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09471.0 (22)申请日 2016.02.03 A61B 17/3209(2006.01) (73)专利权人 郑明辉 地址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德东二 街 66 号 904 房 (72)发明人 郑明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广典知识产 权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365 代理人 谢伟 (54) 实用新型名称 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 置, 包括柄部及内芯, 所述内芯为弹性芯条, 其前 端为神经剥离端, 柄部至少在其前端位置为空心 结构。
2、, 内芯穿入空心结构的柄部, 内芯的后端与柄 部在纵向方向限位, 在柄部上设有开窗, 所述内芯 从该开窗弹性向外凸出而形成按压部。采用本实 用新型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后, 手术操作 更方便, 神经剥离的效果更理想。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493954 U 2016.08.24 CN 205493954 U 1.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柄部及内芯, 所述内芯为弹性芯条, 其前 端为神经剥离端, 柄部至少在其前端位置为空心结构, 内芯穿入空心结构的柄部, 内芯的后 。
3、端与柄部在纵向方向限位, 在柄部上设有开窗, 所述内芯从该开窗弹性向外凸出而形成按 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窗为长条形, 沿所述 柄部的纵向方向, 与此相对应, 所述内芯也沿纵向方向凸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芯从所述开窗凸出部 分的宽度大于其主体部分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芯从所述开窗凸出部 分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开窗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部具有 握持段, 握持段具有上部握持面及下部握持面,。
4、 所述开窗设于握持段的下部握持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部的前端向下部握持 面的一侧弯折形成导向弯头。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部具有 握持段, 所述开窗设于握持段的后端。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部具有 握持段, 握持段具有上部握持面及下部握持面, 所述开窗设于握持段的下部握持面, 所述开 窗设于握持段的后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493954 U 2 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通。
5、道神经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微创手术是现今手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对于微通道手术而言, 现采用的神经剥离 装置为长杆状, 通过微创通道将该长杆状的剥离装置伸入手术区域对神经进行剥离。 0003 微创手术的其中一个缺陷是: 由于手术创面小, 导致手术操作难度大, 视野狭窄, 现有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伸入手术区域后, 如果神经与该剥离装置的距离较大或较小, 均无法顺利的进行操作, 操作不方便, 也影响神经剥离的效果, 操作不当还会对神经造成损 伤。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后, 手术。
6、操作更方便, 神经剥离的效果更理想。 0005 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 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包括柄部及内芯, 所述内芯为弹性芯条, 其前端为神经剥 离端, 柄部至少在其前端位置为空心结构, 内芯穿入空心结构的柄部, 内芯的后端与柄部在 纵向方向限位, 在柄部上设有开窗, 所述内芯从该开窗弹性向外凸出而形成按压部。 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0008 所述开窗为长条形, 沿所述柄部的纵向方向, 与此相对应, 所述内芯也沿纵向方向 凸出。 0009 所述内芯从所述开窗凸出部分的宽度大于其主体部分的宽度。 0010 所述内芯从所述开窗凸出部分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开窗的宽度。 00。
