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以及喷嘴头.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8106866
  • 上传时间:2020-01-07
  • 格式:PDF
  • 页数:21
  • 大小:781.0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47797.X

    申请日:

    20120928

    公开号:

    CN103917175B

    公开日:

    201807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11,A61B17/00

    主分类号:

    A61B17/11,A61B17/00

    申请人: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发明人:

    池田昌夫,木村寿,嵯峨秀树,羽室强,冈史郎,安部美奈子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1-21619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洋;舒艳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以及喷嘴头。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由喷嘴主体(10)、气体注入口(15)、药液注入口(16a、16b)、长条状的喷嘴管(20)以及喷嘴头(30)构成。喷嘴头(30)具有从药液排出口(34a、34b)将药液朝外部排出的药液喷出路(33a、33b)、和从气体喷出口(35a、35b)朝外部喷射气体的气体喷出路(22)。药液喷出路(33a、33b)以及气体喷出路(22)相对于喷嘴头(30)的中心轴倾斜。在从喷嘴主体(10)的远位端(DE)侧目视观察的状态下,药液排出口(34a、34b)和气体喷出口(35a、35b)位于相比喷嘴头(30)的外周缘靠内侧的位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具有:喷嘴主体,该喷嘴主体在内部具有空间;气体注入口,该气体注入口用于朝所述喷嘴主体的所述空间填充气体;药液注入口,该药液注入口设置于所述喷嘴主体,并朝所述喷嘴主体供给活体组织粘接剂的药液;喷嘴头,该喷嘴头设置于所述喷嘴主体的远位端侧,并将所述药液以及所述气体朝外部喷出;药液喷出路,该药液喷出路与所述药液注入口连通,并将从所述药液注入口供给的所述药液从前端的药液排出口朝外部排出;以及气体喷出路,该气体喷出路将填充于所述空间的气体利用设置于所述药液排出口的附近的气体喷出口朝外部喷射,从而使从所述药液喷出路排出的所述药液雾化,所述药液喷出路具有药液喷出管和药液软管,所述药液喷出管以及所述气体喷出路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喷嘴头的中心轴倾斜,并且,在从所述喷嘴主体的远位端侧目视观察的状态下,所述药液排出口以及所述气体喷出口位于相对所述喷嘴头的外周缘或者所述喷嘴主体的外周缘靠近内侧的位置,所述喷嘴头在远位端侧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形成为与所述药液喷出管大致正交,所述药液排出口以及所述气体喷出口设置于所述倾斜面,所述药液喷出管的远位端从所述喷嘴头的所述倾斜面朝外部突出,所述药液喷出管的远位端位于相对所述喷嘴头的远位端靠近所述喷嘴头的近位端侧的位置,所述药液喷出管的近位端位于所述喷嘴头的内部,所述药液软管连通于所述药液注入口,并在所述喷嘴头的内部与所述药液喷出管的近位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还具有长条状的喷嘴管,所述喷嘴头设置在所述喷嘴管的远位端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头形成为至少远位端的外周缘的前端顶部附近在径向带有圆角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所述药液喷出路,多个所述药液喷出路的远位端侧在所述倾斜面上沿与所述喷嘴头的中心轴交叉的交叉方向并列配置,所述气体喷出口分别形成在多个所述药液喷出路的外周,在各所述气体喷出口,夹着各所述药液喷出路在所述倾斜面的远位端侧和近位端侧分别形成有一对翅片部件,所述一对翅片以使所述药液沿着所述药液喷出路的外周朝所述药液从所述药液排出口排出的排出方向喷出的方式对所述药液进行整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体喷出口由气体分流壁分隔,所述气体分流壁位于所述倾斜面的内侧、且在多个所述气体喷出口之间突出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喷出路以及所述气体喷出路相对于所述喷嘴头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在10°以上6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头在外周还具有显示所述药液的排出方向的显示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第二喷嘴主体、以及装配所述喷嘴主体或者所述第二喷嘴主体的喷枪主体,所述第二喷嘴主体的所述药液喷出路以及所述气体喷出路相对于所述喷嘴头的中心轴并不倾斜而是平行地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主体和所述第二喷嘴主体形成为:在相对于中心轴的纵剖面中,所述气体喷出路和所述气体注入口存在于同一平面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头以及所述喷嘴主体的所述外周缘的直径均在5mm以下。 11.一种喷嘴头,所述喷嘴头用于涂敷活体组织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头具有:药液喷出管,该药液喷出管利用药液排出口将所述活体组织粘接剂的药液排出;以及气体喷出路,该气体喷出路利用设置于所述药液排出口的附近的气体喷出口喷射气体,利用喷射的所述气体使从所述药液喷出管排出的所述药液雾化,所述药液喷出管以及所述气体喷出路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喷嘴头的中心轴倾斜,在从所述喷嘴头的远位端目视观察的状态下,所述药液排出口以及所述气体喷出口位于相对所述喷嘴头的外周缘靠近内侧的位置,所述喷嘴头在远位端侧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形成为与所述药液喷出管大致正交,所述药液排出口以及所述气体喷出口设置于所述倾斜面,所述药液喷出管的远位端从所述喷嘴头的所述倾斜面朝外部突出,所述药液喷出管的远位端位于相对所述喷嘴头的远位端靠近所述喷嘴头的近位端侧的位置,所述药液喷出管的近位端位于所述喷嘴头的内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活体的患部涂敷组织粘接用的药液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以及喷嘴头。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例如存在如下的装置:在利用穿刺针等在腹壁形成的穿孔内插入套管针,在该套管针内插入长条状的喷嘴,对活体的缝合部喷雾药液而进行止血闭锁。但是,根据手术的不同,缝合部并不限于存在于在腹壁开口的穿孔的正下,存在缝合部的位置相对于从喷嘴喷出药液的喷雾方向偏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会产生利用直线状的喷嘴管无法对缝合部充分地喷雾药液、或者耗费在腹壁再次形成穿孔的劳力、加重对患者的负担等不良情况。

