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无遮挡骨折复位钳.pdf

  • 上传人:Y94****206
  • 文档编号:8091360
  • 上传时间:2020-01-05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278.6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61216.2

    申请日:

    20150730

    公开号:

    CN105011992B

    公开日:

    201801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56,A61B17/28

    主分类号:

    A61B17/56,A61B17/28

    申请人:

    陈志力

    发明人:

    陈志力

    地址:

    622150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经开区文昌路南段650号太康医院

    优先权:

    CN20151046121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遮挡骨折复位钳,包括通过销钉(3)铰接的右钳片(1)和左钳片(2);右钳片(1)前端构成左夹臂后端构成右手柄,左钳片(2)前端构成右夹臂后端构成左手柄,其特征在于:左夹臂分为左弯臂(5)和左夹持段(10),左弯臂(5)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α角度;右夹臂分为右弯臂(4)和右夹持段(11),右弯臂(4)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α角度;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形成有操作腔(12);左夹持段(10)内侧和右夹持段(11)内侧都为1/3圆弧面,左夹持段(10)和右夹持段(11)之间形成有夹持腔(13),且夹持腔(13)的纵截面为2/3圆弧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遮挡骨折复位钳,包括:右钳片(1),左钳片(2),右钳片(1)和左钳片(2)通过销钉(3)交错铰接;以销钉(3)为界,右钳片(1)前端构成左夹臂后端构成右手柄,左钳片(2)前端构成右夹臂后端构成左手柄,左夹臂前端端口与右夹臂前端端口相对构成钳口(9),其特征在于:左夹臂分为靠近销钉(3)的左弯臂(5)和靠近钳口(9)的左夹持段(10),左弯臂(5)和左夹持段(10)的交界处内侧设有凸齿(8);过销钉(3)后,左弯臂(5)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α角度;右夹臂分为靠近销钉(3)的右弯臂(4)和靠近钳口(9)的右夹持段(11),右弯臂(4)和右夹持段(11)的交界处内侧设有凸齿(8);过销钉(3)后,右弯臂(4)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α角度;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并拢时,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形成有操作腔(12);左夹持段(10)内侧为1/3圆弧面,右夹持段(11)内侧亦为1/3圆弧面,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并拢时,左夹持段(10)和右夹持段(11)之间形成有夹持腔(13),且夹持腔(13)的纵截面为2/3圆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遮挡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α角度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遮挡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操作腔(12)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遮挡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右手柄和左手柄之间设有由锁定螺杆(6)和锁定螺母(7)配合构成的锁定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骨科手术中,特别适用于四肢管状骨的骨折复位固定工具。

    背景技术

    在骨折手术中,骨折的复位是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整个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步,如何将复好位的骨折骨骼,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固定,常常需要借助骨折复位钳进行操作,但一直以来我们使用的各种复位钳,以及尚未转化为产品的专利在内的一切文献,都存在着复位钳本身在固定后对骨折部位的遮挡或者操作空间上的遮挡。有些器械在一定程度上虽可避免遮挡,但加压时存在骨骼向根部打滑的现象,失去了使用复位钳的意义。有些持骨钳虽然设计了弧状钳爪来解决了打滑,但仍然没有腾出在骨骼上放置钢板空间,而且从柄到爪整个平直的钳身设计,无法解决在复位固定过程中,持复位钳的手必然遮挡操作电钻的另一只手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报2009年12月30日公开了一种持骨钳,公开号(CN201370614Y),其特征在于:由设置有钳柄、钳臂、钳爪和限位齿的钳身通过关节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弧状的钳臂的端部设置有弧状钳爪,钳爪的弧状内表面设置有啮合齿。但是该持骨钳的设计思想是从柄到爪整个钳身都在同一平面上,操作腔和夹持腔也相应在同一平面上,当该持骨钳夹持骨骼时,通常必须与骨骼垂直,操作中还要左右跨过持骨钳进行钻孔,不仅操作极不方便,而且进一步缩小了控制电钻的空间。同时,握持骨钳的手必然放在术野正中,遮挡手术者的视野。另外,钳爪因设计上没有刻意为放置钢板留出空间,约1/4圆弧相对,当收紧手柄时钳爪上下等距离靠拢,致使钳爪本身遮挡骨骼,钢板根本无法贴在骨骼上。还有,该持骨钳手柄上应用扣齿状加压固定,因扣齿间距离固定,使用时呈跳跃式加压,难免对骨骼上的着力点造成震动和无法进行无极微距离加压。因而,该持骨钳难以在骨折复位固定中使用。

