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CR3拮抗剂,预期它们对于那些嗜曙红细胞、 嗜碱细胞、活性T细胞等的增多和组织渗入在其发展和维持中起主要 作用的疾病会有治疗剂和/或预防剂的作用,例如,过敏性疾病,如 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结膜 炎,肠炎,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和节段性回肠炎,嗜曙红细胞增多,嗜 曙红细胞胃肠炎,嗜曙红细胞性肠病,嗜曙红细胞性筋膜炎,嗜曙红 细胞肉芽肿,嗜曙红细胞性脓疱状毛囊炎,嗜曙红细胞肺炎,嗜曙红 细胞白血病等,或因为感染HIV(人体免疫缺损病毒)而引起的艾滋 病(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确立了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的基本病态是慢性发炎 这一概念,而且嗜曙红细胞在发炎区的积累特别被认为是这些疾病的 基本特征之一(例如参见Busse,W.W.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杂志(J. Allergy Clin.Immunol.),1998,102,S17-S22;Takao Fujisawa, 当代医学护理(Gendai Iryo),1999,31,1297等)。例如,当向 猴哮喘模型中施用胞间粘着分子-1(ICAM-1)的抗体时,嗜曙红细 胞的积累被抑制,而且晚期哮喘反应的症状得到控制。这有力地表明 嗜曙红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的重要性(Wegner,C.D.等,科学 (Science),1990,247,456)。
Eotaxin(嗜曙红细胞趋化因子)已被确认是引起嗜曙红细胞的 积累/趋化性的一种特殊的趋化因子(例如参见Jose,P.J.等,实验 医学杂志(J.Exp.Med.),1994,179,881;Garcia-Zepda,E.A. 等,自然医学(Nature Med.),1996,2,449;Ponath,P.D.等, 临床研究杂志(J.Clin.Invest.),1996,97,604;Kitaura,M. 等,生物化学杂志(J.Biol.Chem.)1996,271,7725等)。另外, 已经说明,eotaxin与表达在嗜曙红细胞上的CCR3受体结合以显示 该作用,而且还知道,诸如RANTES(活化后可调节的、正常T细胞 表达并可分泌的因子的缩写)、MCP-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的缩 写)、MCP-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的缩写)和MCP-4(单核细胞 趋化蛋白-4的缩写)等趋化因子能显示与eotaxin通过CCR3表现 的相同作用,但这些趋化因子的作用效力比eotaxin弱(例如参见, Kitaura,M.等,生物化学杂志(J.Biol.Chem.),1996,271, 7725;Daugherty,B.L.等,实验医学杂志(J.Exp.Med.),1996, 183,2349;Panath,P.D.等,实验医学杂志,1996,183,2437; Hiath,H.等,临床研究杂志(J.Clin.Invest.),1997,99,178; Patel,V.P.等,实验医学杂志,1997,185,1163;Forssmann,U. 等,实验医学杂志,185,2171,1997等)。
关于eotaxin对嗜曙红细胞的作用,已经报道的不仅是引起趋化 性的作用,而且还有与嗜曙红细胞活化有关的作用,例如,粘着分子 受体(CD11b)表达的增强(例如参见Tenscher,K.等,血液(Blood), 1996,88,3195等),激发活性氧的产生(例如参见Elsner,J.等, 欧洲免疫学杂志(Eur.J.Immunol.),1996,26,1919等),激 发EDN(嗜曙红细胞衍生的神经毒素的缩写)的释放[参见El-Shazly 待,国际变态反应与免疫学文献(Int.Arch.Allergy Immunol.), 1998,117(增刊1),55]。还曾报道eotaxin具有激发嗜曙红细胞 及其前体细胞自骨髓向血液中释放的作用(例如参见Palframan,R.T. 等,血液(Blood),1998,91,2240等)。
很多报道表明,eotaxin和CCR3在过敏性疾病(如哮喘)中起 重要作用。例如,已经报道了在小鼠哮喘模型中用抗eotaxin抗体抑 制嗜曙红细胞渗入(参见Gonzalo,J.-A.等,临床研究杂志(J.Clin. Invest.),1996,98,2332),在小鼠皮肤变态反应模型中用抗eotaxin 抗血清抑制嗜曙红细胞渗入(参见Teixeira,M.M.等,临床研究杂 志,1997,100,1657),在小鼠模型中用抗eotaxin抗体抑制肺肉 芽肿的形成(参见Ruth,J.H.等,免学杂志(J.Immunol.),1998, 161,4276),在使用eotaxin基因缺损的小鼠的哮喘模型和间质性 角膜炎模型中分别抑制嗜曙红细胞的渗入(参见Rothenberg,M.E. 等,实验医学杂志(J.Exp.Med.),1997,185,785),与健康 人相比,哮喘患者支气管中eotaxin和CCR3的表达在基因水平和蛋 白质水平上的增加(参见Ying,S.等,欧洲免疫学杂志(Eru.J. Immunol.),1997,27,3507),以及在慢性窦炎患者鼻上皮下组 织中eotaxin表达的增加(参见美国呼吸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杂志(Am. J.Respir.Cell Mol Biol.),1997,17,683)。
另外,因为已经报道eotaxin以很大数量表达在作为大肠炎症的 节段性回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炎部位(参见Garcia-Zepda E.A. 等,自然医学,1996,2,449),所以可以认为eotaxin在这些疾 病中也起重要作用。
这些资料强烈地表明,eotaxin通过CCR3在损伤区域积累并且 活化嗜曙红细胞,从而与可以认为嗜曙红细胞深入参与其损伤的发展 的那些疾病的最初发展及维持密切有关,这些疾病包括过敏性疾病, 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结 膜炎,肠炎,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和节段性回肠炎,嗜曙红细胞增多, 嗜曙红细胞胃肠炎,嗜曙红细胞性肠病,嗜曙红细胞性筋膜炎,嗜曙 红细胞肉芽肿,嗜曙红细胞性脓疱状毛囊炎,嗜曙红细胞肺炎,嗜曙 红细胞白血病。
另外,因为已经报道CCR3受体不仅出现在嗜曙红细胞上,还出 现在嗜碱细胞和Th2淋巴细胞上,而且totaxin会引起这些细胞的胞 内钙离子浓度及细胞的趋化性增高,所以认为eotaxin和CCR3同样 通过细胞的积累和活化与这些细胞参与的疾病(如过敏性疾病)的最 初发展和维持有关(例如参见,Sallusto,F.等,科学(Science), 1997,277,2005;Gerber,B.O.等,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 1997,7,836;Sallusto,F.等,实验医学杂志(J.Exp.Med.), 1998,187,875;Uguccioni,M.等,临床医学研究(J.Clin.Invest.) 1997,100,1137;Yamada,H.等,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通讯 (Biochem.Biophys.Res.Commun.),1997,231,365等)。
因此,抑制eotaxin与CCR3结合的化合物,即,CCR3拮抗剂, 应可作为通过抑制由靶细胞上eotaxin代表的CCR3配体的作用来治 疗和/或预防诸如过敏性疾病和肠炎等疾病的药物使用,但现在尚无 具有这样一种作用的药物。
此外,因为已报道HIV-1(人体免疫缺损病毒-1)感染宿主细 胞时使用CCR3,所以CCR3拮抗剂应可作为治疗或预防由HIV感染引 起的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参见Choe,H.等,细胞 (Cell),1996,85,1135;Doranz,B.J.等,细胞,1996,85, 1149)。
