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8079768
  • 上传时间:2019-12-2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83.7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334058.5

    申请日:

    20171017

    公开号:

    CN207855790U

    公开日:

    201809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90/00,A61B17/00

    主分类号:

    A61B90/00,A61B17/00

    申请人: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发明人:

    严正村,张恒柱,李育平,王晓东,佘磊

    地址:

    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南通西路98号

    优先权:

    CN201721334058U

    专利代理机构: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许春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包括保护软套管,所述保护软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入鼻口、手术操作口,所述入鼻口的内径大于手术操作口的内径,保护软套管的管径自入鼻口向手术操作口渐小;所述手术操作口上设有往外延伸的环状护鼻飞边,环状护鼻飞边最外侧内径大于手术操作口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经鼻手术中对鼻腔进行有效保护,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与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其特征是:包括保护软套管(1),所述保护软套管(1)的两端分别设有入鼻口(2)、手术操作口(3),所述入鼻口(2)的内径大于手术操作口(3)的内径,保护软套管(1)的管径自入鼻口(2)向手术操作口(3)渐小;所述手术操作口(3)上设有往外延伸的环状护鼻飞边(4),环状护鼻飞边(4)最外侧内径大于手术操作口(3)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其特征是:所述保护软套管(1)的材质为硅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其特征是:所述保护软套管(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缠绕于保护软套管(1)上的防滑圈(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其特征是:所述防滑圈(5)高出保护软套管(1)的外壁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其特征是:所述环状护鼻飞边(4)最外侧内径为手术操作口(3)内径的1.5-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其特征是:所述保护软套管(1)上设有沿保护软套管(1)轴向布置的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输液皮条(6-1)、第二输液皮条(6-2);所述第一输液皮条(6-1)一端延伸于保护软套管(1)的入鼻口(2),另一端经手术操作口(3)伸出保护软套管(1),且伸出手术操作口(3)的一端外接冲洗装置;所述第二输液皮条(6-2)一端延伸于保护软套管(1)的入鼻口(2),另一端经手术操作口(3)伸出保护软套管(1),且伸出手术操作口(3)的一端外接负压吸引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输液皮条(6-1)、第二输液皮条(6-2)设置于保护软套管(1)的管壁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其特征是:所述保护软套管(1)上设有长度刻度线(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其特征是:所述长度刻度线(7)设置于保护软套管(1)的外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经鼻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我国每年开展的内镜经鼻蝶窦手术数以万计,其中内镜经鼻蝶窦颅底手术是神经外科常规手术。手术通过鼻腔,开放蝶窦,直达颅底微创切除肿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磨钻、内镜及其它手术器械反复进出鼻腔,由于鼻腔通道狭窄,稍有不慎,就会损伤鼻腔粘膜,伴有粘膜出血,对鼻腔带来伤害,以及内镜镜头进出过程中不慎粘上鼻腔粘液,就会污染镜头,影响手术操作,这给经鼻手术带来一定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能够在经鼻手术中对鼻腔进行有效保护的经鼻手术保护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其特征是:包括保护软套管,所述保护软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入鼻口、手术操作口,所述入鼻口的内径大于手术操作口的内径,保护软套管的管径自入鼻口向手术操作口渐小;所述手术操作口上设有往外延伸的环状护鼻飞边,环状护鼻飞边最外侧内径大于手术操作口的内径。

    所述保护软套管的材质为硅胶。

    所述保护软套管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缠绕于保护软套管上的防滑圈。

    所述防滑圈高出保护软套管的外壁0.5mm。

    所述环状护鼻飞边最外侧内径为手术操作口内径的1.5-3倍。

    所述保护软套管上设有沿保护软套管轴向布置的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输液皮条、第二输液皮条;

    所述第一输液皮条一端延伸于保护软套管的入鼻口,另一端经手术操作口伸出保护软套管,且伸出手术操作口的一端外接冲洗装置;

    所述第二输液皮条一端延伸于保护软套管的入鼻口,另一端经手术操作口伸出保护软套管,且伸出手术操作口的一端外接负压吸引器。

    所述第一输液皮条、第二输液皮条设置于保护软套管的管壁内。

    所述保护软套管上设有长度刻度线。

    所述长度刻度线设置于保护软套管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主要包括保护软套管,在保护软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鼻口、手术操作口,其中,入鼻口的内径大于手术操作口的内径,保护软套管的管径自入鼻口向手术操作口渐小;并在手术操作口上设置有往外延伸的环状护鼻飞边,环状护鼻飞边最外侧内径大于手术操作口的内径。

