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 上传人:le****a
  • 文档编号:8074550
  • 上传时间:2019-12-2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52.5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433047.5

    申请日:

    20180508

    公开号:

    CN108310331A

    公开日:

    2018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K9/70,A61P29/00,A61P19/02,A61P19/08,A61K35/648,A61K35/646,A61K35/64,A61K35/62,A61K35/32,A61K31/125,A61K31/045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K9/70,A61P29/00,A61P19/02,A61P19/08,A61K35/648,A61K35/646,A61K35/64,A61K35/62,A61K35/32,A61K31/125,A61K31/045

    申请人:

    葛新军

    发明人:

    葛畅,葛祺,王莉,葛定丽,葛新军

    地址:

    463616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铜钟镇卫生院居民区012号

    优先权:

    CN201810433047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蒋亮珠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粗药浸膏、细药粉、基质、透皮剂,其中,基质:粗药浸膏:细药粉的重量比例为100:10‑30:5‑15,透皮剂的加入量为基质质量的1‑5%。利用蒸汽将基质融化后,先后加入粗药浸膏、透皮剂及细药粉并搅拌均匀,最后摊涂成药膏。用于颈肩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药效高、吸收快、对皮肤无刺激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粗药浸膏、细药粉、基质、透皮剂,其中,基质:粗药浸膏:细药粉的重量比例为100:10-30:5-15,透皮剂的加入量为基质质量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药浸膏是以植物藤、根、茎之类的中药作为粗药,经浸提、熬制及浓缩制成粗药浸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药的基本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虎杖40-60份、鸡血藤40-60份、威灵仙40-60份、麻黄20-40份、桂枝20-40份、红花40-60份、当归40-60份、川芎40-60份、姜黄20-40份、防风40-60份、地龙20-40份、透骨草40-60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药浸膏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粗药和5-10倍质量的清水置于容器中,浸泡30-60h后将内容物转移至铁锅内加热,沸腾后继续小火熬制半小时停火,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缸内储存,向铁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对粗药残余进行重复煎熬,对药物进行重复提取,每次所得药汁均倒入同一个缸内,所得药汁自然放置3天后倒入铁锅浓缩成浸膏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药粉的基本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乳香40-60份、没药40-60份、血竭20-40份、生草乌40-60份、生川乌40-60份、蜈蚣20-40份、鹿茸20-40份、土鳖虫20-40份、七叶一枝花40-60份、百芥子20-40份、肉桂40-60份、全虫20-40份、生马钱子20-40份、冰片20-40份、樟脑20-40份、丁香20-40份,将上述各组分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混合即为细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是由植物油与黄丹混合熬制而成,为药膏中的常用材料,用于混合粗药和细药;所述的透皮剂也为药膏中常用材料,主要成分为月桂氮酮。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蒸汽将基质融化后,先后加入粗药浸膏、透皮剂及细药粉并搅拌均匀,最后摊涂成药膏。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颈肩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药物领域,特别是一种止痛的外敷药膏,具体涉及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膏作为一种外用中药,原理为利用中药归经原则配成复方药,通过各药的协同作用发挥疗效,主要应用于活血化瘀、消除肿痛、治疗疮疖等。药膏紧贴于肌肤,复方中的群药可在引药带领下直达病灶,具有较好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接骨、颈肩腰腿痛及关节炎等疾病。然而,目前用于接骨的药膏仍有一定的局陷:(1)大多采用了高温提取方法,对热敏性药物损伤较大,降低了药效;(2)药膏载药量相对较小,药效有待进一步提高;(3)药物吸收速度偏慢;(4)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药效高、吸收快、对皮肤无刺激的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粗药浸膏、细药粉、基质、透皮剂,其中,基质:粗药浸膏:细药粉的重量比例为100:10-30:5-15,透皮剂的加入量为基质质量的1-5%。其中粗药浸膏和细药粉为药膏的主要组分,基质及透皮剂为药膏的辅助组分,协同实现止痛疗效。

    所述的粗药浸膏是以植物藤、根、茎之类的中药作为粗药,经浸提、熬制及浓缩制成粗药浸膏。

    进一步地,所述的粗药的基本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虎杖40-60份、鸡血藤40-60份、威灵仙40-60份、麻黄20-40份、桂枝20-40份、红花40-60份、当归40-60份、川芎40-60份、姜黄20-40份、防风40-60份、地龙20-40份、透骨草40-6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粗药浸膏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粗药和5-10倍质量的清水置于容器中,浸泡30-60h后将内容物转移至铁锅内加热,沸腾后继续小火熬制半小时停火,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缸内储存,向铁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对粗药残余进行重复煎熬,煎熬次数为3次,对药物进行重复提取,每次所得药汁均倒入同一个缸内,所得药汁自然放置3天后倒入铁锅浓缩成浸膏备用。

    所述的细药粉的基本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乳香40-60份、没药40-60份、血竭20-40份、生草乌40-60份、生川乌40-60份、蜈蚣20-40份、鹿茸20-40份、土鳖虫20-40份、七叶一枝花40-60份、百芥子20-40份、肉桂40-60份、全虫20-40份、生马钱子20-40份、冰片20-40份、樟脑20-40份、丁香20-40份,将上述各组分粉碎成100-200目的细粉混合即为细药,粉碎方法为人力研磨或电动粉碎机。

