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遮挡骨折复位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遮挡骨折复位钳.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461216.2 (22)申请日 2015.07.3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01199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1.04 (73)专利权人 陈志力 地址 622150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经开区 文昌路南段650号太康医院 (72)发明人 陈志力 (51)Int.Cl. A61B 17/56(2006.01) A61B 17/28(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4839659 U,2015.12.09, C。
2、N 104042312 A,2014.09.17, CN 104042312 A,2014.09.17, CN 2820105 Y,2006.09.27, FR 2580166 A1,1986.10.17, CN 2100192 U,1992.04.01, 审查员 姚媛 (54)发明名称 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57)摘要 一种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包括通过销钉(3) 铰接的右钳片(1)和左钳片(2); 右钳片(1)前端 构成左夹臂后端构成右手柄, 左钳片(2)前端构 成右夹臂后端构成左手柄, 其特征在于: 左夹臂 分为左弯臂(5)和左夹持段(10), 左弯臂(5)连续 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 并连。
3、续在垂直方向折弯 角度; 右夹臂分为右弯臂(4)和右夹持段(11), 右弯臂(4)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 并连续 在垂直方向折弯角度; 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形 成有操作腔(12); 左夹持段(10)内侧和右夹持段 (11)内侧都为1/3圆弧面, 左夹持段(10)和右夹 持段(11)之间形成有夹持腔(13), 且夹持腔(13) 的纵截面为2/3圆弧面。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5011992 B 2018.01.09 CN 105011992 B 1.一种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包括: 右钳片(1), 左钳片(2), 右钳片(1)和左钳片(2)通过 销钉(3)交错铰接; 以。
4、销钉(3)为界, 右钳片(1)前端构成左夹臂后端构成右手柄, 左钳片(2) 前端构成右夹臂后端构成左手柄, 左夹臂前端端口与右夹臂前端端口相对构成钳口(9), 其 特征在于: 左夹臂分为靠近销钉(3)的左弯臂(5)和靠近钳口(9)的左夹持段(10), 左弯臂(5)和左 夹持段(10)的交界处内侧设有凸齿(8); 过销钉(3)后, 左弯臂(5)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 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 角度; 右夹臂分为靠近销钉(3)的右弯臂(4)和靠近钳口(9)的右夹持段(11), 右弯臂(4)和右 夹持段(11)的交界处内侧设有凸齿(8); 过销钉(3)后, 右弯臂(4)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 并。
5、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 角度; 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并拢时, 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形成有操作腔(12); 左夹持段(10)内侧为1/3圆弧面, 右夹持段(11)内侧亦为1/3圆弧面, 当左夹臂和右夹 臂并拢时, 左夹持段(10)和右夹持段(11)之间形成有夹持腔(13), 且夹持腔(13)的纵截面 为2/3圆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其特征在于: 角度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其特征在于: 操作腔(12)的横截面为圆形 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其特征在于: 右手柄和左手柄之间设有由 锁定螺杆(6)和锁定螺母(7)配合。
6、构成的锁定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011992 B 2 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医疗器械领域, 涉及骨科手术中, 特别适用于四肢管状骨的骨折复位固 定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在骨折手术中, 骨折的复位是治疗的第一步, 也是整个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步, 如何 将复好位的骨折骨骼, 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固定, 常常需要借助骨折复位钳进行操作, 但一 直以来我们使用的各种复位钳, 以及尚未转化为产品的专利在内的一切文献, 都存在着复 位钳本身在固定后对骨折部位的遮挡或者操作空间上的遮挡。 有些器械在一定程度上虽可 避免遮挡, 但加压时存在骨骼向根部。