7、11 所述柄部具有握持段, 握持段具有上部握持面及下部握持面, 所述开窗设于握持 段的下部握持面。 0012 所述柄部的前端向下部握持面的一侧弯折形成导向弯头。 0013 所述柄部具有握持段, 所述开窗设于握持段的后端。 0014 所述柄部具有握持段, 握持段具有上部握持面及下部握持面, 所述开窗设于握持 段的下部握持面, 所述开窗设于握持段的后端。 0015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6 1、 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的柄部采用中空结构, 其内设置有弹性 的内芯, 并且内芯从柄部的开窗凸出,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 通过按压该内芯凸出的部分, 内 芯由于按压而向该开。
8、窗位置的两侧伸出, 由于内芯的后端被限位, 导致内芯只能向前端伸 出, 进而实现其神经剥离端的位置调节, 可以方便的实现微通道手术的操作, 并提高神经剥 离的效果。 0017 2、 开窗呈长条形, 沿柄部的纵向方向, 可以更好的实现内芯的纵向长度调节。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493954 U 3 0018 3、 内芯在开窗处的宽度较大, 在进行按压操作时, 手部的受力均匀, 手感好。 0019 4、 所述内芯从所述开窗凸出部分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开窗的宽度, 在进行按压操 作时, 避免内芯完全被压入柄部的中空部分, 减少内芯卡死的机率, 也避免杂物进入柄部的 中空部分。 002。
9、0 5、 在握持时, 朝向拇指的一侧为上部握持面, 朝下指端的一侧为下部握持面, 将开 窗设于下部握持面, 可以通过食指、 中指或无名指等对内芯进行按压, 并精确的控制神经剥 离端的伸缩量。 0021 6、 所述柄部的前端向下部握持面的一侧弯折形成导向弯头, 在进行调节时, 神经 剥离端会向侧部伸缩。 0022 7、 所述开窗设于握持段的后端。 使其操作位置更靠近指尖。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在按压状态下的结构图; 0025 图3是开窗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 附图标记。
10、说明: 0027 10、 柄部, 11、 握持段, 111、 开窗, 12、 导向弯头, 20、 内芯, 21、 神经剥离端, 22、 按压 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9 如图1至图3所示, 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 包括柄部10及内芯20, 所述内芯20为弹 性芯条, 其前端为神经剥离端21, 柄部10至少在其前端位置为空心结构, 内芯20穿入空心结 构的柄部10, 内芯20的后端与柄部10在纵向方向限位, 在柄部10上设有开窗111, 所述内芯 20从该开窗111弹性向外凸出而形成按压部22。 0030 其中, 所述开窗111为长条形, 沿所。
11、述柄部10的纵向方向, 与此相对应, 所述内芯20 也沿纵向方向凸出。 0031 所述内芯20从所述开窗111凸出部分的宽度大于其主体部分的宽度, 且其最大宽 度大于所述开窗111的宽度。 0032 所述柄部10具有握持段11, 握持段11具有上部握持面及下部握持面, 所述开窗111 设于握持段11的后端, 且位于握持段11的下部握持面上。 0033 所述柄部10的前端向下部握持面的一侧弯折形成导向弯头12。 0034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35 1、 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创通道神经剥离装置的柄部10采用中空结构, 其内设置有弹 性的内芯20, 并且内芯20从柄部10的开窗111凸出, 在手。
12、术操作过程中, 通过按压该内芯20 的按压部22, 内芯20由于按压而向该开窗111位置的两侧伸出, 由于内芯20的后端被限位, 导致内芯20只能向前端伸出, 进而实现其神经剥离端21的位置调节, 可以方便的实现微通 道手术的操作, 并提高神经剥离的效果。 0036 2、 开窗111呈长条形, 沿柄部10的纵向方向, 可以更好的实现内芯20的纵向长度调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493954 U 4 节。 0037 3、 内芯20在开窗111处的宽度较大, 在进行按压操作时, 手部的受力均匀, 手感好。 0038 4、 所述内芯20从所述开窗111凸出部分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开窗1。
13、11的宽度, 在进 行按压操作时, 避免内芯20完全被压入柄部10的中空部分, 减少内芯20卡死的机率, 也避免 杂物进入柄部10的中空部分。 0039 5、 在握持时, 朝向拇指的一侧为上部握持面, 朝下指端的一侧为下部握持面, 将开 窗111设于下部握持面, 可以通过食指、 中指或无名指等对内芯20进行按压, 并精确的控制 神经剥离端21的伸缩量。 0040 6、 所述柄部10的前端向下部握持面的一侧弯折形成导向弯头12, 在进行调节时, 神经剥离端21会向侧部伸缩。 0041 7、 所述开窗111设于握持段11的后端。 使其操作位置更靠近指尖。 004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不 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 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49395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5493954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549395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