    为了消除这种不良情况,公知有如下的涂敷用具:预先弯曲地形成喷嘴,以便能够朝斜向喷雾药液。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涂敷用具:具有挠性的导管(喷嘴),在朝套管针插入之前预先使喷嘴弯曲,从而使得能够使药液的喷雾方向任意地变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在喷嘴头附近设置弯曲部,能够使喷嘴头朝任意的方向弯曲的涂敷用具。当将该涂敷用具的喷嘴插入于套管针时,能够将喷嘴在保持直线状态的情况下插入,并且,在喷嘴头到达体内后,能够利用弯曲部使该喷嘴头相对于喷嘴的轴线方向倾斜。在如上的涂敷用具中,能够相对于喷嘴朝倾斜方向喷雾药液。结果,即便缝合部位于从穿孔的正下稍稍偏移的位置,也能够充分地喷雾药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55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26189号公报

    然而,在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涂敷用具那样预先使喷嘴弯曲并插入于套管针的装置中,由于弯曲的喷嘴在径向的宽度宽,需要大径的套管针。进而,为了使大径的套管针通过,需要在腹部等开设大径的穿孔,对患者的负担大。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涂敷用具中,为了使得能够将喷嘴头和喷嘴直线地插入于套管针,将相对于喷嘴另外准备的护套配置在喷嘴的外周。此时,为了使喷嘴头从护套的前端突出而不会被拉入护套内部,将喷嘴头形成为使得其直径大于护套的内径。并且,弯曲部位于护套内,形成为与轴向平行的状态。进而,在将插入有喷嘴管的护套插入于套管针内之后,使喷嘴管的弯曲部从护套突出,由此,能够使喷嘴头朝患部方向弯曲。此外,由于在护套与喷嘴管之间形成气体流通部,因此,不仅护套自身变得大径,而且喷嘴头的直径比护套还大。并且,为了强制地使弯曲的喷嘴头成为直线状并将其插入于套管针,医生自身的操作也很困难。并且,与像专利文献1等那样预先弯曲并插入于套管针的产品相比较,虽然在径向上不会过度变宽,但由于需要直径大于喷嘴的护套、且进一步还具有直径比护套大的喷嘴头,因此仍然需要使用大径的套管针。因而,在该情况下也需要在患者的腹壁等开设大径的穿孔,对患者造成的负担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大的负担,能够通过容易的操作朝广范围喷雾药液,能够朝缝合部等可靠地喷雾药液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及其喷嘴头。

    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具有:喷嘴主体,该喷嘴主体在内部具有空间;气体注入口,该气体注入口用于朝喷嘴主体的空间填充气体;药液注入口,该药液注入口设置于喷嘴主体,并朝上述喷嘴主体供给活体组织粘接剂的药液;喷嘴头,该喷嘴头设置于喷嘴主体的远位端侧,并将药液以及气体朝外部喷出;药液喷出路,该药液喷出路与药液注入口连通,并将从药液注入口供给的药液从前端的药液排出口朝外部排出;以及气体喷出路,该气体喷出路将填充于空间的气体利用设置于药液排出口的附近的气体喷出口朝外部喷射,从而使从药液喷出路排出的药液雾化,药液喷出路以及气体喷出路形成为相对于喷嘴头的中心轴倾斜,并且,在从喷嘴主体的远位端侧目视观察的状态下,药液排出口以及气体喷出口位于相比喷嘴头的外周缘或者喷嘴主体的外周缘靠内侧的位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喷嘴主体还具有长条状的喷嘴管,喷嘴头设置在上述喷嘴管的远位端侧。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喷嘴头在远位端侧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形成为与药液喷出路大致正交,药液排出口以及气体喷出口设置于上述倾斜面。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药液喷出路的远位端从喷嘴头的倾斜面朝外部突出,药液喷出路位于相比喷嘴头的远位端靠喷嘴头的近位端侧的位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喷嘴头形成为至少远位端的外周缘的前端顶部附近在径向带有圆角的形状。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具有多个药液喷出路,多个药液喷出路的远位端侧在倾斜面上沿与喷嘴头的中心轴交叉的交叉方向并列配置,气体喷出口分别形成在多个药液喷出路的外周,在各气体喷出口,夹着各药液喷出路在倾斜面的远位端侧和近位端侧分别形成有一对翅片部件,上述一对翅片以使上述药液沿着药液喷出路的外周朝药液从药液排出口排出的排出方向喷出的方式对上述药液进行整流。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多个气体喷出口由气体分流壁分隔,上述气体分流壁位于倾斜面的内侧、且在多个气体喷出口之间突出形成。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药液喷出路以及气体喷出路相对于喷嘴头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在10°以上60°以下。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喷嘴头在外周还具有显示药液的排出方向的显示单元。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具有:第一喷嘴主体;第二喷嘴主体;以及选择性地装配第一喷嘴主体或者第二喷嘴主体的喷枪主体,第二喷嘴主体的药液喷出路以及气体喷出路相对于喷嘴头的中心轴并不倾斜而是平行地形成。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第一喷嘴主体和第二喷嘴主体形成为:在相对于中心轴的纵剖面中,气体喷出路和气体注入口存在于同一平面内。