7、打滑的现象, 失去了使用复位钳的意义。 有些持骨钳虽 然设计了弧状钳爪来解决了打滑, 但仍然没有腾出在骨骼上放置钢板空间, 而且从柄到爪 整个平直的钳身设计, 无法解决在复位固定过程中, 持复位钳的手必然遮挡操作电钻的另 一只手的问题。 0003 中国专利公报2009年12月30日公开了一种持骨钳, 公开号(CN201370614Y), 其特 征在于: 由设置有钳柄、 钳臂、 钳爪和限位齿的钳身通过关节连接构成, 其特征在于: 弧状的 钳臂的端部设置有弧状钳爪, 钳爪的弧状内表面设置有啮合齿。 但是该持骨钳的设计思想 是从柄到爪整个钳身都在同一平面上, 操作腔和夹持腔也相应在同一平面上, 当该。
8、持骨钳 夹持骨骼时, 通常必须与骨骼垂直, 操作中还要左右跨过持骨钳进行钻孔, 不仅操作极不方 便, 而且进一步缩小了控制电钻的空间。 同时, 握持骨钳的手必然放在术野正中, 遮挡手术 者的视野。 另外, 钳爪因设计上没有刻意为放置钢板留出空间, 约1/4圆弧相对, 当收紧手柄 时钳爪上下等距离靠拢, 致使钳爪本身遮挡骨骼, 钢板根本无法贴在骨骼上。 还有, 该持骨 钳手柄上应用扣齿状加压固定, 因扣齿间距离固定, 使用时呈跳跃式加压, 难免对骨骼上的 着力点造成震动和无法进行无极微距离加压。 因而, 该持骨钳难以在骨折复位固定中使用。 0004 中国专利公报2012年10月3日公开了一种手足。
9、部骨科手术专用持骨钳, 公开号 (CN202458565U), 其特征在于: 该持骨钳包括有相铰接的两个钳瓣, 两个钳瓣的钳头呈合抱 形状, 并分别在两个钳瓣的夹持面的近头端一段设有防滑条纹, 且在防滑条纹段的末端设 有一道加压防旋棱, 两钳瓣夹持面的防滑条纹相互对应, 加压防旋棱也相互对应。 该专利依 然没有解决CN201370614Y所述专利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既可以使复位 后的骨折保持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固定, 又不至于遮挡术野和遮挡钢板螺丝钉的置入, 操 作中无需跨过复位钳进行钻孔的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0006 本。
10、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包括: 右钳片, 左钳片, 右钳片和左钳片通过销钉交错铰 接; 以销钉为界, 右钳片前端构成左夹臂后端构成右手柄, 左钳片前端构成右夹臂后端构成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011992 B 3 左手柄, 左夹臂前端端口与右夹臂前端端口相对构成钳口, 其特征在于: 0008 左夹臂分为靠近销钉的左弯臂和靠近钳口的左夹持段, 左弯臂和左夹持段的交界 处内侧设有凸齿; 0009 过销钉后, 左弯臂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 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 角度; 0010 右夹臂分为靠近销钉的右弯臂和靠近钳口的右夹持段, 右弯臂和右夹持。
11、段的交界 处内侧设有凸齿; 0011 过销钉后, 右弯臂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 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 角度; 0012 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并拢时, 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形成有操作腔; 0013 左夹持段内侧为1/3圆弧面, 右夹持段内侧亦为1/3圆弧面, 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并 拢时, 左夹持段和右夹持段之间形成有夹持腔, 且夹持腔的纵截面为2/3圆弧面。 即左夹持 段内侧圆弧面与右夹持段内侧圆弧面相对称。 0014 左夹持段内侧和右夹持段内侧均为1/3圆弧面, 仅是理论最佳值, 实践中也可以有 适当调整。 凸齿也可以视为因左右夹持段内侧为1/3圆弧面而自然形成的。 0015 在具体操作时, 左夹。
12、臂和右夹臂往往不会完全并拢, 因而夹持腔的纵截面会略大 于2/3圆弧面。 0016 进一步的方案是: 角度为90度, 也可略小于90度。 0017 进一步的方案是: 操作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且圆 形或椭圆形仅是理论形状, 具体产品往往是近似圆形或近似椭圆形。 0018 进一步的方案是: 右手柄和左手柄之间设有由锁定螺杆和锁定螺母配合构成的锁 定装置。 这种锁定装置可实现无极连续施压。 0019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实现对横形、 斜行、 螺旋形骨折, 起到无遮 挡复位临时固定作用。 其独有的1/3弧形夹持段设计, 符合圆形或类似圆形管状骨干的解剖 。
13、特性, 符合骨折手术不过多剥离骨膜的原则; 左夹持段和右夹持段相互靠拢时, 有2/3弧面 环抱骨折处, 可以阻止骨折在钳夹时向根部打滑的现象, 弧面还可按常规设计成齿状粗糙 面, 通过锁定装置加压实现临时稳固; 由于左夹持段和右夹持段相互靠拢时, 上方留有1/3 空间(即 角为120度), 且该空间位于操作腔内, 为放置钢板钻入螺丝钉提供了足够操作空 间, 实现了在骨骼上复位无遮挡目的; 同时本发明的夹持段与手柄呈90度或近似90度弧形 弯曲设计, 使手柄位于骨骼轴线方向, 持复位钳的手放在了手术操作空间之外, 整个手术完 全暴露在医生的直视范围内, 营造出完全无遮挡的操作空间。 优于平直设计。
