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尤其涉及骨科临床治疗用的器械盛放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器械,如各种手术刀具等。这些诊断器械的规格往往不一致,长短不一。目前采用分开摆放于各自的刀具套中。其存在的缺点是:使用时不方便拿取,并且由于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放置取用操作方便、无需额外消毒的骨科临床治疗用器械集装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骨科临床治疗用器械集装器,该集装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装置有集装筒,集装筒中装置有消毒结构;集装筒的侧壁设有多个放置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消毒结构包括装置于集装筒中的消毒套,消毒套的上端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上端通过横杆搭接于集装筒上端的凹槽中。
所述消毒套的外壁带有多个消毒槽,其上端带有加液槽。
所述消毒套的下端固连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下表面带有第一配合槽,集装筒的底面带有与第一配合槽配合的第一凸起。
所述消毒套借助轴套与连杆转动连接,安装座与集装筒借助第一配合槽与第一凸起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上带有第二凸起,集装筒的底面带有与第二凸起配合的第二配合槽,底座与集装筒借助第二凸起与第二配合槽转动连接。
所述放置孔成组布置于集装筒的侧壁,每组包括上下交错设置的两个放置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旋转式的集装筒及消毒套结构,大大方便了器械的取用操作;集装筒上设置多个放置孔,方便不同规格的器械放置;消毒套的使用,无需对器械进行额外消毒,提高了医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筒的主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结构的主剖视图。
图中:1、底座;11、第二凸起;2、集装筒;21、放置孔;22、第一凸起;
23、凹槽;24、第二配合槽;3、消毒结构;31、消毒套;32、连杆;33、轴套;
34、加液槽;35、消毒槽;36、安装座;37、第一配合槽;38、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骨科临床治疗用器械集装器,该集装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转动装置有集装筒2,集装筒2中装置有消毒结构3;集装筒2的侧壁设有多个放置孔21,放置孔21成组布置于集装筒2的侧壁,每组包括上下交错设置的两个放置孔21。
如图2、图4所示,消毒结构3包括装置于集装筒2中的消毒套31,消毒套31为吸水材料制成,如消毒棉等。消毒套31的上端连接有连杆32,连杆32的上端通过横杆38搭接于集装筒2上端的凹槽23中;消毒套31的外壁带有多个消毒槽35,其上端带有加液槽34。
如图3、图4所示,消毒套31的下端固连有安装座36,安装座36的下表面带有第一配合槽37,集装筒2的底面带有与第一配合槽37配合的第一凸起22。
如图3、图4所示,消毒套31借助轴套33与连杆32转动连接,安装座36与集装筒2借助第一配合槽37与第一凸起22转动连接,消毒套31于集装筒2中转动,方便器械的消毒操作。
如图2、图3所示,底座1上带有第二凸起11,集装筒2的底面带有与第二凸起11配合的第二配合槽24,底座1与集装筒2借助第二凸起11与第二配合槽24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多个临床治疗用器械插置于放置孔21中,器械根据自身长度选择合适的放置孔21放置;从加液槽34中将消毒液加入,消毒液渗入至消毒套31中;旋转集装筒2取用器械,将器械头于消毒套31侧壁的消毒槽35上挤压涂抹后取出即可。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