    并且,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喷嘴头以及喷嘴主体的外周缘的直径均在5mm以下。

    并且,本发明的喷嘴头用于涂敷活体组织粘接剂,其特征在于,喷嘴头具有:药液喷出路,该药液喷出路利用药液排出口将活体组织粘接剂的药液排出;以及气体喷出路,该气体喷出路利用设置于药液排出口的附近的气体喷出口喷射气体,利用喷射的气体使从药液喷出路排出的上述药液雾化,药液喷出路以及气体喷出路形成为相对于喷嘴头的中心轴倾斜,在从喷嘴头的远位端目视观察的状态下,药液排出口以及气体喷出口位于相比喷嘴头的外周缘靠内侧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各种构成要素并非必须单独地独立存在,也可以是多个构成要素形成为一个部件,一个构成要素由多个部件形成,某一构成要素是其他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某一构成要素的一部分与其他构成要素的一部分重复,等等。并且,本发明中所提到的上游侧意味着朝药液喷出路注入药液的药液注入口侧、气体供给源侧,下游侧意味着将药液、气体朝外部排出的药液排出口侧、气体喷出口侧、喷嘴主体的前端侧。

    在本发明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以及喷嘴头中,药液喷出路以及气体喷出路形成为相对于喷嘴头的中心轴倾斜。并且,在从喷嘴主体的远位端侧目视观察的状态下,药液喷出路的排出口以及气体喷出路的喷出口位于相比喷嘴头或者喷嘴主体的外周缘靠内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将喷嘴头形成得小径化,因此能够在穿孔内使喷嘴主体自由地绕轴旋转。进而,通过使喷嘴主体绕轴旋转,能够从倾斜的药液喷出路将药液广范围地喷雾。因此,即便缝合部并不位于穿孔的位置的正下,也无需再次穿孔,能够朝缝合部将药液可靠地喷雾。这样,能够提供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大的负担、可进行广范围的喷雾、能够实现朝缝合部等的药液的可靠的喷雾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以及喷嘴头。

    根据以下叙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以及附随于此的以下的附图,能够进一步清楚上述的目的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的一例,是示出在喷嘴主体连接有两个分别填充有不同的药液的注射器主体的状态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的喷嘴主体的图,(a)是喷嘴主体的俯视图,(b)是通过喷嘴主体的中心轴的纵剖视图。

    图3是喷嘴头的放大图,(a)是侧视图,(b)是仰视图。

    图4是喷嘴头的放大图,(a)是从远位端侧观察的侧视图,(b)是从近位端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5是沿着图3(b)的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将喷嘴头的圆筒部除去,示出具有倾斜面、药液喷出路、气体喷出口、翅片部件、气体分流壁等的内侧部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对利用喷嘴头喷雾药液的喷雾范围进行说明的说明图,(a)是示出以药液喷出路和气体喷出路与喷嘴头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式形成的、现有的喷嘴主体的喷雾范围的概要图,(b)是示出药液喷出路和气体喷出路相对于喷嘴头的中心轴倾斜的喷嘴主体的喷雾范围的概要图。

    图8是用于对将本实施方式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装配于喷枪主体而进行使用时的一个使用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所有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具有:两个注射器主体40a、40b;连接器11;长条状的喷嘴管20;以及喷嘴头30。在两个注射器主体40a、40b填充有种类不同的药液。该注射器主体40a、40b连接在连接器11的后端。喷嘴管20连结在连接器11的前端。喷嘴头30连接在喷嘴管20的前端。在本说明书中,在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喷嘴主体10等重,将喷嘴头30所被设置的方向(下游侧)称作远位端DE,将注射器主体40a、40b所被连接的方向(上游侧)称作近位端PE。并且,在各部件中,将靠近远位端DE的一侧称作前端或者远位端侧,将靠近近位端PE的一侧称作后端或者近位端侧。

    在本实施方式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中,将连接于喷嘴主体10的两个注射器主体40a、40b内的药液从喷嘴头30同时喷射。在各注射器主体40a、40b分别填充有药液。药液可以单独地或者通过将多种相互混合而作为活体组织粘接剂使用。例如,使用粘性不同的药液,且是容易因与外部空气接触或者与其他药剂混合而瞬时固化的药液。更具体地说,分别填充有血纤维蛋白原溶液以及凝血酶溶液,从喷嘴主体10朝外部排出各药液,并利用气体将这些药液混合并涂敷于患部,由此来对患部进行粘接。