14、的任何复位钳 在实际操作中, 固定复位钳的手必然遮挡操作电钻的另一只手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 0020 本发明既达到了操作无遮挡又达到了术野无遮挡的双重目的。 0021 而且该器械结构简单, 在骨骼上接触面较小, 对骨膜损伤轻微; 操作方便, 彻底解 决了复位与遮挡的矛盾性, 更解决了长期困扰矫形外科医生的临床操作难题, 最终使病人 受益。 能在不过多损坏骨膜的情况下, 同时达到可靠临时固定骨折骨骼, 又不遮挡钢板在骨 骼上的置入和不遮挡整个手术操作空间, 实现了完全无遮挡的设计初衷。 附图说明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图的结构原理示意。
15、图。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011992 B 4 0024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25 图3是图2的K向视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0027 图中: 1.右钳片, 2.左钳片, 3.销钉, 4.右弯臂, 5.左弯臂, 6.锁定螺杆, 7.锁定螺 母, 8.凸齿, 9.钳口, 10.左夹持段, 11.右夹持段, 12.操作腔, 13.夹持腔, 14.螺钉, 15.钢板, 16.骨头。 0028 等于或略小于90度, 等于或接近120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构造, 并 非用于。
16、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0 如图1、 图2、 图3和图4所示, 一种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包括: 右钳片1, 左钳片2, 右钳 片1和左钳片2通过销钉3交错铰接; 以销钉3为界, 右钳片1前端构成左夹臂后端构成右手 柄, 左钳片2前端构成右夹臂后端构成左手柄, 左夹臂前端端口与右夹臂前端端口相对构成 钳口9, 其特征在于: 0031 左夹臂分为靠近销钉3的左弯臂5和靠近钳口9的左夹持段10, 左弯臂5和左夹持段 10的交界处内侧设有凸齿8; 0032 过销钉3后, 左弯臂5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 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 角度; 0033 右夹臂分为靠近销钉3的右弯臂4和靠近钳口9的右夹持段1。
17、1, 右弯臂4和右夹持段 11的交界处内侧设有凸齿8; 0034 过销钉3后, 右弯臂4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 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角度 为 90度; 0035 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并拢时, 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形成有操作腔12; 0036 左夹持段10内侧为1/3圆弧面, 右夹持段11内侧亦为1/3圆弧面, 等于120度, 当左 夹臂和右夹臂并拢时, 左夹持段10和右夹持段11之间形成有夹持腔13, 且夹持腔13的纵截 面为2/3圆弧面。 0037 操作腔12的横截面是椭圆形。 0038 右手柄和左手柄之间设有由锁定螺杆6和锁定螺母7配合构成的锁定装置。 0039 根据不同骨干直径需要, 可自。
18、行决定钳口9间隙, 左夹臂和右夹臂设计通常要比普 通复位钳长一些, 其目的在于延长手术可视空间, 同时在用力夹钳骨骼时有一定的金属弹 性, 不至于造成骨质破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理想实施范例,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0 其操作使用方法(过程)如下: 0041 医生在切开皮肤分离肌肉显露骨折出后, 将放置钢板处的骨面做适当剥离, 两断 端不需要长距离环行剥离破坏骨膜, 彻底清除骨折断端血凝块, 借助无遮挡复位钳直视下 手法整复骨折, 无遮挡复位钳的左夹持段10和右夹持段11分别跨过远、 近端少许骨质, 。
19、收紧 手柄右钳片1和左钳片2, 将骨折处合抱在2/3夹持腔13内, 拧紧锁定螺母7, 以C臂X光机对骨 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 证实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 将拟定的钢板15跨过骨折线平铺在骨头 16上, 由于无遮挡复位钳夹持骨头16后上方有预留的1/3空间( )段, 钢板15可以直接贴放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011992 B 5 在骨头16上而无任何遮挡, 在钢板15的螺丝孔钻孔置螺钉14过程中, 由于无遮挡复位钳夹 持段有( )角设计, 持复位钳的手放在了术野的一边, 不会造成置螺钉14的遮挡, 由于复位 钳设计有足够的操作腔12, 使整个手术可以在复位钳固定的状态下一次完成, 不需要中途 变更复位钳钳夹部位, 简化了手术程序, 缩短了手术时间。 C臂X光再次监测骨折对位对线及 内固定置入满意后, 冲洗切口, 彻底止血, 缝合皮肤, 包扎后术毕。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011992 B 6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5011992 B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5011992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