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pdf

  • 上传人:le****a
  • 文档编号:8106246
  • 上传时间:2020-01-07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473.8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527441.5

    申请日:

    20180529

    公开号:

    CN108670390A

    公开日:

    201810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72,A61B17/74,A61B17/90,A61B17/17

    主分类号:

    A61B17/72,A61B17/74,A61B17/90,A61B17/17

    申请人: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发明人:

    杨涛,涂意辉,薛华明,文涛,马童,王方兴

    地址:

    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腾越路450号

    优先权:

    CN201810527441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叶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髓内定位导杆、髓内杆连接器、股骨钻孔导引器,髓内杆连接器采用一长一短两个平行且可沿同一圆心轴旋转的“摆臂”设计,能匹配并插入髓内定位导杆和股骨钻孔导引器中,使三者完美相互匹配衔接;髓内定位导杆采用“凹”型的设计,可以有效利用髁间凹及髌骨后方的空间,从髌骨下方“导出”,无需过度牵拉髌骨,髌骨下段部分可起到拉钩牵拉髌韧带及软组织暴露术野的作用;同时,髓内定位导杆还采用“防弯防旋”设计,可以有效地增强髓内定位导杆的精度稳定性,提高股骨假体定位的精准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髓内定位导杆(1)、髓内杆连接器(2)、股骨钻孔导引器(3);所述髓内定位导杆(1)依次包括髓内段(11)、髌骨段(12)和连接段(13);所述髓内段(11)用以插入股骨中;所述髌骨段(12)采用“凹”型设计,且其两端借鉴了鸭脚蹼的形态,采用“防弯防旋”设计,在直角部分转角处增加了连接面积;所述连接段(13)设置有插孔用以连接髓内杆连接器(2);同时,髓内段(11)与连接段(13)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股骨钻孔导引器(3)采用具有特定角度的定位插槽设计(现有技术),其上设置有侧方插孔以及上方孔、下方孔;所述侧方插孔用以插入髓内杆连接器(2)的长连接臂(23),所述上方孔和下方孔用以实现股骨髁定位钻孔;所述髓内杆连接器(2)包括短连接臂(21)、连接柄(22)、长连接臂(23);所述短连接臂(21)和长连接臂(23)分别活动安装在连接柄(22)的同一端,且短连接臂(21)和长连接臂(23)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短连接臂(21)和长连接臂(23)均可围绕连接柄(22)进行360°旋转;进一步,短连接臂(21)与所述连接段(13)上设置的插孔的结构相适应,并可以插入所述插孔以连接髓内定位导杆(1);长连接臂(23)与所述侧方插孔的结构相适应,并可以插入所述侧方插孔中以连接股骨钻孔导引器(3);所述股骨钻孔导引器(3)上下两个钻孔方向,和内侧/外侧与髓内杆连接器(2)相连的插孔方向,冠状面呈7°夹角,矢状面呈10°夹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微创切口及假体精准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良式股骨假体定位医疗器具,主要用于采用微创极小切口下完成膝单髁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位置的精准定位及最佳安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其相对于全膝置换能更多的保留骨量,更接近生理的膝关节运动功能,更好的本体感觉和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患者更快的恢复。2012年开始使用的Microplasty单髁膝关节系统(MP)在第三代牛津单髁膝关节置换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进,采用髌旁小切口,术中无需外翻髌骨,通过股骨髓内定位装置组件实现了股骨假体的精准定位。为了显露切口并理想地插入股骨髓内导杆,常常需要咬除内侧部分髌骨及骨赘,对于一些严重“髌骨遮挡”的病例,甚至需要适当的向上扩大手术切口,才能顺利插入股骨髓内定位导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股骨髓内导杆为“一”字形设计,在膝内侧髌旁微创切口暴露下,插入髓内定位导杆时会出现股骨髓内杆与髌骨内侧撞击形成“髌骨遮挡”,常需要手术助手将髌骨向膝外侧牵拉才能顺利插入髓内导杆。严重病例仍需要再次适当扩大手术切口,减轻“髌骨遮挡”的张力,更好的插入股骨截骨导向器。同时,即使顺利插入股骨髓内杆及股骨钻孔导引器,仍需要另外一名医师使用拉钩适当暴露术野,方能顺利安装髓内杆连接器,进行股骨的钻孔准备。对于膝关节微创手术,同时插入股骨髓内杆、安放股骨钻孔导引器及连接杆,有时会显得术野空间不够,势必需要适当扩大手术切口等方式,一定程度降低了微创手术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包括髓内定位导杆、髓内杆连接器、股骨钻孔导引器。

    其中,髓内定位导杆依次包括髓内段、髌骨段和连接段;其髓内段用以插入股骨中;其髌骨段采用“凹”型设计,其连接段设置有插孔用以连接髓内杆连接器;同时,髓内段与连接段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髓内定位导杆采用一体成型设计。