    所述的基质是由植物油与黄丹混合熬制而成,为药膏中的常用材料,用于混合粗药和细药;所述的透皮剂也为药膏中常用材料,主要成分为月桂氮酮。

    上述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蒸汽将基质融化后(具体为称取一定量药膏基质,将其放入铁制容器中,用水蒸汽将其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基质融化),待基质充分融化后,先后加入粗药浸膏、透皮剂及细药粉并搅拌均匀,最后摊涂成药膏。

    上述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颈肩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药膏制备过程中,粗药及细药的提取未采用高温油炸工艺,避免了对热敏性药物组分的破坏,保证了药物原有的效果。采用粗药制浸膏及细药制粉后复合的制备方法,加大了药膏的载药量,增加了疗效。本发明产品具有药物吸收快,对皮肤刺激小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粗药配方:虎杖50g、鸡血藤50g、威灵仙50g、麻黄30g、桂枝30g、红花50g、当归50g、川芎30g、姜黄30g、防风50g、地龙30g、透骨草50g。

    粗药浸膏制备:称取500g粗药3750g清水置于容器中,浸泡45h后将内容物转移至铁锅内加热,沸腾后继续小火熬制半小时停火,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缸内储存,向铁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对粗药残余进行重复煎熬(总计3次),对药物进行重复提取,每次所得药汁均倒入同一个缸内。所得药汁自然放置3天后倒入铁锅浓缩成浸膏备用。

    细药配方:乳香50g、没药50g、血竭30g、生草乌50g、生川乌50g、蜈蚣30g、鹿茸30g、土鳖虫30g、七叶一枝花50g、百芥子30g、肉桂50g、全虫30g、生马钱子30g、冰片30g、樟脑30g、丁香30g。

    细药粉制备:称取600g细药,用药碾将称取的细药碾碎并过筛,取100-200目粒度的细药粉备用。

    基质:由植物油与黄丹混合熬制而成。

    透皮剂:由月桂氮酮、肉桂油对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药膏制备方法:称取200g基质,用蒸汽加热至融化后加入40g粗药浸膏搅拌均匀,再加入6g透皮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20g细药粉搅拌均匀,滩涂成药膏。

    本实施例药膏对颈肩腰腿痛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实施例2

    粗药配方:虎杖40g、鸡血藤40g、威灵仙40g、麻黄20g、桂枝20g、红花40g、当归40g、川芎40g、姜黄20g、防风40g、地龙20g、透骨草40g。

    粗药浸膏制备:称取500g粗药2500g清水置于容器中,浸泡30h后将内容物转移至铁锅内加热,沸腾后继续小火熬制半小时停火,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缸内储存,向铁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对粗药残余进行重复煎熬(总计3次),对药物进行重复提取,每次所得药汁均倒入同一个缸内。所得药汁自然放置3天后倒入铁锅浓缩成浸膏备用。

    细药配方:乳香40g、没药40g、血竭20g、生草乌40g、生川乌40g、蜈蚣20g、鹿茸20g、土鳖虫20g、七叶一枝花40g、百芥子20g、肉桂40g、全虫20g、生马钱子20g、冰片20g、樟脑20g、丁香20g。

    细药粉制备:称取600g细药,用药碾将称取的细药碾碎并过筛,取100-200目粒度的细药粉备用。

    基质:由植物油与黄丹混合熬制而成,为本领域的常用材料。

    透皮剂:由月桂氮酮、肉桂油对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为本领域的常用材料。

    药膏制备方法:称取100g基质,用蒸汽加热至融化后加入10g粗药浸膏搅拌均匀,再加入1g透皮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5g细药粉搅拌均匀,滩涂成药膏。

    本实施例药膏对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实施例3

    粗药配方:虎杖60g、鸡血藤60g、威灵仙60g、麻黄40g、桂枝40g、红花60g、当归60g、川芎60g、姜黄40g、防风60g、地龙40g、透骨草60g。

    粗药浸膏制备:称取500g粗药5000g清水置于容器中,浸泡60h后将内容物转移至铁锅内加热,沸腾后继续小火熬制半小时停火,将药汁倒入准备好的缸内储存,向铁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对粗药残余进行重复煎熬(总计3次),对药物进行重复提取,每次所得药汁均倒入同一个缸内。所得药汁自然放置3天后倒入铁锅浓缩成浸膏备用。

    细药配方:乳香60g、没药60g、血竭40g、生草乌60g、生川乌60g、蜈蚣40g、鹿茸40g、土鳖虫40g、七叶一枝花60g、百芥子40g、肉桂60g、全虫40g、生马钱子40g、冰片40g、樟脑40g、丁香40g。

    细药粉制备:称取600g细药,用药碾将称取的细药碾碎并过筛,取100-200目粒度的细药粉备用。

    基质:由植物油与黄丹混合熬制而成,为本领域的常用材料。

    透皮剂:由月桂氮酮、肉桂油对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为本领域的常用材料。

    药膏制备方法:称取100g基质,用蒸汽加热至融化后加入30g粗药浸膏搅拌均匀,再加入5g透皮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15g细药粉搅拌均匀,滩涂成药膏。

    本实施例药膏对骨质增生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说明及实施例。通过上述说明及实施例,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所述思想基础上进行变更及修改,此类变更及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止痛 外敷 药膏 配方 制备 方法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止痛的外敷药膏配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0745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