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pdf

  • 上传人:bo****18
  • 文档编号:8107142
  • 上传时间:2020-01-07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631.3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775060.X

    申请日:

    20170629

    公开号:

    CN207707908U

    公开日:

    2018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0402,A61B5/0205,A61B5/0428

    主分类号:

    A61B5/0402,A61B5/0205,A61B5/0428

    申请人:

    北京五维康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海鹏,师炜,周武林

    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白浮泉路10号2号楼1207B1室

    优先权:

    CN20172077506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唐海力;韩来兵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包括壳体、连接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路板连接,电极包括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左肋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还包括终端设备支架,终端设备支架连接在壳体反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终端设备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卡接,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该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心电信号采集准确,且用户操作简单,适用于家用和急救场景,有效获取并实时显示心电信号,真正造福于心血管病患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连接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极包括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左肋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设备支架(2),所述终端设备支架连接在壳体反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终端设备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卡接,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架的一端与壳体通过扭转弹簧连接;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件(2.1)、伸缩杆(2.2)和夹持件(2.3),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伸缩腔体,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位于伸缩腔体内,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夹持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2.31),所述连接件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2.11),终端设备夹持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在按压组件的驱动作用下由回收位置运动至展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键(3)、弹簧、驱动组件和伸缩件,所述弹簧和驱动组件均位于壳体内,所述伸缩件在按压键的驱动作用下具有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所述终端设备上设置有与伸缩件形状匹配的凹槽,当按压所述按压键时,所述伸缩件位于伸出位置且所述伸缩件位于凹槽内,当释放按压键,所述伸缩件位于回收位置,所述伸缩件位于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反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嵌入槽(1.1),当终端设备支架位于收纳位置时,所述终端设备支架位于所述嵌入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支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按压键依次穿出嵌入槽和终端设备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无线通信芯片;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包括R电极(4)和L电极(5),所述R电极和L电极分别位于终端设备支架的两侧;所述下肢体导联电极包括N电极(6)和F电极(7),所述F电极与壳体可伸缩连接;所述壳体内连接有棘轮组件,所述F电极通过棘轮带(8)与所述棘轮组件连接;所述F电极与壳体磁性连接或卡接;所述电极为吸球电极或夹式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导联电极包括V1电极(9)、V2电极(10)和V3电极(11);所述的左肋导联电极包括V4电极(12)、V5电极(13)和V6电极(14)所述的电极包括导电接触件(15)和固定座(16),所述导电接触件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数据线,所述壳体的边缘设置有数据线容置槽(17),所述数据线位于数据线容置槽内;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固定件和第二电极固定件,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均连接在第一电极固定件上,所述左肋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二电极固定件上,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呈圆形,且所述数据线容置槽设置在第一电极固定件的圆形边缘上,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呈朝向人体一侧弯曲的条状,所述容置槽呈与第二电极固定件形状相匹配的弯曲的条状。 10.一种心电检测系统,包括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通过无线通信芯片与终端设备连接;所述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壳体上还连接有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所述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均通过导线与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电路板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患心血管病的人数已经有2.9亿。而心电图是检测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心电图通过覆盖在人体表的电极来采集生物电信号来记录心脏的活动规律。当下“移动互联网+”比较热门,许多厂家尝试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来解决心血管病人院前院后的检测问题,从而涌现了一大批的家用心电产品,但是很多都是单导的产品,不具有医学诊断价值。而具有医学诊断意义的 12导心电图,采用的威尔逊导联体系,需要通过采集人体十个点位的电位变化,来计算出十二导心电波形。传统的心电采集系统我们称为12导标准导联,由十根导线和十个电极组成。由于覆盖人体的范围较广,导致线很长,而且导线多。很容易缠绕,点位置复杂必须由专业人士才能完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开发出新型心电检测装置,使用户可在家自行采集心电数据,通过人体等电位点手和肩等电位以及等边三角电位原理,将手脚上的四个电位点移到胸腹,将需要采集的十个电位点集中设置,使十个电位点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置于一个面上并制备成便捷式的手持心电采集装置,通过手持该装置,即可实现十个电位点的采集。由于十个电位点位于一个平面上,且人体身材差异性,需要将肩部电位点所在的部件制作成可伸缩结构,以满足不同体型人体的精确检测。该种新型的心电检测装置,使用更佳方便,且整个装置简洁,没有繁多的导线。目前该类产品包括手持式和穿戴式两种类型,其中穿戴时的心电检测装置,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电极位置准确性难以保证,电极和人体的接触无法保证;在进行心电检测时,无法随查随看心电数据,查阅心电检测情况,同时现有的心电检测装置结构设计的使用便捷度仍有待提高。