近来有报道说,呫吨-9-甲酰胺衍生物(参见WO 9804554)、哌 嗪或哌啶衍生物(参见EP 903349;WO 0029377,WO 0031033,WO 0035449,WO 0035451,WO 0035452,WO 0035453,WO 0035454,WO 0035876,WO 0035877)、吡咯烷衍生物(参见WO 0031032),苯丙 氨酸衍生物(参见WO 9955324,WO 9955330,WO 0004003,WO 0027800, WO 0027835,WO 0027843)和其它低分子量化合物(参见WO 9802151) 对于CCR3受体具有拮抗活性。然而,这些化合物与本发明中使用的 化合物不同。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合物与WO 9925686中使用的 相同,但这些化合物对于CCR3受体具有拮抗活性是未知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对于CCR3的配体(例如eotaxin) 与靶细胞上的CCR3结合具有抑制活性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CCR3拮抗剂治疗和/或预防 CCR3的配体(例如eotaxin)与靶细胞上的CCR3的结合是其病因的 那些疾病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认真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一种具有芳烷基 的环形胺衍生物,它的可药用的C1-C6在加成盐或其可药用的酸加成 盐具有抑制CCR3的配体(例如eotaxin)与靶细胞结合的活性,并 进一步发现,这些化合物可以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CCR3被认为 参与其中的疾病。这些研究的进一步延续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CCR3拮抗活性的药物,该药物含 有作为活性组分的以下式(I)代表的化合物,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 或可药用的C1-C6烷基加成盐, 其中,R1代表苯基,C3-C8环烷基,或有1-3个氧、硫和/或氮原子 作为杂原子的芳族杂环基,条件是,上述R1中的苯基或芳族杂环基 可以与苯环或有1-3个氧、硫和/或氮原子作不杂原子的芳族杂环基 稠合,形成一个稠环;另一条件是,该苯环、C3-C8环烷基、芳族杂 环基或稠合环可以被任意数目的以下基团取代:卤原子、羟基、氰基、 硝基、羧基、氨基甲酰基、C1-C6烷基、C3-C8环烷基、C2-C6链烯 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C3-C5亚烷基、C2-C4亚烷基氧基、 C1-C3亚烷基二氧基、苯基、苯氧基、苯硫基、苄基、苄氧基、苄氨 基、C2-C7烷酰基、C2-C7烷氧羰基、C2-C7烷酰氧基、C2-C7烷酰氨 基、C2-C7N-烷基氨甲酰基、C4-C9N-环烷基氨甲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3-C8(烷氧羰基)甲基、N-苯基氨甲酰基、哌啶基羰 基、吗啉基羰基、1-吡咯烷基羰基、化学式-NH(C=O)O-代表的二价 基团、式-NH(C=S)O-代表的二价基团、氨基、一(C1-C6烷基)氨基或 二(C1-C6烷基)氨基;再一条件是,该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 杂环基或稠环的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任意数目的卤原子、羟基、氨 基、三氟甲基、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取代。
R2代表氢原子、C1-C6烷基、C2-C7烷氧羰基、羟基或苯基,条 件是,R2中的C1-C6烷基或苯基可以被任意数目的卤原子、羟基、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取代,而且当j是0时,R2不是羟基。
j代表整数0到2。
k代表整数0到2。
m代表整数2到4。
n代表0或1。
R3代表氢原子或是可以被取代的C1-C6烷基(被1或2个苯基取 代,该苯基可以分别被任意数目相同或不同的卤原子、羟基、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取代)。
R4和R5相同或不同,分别代表氢原子、羟基、苯基或C1-C6烷基, 而且R4和R5中的C1-C6烷基可以被任意数目的以下基团取代:卤原 子、羟基、氰基、硝基、羧基、氨甲酰基、巯基、胍基、C3-C8环烷 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苯基(可以被任意数目的卤原子、 羟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苄氧基取代)、苯氧基、苄氧基、 苄氧羰基、C2-C7烷酰基、C2-C7烷氧羰基、C2-C7烷酰氧基、C2-C7烷酰氨基、C2-C7N-烷基氨甲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一 (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或芳族杂环基(有1-3个 氧、硫和/或氮作为杂原子)或通过芳族杂环基与苯环稠合形成的稠 环,或者R4和R5可以合起来形成一个3-6元环烃。
p代表0或1。
q代表0或1。
G代表由-CO-、-SO2-、-CO-O-、-NR7-CO-、-CO-NR7-、 -NH-CO-NH-、-NH-CS-NH-、-NR7-SO2-、-SO2-NR7-、-NH-CO-O-或-O-CO-NH-代表的基团,条件是,R7是氢原子或C1-C6烷基,或者R7可以与R5合起来形成一个C2-C5亚烷基。
R6代表苯基、C3-C8环烷基、C3-C6环烯基、苄基或有1-3个氧、 硫和/或氮原子作为杂原子的芳族杂环基,条件是,上述R6中的苯基、 苄基或芳族杂环基可以与苯环或有1-3个氧、硫和/或氮原子作为杂 原子的芳族杂环基稠合,形成一个稠环;另一条件是,上述R6中的 苯基、C3-C8环烷基、C3-C6环烯基、苄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可以 被任意数目的以下基团取代:卤原子、羟基、巯基、氰基、硝基、氰 硫基、羧基、氨甲酰基、三氟甲基、C1-C6烷基、C3-C8环烷基、C2-C6链烯基、C1-C6烷氧基、C3-C8环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苯基、苯氧基、苯氨基、苄基、苯甲酰基、苯基亚磺 酰基、苯磺酰基、3-苯脲基、C2-C7烷酰基、C2-C7烷氧羰基、C2- C7烷酰氧基、C2-C7烷酰氨基、C2-C7N-烷基氨甲酰基、C1-C6烷磺 酰基、苯基氨甲酰基、N,N-二(C1-C6烷基)氨磺酰基、氨基、一(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苄氨基、C2-C7(烷氧羰 基)氨基、C1-C6(烷磺酰基)氨基或二(C1-C6烷磺酰基)氨基; 再一条件是,苯基、C3-C8环烷基、C3-C8环烯基、苄基、芳族杂环 基或稠环可以进一步被任意数目的以下基团取代:卤原子、氰基、羟 基、氨基、三氟甲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 一(C1-C6烷基)氨基或二(C1-C6烷基)氨基。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与CCR3有关的疾病 的药物,该药物含有上述式(I)化合物、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或可 药用的C1-C6烷基加成盐作为活性组分。