    连接器11具备:形成于内部的空间12;气体注入口13;过滤部14;气体送气口15;药液注入口16a、16b;以及带部件17。气体注入口13是用于朝空间12内填充气体的开口。过滤部14配置在气体注入口13的上游侧,内置有气体过滤用的过滤器141。气体送气口15配置在过滤部14的上游,是连结于气体的攻击源并通过过滤部14朝气体注入口13输送气体的开口。在药液注入口16a、16b分别连接有注射器主体40a、40b。带部件17是将注射器主体40a、40b固定于连接器11的连结单元。这样,从气体送气口15输送的气体通过过滤部14被注入至气体注入口13,由此,能够朝连接器12的空间12填充无菌气体。因此,能够朝患部喷雾更清洁的气体,不会发生堵塞等,能够进行顺畅的气体供给。并且,在连接器11的表面,在药液注入口16a、16b的附近设置有识别单元18a、18b。该识别单元18a、18b是用于识别连接有填充了不同的药品的两根注射器主体40a、40b中的哪一个的单元。对于识别单元18a、18b,只要能够了解注射器主体40a、40b的连接位置即可,能够使用任意的单元,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11的表面添加红色和蓝色的圆圈的记号。这样,通过设置识别单元18a、18b,当更换注射器主体40a、40b时,能够将填充有与上次相同种类的药液的注射器主体40a、40b连接于药液注入口16a、16b。因此,即便当在后述的药液喷出路33a、33b的内部残留有药液的情况下,不同的药液也不会相互混合,能够良好地防止在药液喷出路33a、33b的内部发生药液的固化、堵塞。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在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中,将喷嘴主体10的连接器11的设置药液注入口16a、16b、识别单元18a、18b等的一侧称作上方,将设置气体注入口13、过滤部14、气体送气口15等的一侧称作下方,将与中心轴上下正交的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并且,将注射器主体40a、药液注入口16a、识别单元18a侧设为右侧,将注射器主体40b、药液注入口16b、识别单元18b侧设为左侧,将相对于中心轴左右正交的方向称作左右方向。另外,使用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时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未必与此一致。

    在注射器主体40a、40b插入有将填充在内部的药液注入到药液注入口16a、16b的内部的活塞41a、41b。在该活塞41a、41b的近位端PE侧连接有连结活塞41a、41b以使得能够同时按压活塞41a、41b的活塞按压单元42。并且,注射器主体40a、40b的近位端PE侧由注射器固定部件43保持固定。根据该结构,当利用活塞按压单元42按压活塞41a、41b时,能够防止注射器主体40a、40b朝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的意料之外的位置偏移、从连接器11的意料之外的脱离。并且,在注射器固定部件43的远位端侧,在上方突出形成有突起部431。当将注射器主体40a、40b连接于连接器11时,保持带部件17的保持部172,使注射器固定部件43的突起部431与带部件17的卡合孔173卡合。由此,连接器11和两根注射器主体40a、40b不易分力,能够相互稳定地连接。

    如图2所示,带部件17在与连接器11连接的连接部171附近具有从侧面观察形成为V字型的V字部174。通过该V字部174沿轴向弹性地扩张收缩变形,能够使带部件17沿轴向伸缩。因此,即便注射器固定部件43和带部件17之间的对位稍稍偏移,也能够使突起部431与带部件17的卡合孔173可靠地卡合。另外,也可以在带部件17也设置箭头、彩色标记等注射器主体40a、40b的识别单元。此外,也可以对注射器主体40a、40b的容器也附加颜色区分、颜色标记等,以便能够容易地识别所填充的药液。

    喷嘴管20具备:气体喷出路22,该气体喷出路22与连接器11的空间12连通,使输送至该空间12的气体朝下游侧的喷嘴头30方向流动;以及药液软管21a、21b,该药液软管21a、21b与连接器11的药液注入口16a、16b连通,将药液朝下游侧的喷嘴头30供给。药液软管21a、21b的远位端侧分别与后述的喷嘴头30的药业喷出管32a、32b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管20形成为长条状的圆筒形。并且,由于不需要护套等,能够插入于较细的套管针,因此能够使穿孔更小,从而能够减小对患者的负担。并且,即便使圆筒形的喷嘴管20绕圆周方向旋转,由于宽度等并无不同而是均匀的,因此能够尽量减小在腹壁等形成的穿孔。并且,能够顺畅地进行喷嘴管20朝套管针的内部等的插入、插入后的旋转等。

    其次,使用图3至图6对喷嘴头30进行说明。喷嘴头30用于涂敷活体组织粘接剂。如这些图所示,喷嘴头30具有:药液喷出路33a、33b,该药液喷出路33a、33b从药液排出口34a、34b排出活体组织粘接剂的药液;以及气体喷出路22,该气体喷出路22利用设置在药液排出口34a、34b的附近的气体喷出口35a、35b喷射气体。从气体喷出口35a、35b喷射的气体使从药液喷出路33a、33b排出的药液雾化。在喷嘴头30中,药液喷出路33a、33b以及气体喷出路22形成为相对于喷嘴头30的中心轴倾斜。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嘴头30中,在从喷嘴头30的远位端侧目视观察的状态下,药液排出口34a、34b以及气体喷出口35a、35b位于相比喷嘴头30的外周缘靠内侧的位置。

    以下,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喷嘴头30在其远位端侧具有一与药液喷出路33a、33b大致正交的方式形成的倾斜面31。在倾斜面31设置有药液排出口34a、34b以及气体喷出口35a、35b。此处,倾斜面31与药液喷出路33a、33b大致正交除了指二者严格地正交的状态之外,还指药液沿着倾斜面31的法线方向被从药液喷出路33a、33b排出。更具体地说,喷嘴头30是外径与喷嘴管20相同的圆筒形,在该圆筒的远位端侧具有倾斜面31。该倾斜面31形成为:喷嘴头30的中心轴与该倾斜面31的法线矢量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中心线和法线矢量交叉。另外,同一平面是指将两个注射器主体40a、40b隔开的平面。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面31形成为上方最大程度地突出,且随着趋向下方而朝后方倾斜的形状。

