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下颌骨颏部复位钳.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8080388
  • 上传时间:2019-12-27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765.8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039850.3

    申请日:

    20130125

    公开号:

    CN203017064U

    公开日:

    201306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56,A61B17/28

    主分类号:

    A61B17/56,A61B17/28

    申请人:

    周剑虹

    发明人:

    周剑虹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八零医院质量感染控制科

    优先权:

    CN201320039850U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洪渊源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下颌骨颏部复位钳,包括交叉枢纽连接的两条钳柄,该两条钳柄的前端为钳喙部,其后端为握持部,该钳喙部由上钳喙、和与上钳喙配合的下钳喙构成,所述上钳喙和下钳喙均呈弯弓状,且该上钳喙的弓弧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该下钳喙的弓弧度介于260度至280度之间。本下颌骨颏部复位钳中的上钳喙的弓弧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以及下钳喙的弓弧度介于260度至280度之间的设计,使其具有针对性,针对下颌骨颏部形态的特点,在夹持下颌骨颏部时,上、下钳喙更容易贴附于下颌骨颏部上,对下颌骨颏部形成有力的夹持,夹持稳定,不易出现移位现象。

    权利要求书

    1.下颌骨颏部复位钳,包括交叉枢纽连接的两条钳柄,该两条钳柄的前端为钳喙部,其后端为握持部,该钳喙部由上钳喙、和与上钳喙、配合的下钳喙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喙和下钳喙均呈弯弓状,且该上钳喙的弓弧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该下钳喙的弓弧度介于260度至280度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骨颏部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钳喙的末端向内延伸一凸起,该凸起上开设一卡口,所述上钳喙的末端也向内延伸一与卡口卡合配合的凸尖,该凸尖呈三角锥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颌骨颏部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喙部和握持部之间的弓弧度介于135度至145度之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指方便使用的下颌骨颏部复位钳。

    背景技术

    下颌骨颏部骨折,是常见的颌面部骨折,可导致咬合错乱、下面部畸形,影响进食和发音功能,需要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下颌骨颏部骨折复位手术时,常需要一些医疗器具,如骨折复位钳。

    现有骨折复位钳包括交叉枢纽连接的两条钳柄,该两条钳柄的前端为钳喙部,其后端为握持部,该钳喙部由上钳喙和与上钳喙配合的下钳喙构成。现有复位钳是通用骨科复位钳,在实际手术中,不具有针对性,在夹持颏部时,钳喙部与下颌骨颏部形态不匹配,不容易对下颌骨颏部形成有力的夹持,容易出现移位,且钳喙部与握持部无相应的角度,由于下唇的阻挡,该复位钳不适应口内切口情况下对下颌骨颏部的夹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下颌骨颏部复位钳,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复位钳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不具有针对性,对颏部夹持不稳定,易移位且不适应口内切口情况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下颌骨颏部复位钳,包括交叉枢纽连接的两条钳柄,该两条钳柄的前端为钳喙部,其后端为握持部,该钳喙部由上钳喙、和与上钳喙、配合的下钳喙构成,所述上钳喙和下钳喙均呈弯弓状,且该上钳喙的弓弧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该下钳喙的弓弧度介于260度至280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钳喙的末端向内延伸一凸起,该凸起上开设一卡口,所述上钳喙的末端也向内延伸一与卡口卡合配合的凸尖,该凸尖呈三角锥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钳喙部和握持部之间的弓弧度介于135度至145度之间。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下颌骨颏部复位钳中的上钳喙的弓弧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以及下钳喙的弓弧度介于260度至280度之间的设计,使其具有针对性,针对下颌骨颏部形态的特点,在夹持下颌骨颏部时,上、下钳喙更容易贴附于下颌骨颏部上,对下颌骨颏部形成有力的夹持,夹持稳定,不易出现移位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切开颏肌显露下颌骨颏部的横断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下颌骨颏部复位钳,包括交叉枢纽连接的两条钳柄,该两条钳柄的前端为钳喙部1,其后端为握持部2,该钳喙部1由上钳喙10、和与上钳喙10配合的下钳喙11构成,该下钳喙11的末端向内延伸一凸起110,该凸起110上开设一卡口111,所述上钳喙10的末端也向内延伸一与卡口111卡合配合的凸尖100,该凸尖100呈三角锥形状。该凸起110和凸尖100的设计,使得上钳喙10和下钳喙20合拢后更加的稳定,不会产生错开现象。

    参照图1、图3和图4。所述上钳喙10和下钳喙20均呈弯弓状,且该上钳喙10的弓弧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当其的弓弧度为120度时较为理想;所述下钳喙20的弓弧度介于260度至280度之间,当其的弓弧度为270度时较为理想,该上、下钳喙10、20弧度造型的设计,是针对下颌骨颏部3形态的特点,在夹持下颌骨颏部3时,上、下钳喙10、11更易贴附于下颌骨颏部3上,对下颌骨颏部3形成有力的夹持,夹持稳定;所述钳喙部1和握持部2之间的弓弧度U介于135度至145度之间,当其的弓弧度U为140度时较为理想。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关 键  词:
    颌骨 复位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下颌骨颏部复位钳.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8038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