    由此可见,能否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使其具有集合程度高,收纳合理,外观美观小巧,携带方便,且具有兼容的人体范围更广,心电采集信号准确度更高,方便随测随看实时心电检测数据的优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该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进一步缩小了产品的尺寸,让收纳更加快捷,携带更方便,且兼容人体范围更广。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连接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极包括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左肋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还包括终端设备支架,所述终端设备支架连接在壳体反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终端设备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卡接,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在合理设计可以延展的机械结构的基础上,提高该装置的集合度,进一步提升了使用便捷性。用户在进行心电检测时,可将终端设备支架放置展开位置,并将终端设备固定连接至终端上设备支架上,实时查看检测数据或其他保健内容。该处结构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功能性和便捷度。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支架的一端与壳体通过扭转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件、伸缩杆和夹持件,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伸缩腔体,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位于伸缩腔体内,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夹持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通过弹簧与伸缩腔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件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终端设备夹持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在按压组件的驱动作用下由回收位置运动至展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按压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键、弹簧、驱动组件和伸缩件,所述弹簧和驱动组件均位于壳体内,所述伸缩件在按压键的驱动作用下具有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所述终端设备上设置有与伸缩件形状匹配的凹槽,当按压所述按压键时,所述伸缩件位于伸出位置且所述伸缩件位于凹槽内,当释放按压键,所述伸缩件位于回收位置,所述伸缩件位于壳体内。

    通过按压组件的一键式控制,实现了终端设备支架的展开,方便用户操作,使用户体验更佳,同时保证了手持式心电检测设备外观的美观性和间接性。当用户操作按压键时,按压按压键,使得终端设备支架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由回收位置自动运动至展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反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嵌入槽,当终端设备支架位于收纳位置时,所述终端设备支架位于所述嵌入槽内。

    进一步的,当所述终端设备支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按压键依次穿出嵌入槽和终端设备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无线通信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包括R电极和L电极,所述R电极和L 电极分别位于终端设备支架的两侧。

    在使用时,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在采集电极时的稳定性,用户使双手均握住手持件,使两手腕内侧自然贴合壳体反向人体的一侧,时手腕内侧与上肢体导联电极相贴合,获取准确稳定的心电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下肢体导联电极包括N电极和F电极,所述F电极与壳体可伸缩连接。

    由于将R、L点移至手腕或者手上,为了提高心电采集的准确性,需要将 F点位置需要下移,因此通过将F电极进行可伸缩连接,在提高心电采集数据准确度的基础上,保障了用户操作的便捷度。这样既解决了便携的问题,又能够扩大兼容的人群,能够适应155cm-180cm人群的检测。确保电极和人体的接触。这样整个装置简洁,没有繁多的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连接有棘轮组件,所述F电极通过棘轮带与所述棘轮组件连接;所述F电极与壳体磁性连接或卡接。

    通过棘轮带连接,用户在使用时,直接用力拉伸至适当位置即可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胸导联电极包括V1电极、V2电极和V3电极;所述的左肋导联电极包括V4电极、V5电极和V6电极。

    该处结构的设计使得电极的导电接触件呈按扣式连接,能够自主取下,在特殊人体接触不太好的时候可以通过更换一次性电极来测量。同时对于有损坏的导电接触件,也可随时进行替换。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为吸球电极或夹式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极包括导电接触件和固定座,所述导电接触件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数据线,所述壳体的边缘设置有数据线容置槽,所述数据线位于数据线容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固定件和第二电极固定件,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均连接在第一电极固定件上,所述左肋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二电极固定件上,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呈圆形,且所述数据线容置槽设置在第一电极固定件的圆形边缘上,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呈朝向人体一侧弯曲的条状,所述容置槽呈与第二电极固定件形状相匹配的弯曲的条状。

    为了弥补无线通信芯片不稳定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心电检测装置上增加了有线连接方式。为方便收纳,同时紧急使用时不至于找不到线。充分利用产品结构空间,并收纳数据线,使数据线的接头缠绕在壳体的边缘处,在终端设备支架伸出时数据线能够自动拉出。

    一种心电检测系统,包括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和终端设备,所述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为上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通过无线通信芯片与终端设备连接。