    并且,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喷嘴主体10,连接器11的中心轴和喷嘴头30的中心轴一致。因此,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的操作者在将喷嘴头30插入于套管针等时,通过目视确认从套管针突出的连接器11的方向,能够容易地识别喷嘴头30的倾斜面31的倾斜方向、药液的排出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喷嘴头30的注塑成型、组装的容易性,喷嘴头30分成圆筒形的外侧部亦即圆筒部301和内侧部302单独制作。在内侧部302形成有倾斜面31、后述的药液喷出管32a、32b、气体喷出口35a、35b、翅片部件36a、36b、气体分流壁37。进而,可以在将内侧部302插入于圆筒部301内之后,将双方熔接而一体化。更具体地说,在将该喷嘴头30的近位端侧的接合部304插入于喷嘴管30的前端的状态下,将喷嘴头30通过熔接等粘接于喷嘴管20。喷嘴头30和喷嘴管20以喷嘴管20的外周和喷嘴管30的外周的接痕平滑地连结的方式粘接在一起。由此,在朝体腔内等插入时,喷嘴管20与喷嘴头30的接痕不会损伤脏器等,能够进行顺畅的插入。

    并且,在喷嘴头30的内侧部302形成有以相对于圆筒部301的中心轴(即喷嘴头30的中心轴)倾斜的方式形成的两个药液喷出管32a、32b。如图2(a)、(b)、图3(a)、(b)等所示,这两个药液喷出管32a、32b的前端从倾斜面31突出,且在该倾斜面31的左右方向并列配置。进而,上述的药液软管21a、21b的远位端侧连接在喷嘴头30的内部的药液喷出管32a、32b的近位端侧。借助该药液软管21a、21b,两个药液喷出管32a、32b和两个药液注入口16a、16b分别连通。并且,该药液软管21a、21b和药液喷出管32a、32b的内部形成为药液喷出路33a、33b。此外,在药液喷出管32a、32b的远位端侧,形成有将从药液注入口16a、16b通过药液喷出路33a、33b供给的药液从喷嘴头30朝外部排出的药液排出口34a、34b。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朝外部排出”或者“朝外部喷出”是指从喷嘴头30内朝外部的缝合部等患部“排出”或者“喷出”药液、气体。

    根据这种结构,如图3(a)所示,药液喷出路33a、33b的远位端侧形成为相对于喷嘴头30的中心轴倾斜。并且,药液喷出管32a、32b在喷嘴头30的倾斜面31中并非在将两个注射器主体40a、40b隔开的平面内、而是在与该平面以及中心轴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根据该配置,倾斜的药液喷出管32a、32b、与药液喷出管32a、32b连接的药液软管21a、21b、以及注射器主体40a、40b由同一平面隔开。因此,从注射器主体40a、40b到药液注入口16a、16b、药液软管21a、21b、药液喷射路32a、32b为止,能够使从上游朝下游的药液的流动顺畅地进行,药液从药液排出34a、34b的排出也能够良好地进行。

    喷嘴头30的内部与喷嘴管20的内部连通,它们的内部的除了药液喷出路33a、33b以外的空间形成气体喷出路22。在喷嘴头30、进一步在各药液排出口34a、34b的附近外周,开设有气体喷出口35a、35b。上述气体喷出口35a、35b在气体喷出路22的远位端侧相对于倾斜面31正交设置。因此,气体喷出路22的位于远位端侧的气体喷出口35a、35b相对于喷嘴头30的中心轴朝与药液喷出路33a、33b的远位端侧(即药液喷出管32a、32b)大致相同的方向倾斜。因而,从连接器11的气体注入口13填充到空间12并在气体喷出路22流动的气体从气体喷出口35a、35b朝外部沿与喷嘴头30的中心轴倾斜的方向喷射。并且,设置于倾斜面31的气体喷出口35a、35b位于相比从倾斜面31突出设置的药液排出34a、34b靠近位端侧的位置。因此,气体从相比药液靠后方的位置沿与喷嘴头30的中心轴倾斜的方向喷射。通过这样的气体喷射产生负压,从各药液排出34a、34b朝外部沿与中心轴倾斜的方向排出的药液被雾化。另外,如图4(a)所示,喷嘴头30构成为:在从喷嘴主体10的远位端侧目视观察的状态下,药液喷出路33a、33b的前端(药液排出口34a、34b)以及气体喷出路22的前端(气体喷出口35a、35b)位于相比喷嘴头30或者喷嘴主体10的外周缘靠内侧的位置。

    如图4(a)、(b)、图6所示,在药液排出口34a、34b的外周分别形成的气体喷出口35a、35b在夹着各药液喷出管32a、32b的两侧、即模拟时钟的表盘上的3点9点方向,分别形成有一对翅片部件36(36a1、36a2、36b1、3662)。以下,如图4(a)所示,在将前端外周缘38配置于上方而从远位端DE侧目视观察喷嘴头30的状态下,有时将上方称作12点方向,将右方称作3点方向,将下方称作6点方向,将左方称作9点方向。借助这种翅片部件36,气体喷出35a、35b被分隔成倾斜面31上方(12点方向)的气体喷出口35a1、35b1,和下方(6点方向)的气体喷出口35a2、3562。因而,在气体喷出路22中流动的气体被朝倾斜面31的12点方向(气体喷出口35a1、35b1)和6点方向(气体喷出35a2、3562)整流,且沿着药液喷出管32a、32b的外周被朝与药液的排出方向相同的方向喷出。另外,翅片部件36的两端分别与药液喷出管32a、32b的壁面和倾斜面31一体成型,担负着将药液喷出管32a、32b连结于倾斜面31的功能。