上述式(I)代表的化合物具有抑制CCR3受体的配体(例如 eotaxin)与靶细胞结合的活性,以及抑制CCR3的配体(例如 eotaxin)对靶细胞的生理作用的活性。即,上述式(I)代表的化合 物是一种CCR3拮抗剂。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在上述式(I)中,R1代表苯基,C3-C8环烷基,或有1-3个氧、 硫和/或氮原子作为杂原子的芳族杂环基,条件是,上述R1中的苯基 或芳族杂环基可以与苯环或有1-3个氧、硫和/或氮原子作为杂原子 的芳族杂环基稠合,形成一个稠环;另一条件是,该苯环、C3-C8环 烷基、芳族杂环基或稠合环可以被任意数目的以下基团取代:卤原 子、羟基、氰基、硝基、羧基、氨基甲酰基、C1-C6烷基、C3-C8环 烷基、C2-C6链烯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C3-C5亚烷基、 C2-C4亚烷基氧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苯基、苯氧基、苯硫基、 苄基、苄氧基、苄氨基、C2-C7烷酰基、C2-C7烷氧羰基、C2-C7烷 酰氧基、C2-C7烷酰氨基、C2-C7N-烷基氨甲酰基、C4-C9N-环烷 基氨甲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C3-C8(烷氧羰基)甲基、N-苯基 氨甲酰基、哌啶基羰基、吗啉基羰基、1-吡咯烷基羰基、化学式 -NH(C=O)O-代表的二价基团、式-NH(C=S)O-代表的二价基团、氨基、 一(C1-C6烷基)氨基或二(C1-C6烷基)氨基。
R1中的“C3-C8环烷基”是指一个环形烷基,例如环丙基、环丁 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或环辛基,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环丙基、 环戊基、环己基等。
R1中“有1-3个氧、硫和/或氮原子作为杂原子的芳族杂环基” 是指一个芳族杂环基团,例如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咪唑基、吡 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噻唑基、异噻唑基、吡啶基、嘧啶基、三 嗪基、三唑基、噁二唑基(呋咱基)或噻二唑基,包括噻吩基、呋喃 基、吡咯基、异噁唑基、吡啶基等作为优选的实例。
R1中的“稠环”是指由上述苯环或芳族杂环基与苯环或在任意的 可能位置上有1-3个氧、硫和/或氮原子作为杂原子的芳族杂环基稠 合形成的双环芳族杂环基团,包括萘基、吲哚基、苯并呋喃基、苯并 噻吩基、喹啉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三唑基、苯并噁二 唑基(苯并呋咱基)、苯并噻二唑基等作为优选实例。
苯基、噻吩基、吡唑基、异噁唑基、苯并呋喃基或吲哚基特别优 选作为R1。
作为R1中的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上的取代基 的“卤原子”,是指氟、氯、溴、碘等原子。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1-C6烷基”是指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 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 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戊基、新戊基、叔戊基、 异辛基、2-甲基戊基或1-乙基丁基,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甲基、 乙基、丙基、异丙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3-C8环烷基”与上述R1定义中的“C3-C8环烷基”的定义相同,包括相同的基团作为优选实例。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2-C6链烯基”是指C2-C6直链或支链链烯 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1-丙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2 -甲基-1-丙烯基、4-戊烯基、5-己烯基或4-甲基-3-戊烯 基,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乙烯基、2-甲基-1-丙烯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1-C6烷氧基”是指含有上述C1-C6烷基和 氧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甲氧基、乙氧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1-C6烷硫基”是指含有上述C1-C6烷基和 硫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甲硫基、乙硫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3-C5亚烷基”是指C3-C5二价亚烷基,例 如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或1-甲基三亚甲基,包括作为优 选实例的三亚甲基、四亚甲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2-C4亚烷氧基”是指含有一个C2-C4二价 亚烷基和一个氧原子的基团,例如亚乙基氧基(-CH2CH2O-)、三亚甲 基氧基(-CH2CH2CH2O-)、四亚甲基氧基(-CH2CH2CH2CH2O-)或1,1- 二甲基亚乙基氧基[-CH2C(CH3)2O-],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亚乙基氧 基、三亚甲基氧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1-C3亚烷基二氧基”是指含一个C1-C3二 价亚烷基和两个氧原子的基团,例如亚甲二氧基(-OCH2O-)、亚乙 二氧基(-OCH2CH2O-)、三亚甲二氧基(-OCH2CH2CH2O-)、亚丙二氧 基[-OCH2CH(CH3)O-],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亚甲二氧基,亚乙二氧基 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2-C7烷酰基”是指C2-C7直链或支链烷酰 基,例如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己酰基、庚酰基、异丁 酰基、3-甲基丁酰基、2-甲基丁酰基、新戊酰基、4-甲基戊酰基、 3,3-二甲基丁酰基或5-甲基乙酰基,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乙酰基 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2-C7烷氧羰基”是指含有一个C1-C6烷氧 基和一个羰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甲氧羰基、乙氧羰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2-C7烷酰氧基”是指含有一个C2-C7烷酰 基和一个氧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乙酰氧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2-C7烷酰氨基”是指含有C2-C7烷酰基和 一个氨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乙酰氨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2-C7烷基氨甲酰基”是指含有C1-C6烷基 