    在本发明中,髓内定位导杆的髌骨段采用“凹”形设计,可以有效利用髁间凹及髌骨后方空间间隙,从髌骨下方导出并起到拉钩牵拉髌韧带及软组织暴露术野的作用;同时,髌骨段的两端借鉴了“鸭脚蹼”的形态,采用“防弯防旋”设计,在直角部分转角处增加了连接面积,以提高导杆的抗形变能力,增加精度,有效的增强髓内定位导杆的精度稳定性,提高股骨假体定位的精准性。

    髓内杆连接器包括短连接臂、连接柄、长连接臂;其中,短连接臂和长连接臂分别活动安装在连接柄的同一端,且短连接臂和长连接臂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短连接臂和长连接臂均可围绕连接柄进行360°旋转;进一步,短连接臂与髓内定位导杆的连接段上设置的插孔的结构相适应,并可以插入所述插孔以连接髓内定位导杆;长连接臂则用以连接股骨钻孔导引器。

    在本发明中,髓内杆连接器采用一长一短两个平行且可沿同一圆心轴旋转的“摆臂”设计,其能匹配并插入髓内定位导杆和股骨钻孔导引器中,使髓内定位导杆、髓内杆连接器、股骨钻孔导引器三个部件之间完美相互匹配衔接。

    在本发明中,股骨钻孔导引器采用具有特定角度的定位插槽设计(现有技术),其上设置有侧方插孔以及上方钻孔、下方钻孔;所述侧方插孔用以插入髓内杆连接器的长连接臂,该长连接臂与所述侧方插孔的结构相适应,且可以插入所述侧方插孔中以连接股骨钻孔导引器;所述上方钻孔和下方钻孔用以实现股骨髁定位钻孔。该股骨钻孔导引器上下两个钻孔方向,和内侧/外侧与髓内杆连接器相连的插孔方向,冠状面呈7°夹角,矢状面呈10°夹角。

    整个系统工作原理为:当在股骨中顺利插入髓内定位导杆后,于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放入股骨钻孔导引器;然后依次将髓内杆连接器的短“摆臂”插入髓内定位导杆的插孔中,长“摆臂”插入股骨钻孔导引器的侧方插孔中,调整股骨钻孔导引器使其位于股骨内侧髁中央,且紧靠股骨内侧髁放置,此时,股骨钻孔方向在冠状面上与髓内定位导杆方向呈内翻7°(侧方插孔轴线与中轴线的夹角呈7°),矢状面上呈后倾10°(侧方插孔轴线与钻孔方向轴线的夹角呈10°);最后分别用4mm、6mm钻头穿过股骨钻孔导引器的上方钻孔、下方钻孔,钻透股骨,完成股骨髁钻孔定位。

    在本发明中,髓内定位导杆插入股骨后,股骨外部仅留有髓内定位导杆的一小部分,在用髓内连接器连接髓内定位导杆和股骨钻孔导引器时,会用榔头敲击使髓内杆连接器的“连接臂”完全插入到插孔中,如果“连接臂”和插孔存在角度不一致,因杠杆撬拨的关系,可能会使股骨外部的髓内定位导杆与股骨髓内部分发生形变、成角,最终造成股骨定位的偏差。因此髓内定位导杆采用了“防弯防旋”设计,在直角部分转角处,增加部件金属部分连接面积,提高导杆的抗形变能力,增加精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髓内定位导杆设置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可选择,以满足不同髌骨大小的患者手术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设计的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既可以方便在微创小切口下避开“髌骨遮挡”,最大化的保留髌骨形态及骨量,同时可以实现股骨假体的精准定位。仅需一人即可以完成操作,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操作需要的手术切口更小,术后实现更理想的快速康复。

    本发明中的髓内定位导杆采用“凹”型的设计,有效利用髁间凹及髌骨后方的空间,从髌骨下方“导出”,无需过度牵拉髌骨,髌骨下段部分可起到拉钩牵拉髌韧带及软组织暴露术野的作用。同时,髓内定位导杆的“防弯防旋”设计,有效地增强髓内定位导杆的精度稳定性,提高股骨假体定位的精准性。髓内杆连接器采用一长一短平行的连接杆,且二者可分别沿同一圆心轴进行360°旋转,匹配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髓内定位导杆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髓内杆连接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股骨钻孔导引器的侧视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股骨钻孔导引器的俯视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股骨钻孔导引器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髓内定位导杆插入股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髓内定位导杆的设计规格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髓内杆连接器的设计规格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髓内定位导杆1、髓内段11、髌骨段12、连接段13;

    髓内杆连接器2、短连接臂21、连接柄22、长连接臂23;

    股骨钻孔导引器3、侧方插孔31、上方钻孔32、下方钻孔33、侧方插孔轴线34、钻孔方向轴线35、中轴线36、侧方插孔轴线34与钻孔方向轴线35的夹角α、侧方插孔轴线34与中轴线36的夹角β;