    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匹配的手持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时,可通过下载相应的APP,进行心电视图的展示,甚至是更多医疗咨询互动服务。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壳体上还连接有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所述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均通过导线与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电路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该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心电信号采集准确,且用户操作简单,可以适用于家用和急救场景,有效获取并实时显示心电信号,同时还能扩展血氧和血压等参数的检测,真正造福于心血管病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终端设备支架位于展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终端设备支架位于回收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嵌入槽;2、终端设备支架;2.1、连接件;2.11、第二限位件;2.2、伸缩杆;2.3、夹持件;2.31、第一限位件;3、按压键;4、R电极;5、L电极;6、N电极;7、F电极;8、棘轮带;9、V1电极;10、V2 电极;11、V3电极;12、V4电极;13、V5电极;14、V6电极;15、导电接触件;16、固定座;17、数据线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连接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极包括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左肋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还包括终端设备支架2,所述终端设备支架连接在壳体反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终端设备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卡接,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在使用时,可将终端设备支架由回收位置驱动至展开位置,然后将终端设备固定至终端设备支架上。以便于在新型心电信号采集时观察心电信号采集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支架的一端与壳体通过扭转弹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件 2.1、伸缩杆2.2和夹持件2.3,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伸缩腔体,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位于伸缩腔体内,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夹持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通过弹簧与伸缩腔体连接。

    根据不同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支架均可使用,通过伸缩杆的伸缩距离可使用不同规格尺寸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手持或平板电脑内可现在相关联的APP,使用者可通过APP登录来查看自己的心电视图,同时可通过 APP其他网络功能,来获取诊断结果、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等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2.31,所述连接件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2.11,终端设备夹持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

    其中终端设备夹持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使得终端设备能够稳固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终端设备支架在按压组件的驱动作用下由回收位置运动至展开位置。

    当需要将终端设备支架打开时,直接按压上述按压组件,则终端设备支架会直接弹出,来便于用户夹持终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按压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键3、弹簧、驱动组件和伸缩件,所述弹簧和驱动组件均位于壳体内,所述伸缩件在按压键的驱动作用下具有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所述终端设备上设置有与伸缩件形状匹配的凹槽,当按压所述按压键时,所述伸缩件位于伸出位置且所述伸缩件位于凹槽内,当释放按压键,所述伸缩件位于回收位置,所述伸缩件位于壳体内。

    按压键结构和位置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操作,在需要使用终端设备支架,直接按压上述按压键即可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反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嵌入槽1.1,当终端设备支架位于收纳位置时,所述终端设备支架位于所述嵌入槽内。

    在不使用终端设备支架时,终端设备支架位于嵌入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当所述终端设备支架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按压键依次穿出嵌入槽和终端设备支架。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无线通信芯片。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包括R电极4和L电极5,所述R电极和L电极分别位于终端设备支架的两侧。

    该处结构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进行心电检测时,直接将两手手腕内侧放置于壳体背面,使其按压下肢体导联电极,即可实现心电信息的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下肢体导联电极包括N电极6和F电极7,所述F电极与壳体可伸缩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连接有棘轮组件,所述F电极通过棘轮带8与所述棘轮组件连接;所述F电极与壳体磁性连接或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胸导联电极包括V1电极9、V2电极10和V3电极11;所述的左肋导联电极包括 V4电极12、V5电极13和V6电极14。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为吸球电极或夹式电极。

    或者所述的电极包括导电接触件11和固定座12,所述导电接触件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电极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相应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和本实用新型所公开内容,能够进行选择并获取相应连接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极包括导电接触件15和固定座 16,所述导电接触件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例情况下,优选地,所述导电接触件材质为导电塑料,所述导电接触件与固定座扣接。所述F电极的固定座与棘轮带固定连接,所述V1电极、V2电极、V3电极、V4电极、V5电极和V6电极的固定座均与壳体固定连接。

    该处结构的设计使得电极的导电接触件呈按扣式连接,能够自主取下,在特殊人体接触不太好的时候可以通过更换一次性电极来测量。同时对于有损坏的导电接触件,也可随时进行替换。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数据线,所述壳体的边缘设置有数据线容置槽17,所述数据线位于数据线容置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固定件和第二电极固定件,所述上肢体导联电极、胸导联电极和下肢体导联电极均连接在第一电极固定件上,所述左肋导联电极连接在第二电极固定件上,所述第一电极固定件呈圆形,且所述数据线容置槽设置在第一电极固定件的圆形边缘上,所述第二电极固定件呈朝向人体一侧弯曲的条状,所述容置槽呈与第二电极固定件形状相匹配的弯曲的条状。

    一种心电检测系统,包括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和终端设备,所述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为上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所述的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通过无线通信芯片与终端设备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壳体上还连接有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所述血氧探头和血压检测装置均通过导线与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电路板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手持 式心电 检测 装置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及含其的心电检测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0714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