和氨甲酰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N-甲基氨甲酰基、N-乙 基氨甲酰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4-C9N-环烷基氨甲酰基”是指含有一个 C3-C8环烷基和一个氨甲酰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N-环戊 基氨甲酰基、N-环己基氨甲酰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1-C6烷基磺酰基”是指含有一个C1-C6烷 基和一个磺酰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甲磺酰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C3-C8(烷氧羰基)甲基”是指含有一个C2-C7烷氧羰基和一个甲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甲氧羰基甲 基、乙氧羰基甲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一(C1-C6烷基)氨基”是指一个被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甲氨基、乙氨基等。
作为R1的取代基的“二(C1-C6烷基)氨基”是指被相同或不同 的两个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二甲基氨基、二 乙基氨基、N-乙基-N-甲基氨基等。
在上述基团中,R1中的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 的取代基包括卤原子、羟基、C1-C6烷基、C1-C6链烯基、C1-C6烷 氧基、C1-C6烷硫基、C3-C5亚烷基、C2-C4亚烷基氧基、亚甲二氧 基、苯基、N-苯基氨甲酰基、氨基和二(C1-C6烷基)氨基作为特 别优选的实例。这些取代基特别优选包括卤原子、羟基、C1-C6烷基、 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亚甲二氧基和N-苯基氨甲酰基。
另外,R1中的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的取代基, 可以被任意数目的卤原子、羟基、氨基、三氟甲基、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取代。该卤原子、C1-C6烷基和C1-C6烷氧基与R1中的苯 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上的取代基的定义相同,包括 同样的基团作为优选实例。
在式(I)中,R2代表氢原子、C1-C6烷基、C2-C7烷氧羰基、羟 基或苯基,R2中的C1-C6烷基或苯基可以被任意数目的卤原子、羟基、 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取代,条件是,当j是0时,R2不是羟基。
R2中的C1-C6烷基和C2-C7烷氧羰基与作为R1中的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的取代基的定义相同,包括相同的基团作 为优选实例。
作为R2中的C1-C6烷基或苯基的取代基的卤原子、C1-C6烷基和 C1-C6烷氧基,与作为R1中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 的取代基的定义相同,并且分别包括相同的实例作为优选的实例。
在这些基团中,最优选R2代表氢原子的情形。
在式(I)中,j代表整数0至2。最优选j为0的情形。
在式(I)中,k代表整数0至2,m代表整数2至4。其中,优 选k和m分别为0和3的2-取代的吡咯烷化合物,k和m分别为1 和2的3-取代的吡咯烷化合物,k和m分别为1和3的3-取代的 哌啶化合物,k和m分别为2和2的4-取代的哌啶化合物,以及k 和m分别为1和4的3-取代的六氢氮杂。特别优选的是k和m分 别为1和2的3-取代的吡咯烷化合物,及k和m分别为2和2的4- 取代的哌啶化合物。
在式(I)中,n代表0或1。
特别优选的是k、m和n分别是1、2和0的3-氨基吡咯烷化合 物,及k、m和n分别是2、2和1的4-(氨甲基)哌啶。
在式(U)中,R3代表氢原子或是可被取代的C1-C6烷基(被一 或二个苯基取代,该苯基可以被任意数目的相同或不同的卤原子、羟 基、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取代)。
R3中的C1-C6烷基与上述R1中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 或稠环的取代基的定义相同,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甲基、乙基和丙 基。
作为R3中C1-C6烷基的苯基取代基的取代基,卤原子、C1-C6烷 基和C1-C6烷氧基与作为上述R1中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 或稠环的取代基的定义相同,并包括相同的实例作为优选的实例。
其中最优选R3是氢原子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的情形。
在式(I)中,R4和R5相同或不同,分别代表氢原子、羟基、苯 基或C1-C6烷基,而且R4和R5中的C1-C6烷基可以被数目任意的以 下基团取代:卤原子、羟基、氰基、硝基、羟基、氨甲酰基、巯基、 胍基、C3-C8环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苯基(可以被 任意数目的卤原子、羟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苄氧基取代)、 苯氧基、苄氧基、苄氧羰基、C2-C7烷酰基、C2-C7烷氧羰基、C2-C7烷酰氧基、C2-C7烷酰氨基、C2-C7N-烷基氨甲酰基、C1-C6烷基磺 酰基、氨基、一(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或芳 族杂环基(有1-3个氧、硫和/或氮原子作为杂原子),或由芳族杂 环基与苯环形成的稠环,或者R4和R5可以彼此结合,形成一个3-6 元的环烃。
R4和R5中的C1-C6烷基与作为上述R1中苯基、C3-C8环烷基、芳 族杂环基或稠环的取代基的定义相同,并包括相同的实例作为优选实 例。
作为R4和R5中C1-C6烷基的取代基的卤原子、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C2-C7烷酰基、C2-C7烷酰基、C2-C7烷氧羰基、C2-C7烷酰氧基、C2-C7烷酰氨基、C2-C7N-烷基氨甲酰基、C1-C6烷磺酰 基、一(C1-C6烷基)氨基和二(C1-C6烷基)氨基,其定义与作为 上述R1中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的取代基的定义相 同,并且分别包括相同的实例为优选实例。
作为R4和R5中C1-C6烷基的取代基的C3-C8环烷基和有1-3个 氧、硫和/或氮原子作为杂原子的芳族杂环基,与上述R1中定义的相 同,并分别包括相同的实例作为优选实例。
作为R4和R5中C1-C6烷基的苯基取代基的取代基,卤原子、C1-C6烷基和C1-C6烷氧基与作为上述R1中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 杂环基或稠环的取代基的定义相同,并包括相同的实例作为优选的实 例。
含R4、R5和相邻碳原子的“3-6元环烃”的优选实例包括环丙烷、 环丁烷、环戊烷和环己烷。在这些基团中,氢原子和C1-C6烷基是R4和R5的特别优选的实例。
在上述式(I)中,p代表0或1,q代表0或1。特别优选p和q 都是0的情形。
在上述式(I)中,G代表由-CO-、-SO2-、-CO-O-、-NR7-CO-、 -CO-NR7-、-NH-CO-NH-、-NH-CS-NH-、-NR7-SO2-、-SO2-NR7-、 -NH-CO-O-或-O-CO-NH-表示的基团。R7代表氢原子或C1-C6烷基,或者R7可以与R5一起形成一个C2-C5亚烷基。
