工作部136,第三抵持部134与穿针柱本体132的一端连接,工作部136与穿针柱本体132远离第三抵持部134的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部136带动穿针柱本体132相对于连接杆120运动。

    穿针柱130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导向针200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孔设置在穿针柱本体13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穿针柱130包括穿针柱本体132、第三抵持部134和工作部136,但是不限于此,穿针柱130可以仅包括穿针柱本体132和第三抵持部134,可以直接转动或推动穿针柱本体132,使穿针柱本体132相对于连接杆120运动,即向靠近或者远离固定部110的方向运动。

    穿针柱本体132与第一安装孔1262配合,穿针柱本体132可相对于第一安装孔1262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穿针柱本体132向靠近或者远离固定部110的方向上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穿针柱本体132与第一安装孔1262配合,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三抵持部134与第一安装孔1262配合,也可以是工作部136与第一安装孔1262配合,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262与穿针柱本体132通过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262与穿针柱本体132通过螺纹连接,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262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穿针柱本体132连接。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工作部136与穿针柱本体132远离第三抵持部134的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部136位于穿针柱本体132远离固定部110的一端。工作部136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362,第二安装孔1362与通孔连通,导向针200与第二安装孔1362及通孔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部136为螺母。工作部136与梅花启配合,转动梅花启,梅花启带动工作部136,穿针柱本体132相对于第三安装部126转动,使穿针柱130向靠近固定部110的方向运动,并抵持髋臼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部136为螺母,与梅花启配合从而实现使穿针柱130相对于第三安装部126运动。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工作部136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部136为六角螺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部136为六角螺母,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工作部136可以为其他螺母,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抵持部134包括第三抵持部本体1342和第三连接部1344,第三连接部1344的一端与穿针柱130远离工作部136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抵持部本体1342连接。第三抵持部本体1342与髋臼的一侧抵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抵持部本体1342为多个凸起,第三连接部1344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346,第三安装孔1346与通孔连通,导向针200与第二安装孔1362、通孔及第三安装孔1346配合。

    转动工作,使穿针柱130相对于连接杆120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穿针柱130向靠近或者远离固定部110的方向运动。第三抵持部本体1342抵触髋臼的一侧,导向针200向靠近固定部110的方向运动,穿过髋臼与容置孔1142配合。

    请继续参阅图2,复位装置140包括固定套142、抵持件144、固定件146和锁紧件148,固定套142套设于连接杆120,抵持件144选择性地设置在固定套142内,与固定套142活动连接。固定件146与抵持件144及固定套142配合,固定件146相对于固定套142运动,使抵持件144相对于固定套142运动。锁紧件148与固定套142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套142套设于第一连接板1228,并可相对于第一连接板1228运动,向远离或靠近固定部110的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抵持件144与连接杆120垂直,并可在与连接杆120垂直的方向上运动。从与穿针柱130垂直的方向上抵持髋臼后柱内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抵持件144包括第一抵持件1442和第二抵持件1444,第一抵持件1442及第二抵持件1444相互抵持。第一抵持件1442选择性地设置在固定套142内,第一抵持件1442与固定套142及固定件146配合,固定件146相对于固定套142运动,使得第一抵持件1442相对于固定套142运动。