    中国专利公报2012年10月3日公开了一种手足部骨科手术专用持骨钳,公开号(CN202458565U),其特征在于:该持骨钳包括有相铰接的两个钳瓣,两个钳瓣的钳头呈合抱形状,并分别在两个钳瓣的夹持面的近头端一段设有防滑条纹,且在防滑条纹段的末端设有一道加压防旋棱,两钳瓣夹持面的防滑条纹相互对应,加压防旋棱也相互对应。该专利依然没有解决CN201370614Y所述专利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使复位后的骨折保持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固定,又不至于遮挡术野和遮挡钢板螺丝钉的置入,操作中无需跨过复位钳进行钻孔的无遮挡骨折复位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遮挡骨折复位钳,包括:右钳片,左钳片,右钳片和左钳片通过销钉交错铰接;以销钉为界,右钳片前端构成左夹臂后端构成右手柄,左钳片前端构成右夹臂后端构成左手柄,左夹臂前端端口与右夹臂前端端口相对构成钳口,其特征在于:

    左夹臂分为靠近销钉的左弯臂和靠近钳口的左夹持段,左弯臂和左夹持段的交界处内侧设有凸齿;

    过销钉后,左弯臂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α角度;

    右夹臂分为靠近销钉的右弯臂和靠近钳口的右夹持段,右弯臂和右夹持段的交界处内侧设有凸齿;

    过销钉后,右弯臂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α角度;

    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并拢时,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形成有操作腔;

    左夹持段内侧为1/3圆弧面,右夹持段内侧亦为1/3圆弧面,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并拢时,左夹持段和右夹持段之间形成有夹持腔,且夹持腔的纵截面为2/3圆弧面。即左夹持段内侧圆弧面与右夹持段内侧圆弧面相对称。

    左夹持段内侧和右夹持段内侧均为1/3圆弧面,仅是理论最佳值,实践中也可以有适当调整。凸齿也可以视为因左右夹持段内侧为1/3圆弧面而自然形成的。

    在具体操作时,左夹臂和右夹臂往往不会完全并拢,因而夹持腔的纵截面会略大于2/3圆弧面。

    进一步的方案是:α角度为90度,也可略小于90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操作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且圆形或椭圆形仅是理论形状,具体产品往往是近似圆形或近似椭圆形。

    进一步的方案是:右手柄和左手柄之间设有由锁定螺杆和锁定螺母配合构成的锁定装置。这种锁定装置可实现无极连续施压。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实现对横形、斜行、螺旋形骨折,起到无遮挡复位临时固定作用。其独有的1/3弧形夹持段设计,符合圆形或类似圆形管状骨干的解剖特性,符合骨折手术不过多剥离骨膜的原则;左夹持段和右夹持段相互靠拢时,有2/3弧面环抱骨折处,可以阻止骨折在钳夹时向根部打滑的现象,弧面还可按常规设计成齿状粗糙面,通过锁定装置加压实现临时稳固;由于左夹持段和右夹持段相互靠拢时,上方留有1/3空间(即β角为120度),且该空间位于操作腔内,为放置钢板钻入螺丝钉提供了足够操作空间,实现了在骨骼上复位无遮挡目的;同时本发明的夹持段与手柄呈90度或近似90度弧形弯曲设计,使手柄位于骨骼轴线方向,持复位钳的手放在了手术操作空间之外,整个手术完全暴露在医生的直视范围内,营造出完全无遮挡的操作空间。优于平直设计的任何复位钳在实际操作中,固定复位钳的手必然遮挡操作电钻的另一只手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