-CO-、-SO2-和-CS-分别代表羰基、磺酰基和硫代羰基。特别优 选的G的实例包括-NR7-CO-代表的基团和-NH-CO-NH-代表的基团。
R7中的C1-C6烷基与作为上述R1中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 环基或稠环的取代基的定义相同,并包括相同的实例作为优选实例。
含有R5和R7的“C2-C5亚烷基”是指C2-C5直链或支链亚烷基, 例如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1-甲基三亚 甲基或五亚甲基,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亚乙基、三亚甲基和四亚甲 基。在这些基团中,R7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氢原子。
在上述式(I)中,R6代表苯基、C3-C8环烷基、C3-C6环烯基、 苄基或有1-3个氧、硫和/或氮原子作为杂原子的芳族杂环基,而且 R6中的苯基、苄基或芳族杂环基可以与苯环或者有1-3个氧、硫和/ 或氮原子作为杂原子的芳族杂环基稠合,构成一个稠环。另外,R6中的苯基、C3-C8环烷基、C3-C6环烯基、苄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 可以被任意数目的以下基团取代:卤原子、羟基、巯基、氰基、硝基、 氰硫基、羧基、氨甲酰基、三氟甲基、C1-C6烷基、C3-C8环烷基、 C2-C6链烯基、C1-C6烷氧基、C3-C8环烷硫基、C1-C6烷氧基、C1- C3亚烷二氧基、苯基、苯氧基、苯氨基、苄基、苯甲酰基、苯基亚磺 酰基、苯磺酰基、3-苯脲基、C2-C7烷酰基、C2-C7烷氧羰基、C2- C7烷酰氧基、C2-C7烷酰氨基、C2-C7N-烷基氨甲酰基、C1-C6烷磺 酰基、苯基氨甲酰基、N,N-二(C1-C6烷基)氨磺酰基、氨基、一(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苄氨基、C2-C7(烷氧羰 基)氨基、C1-C6(烷磺酰基)氨基或二(C1-C6烷磺酰基)氨基。
该C3-C8环烷基、有1-3个氧、硫和/或氮原子作为杂原子的芳 族杂环基和稠环与上述R1中定义的相同,并且分别包括相同的实例 作为优选实例。
R6中的“C3-C8环烯基”是指环形烯基,例如环丁烯基、环戊烯 基、环己烯基、环庚烯基和环辛烯基,包括1-环戊烯基和1-环己 烯基作为优选实例。在这些基团中,R6包括苯基、呋喃基、噻吩基、 吲哚基和苯并呋咱基作为特别优选的实例。
作为R6中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的取代基的卤 原子、C1-C6烷基、C2-C6链烯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3亚烷二氧基、C2-C7烷酰基、C2-C7烷氧羰基、C2-C7烷酰氧基、 C2-C7烷酰氨基、C2-C7烷基氨甲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一(C1-C6烷基)氨基和二(C1-C6烷基)氨基,与作为上述R1中苯基、C3-C8环烷基、C3-C8环烯基、苄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上的取代基的 定义相同,并且包括相同的实例作为优选实例。
作为R6的取代基的C3-C8环烷基与上述R1中的C3-C8环烷基的 定义相同,并且包括相同的实例作为优选实例。
作为R6的取代基的“C3-C8环烷氧基”是指含上述C3-C8环烷基 和一个氧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环丙氧基、环戊氧基、环己 氧基等。
作为R6的取代基的“N,N-二(C1-C6烷基)磺酰氨基”是被2个 相同或不同的上述C1-C6烷基取代的磺酰氨基,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 N,N-二甲基磺酰氨基、N,N-二乙基磺酰氨基、N-乙基-N-甲基磺酰氨 基等。
作为R6的取代基的“C2-C7(烷氧羰基)氨基”是指含有上述C2-C7烷氧羰基和一个氨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甲氧羰基氨基 和乙氧羰基氨基。
作为R6的取代基的“C1-C6(烷基磺酰基)氨基”是指含有上述 C1-C6烷基磺酰基和一个氨基的基团,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甲磺酰) 氨基。
作为R6的取代基的“二(C1-C6烷磺酰)氨基”是指被2个相同 或不同的C1-C6烷磺酰基取代的氨基,包括作为优选实例的二(甲磺 酰)氨基等。
R6中的苯基、C3-C8环烷基、C3-C8环烯基、苄基、芳族杂环基 或稠环的取代基特别包括卤原子、巯基、硝基、三氟甲基、C1-C6烷 基、C1-C6烷氧基、苯基、苄氧基、苯基亚磺酰基、C2-C7烷磺酰基、 C2-C7烷酰氨基、氨基等作为优选实例。卤原子、硝基、三氟甲基、 C1-C6烷基、C1-C6烷氧基、苯基亚磺酰基和氨基是特别优选的实例。
此外,R6中的苯基、C3-C8环烷基、C3-C8环烯基、苄基、芳族 杂环基或稠环的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任意数目的卤原子、氰基、羟 基、氨基、三氟甲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 一(C1-C6烷基)氨基或二(C1-C6烷基)氨基取代。
作为R6中苯基、C3-C8环烷基、C3-C8环烯基、苄基、芳族杂环 基或稠环的取代基的卤原子、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 硫基、一(C1-C6烷基)氨基和二(C1-C6烷基)氨基,与作为上述 R1中苯基、C3-C8环烷基、芳族杂环基或稠环的取代基的定义相同, 并且包括相同的实例作为优选实例。
通过将治疗有效量的上述式(I)代表的化合物、其可药用的酸 加成盐或可药用的C1-C6烷基加成盐与可药用的载体和/或可药用的 稀释剂一起制成药物组合物,可以制备作为本发明药物的抑制CCR3 的配体(例如eotaxin)与靶细胞上CCR3结合的药物,抑制CCR3的 配体(例如eotaxin)对靶细胞的生理作用的药物,以及用于治疗或 预防与CCR3的参与有关的疾病的药物。即,通式(I)代表的环形胺 衍生物、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或可药用的C1-C6烷基加成盐,可以口 服给药或肠道外给药,例如静脉内、皮下、肌内、经皮或直肠内给药。
口服剂型包括片剂、丸剂、粒剂、粉剂、液体剂、混悬浮和胶囊 剂。
片剂可以使用赋形剂(如乳糖、淀粉或结晶纤维素)、粘合剂(如 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或聚乙烯吡咯烷酮)、崩解剂(如藻酸钠、 碳酸氢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等,按常规方法制备。
丸剂、粉剂或粒剂也可以用上述赋形剂等按常规方法制备。液体 剂或混悬剂是用甘油酯(如甘油三辛酸酯或甘油三乙酸酯)、醇(如 乙醇)等按常规方法制备。胶囊剂是通过将粒剂、粉剂、液体剂等装 入由明胶等制成的胶囊来制备。
用于皮下、肌内或静脉内给药的剂型包括水或非水溶液形式的注 射剂。水溶液包括例如等渗氯化钠溶液等。非水溶液包括例如丙二 醇、聚乙二醇、橄榄油、油酸乙酯等。如果需要,溶液中可含有防腐 剂、稳定剂等。通过适当地用细菌滤膜进行过滤和加入灭菌剂进行处 理,将注射剂消毒灭菌。
经皮给药的剂型包括软膏和乳膏。软膏是用脂肪油或脂肪(如蓖 麻油或橄榄油)、凡士林等按常规方法制备,乳膏是用脂肪油或乳化 剂(如二(乙二醇)或失水山梨醇的单脂肪酸酯)按常规方法制备。
通常的栓剂,如明胶软胶囊,是用于直肠内给药。
本发明的环形胺衍生物、其可药用的酸加成盐或可药用的C1-C6烷基加成盐的剂量取决于疾病的种类,用药途径,患者的年龄和性 别,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但通常成人为1-500mg/天。
上述式(I)的环形胺衍生物的合适实例包括含有分别列在以下 表1.1至1.221中的取代基的化合物。