    A、B:髓内定位导杆髓内段

    C、D:髓内定位导杆髌骨段

    E:髓内定位导杆连接段

    F:髓内定位导杆“防弯防旋”设计

    M:髓内杆连接器短连接臂

    N:髓内杆连接器长连接臂

    具体参数:B=26.2cm E=2.4cm髓内段杆直径d=0.5cm

    “E”段的外直径D=0.7cm内径d=0.4cm

    小号导杆:A=27.2cm C=4.0cm D=3.0cm

    中号导杆:A=27.6cm C=4.5cm D=3.5cm

    大号导杆:A=28.0cm C=5.0cm D=4.0c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清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并非是对本发明任何形式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也可以包括另外的实现,且这应被本发明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定。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中的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并非是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效果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且本发明附图中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

    该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包括髓内定位导杆1、髓内杆连接器2、股骨钻孔导引器3。

    其中,髓内定位导杆1依次包括髓内段11、髌骨段12和连接段13;其髓内段11用以插入股骨中;其髌骨段12采用“凹”型设计,其连接段13设置有插孔用以连接髓内杆连接器2;同时,髓内段11与连接段13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髓内定位导杆1采用一体成型设计。

    进一步,髌骨段12的两端借鉴了“鸭脚蹼”的形态,采用“防弯防旋”设计,在直角部分转角处增加了连接面积,以提高导杆的抗形变能力,增加精度,有效的增强髓内定位导杆1的精度稳定性,提高股骨假体定位的精准性。

    髓内杆连接器2包括短连接臂21、连接柄22、长连接臂23;其中,短连接臂21和长连接臂23分别活动安装在连接柄22的同一端,且短连接臂21和长连接臂23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短连接臂21和长连接臂23均可围绕连接柄22进行360°旋转;进一步,短连接臂21与髓内定位导杆1的连接段13上设置的插孔的结构相适应,并可以插入所述插孔以连接髓内定位导杆1;长连接臂23则用以连接股骨钻孔导引器3。

    在本发明中,股骨钻孔导引器3采用具有特定角度的定位插槽设计(现有技术),其上设置有侧方插孔31以及上方钻孔32、下方钻孔33;所述侧方插孔31用以插入髓内杆连接器2的长连接臂23,所述上方钻孔32和下方钻孔33用以实现股骨髁定位钻孔。该股骨钻孔导引器3上下两个钻孔方向,和内侧/外侧与髓内杆连接器2相连的插孔方向,冠状面呈7°夹角(侧方插孔轴线34与中轴线36的夹角β呈7°),矢状面呈10°夹角(侧方插孔轴线34与钻孔方向轴线35的夹角α呈1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髓内定位导杆1设置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可选择,以满足不同髌骨大小的患者手术使用。

    具体的,髓内定位导杆1以及髓内杆连接器2的设计规格可以参见图6和图7所示。其中:

    A、B表示:髓内定位导杆髓内段;

    C、D表示:髓内定位导杆髌骨段;

    E表示:髓内定位导杆连接段;

    F表示:髓内定位导杆“防弯防旋”设计;

    M表示:髓内杆连接器短连接臂;

    N表示:髓内杆连接器长连接臂;

    具体参数:B=26.2cm,E=2.4cm,髓内段杆直径d=0.5cm;

    “E”段的外直径D=0.7cm,内径d=0.4cm;

    小号导杆:A=27.2cm,C=4.0cm,D=3.0cm;

    中号导杆:A=27.6cm,C=4.5cm,D=3.5cm;

    大号导杆:A=28.0cm,C=5.0cm,D=4.0cm。

    本发明提供的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其实施方式如下:

    (1)股骨钻孔:膝关节屈曲45°,使用4mm电钻和5mm开口锥在股骨前缘前方1mm、紧贴股骨髁间窝内壁内侧、指向髂前上棘方向钻孔,插入髓内定位导杆1,直到髓内定位导杆1“凹型”部分顶到股骨表面(如图示4)。此时,改良式髓内定位导杆1平行于股骨髓腔长轴线。

    (2)膝关节屈曲90°,在股骨内侧髁中线部位向下用电刀划一条定位线,插入股骨钻孔导引器3,将髓内杆连接器2的短连接臂21插入髓内定位导杆1的插孔中,其长连接臂23插入股骨钻孔导引器3的侧方插孔31中,调节股骨钻孔导引器3使其位于股骨内髁中央且紧靠股骨内侧髁,通过6mm孔确认定位线位于中央,钻入4mm和6mm钻头,取下钻头和股骨钻孔导引器3,完成股骨截骨前定位准备。

    本发明所述导杆系统的整个操作简单易行,与传统的手术操作相比,所述髓内定位导杆1既能实现精准的髓内定位,又可以通过其“凹形”设计,解决“髌骨遮挡”对手术野的影响,减少手术切口的长度,同时,髓内定位导杆1的“防弯防旋”设计能降低髓内导杆在定位操作中的“形变”,提高髓内定位的精准度。此外,髓内杆连接器2采用一长一短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臂,且这两个连接臂可分别沿同一圆心轴360°旋转,匹配度高。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是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的任何变更或修饰均应当视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关 键  词:
    改良 膝关节 置换 股骨 髓内导杆 定位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改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导杆定位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10624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