    并且,气体喷出口35a(35a1、35a2)、35b(35b1、3562)由在倾斜面31的内侧、且是在气体喷出口35a、35b之间突出形成的气体分流壁37分隔。该气体分流壁37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从倾斜面31的远位端侧延伸到近位端侧、进一步延伸到内侧部302的下底壁303,且突出形成。借助这种气体分隔壁37,在喷嘴管20等的气体喷出路22的内部直线前进的气体大致均等地被分割,并从各气体喷出口35a、35b喷出。此外,该气体喷出口35a、35b也在12点方向(35a1、35b1)以及6点方向(35a2、3562)开口。因此,在气体喷出路22的上方流动的气体在与倾斜面31碰撞后沿着倾斜面31的倾斜方向流动,并从12点方向的气体喷出口35a1、35b1被喷射至外部。另一方面,在下底壁303侧的下方流动的气体从6点方向的气体喷出口35a2、3562被喷射至外部。因而,在气体喷出路22中流动的气体不会在喷嘴头30的内部陈端,而是顺畅地被喷射至外部,结果,两个药液均等地混合,能够良好地进行这两种药液的雾化。并且,气体分流壁37不仅对气体进行分流,而且还担负着作为倾斜面31的加强部件的作用。因气体分流壁37的存在,倾斜面31变得牢固,能够得到针对高压的气体压力的耐压性也优异的倾斜面31。

    喷嘴头30使倾斜面31的外周缘的远位端侧(上方)的前端顶部附近(以下将前端顶部附近的外周缘称作前端外周缘38)突出形成至相比该倾斜面31靠远位端侧的位置。该前端外周缘38形成为外周缘的前端顶部附近在径向带有圆角的形状(圆弧(R)形状),且在厚度方向并不锐利而是带有圆角。即,如图5等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倾斜面31的前端外周缘38形成为相比该倾斜面31朝前端方向突出、且被圆弧倒角而带有圆角的形状。此外,以如下的尺寸关系形成:从喷嘴头30的倾斜面31突出的药液喷出路33a、33b(即药液喷出管32a、32b)的远位端侧位于相比喷嘴头30的前端外周缘38靠喷嘴头30的近位端侧的位置。通过形成为这种结构,在将喷嘴头30插入于套管针等时,带有圆角的前端外周缘38先进入。此外,由于药液喷出管32a、32b位于相比前端外周缘38靠近位端侧的位置,因此,不会出现前端外周缘38、药液喷出管32a、32b的前端对套管针等的内壁、患者体内的脏器等造成损伤,或发生勾挂的情况。因此,能够将喷嘴头30以及喷嘴管20顺畅地插入于套管针的内部以及体内。

    并且,如图3(a)所示,喷嘴头30还具有显示药液的排出方向的显示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圆筒部301的外周的左右凹陷设置箭头39a、39b来构成显示单元。该箭头39a、39b预先形成于圆筒部301的模具,与圆筒部301的注塑成型同时形成。由于药液喷出管32a、32b的前端很微细,因此存在利用肉眼、内窥镜等难以确认药液的排出方向的可能性。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喷嘴头30的外周利用箭头39a、39b较大地显示药液的排出方向,在手术前用肉眼也能够确认该排出方向。并且,即便当将喷嘴头30插入了体腔内时,也能够使用内窥镜等借助箭头39a、39b容易地确认药液的排出方向。因此,能够朝缝合部等患部可靠地喷雾药液。并且,显示单元也可以以箭头以外的方式形成,并且,并不限于凹陷设置,也可以通过突出设置、印字、添加标记等形成。但是,通过像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凹陷设置来形成显示单元,不会出现显示单元勾挂于套管针、体腔内,涂料、标记部件因体液等而劣化等的不良情况。因而,能够顺畅地进行喷嘴头30朝套管针、体腔内的插入作业。

    此处,对喷嘴主体10的优选尺寸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喷嘴头30以及喷嘴主体10的外周缘的直径(外径)均优选为5mm以下。对于喷嘴头30以及喷嘴主体10的外周缘的直径,在它们的长轴正交截面(横截面)为圆形的情况下是指该圆形的直径,在横截面为非圆形的情况下是指长径尺寸。本实施方式的喷嘴主体10以及喷嘴头30优选横截面为圆形。并且,药液喷出管32a、32b在与倾斜面垂直的方向上从倾斜面突出的突出长度优选为1.0mm左右。药液喷出管32a、32b的外径(直径)优选为1.0mm左右,内径即药液排出口34a、34b的直径优选为0.5mm左右,两个药液排出口34a、34b的中心间距离优选为2.0mm左右。因而,优选连接喷嘴头30的喷嘴管20的外径也为5.0mm左右。喷嘴管20的轴向长度优选为320mm左右。通过形成为这种尺寸,在使用采用了套管针的活体组织粘接剂徒步工具100时,在体内,距穿孔近的患部自不必说,能够使喷嘴主体10的喷嘴头30到达位于距穿孔远的位置的患部。并且,由于能够将喷嘴头30等形成得尽量小,因此套管针也必然可以使用较小的。因而,穿孔也形成得较小即可,能够使对患者的负担也变少。