在表1.1至1.221中,“手性”指“绝对构型”,即,环胺的环 上不对称碳原子的绝对构型。“R”指环胺的环上不对称碳具有R型 绝对构型,“S”则指不对称碳具有S型绝对构型。“-”意味着该 化合物是外消旋物或者在环胺上没有不对称碳原子。 表 1.1 表 1.2 表 1.3 表 1.4 表 1.5 表 1.6 表 1.7 表 1.8 表 1.9 表 1.10 表 1.11 表 1.12 表 1.13 表 1.14 表 1.15 表 1.16 表 1.17 表 1.18 表 1.19 表 1.20 表 1.21 表 1.22 表 1.23 表 1.24 表 1.25 表 1.26 表 1.27 表 1.28 表 1.29 表 1.30 表 1.31 表 1.32 表 1.33 表 1.34 表 1.35 表 1.36 表 1.37 表 1.38 表 1.39 表 1.40 表 1.41 表 1.42 表 1.43 表 1.44 表 1.45 表 1.46 表 1.47 表 1.48 表 1.49 表 1.50 表 1.51 表 1.52 表 1.53 表 1.54 表 1.55 表 1.56 表 1.57 表 1.58 表 1.59 表 1.60 表 1.61 表 1.62 表 1.63 表 1.64 表 1.65 表 1.66 表 1.67 表 1.68 表 1.69 表 1.70 表 1.71 表 1.72 表 1.73 表 1.74 表 1.75 表 1.76 表 1.77 表 1.78 表 1.79 表 1.80 表 1.81 表 1.82 表 1.83 表 1.84 表 1.85 表 1.86 表 1.87 表 1.88 表 1.89 表 1.90 表 1.91 表 1.92 表 1.93 表 1.94 表 1.95 表 1.96 表 1.97 表 1.98 表 1.99 表 1.100 表 1.101 表 1.102 表 1.103 表 1.104 表 1.105 表 1.106 表 1.107 表 1.108 表 1.109 表 1.110 表 1.111 表 1.112 表 1.113 表 1.114 表 1.115 表 1.116 表 1.117 表 1.118 表 1.119 表 1.120 表 1.121 表 1.122 表 1.123 表 1.124 表 1.125 表 1.126 表 1.127 表 1.128 表 1.129 表 1.130 表 1.131 表 1.132 表 1.133 表 1.134 表 1.135 表 1.136 表 1.137 表 1.138 表 1.139 表 1.140 表 1.141 表 1.142 表 1.143 表 1.144 表 1.145 表 1.146 表 1.147 表 1.148 表 1.149 表 1.150 表 1.151 表 1.152 表 1.153 表 1.154 表 1.155 表 1.156 表 1.157 表 1.158 表 1.159 表 1.160 表 1.161 表 1.162 表 1.163 表 1.164 表 1.165 表 1.166 表 1.167 表 1.168 表 1.169 表 1.170 表 1.171 表 1.172 表 1.173 表 1.174 表 1.175 表 1.176 表 1.177 表 1.178 表 1.179 表 1.180 表 1.181 表 1.182 表 1.183 表 1.184 表 1.185 表 1.186 表 1.187 表 1.188 表 1.189 表 1.190 表 1.191 表 1.192 表 1.193 表 1.194 表 1.195 表 1.196 表 1.197 表 1.198 表 1.199 表 1.200 表 1.201 表 1.202 表 1.203 表 1.204 表 1.205 表 1.206 表 1.207 表 1.208 表 1.209 表 1.210 表 1.211 表 1.212 表 1.213 表 1.214 表 1.215 表 1.216 表 1.217 表 1.218 表 1.219 表 1.220 表 1.221
在本发明中,还使用环胺化合物的酸加成盐。所说的酸包括无机 酸,如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和碳酸,以及有机酸,如马来酸、 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甲磺酸、三氟乙酸和甲酸。
另外,环胺化合物的C1-C6烷基加成盐,如碘化1-(4-氯苄基)-1- 甲基-4-[{N-(3-三氟甲基苯甲酰)甘氨酰}氨甲基]哌啶鎓盐,也用于 本发明。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 正庚基、正辛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戊基、新戊 基、叔戊基、2-甲基戊基和1-乙基丁基等作为合适的实例,但特 别优选的实例是甲基和乙基。铵阳离子的合适实例包括卤素阳离子, 例如氟、氯、溴和碘离子。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式(I)化合物的外消旋物和所有可能的 旋光异构体。
式(I)化合物可以如WO 99/25686中所述,用以下通用制备方 法中任何一种方法合成。 (制备方法1)
一当量的以下式(II)化合物与0.1-10当量的以下式(III)代 表的羟酸或其活性衍生物在溶剂存在或不存在下反应 其中R1、R2、R3、j、k、m和n分别与上述式(I)中的定义相同, 其中R4、R5、R6、G、p和q分别与上述式(I)中的定义相同。
上述式(III)代表的羧酸的“活性衍生物”是指通常用于合成 有机化学领域中的高度活性的羧酸衍生物,例如酰基卤、酸酐、混合 酸酐等。
为使反应顺利进行,可以适当地使用适量的脱水剂,例如分子 筛;偶合剂,例如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N-乙基-N'-(3-二甲 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I或WSC)、羰基二咪唑(CDI)、N- 羟基丁二酰亚胺(HOSu)、N-羟基苯并三唑(HoBt)、六氟磷酸苯并 三唑-1-氧基三(吡咯烷基)膦鎓盐(PyBOP)、六氟磷酸2-(1H-苯 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盐(HBTU)、四氟硼酸2-(1H-苯 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盐(TBTU)、四氟硼酸2-(5-降 水片烯-2,3-二羧基酰亚胺)-1,1,3,3-四甲基脲鎓(TNTU)、四氟硼 酸O-(N-丁二酰亚胺基)-1,1,3,3-四甲基脲鎓盐(TSTU)或六氟磷酸 溴三(吡咯烷基)膦鎓盐(PyBroP);以及碱,例如,无机碱(如碳 酸钾、碳酸钙或碳酸氢钠)、胺(如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或吡啶) 或聚合物承载的碱,如(哌啶甲基)聚苯乙烯、(吗啉甲基)聚苯乙 烯、(二甲基氨基甲基)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等。 (制备方法2)
使1当量下式(IV)代表的烷基化试剂与0.1-10当量的式(V) 代表的化合物在溶剂存在或不存在下反应 其中,R1、R2和j分别与上述式(I)中的定义相同;X代表卤原子、 烷基磺酰氧基或芳基磺酰氧基, 其中,R3、R4、R5、R6、G、k、m、n、p和q分别与上述式(I)中的 定义相同。
适当地使用与上述制备方法1中相同的碱,可使反应顺利进行。 另外,在本制备方法中,在某些情况下加入碘化物,如碘化钾、碘化 钠等,可以加速反应。
在上述式(IV)中,X代表卤原子、烷基磺酰氧基或芳基磺酰氧 基。卤原子的合适实例包括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烷基磺酰氧基 的合适实例包括甲磺酰氧基、三氟甲磺酰氧基等。芳基磺酰氧基的合 适实例包括甲苯磺酰氧基。 (制备方法3)
使1当量式(VI)代表的醛或式(VII)的醛与0.1-10当量上式 (V)代表的化合物在有或无溶剂存在下反应 其中,R1和R2分别与上述式(I)中的定义相同;j代表1或2,
R1-CHO (VII) 其中,R1与上述式(I)中的定义相同,此化合物对应于式(I)中j 代表0的情形。
此反应一般称为还原性胺化反应,还原条件包括:使用含有例如 钯、铂、镍或铑等金属的催化剂的催化加氢反应,使用硼烷或复合氢 化物(例如氢化铝锂、硼氢化钠、氰基硼氢化钠或三乙酰氧基硼氢化 钠的加氢反应,以及电解还原反应。 (制备方法4)