    第二抵持件1444的一端与第一抵持件1442抵持,第二抵持件1444与固定套142活动连接。固定件146相对于固定套142运动,使得第一抵持件1442及第二抵持件1444相对于固定套142运动,第一抵持件1442及第二抵持件1444与固定套142分离,第二抵持件1444远离第一抵持件1442的一端与髋臼抵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抵持件144包括第一抵持件1442和第二抵持件1444,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抵持件144可以仅包括第一抵持件1442或者仅包括第二抵持件1444,抵持件144包括第一抵持件1442,第一抵持件1442远离固定件146的一端直接与髋臼抵持。抵持件144包括第二抵持件1444,第二抵持件1444远离髋臼的一端直接与固定件146连接。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持件1442包括第一安装部14422、第一连接部14424及第一抵持部14426,第一安装部14422与固定套142活动连接,第一抵持部14426与第二抵持件1444配合,第一安装部144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4424连接,第一连接部14424远离第一安装部14422的一端与第一抵持件1442配合。第一安装部14422远离第一连接部14424的一端与固定件146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4422与固定件14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件146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安装部14422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安装部14422与固定件146通过内螺纹及外螺纹实现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4422与固定件146通过螺纹连接。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4422与固定件146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配合,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4422与固定套142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安装部1442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固定套142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安装部14422与固定套142通过内螺纹及外螺纹实现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4422与固定套142通过螺纹连接。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4422与固定套142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配合,与本实施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46与固定套142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46与第一抵持件1442通过螺纹连接。转动固定件146,固定件146带动第一抵持件1442相对于固定套142转动,并向远离固定套142的方向运动,使第一抵持件1442与固定套142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14426的一端为凸起,当抵持件144仅包括第一抵持件1442时,第一抵持部14426直接与髋臼抵持。第一抵持部14426与髋臼抵持的一端为凸起,能够使第一抵持部14426与髋臼单点接触,保证髋臼的固定效果。

    请参阅图9,第二抵持件1444包括第二安装部14442、第二连接部14444和第二抵持部14446,第二连接部14444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部1444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抵持部14446连接,第二安装部14442与第一抵持件1442配合,第二连接部14444与固定套142活动连接。第二抵持部14446与髋臼选择性抵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4442与固定套142通过螺纹活动连接。第二安装部14442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通过与固定套142内的内螺纹配合,从而实现与固定套142的活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4442与固定套142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4442与固定套142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活动连接。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4442靠近第一抵持件1442的一端与第一抵持部14426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持部14446为多个凸起,多个凸起与髋臼选择性抵触。多个凸起均与髋臼抵触,能够增大第二抵持部14446与髋臼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复位装置140对髋臼的固定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固定件146,使得第一抵持件1442及第二抵持件1444相对于固定套142转动,并向远离固定套142的方向运动,转动固定件146使第一抵持件1442及第二抵持件1444均与固定套142分离,第二抵持部14446从与连接杆120垂直的方向与髋臼抵持,从髋臼的侧面抵持髋臼,从髋臼的不同方向固定髋臼,提高了髋臼置钉导航器100对髋臼的固定效果。

    锁紧件148与固定套142活动连接,锁紧件148与连接杆120选择性抵持。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套142可在连接杆120上活动,锁紧件148用于固定固定套142,使固定套142相对于连接杆120固定。

    固定固定套142时,按下锁紧件148使锁紧件148与连接杆120抵持,从而固定了固定套142。

    手持部150的一端与连接杆120靠近穿针柱130的一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手持部150与第三安装部126远离连接杆本体122的一侧连接。

    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手持部150包括手持部本体152和第四安装部154,第四安装部154与手持部本体152连接,第四安装部154与第三安装部126连接,第四安装部154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1542,第四安装孔1542与第三安装孔1346连通。穿针柱本体132与第三安装孔1346及第四安装孔1542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导航器100及髋臼置钉器10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爪部1122、第二爪部1124及第三爪部1126固定髋臼后柱坐骨棘。转动工作部136,使穿针柱130向靠近固定部110的方向运动,第三抵持部本体1342抵持髋臼的另一侧,使髋臼夹持于固定部110与穿针柱130之间。复位装置140从与连接杆120垂直的方向抵持髋臼。转动固定件146,使第一抵持件1442及第二抵持件1444向靠近髋臼的方向上运动,使第二抵持部14446从髋臼的侧面抵持髋臼。固定好髋臼后柱后,导向针200穿过髋臼与容置孔1142配合,在髋臼后柱上形成置钉孔。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髋臼置钉导航器100及髋臼置钉器10,在本实施例中,髋臼夹持于固定部110及穿针柱130之间,固定髋臼。在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140与连接杆120垂直,使得复位装置140从与穿针柱130及固定部110垂直的方向抵持髋臼后柱的内侧表面,提高了髋臼置钉导航器100对髋臼的固定效果,从而保证了髋臼置钉导航器100的工作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穿针 髋臼置钉 导航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穿针柱及髋臼置钉导航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071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