    并且,药液喷出路33a、33b以及气体喷出路22的各远位端侧、即药液喷出管32a、32b以及气体喷出口35a、35b相对于喷嘴头30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度θp为10°以上6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上4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45°以下。通过使倾斜角度θp在上述的下限以上,能够将药液朝实用的充分广的范围喷雾,对于处于从喷嘴头30的插入方向偏移的位置的患部也能够可靠地涂敷药液。并且,通过使倾斜角度θp在上述的上限以下,即便是在规定直径的喷嘴头30的内部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药液喷出管32a、32b的长度,并且能够充分地保持使得不会发生与药液喷出管32a、32b连接的药液软管21a、21b在该连接部分以急角度折弯的不良情况的内腔面积。因而,能够将与喷嘴头30的中心轴方向平行地流动的药液从倾斜的药液喷出管32a、32b的药液排出口34a、34b朝外部顺畅地排出。

    对形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的喷嘴主体100的优选材料进行说明。对于连接器11,从相对于朝空间12内输送的气体的耐压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由ABS树脂等形成。对于连接器11的带部件17,从成本、制作容易度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由聚丙烯(PP)树脂等形成。对于喷嘴管20,从插入于套管针内时能够以不发生弯曲等的状态笔直地插入、相对于体液等的耐腐蚀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由铝等金属形成。对于药液软管21a、21b,从耐药性、用于进行倾斜的挠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由聚氯乙烯(PVC)树脂等形成。

    对于喷嘴头30,从相对于体液等的耐腐蚀性、相对于药液等的耐药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由ABS树脂等形成。另外,虽然并未图示,但优选直到喷嘴头30以及喷嘴管20的前端附近都覆盖有聚乙烯(PE)树脂制的帽。根据该帽,在喷嘴主体10的保管时等,能够保护从喷嘴头30的前端外周缘38、倾斜面31突出的药液排出口34a、34b。

    此处,使用图7对以往的喷嘴主体和本实施方式的喷嘴主体10的药液的喷雾范围的差异进行说明。图7(a)是以往的喷嘴主体1的概要图。在喷嘴头3设置在长条状的喷嘴管2的前端。在喷嘴头3的远位端侧设置有与喷嘴头3以及喷嘴管2的中心轴方向平行地突出的两个药液排出口4a、4b。在将这种结构的喷嘴主体1(以下称为直线型的喷嘴主体1)插入于套管针50的内部并涂敷药液的情况下,从药液排出口4a、4b喷出药液的喷雾范围仅限定与θ1的范围。因此,当在患者的腹部、胸部等形成穿孔并插入套管针50,并将喷嘴主体1插通在套管针内时,对于位于穿孔的几乎正下方的患部,能够涂敷药液。但是,对于位于从θ1的范围偏移的位置的患部,难以涂敷药液。结果,需要在腹部等的不同位置重新形成穿孔,对患者造成负担。并且,在日本特开平7-255729号公报所记载的具有挠性的导管中,由于预先使前端弯曲并插入于穿孔,因此需要使用大径的套管针。此外,即便是日本特开2009-226189号公报所记载的喷嘴头,也需要用于将喷嘴呈直线状地插入于套管针内,而后使其弯曲的护套。结果,需要使套管针和穿孔大径化,在该情况下也会对患者造成大的负担,对操作者也会造成负担。

    然而,如图7(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嘴主体10(以下称为倾斜型的喷嘴主体10)中,由于药液排出口34a、34b相对于喷嘴头30的轴向预先倾斜形成,因此药液也朝斜向被喷雾。因此,即便是对于位于从穿孔的大致正下方偏移的位置的患部也能够涂敷药液。此外,通过如图7(b)中以圆形箭头所示那样使喷嘴头30绕环绕方向适当旋转,最大能够使喷雾方向在360°方向变化,喷雾范围扩展至θ2。另外,当朝以θ3表示的圆锥状的区域内涂敷药液的情况下,可以像以直线箭头所示那样适当调整喷嘴管20相对于喷嘴主体10的插入长度。由此,能够扩大药液排出口34a、34b的喷雾范围。

    当使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对活体的患部喷雾并进行涂敷时,在喷嘴主体10的近位端侧的药液注入口16a、16b连接填充有两种不同的药液的注射器主体40a、40b。在该注射器主体40a、40b的近位端侧装配注射器固定部件43。进而,通过使连接器11的带部件17的卡合孔173与注射器固定部件43的突起部431卡合,将注射器主体40a、40b和连接器11固定在一起。并且,在插入于注射器主体40a、40b的活塞41a、41b的近位端侧装配用于同时按压活塞41a、41b以便同时注入药液的活塞按压单元42。

    其次,例如在患者的腹部形成穿孔,并将套管针插入于该穿孔。将本实施方式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所涉及的喷嘴主体10的喷嘴头30插入于上述套管针内。此处,喷嘴头30的前端外周缘38带有圆角。此外,药液排出口34a、34b位于相比前端外周缘38靠近位端侧的位置、且在从喷嘴主体10的远位端侧目视观察的状态下位于相比喷嘴头30的外周缘靠内侧的位置。因此,不会发生喷嘴头30的前端损伤套管针、体内等或发生勾挂等的情况,能够实现喷嘴头30以及喷嘴管20的顺畅的插入。并且,由于喷嘴管20呈直线状且具有刚性,因此不会发生变形等,能够插入于穿孔的正下方。