使1当量式(VIII)代表的化合物与0.1-10当量式(IX)代表 的羧酸或磺酸或其活性衍生物在有或无溶剂存在下反应 其中R1、R2、R3、R4、R5、R6、R7、j、k、m、n、p和q分别与上述式 (I)中的定义相同,
HO-A-R6 (IX) 其中,R6与上述式(I)中R6的定义相同,“A”代表羰基或磺酰基。
式(IX)代表的羧酸或磺酸的活性衍生物是指在合成有机化学领 域中通常使用的高度活性的羧酸或磺酸衍生物,例如酰基卤、酸酐或 混合酸酐。
通过适当地使用与上述制备方法1中相同的脱水剂、偶合剂或 碱,可以使反应顺利进行。 (制备方法5)
使1当量上述式(VIII)代表的化合物与0.1-10当量以下式(X) 代表的异氰酸酯或异硫氰酸酯在有或无溶剂存在下反应,
Z=C=N-R6 (X) 其中,R6与上述式(I)中的R6的定义相同,Z代表氧或硫原子。 (制备方法6)
使1当量以下式(XI)代表的化合物与0.1-10当量式(XII)代 表的胺在有或无溶剂存在下反应, 其中,R1、R2、R3、R4、R5、j、k、m、n、p和q分别与上述式(I) 中的定义相同,“A”代表羰基或磺酰基,
R6-NH2 (XII) 其中,R6与上述式(I)中R6的定义相同。
通过适当使用与上述制备方法1中相同的脱水剂、偶合剂或碱, 可使反应顺利进行。
若是上述各制备方法1-6中使用的底物带有在有机合成化学中 认为在各制备方法的反应条件下会起反应或影响反应的取代基,则可 以用已知的合适保护基团将底物的官能基保护,使用被保护的底物进 行反应,然后用已知的方法除去保护基,得到目标化合物。
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合物也可以利用有机合成化学中通常使 用的已知反应,例如烷基化反应、酰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将用上述制 备方法1至6制备的化合物的(单或多)取代基进一步转化后得到。
在上述各制备方法中,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或氯仿)、芳烃(如 苯或甲苯)、醚(如乙醚或四氢呋喃)、酯(如乙酸乙酯)、非质子 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乙腈)或醇(如甲醇、乙醇或 异丙醇),适合根据反应作为反应溶剂。
在任何制备方法中,反应温度均在-78℃至+150℃的范围内, 优选0-100℃。反应完成后,上述式(I)代表的目标环胺化合物可 以按照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步骤分离,即,利用浓缩、过滤、萃取、固 相萃取、重结晶、色谱法等操作。另外,分离出的化合物可以用常用 方法转化成可药用的酸加成盐或C1-C6烷基的加成盐。
实施例
下面将根据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 例的限制。以下实施例中对化合物指定的化合物编号(化合物No.) 分别对应着作为合适实例在表1.1至1.221中列出的化合物编号。 [参考实施例1]
(R)-1-(4-氯苄基)-3-[{N-(3,4-二氟苯甲酰)甘氨酰}氨基]吡 咯烷(化合物No.69)的合成
用WO 99/25686中所述制备方法合成本发明化合物,并按下述合 成例如化合物No.69(R)-1-(4-氯苄基)-3-[{N-(3,4-二氟苯甲酰) 甘氨酰}氨基]吡咯烷。
1)3-氨基-1-(4-氯苄基)吡咯烷二盐酸盐
向3-{(叔丁氧羰基)氨基}吡咯烷(4.81g,25.8mmol)的DMF (50mL)溶液中加入4-氯苄基氯(4.15g,25.8mmol)和二异丙 基乙胺(6.67g,51.6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70℃搅拌15小时, 减压去除溶剂。将残余物重结晶(CH3CN,50mL),得到浅黄白色固 体目标化合物3-{(叔丁氧羰基)氨基}-1-(4-氯苄基)吡咯烷(6.43g, 80%)。
1H-NMR(CDCl3,300MHz)δ 1.37(s,9H),1.5-1.7(br,1H),2.1-2.4(m,2H),2.5-2.7(m,2H),2.83(br,1H), 3.57(s,2H),4.1-4.3(br,1H),4.9-5.1(br,1H),7.15-7.35(br,4H); 纯度用RPLC/MS测定(98%);ESI/MS m/e 311.0(M++H,C16H24ClN2O2).
向3-{(叔丁氧羰基)氨基}-1-(4-氯苄基)吡咯烷(6.38g,20.5 mmol)的甲醇(80mL)溶液中加入1M HCl/乙醚(100mL),然后 在25℃搅拌15小时。减压除去溶剂,得到固体。该固体重结晶 (CH3OH/CH3CN=1∶2,130mL),得到纯化的3-氨基-1-(4-氯苄基) 吡咯烷·二盐酸盐(4.939g,85%),为白色粉末。
1H-NMR(d6-DMSO,300MHz)δ3.15(br,1H),3.3-3.75(brm,4H), 3.9(br,1H),4.05(br,1H),4.44(br,1H),4.54(br,1H),7.5-7.7(m,4H), 8.45(br,1H),8.60(br,1H);纯度用RPLC/MS测定(>99%);ESI/MS m/e 211.0(M++H,C11H16ClN2).
旋光的(R)-3-氨基-1-(4'-氯苄基)吡咯烷二盐酸盐和(S)-3-氨 基-1-(4-氯苄基)吡咯烷二盐酸盐分别按上述方法由相应的起始物出 发合成。产物的1H-NMR与上述外消旋物相同。
2)(R)-3-{(N-叔丁氧羰基)甘氨酰}氨基-1-(4-氯苄基)吡咯烷
将(R)-3-氨基-1-(4-氯苄基)吡咯烷二盐酸盐(4.54g,16.0 mmol)、2M NaOH溶液(80mL)和乙酸乙酯(80mL)的混合物搅拌, 然后分离有机层。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80mL×2)。得到的有机层 合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随后浓缩得到游离的(R)-3-氨基- 1-(4-氯苄基)吡咯烷(3.53g,99%)。
将三乙胺(2.5mL,17.6mmol)、叔丁氧羰基甘氨酸(2.79g, 16.0mmol)、EDCI(3.07g,16.0mmol)和HOBt(12.16g,16mmol) 加到(R)-3-氨基-1-(4-氯苄基)吡咯烷(3.35g,16mmol)的CH2Cl2(80mL)溶液中。将反应混合物在25℃搅拌16小时,然后与2M NaOH溶液(80mL)混合。分离出有机层,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100mL ×3)。将得到的有机层合并,用水洗(100mL×2),用氯化钠水溶 液洗(100mL),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然后浓缩。用柱色谱法 (SiO2,乙酸乙酯)得到目标化合物(R)-3-{(N-叔丁氧羰基)甘氨酰} 氨基-1-(4-氯苄基)吡咯烷(5.40g,92%)。
3)(R)-1-(4-氯苄基)-3-(甘氨酰氨基)吡咯烷的合成
向(R)-3-{(N-叔丁氧羰基)甘氨酰}氨基-1-(4-氯苄基)吡咯烷 (5.39g,14.7mmol)的甲醇(60mL)溶液中加入4M HCl/二噁烷 (38mL)溶液。将该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浓缩,然后与2M NaOH溶液(80mL)混合。该混合物用二氯甲烷(80mL×3)萃取,将萃 取液合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用柱色谱法 (SiO2,AcOEt/EtOH/Et3N=90/5/5)得到(R)-3-(甘氨酰氨基)-1-(4- 氯苄基)吡咯烷(3.374g,86%)。
1H-NMR(CDCl3,270MHz)δ 1.77(dd,J=1.3和6.9Hz,1H), 2.20-3.39(m,2H),2.53(dd,J=3.3和9.6Hz,1H),2.62(dd,J=6.6和9.6 Hz,1H),2.78-2.87(m,1H),3.31(s,2H),3.57(s,2H),4.38-4.53(br,1H), 7.18-7.32(m,4H),7.39(br,s,1H).