    具体使用时,将保护软套管轴向叠起来,并将入鼻口的一端置于患者的鼻腔内,当入鼻口到达鼻腔内需要的深度位置后,松开保护软套管,保护软套管从叠起来的状态自动伸展开,由于保护软套管的管径自入鼻口向手术操作口渐小,从而保护软套管的外壁贴合患者鼻腔,对患者的鼻腔增加了一层保护罩,医生在手术时,将磨钻、内镜及其它手术器械经保护软套管的手术操作口伸入保护软套管,并经入鼻口伸出至患者需要手术的鼻腔处,即可进行治疗和手术。在手术时,由于保护软套管的保护,避免了磨钻、内镜及其它手术器械触碰不需要手术的鼻腔内壁带来的风险,而且内镜镜头不会被沾染鼻腔粘液,始终保持镜头的清晰状态,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环状护鼻飞边便于医生手术的操作,便于医生将磨钻、内镜及其它手术器械经环状护鼻飞边,顺着环状护鼻飞边伸入手术操作口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保护软套管的材质为硅胶。硅胶材质的保护软套管能够起到避免保护软套管本身对鼻腔伤害的作用。在保护软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缠绕于保护软套管上的防滑圈,且防滑圈高出保护软套管的外壁0.5mm,通过防滑圈的设置提高了保护软套管外壁与鼻腔内壁的贴合性,防止出现保护软套管在鼻腔内打滑的现象,提高手术操作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中,环状护鼻飞边最外侧内径为手术操作口内径的1.5-3倍,这样的设计便于医生将磨钻、内窥镜及其它手术器械经环状护鼻飞边,顺着环状护鼻飞边伸入手术操作口内。

    本实用新型中,在保护软套管上设置有沿保护软套管轴向布置的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输液皮条、第二输液皮条,第一输液皮条、第二输液皮条一端延伸于保护软套管的入鼻口,另一端经手术操作口伸出保护软套管;其中第一输液皮条伸出手术操作口的一端外接冲洗装置,可以通过输液管进行边手术边冲洗;第二输液皮条伸出手术操作口的一端外接负压吸引器,内镜操作过程中,常应用电凝、电刀等仪器,产生烟雾、雾气等阻挡手术视野,持续负压装置可以保持鼻腔视野清晰。在保护软套管上设置有长度刻度线,长度刻度线设置于保护软套管的外壁。通过长度刻度线可以根据患者鼻腔的深度对保护软套管从入鼻口处进行剪切,直至需要的保护软套管长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能够在经鼻手术中对鼻腔进行有效保护,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与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软套管、2入鼻口、3手术操作口、4环状护鼻飞边、5防滑圈、6-1第一输液皮条、6-2第二输液皮条、7长度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包括保护软套管1,在保护软套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入鼻口2、手术操作口3,入鼻口2的内径大于手术操作口3的内径,保护软套管1的管径自入鼻口2向手术操作口3渐小;在手术操作口3上设置往外延伸的环状护鼻飞边4,环状护鼻飞边4最外侧内径大于手术操作口3的内径,环状护鼻飞边4最外侧内径为手术操作口3内径的1.5-3倍。

    进一步的,保护软套管1的材质为硅胶。在保护软套管1的外壁上设置若干缠绕于保护软套管1上的防滑圈5,防滑圈5高出保护软套管1的外壁0.5mm。

    在保护软套管1上设置沿保护软套管1轴向布置的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输液皮条6-1、第二输液皮条6-2;第一输液皮条6-1一端延伸于保护软套管1的入鼻口2,另一端经手术操作口3伸出保护软套管1,且伸出手术操作口3的一端外接冲洗装置;第二输液皮条6-2一端延伸于保护软套管1的入鼻口2,另一端经手术操作口3伸出保护软套管1,且伸出手术操作口3的一端外接负压吸引器。第一输液皮条6-1、第二输液皮条6-2设置于保护软套管1的管壁内。

    在保护软套管1上设置长度刻度线7,且长度刻度线7设置于保护软套管1的外壁。

    关 键  词:
    一种 手术 保护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经鼻手术保护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797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