    在喷嘴头30到达患部附近后,当对操作按钮(未图示)等进行操作而从气体供给源朝连接器11的空间12填充气体时,气体在气体喷出路22的内部朝下游侧的气体喷出口35a、35b流动。同时,按压连结活塞41a、41b的活塞按压单元42,将注射器主体40a、40b内的两种药液从药液注入口16a、16b注入至药液软管21a、21b。上述药液在药液软管21a、21b内部的药液喷出路33a、33b中流动,通过相对于喷嘴头30的中心轴倾斜配置的药液喷出管32a、32b内部,并从药液排出口34a、34b被朝外部排出。从该药液排出口34a、34b排出的药液借助从气体喷出口35a、35b喷出的气体而呈雾状地混合,并朝患部喷雾。并且,利用气体分流壁37而针对每个药液排出口34a、34b对气体进行分流。此外,在12点和6点方向(上下方向)形成气体喷出口35a1、35a2、35b1、3562而对气体进行整流。因此,不会发生沉淀、堵塞,能够实现气体的顺畅的喷出,能够良好地进行药液的雾化和朝患部的涂敷。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药液排出口34a、34b和气体喷出口35a、35b相对于喷嘴头30的中心轴倾斜配置,因此能够将药液朝斜向喷雾。并且,如使用图7(b)所说明了的那样,通过使喷嘴头30绕环绕方向旋转而改变喷雾方向、适当调整喷嘴管20相对于患部的插入长度,能够使药液的喷雾方向、喷雾位置多种多样地变化,因此能够实现对患者的负担少的手术。

    并且,在该药液的喷雾时,能够利用活塞按压单元42同时按压活塞41a、41b。因而,能够实现两种药液的顺畅的排出,并且能够以平衡良好的合适的混合比例涂敷于患部,能够提高粘接效果。

    接着,当停止活塞41a、41b的按压时,药液的排出停止。在该停止时,由于因气体的流动而产生的负压,药液排出口34a、34b内的前端侧的药液被朝外部排出。因此,残留于药液喷出管32a、32b内的药液不会与外部空气、其他药液接触。因而,能够良好地防止喷嘴头30的堵塞,能够良好地进行下次的药液涂敷。这样,能够提供可扩大药液的喷雾范围、可朝任意位置的患部涂敷药液、且对患者的负担少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并且,能够仅以如下的结构形成上述产品:将药液喷出路33a、33b以及气体喷出路22的远位端侧倾斜形成,且使得在从喷嘴主体10的远位端侧目视观察的状态下药液喷出路33a、33b的前端(药液排出口34a、34b)以及气体喷出路22的前端(气体喷出口35a、35b)位于喷嘴头30或者喷嘴主体10的内侧。因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且廉价地提供药液涂敷性能优异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手动地对活塞按压单元42进行滑动操作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装配于如图8所示的喷枪主体60而进行药液的涂敷。喷枪主体60具有:储气瓶61;连通该储气瓶61和喷嘴主体10的气体送气口15的气体用软管62;用于同时喷出气体和药液的扳机63;以及用于同时按压活塞41a、41b的按压单元64等。在这样将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100装配于喷枪主体60之后,将喷嘴头30插入于套管针,并对喷枪主体60的扳机63进行操作,能够同时喷射气体和药液。

    并且,也可以不仅准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嘴主体10,还准备以往的直线型的喷嘴主体1,并根据使用目的而将它们选择性地装配于喷枪主体60进行使用。此外,也可以准备多个使药液喷出路32a、32b的倾斜角度任意变化的倾斜型喷嘴主体10。在这种结构的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中,当朝位于穿孔正下的患部喷雾药液时,将直线型的喷嘴主体(第二喷嘴主体)1装配于喷枪主体60而涂敷药液。另一方面,对于位于从穿孔的正下偏移的位置的患部,将倾斜型的喷嘴主体(第一喷嘴主体)10装配于喷枪主体60而涂敷药液。对于第二喷嘴主体1的构造,除了药液喷出路32a、32b以及气体喷出路22相对于喷嘴头3的中心轴并不倾斜而是平行地形成这点以外,与第一喷嘴主体10的构造是相同的。通过这样选择性地区分使用药液的排出方向不同的喷嘴主体1、10,对于处于任意位置的患部均能够更可靠地涂敷药液。并且,也可以准备药液喷出路32a、32b相对于喷嘴头30的中心轴倾斜、且倾斜角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喷嘴主体10,并将它们选择性地装配于喷枪主体60而使用。

    并且,在如图8所示那样在沿着中心轴剖切倾斜型的喷嘴主体10(第一喷嘴主体)、直线型的喷嘴主体1(第二喷嘴主体)而得的纵剖面中,优选构成为气体喷出路22和气体注入口13存在于同一平面内。即,构成为气体注入口13存在于气体喷出路22的纸面正下侧。根据该结构,即便在喷嘴主体1、10没有箭头39a、39b等,也能够根据喷枪主体60的方向容易地掌握药液的喷射方向。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也包含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各种变形、改进等的方式。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喷嘴主体10设置有两个药液喷射路32a、32b,但本申请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设置一个药液喷射路,还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药液喷射路。进而,也可以将药液喷射路和气体喷出路形成为相对于喷嘴头的中心轴倾斜,且将药液排出口和气体喷出口形成在喷嘴头等的内侧。由此,能够朝倾斜方向广范围地喷射一种液体或者三种液体以上的药液。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喷嘴主体10具有长条状的喷嘴管20,但是,在相对于距体表近的缝合部等的药液涂敷等中,也可以形成为比本实施方式短的喷嘴管。并且,在相对于体表的缝合部等的药液涂敷等中,也可以使用不具有喷嘴管、喷嘴头直接连接在连接器的前端的装置。

    本申请主张享有以2011年9月3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1-216199号作为基础的优先权,在此引入上述优先权文件的所有公开内容。

    关 键  词:
    活体 组织 粘接剂涂 敷用 以及 喷嘴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活体组织粘接剂涂敷用具以及喷嘴头.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0686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