    本发明既达到了操作无遮挡又达到了术野无遮挡的双重目的。

    而且该器械结构简单,在骨骼上接触面较小,对骨膜损伤轻微;操作方便,彻底解决了复位与遮挡的矛盾性,更解决了长期困扰矫形外科医生的临床操作难题,最终使病人受益。能在不过多损坏骨膜的情况下,同时达到可靠临时固定骨折骨骼,又不遮挡钢板在骨骼上的置入和不遮挡整个手术操作空间,实现了完全无遮挡的设计初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图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K向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图中:1.右钳片,2.左钳片,3.销钉,4.右弯臂,5.左弯臂,6.锁定螺杆,7.锁定螺母,8.凸齿,9.钳口,10.左夹持段,11.右夹持段,12.操作腔,13.夹持腔,14.螺钉,15.钢板,16.骨头。

    α等于或略小于90度,β等于或接近120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构造,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无遮挡骨折复位钳,包括:右钳片1,左钳片2,右钳片1和左钳片2通过销钉3交错铰接;以销钉3为界,右钳片1前端构成左夹臂后端构成右手柄,左钳片2前端构成右夹臂后端构成左手柄,左夹臂前端端口与右夹臂前端端口相对构成钳口9,其特征在于:

    左夹臂分为靠近销钉3的左弯臂5和靠近钳口9的左夹持段10,左弯臂5和左夹持段10的交界处内侧设有凸齿8;

    过销钉3后,左弯臂5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α角度;

    右夹臂分为靠近销钉3的右弯臂4和靠近钳口9的右夹持段11,右弯臂4和右夹持段11的交界处内侧设有凸齿8;

    过销钉3后,右弯臂4连续在水平方向折弯成弧形,并连续在垂直方向折弯角度α为90度;

    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并拢时,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形成有操作腔12;

    左夹持段10内侧为1/3圆弧面,右夹持段11内侧亦为1/3圆弧面,β等于120度,当左夹臂和右夹臂并拢时,左夹持段10和右夹持段11之间形成有夹持腔13,且夹持腔13的纵截面为2/3圆弧面。

    操作腔12的横截面是椭圆形。

    右手柄和左手柄之间设有由锁定螺杆6和锁定螺母7配合构成的锁定装置。

    根据不同骨干直径需要,可自行决定钳口9间隙,左夹臂和右夹臂设计通常要比普通复位钳长一些,其目的在于延长手术可视空间,同时在用力夹钳骨骼时有一定的金属弹性,不至于造成骨质破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理想实施范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操作使用方法(过程)如下:

    医生在切开皮肤分离肌肉显露骨折出后,将放置钢板处的骨面做适当剥离,两断端不需要长距离环行剥离破坏骨膜,彻底清除骨折断端血凝块,借助无遮挡复位钳直视下手法整复骨折,无遮挡复位钳的左夹持段10和右夹持段11分别跨过远、近端少许骨质,收紧手柄右钳片1和左钳片2,将骨折处合抱在2/3夹持腔13内,拧紧锁定螺母7,以C臂X光机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证实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将拟定的钢板15跨过骨折线平铺在骨头16上,由于无遮挡复位钳夹持骨头16后上方有预留的1/3空间(β)段,钢板15可以直接贴放在骨头16上而无任何遮挡,在钢板15的螺丝孔钻孔置螺钉14过程中,由于无遮挡复位钳夹持段有(α)角设计,持复位钳的手放在了术野的一边,不会造成置螺钉14的遮挡,由于复位钳设计有足够的操作腔12,使整个手术可以在复位钳固定的状态下一次完成,不需要中途变更复位钳钳夹部位,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C臂X光再次监测骨折对位对线及内固定置入满意后,冲洗切口,彻底止血,缝合皮肤,包扎后术毕。

    关 键  词:
    遮挡 骨折 复位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无遮挡骨折复位钳.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9136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