4)(R)-1-(4-氯苄基)-3-[{N-(3,4-二氟苯甲酰)甘氨酰}氨基] 吡咯烷(化合物No.69)
向(R)-1-(4-氯苄基)-3-(甘氨酰氨基)吡咯烷(0.050mmol)和 三乙胺(0.070mmol)的氯仿(1.0mL)溶液中加入3,4-二氟苯甲 酰氯(0.060mmol)的氯仿(0.4mL)溶液。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 下搅拌2.5小时,然后与(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1.04mmol/g, 50mg,50mmol)混合。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后过滤。用 二氯甲烷(0.5mL)洗该树脂。将滤液和洗液合并,与二氯甲烷(4mL) 混合。用2M NaOH水溶液(0.5mL)洗该溶液,然后浓缩,得到(R)-1-(4- 氯苄基)-3-[{N-(3,4-二氟苯甲酰)甘氨酰}氨基]吡咯烷(化合物 No.69)(7.8mg,38%):纯度用RPLC/MS测定(>99%);ESI/MS m/e 408.0(M++H,C20H20ClF2N3O2)。 [实施例1]化合物对于由eotaxin引起表达CCR3的细胞的胞内钙浓 度升高的抑制效力的测定
本发明化合物对于胞内钙浓度升高的抑制效力按照以下方法用 稳定表达CCR3受体的K562细胞进行测定。
将表达CCR3的K562细胞悬浮在含10mM HEPES的HBSS溶液中, 向其中加入1mM Fura 2乙酰氧基甲基酯(Dojin Kagaku Co.),然 后在37℃培养30分。该悬浮液用340nm和380nm光激发,监测 340/380比以测定胞内钙浓度。使用人eotaxin(0.5μg/ml)作为 激动剂,在用eotaxin激发前5分钟用化合物处理表达CCR3的K562 细胞,测定处理过的表达CCR3的K562细胞的胞内钙浓度,然后使用 以下表示式计算抑制效力(%)。
抑制率(%)={1-(A-B)/(C-B)}×100 (A:细胞用化合物处理后用eotaxin激发时的胞内钙浓度;B:细胞 未用eotaxin激发时的胞内钙浓度;C:未经化合物处理的细胞用 eotaxin激发时的胞内钙浓度)。
在试验本发明中使用的环胺衍生物的抑制活性时,以下化合物在 浓度为10μM时分别显示出20-50%、50-80%和80%以上的抑制 活性。
在浓度为10μM时,抑制活性为20-50%的化合物是: 化合物Nos.11,156,234,330,392,424,481,523,525,533,558,567,582,602, 613,630,646,649,701,738,741,754,767,814,816,833,839,873,902,909, 945,1002,1159,1170,1258,1315,1352,1357,1407,1417,1448,1472,1504, 1508,1531,1558,1562,1569,1661,1670,1686,1719,1751,1756,1769,1775, 1783,1797,1802,1803,1815,1834,1841,1846,1883,1887,1889,1892,1913, 1924,1928,1960,2006,2013,2035,2052,2083,2113,2127,2136,2189,2320, 2321,2323,2327,2330,2334,2336,2338,2345,2394,2394,2398,2398,2400, 2400,2406,2406,2407,2407,2409,2409,2420,2420,2421,2421
在浓度为10μM时,抑制活性为50-80%的化合物是: 化合物Nos.83,115,146,150,216,294,297,322,405,440,459,461,466,482, 484,487,490,492,503,526,528,550,562,570,578,620,623,659,685,687, 703,716,730,733,755,770,850,856,867,876,998,1015,1024,1223,1259, 1267,1295,1377,1402,1412,1420,1485,1519,1550,1560,1595,1601,1650, 1701,1725,1754,1836,1856,1870,1912,1923,1929,2095,2120,2138,2179, 2258,2260,2261,2267,2268,2270,2275,2276,2278,2287,2290,2291,2294, 2297,2300,2301,2302,2307,2309,2313,2317,2322,2324,2326,2328,2329, 2333,2335,2343,2344,2346,2347,2348,2350,2351,2353,2358,2360,2361, 2364,2365,2368,2369,2377,2379,2381,2402,2403,2404,2405,2408,2410, 2411,2416,2417,2418
在浓度为10μM时,抑制活性>80%的化合物是: 化合物Nos.7,32,68,169,173,203,209,215,520,544,547,851,852,855, 874,910,1003,1012,1032,1038,1042,1043,1046,1114,1190,1244,1247, 1384,1441,1513,1527,1545,1582,1673,1687,1689,1705,1850,1869,1871, 1876,1877,1899,2027,2289,2293,2296,2298,2315,2318,2319,2325,2332, 2349,2352,2354,2355,2356,2357,2359,2362,2363,2366,2367,2370,2371, 2372,2373,2374,2375,2376,2378,2382,2383,2390,2393,2396,2412,2413, 2414,2415,2422,2423,2424,2425,2426,2427,2428 [实施例2]对于eotaxin和表达CCR3的细胞膜级分的结合的抑制效 力的测定
将由人的表达CCR3的K562细胞制备的细胞膜级分悬浮在试验缓 冲液(25mM HEPES,pH7.6,1mM CaCl2,5mM MgCl2,0.5%BSA) 中,浓度为0.5mg/mL,制备成细胞膜级分悬浮液。将试验化合物用 试验缓冲液稀释,制备试验化合物溶液。用试验缓冲液将[125I]标记 的人etoaxin(Amasham Co.)稀释至浓度为1μCi/mL,制成标记 的配体溶液。将25μL试验化合物溶液、25μL标记的配体溶液和50 μL细胞膜级分悬浮液依次注入到涂有0.5%BSA的96孔微量滴板的 各孔中,搅拌(100μL反应液),然后在25℃温育90分钟。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用预先浸在0.5%聚乙烯亚胺溶液中的96 孔滤板(Millipore Inc.)过滤,滤板用150μL冷的洗涤缓冲液(试 验缓冲液+0.5M NaCl)洗四次(加入150μL冷的洗涤缓冲液,然 后过滤)。将滤板空气干燥后,每只孔中加入25μL液体闪烁剂,用 TopCounter(Packard Co.)测定保留在滤板上膜级分中的放射性。
按下式计算试验化合物对于人eotaxin与CCR3膜级分的结合的 抑制效力,其中减去加入100ng未标记的人eotaxin代替试验化合 物时的计数,而以不加试验化合物时的计数为100%。
抑制(%)={1(A-B)/(C-B)}×100 (A:加入试验化合物时的计数;B:加入100ng未标记的人eotaxin 时的计数;C:只加[125I]标记的人eotaxin时的计数)。
在测定本发明中使用的环胺衍生物的抑制效力时,本实施例中典 型化合物的抑制活性与实施例1中测得的抑制活性近似相等。
工业适用性
这种含有本发明的环胺化合物、其可药用的酸中成盐或可药用的 C1-C6烷基加成盐作为活性组分的药物,或用于治疗或预防与CCR3 有关的疾病的药物,作为CCR3拮抗剂,具有抑制CCR3的配体(如 eotaxin)对靶细胞的作用的活性。因此,这种药物可用于治疗和/ 或预防嗜曙红细胞、嗜碱细胞、活性T细胞等的组织渗入在其发展和 维持中起主要作用的各种疾病,例如,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接触性皮为和过敏性结膜炎,肠 炎,如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等。另外,这种药物因其作为 CCR3拮抗剂的抑制HIV-1感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和/或防止艾滋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