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和截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和截骨装置.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98500.7 (22)申请日 2016.05.26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 二附属医院 地址 400037 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二村183 号 专利权人 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 司 (72)发明人 王敏 付明俊 张良 王君玲 张晓峰 杨大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438 代理人 阚梓瑄 王卫忠 (51)Int.Cl. A61B 17/16(2006.01) A61B 17/17(2006.01) (5。
2、4)实用新型名称 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和截骨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和 截骨装置, 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定位胫骨截骨 模板, 其中, 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包括基板、 与 胫骨前方贴合的前贴合面、 与胫骨内侧髁贴合的 内侧髁贴合面以及与胫骨外侧髁贴合的外侧髁 贴合面, 所述基板的侧面上突出形成有第一突出 部、 第二突出部以及第三突出部, 所述前贴合面 形成于所述第一突出部, 所述内侧髁贴合面和所 述外侧髁贴合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突出部和 所述第三突出部, 所述基板上还间隔设置有穿过 所述侧面的两个定位通孔。 借助该胫骨截骨定位 模板可以提高胫骨截骨模板与胫骨的匹配度, 。
3、从 而提高胫骨截骨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05729457 U 2016.11.30 CN 205729457 U 1.一种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定位胫骨截骨模板, 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包括: 基板(1), 所述基板(1)的一侧面上突出形成有第一突出部(2)、 第二突出部(3)以及第 三突出部(4), 所述第一突出部(2)、 所述第二突出部(3)以及所述第三突出部(4)的延伸方 向与所述基板(1)的延伸方向不同; 前贴合面(A), 所述前贴合面(A)形成于所述第一突出部(2), 所述前贴合面(A)与胫骨 远端前侧面贴合; 内侧。
4、髁贴合面(B), 所述内侧髁贴合面(B)形成于所述第二突出部(3), 所述内侧髁贴合 面(B)与胫骨内侧髁贴合; 以及 外侧髁贴合面(C), 所述外侧髁贴合面(C)形成于所述第三突出部(4), 所述外侧髁贴合 面(C)与胫骨外侧髁贴合; 其中, 所述基板(1)上还间隔设置有穿过所述基板(1)的所述侧面的两个定位通孔(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通孔(5)的延伸方向 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定位通孔(5)穿过所述前贴合面(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通孔(5)中嵌套设置 有导向套筒(6),。
5、 所述导向套筒(6)的端部突出于所述基板(1)的与所述侧面相对的另一侧 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1)沿所述胫骨的纵 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突出部(3)和所述第三突出部(4)分别从胫骨前方向胫骨后方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的力线杆套筒(7), 所述力线杆套筒(7)与胫骨的解剖轴线的夹角为 5-11 。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1)上还设置有观察 孔(8)。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其特征在。
6、于, 所述胫骨截骨定 位模板不具有截骨槽。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出部 (3)和所述第三突出部(4)分别为低弧形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胫骨截骨定 位模板为3D快速成型技术成型。 10.一种截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截骨装置包括胫骨截骨模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 任一项所述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所述胫骨截骨模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通孔, 两个所述胫 骨截骨模板上的所述定位通孔分别与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上的两个所述定位通孔(5)匹 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7。
7、29457 U 2 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和截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模板,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本实用新 型还涉及一种截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工具清除关节处组织后植入人工膝关节假体的 方法, 通过该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 为患者消除疼痛, 该方法可以治疗例如但不限 于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0003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项成熟的手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与否受到多方面因素 的影响, 例如假体的选定、 手术技巧的准确性等因素, 尤其对手术技巧的要求更加突出, 例 如在三维空间上准确截骨。 0004 传统全膝。
8、关节置换术通过机械导向装置进行髓内、 髓外定位截骨, 术者凭借肉眼、 手感和经验来定位解剖标志、 下肢力线和假体旋转轴线, 然后手工划线截骨、 假体放置和软 组织平衡。 由于在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术者主观性地完成对位和对线, 影响了该定位方 式的可靠性和手术的准确性, 甚至导致手术的失败。 目前, 较为先进的导航技术只是基于验 证和校正错误力线的基础上提高手术准确性, 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解剖重建下肢生物力学轴 线和假体旋转轴线的问题。 0005 为了能够准确定位, 目前通常使用的截骨模板为3D快速成型技术成型的截骨模 板, 较导航技术该3D快速成型技术成型的截骨模板能够更加直观且准确地定位, 但。
9、是, 该3D 快速成型技术成型的截骨模板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该截骨模板的结构强度较低, 在截 骨手术进行时, 锯片在截骨槽中运行时极容易打坏模板, 造成截骨准确性下降, 甚至造成截 骨错误, 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 并且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截骨模板在受到锯片的切割时, 容易产生碎屑, 这些碎屑掉落在患者体内容易引起感染, 从而给手术带来了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配合传统胫 骨截骨模板使用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以提高传统胫骨截骨模板定位的准确性。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 提供一。
10、种胫 骨截骨定位模板, 以能够在胫骨截骨手术中对胫骨截骨模板进行准确定位。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 提供一种 截骨装置, 以能够在胫骨截骨手术中准确定位。 0009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以所述胫骨截骨定 位模板定位胫骨截骨模板, 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包括: 基板, 所述基板的一侧面上突出形 成有第一突出部、 第二突出部以及第三突出部, 所述第一突出部、 所述第二突出部以及所述 第三突出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板的延伸方向不同; 前贴合面, 所述前贴合。
11、面形成于所述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5729457 U 3 第一突出部, 所述前贴合面与胫骨远端前侧面贴合; 内侧髁贴合面, 所述内侧髁贴合面形成 于所述第二突出部, 所述内侧髁贴合面与胫骨内侧髁贴合; 以及外侧髁贴合面, 所述外侧髁 贴合面形成于所述第三突出部, 所述外侧髁贴合面与胫骨外侧髁贴合; 其中, 所述基板上还 间隔设置有穿过所述基板的所述侧面的两个定位通孔。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定位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突出部 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定位通孔穿过所述前贴合面。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定位通孔中嵌套设置有导向套筒。
12、, 所述 导向套筒的端部突出于所述基板的与所述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基板沿所述胫骨的纵向方向延伸, 所述 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分别从胫骨前方向胫骨后方延伸。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 板上的力线杆套筒, 所述力线杆套筒与胫骨的解剖轴线的夹角为5-11 。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观察孔。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不具有截骨槽。 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分别为。
13、低 弧形结构。 001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为3D快速成型技术成 型。 001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截骨装置, 其中所述截骨装置包括胫骨截骨模板和本实用 新型提供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所述胫骨截骨模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通孔, 两个所述胫骨 截骨模板上的所述定位通孔分别与所述胫骨截骨定位模板上的两个所述定位通孔匹配。 0020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实用新型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和截骨装置的优点和积极 效果在于: 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包括与胫骨前方贴合的前贴合面和分别与胫骨内侧髁和胫骨 外侧髁贴合的内侧髁贴合面和外侧髁贴合面, 通过前贴合面、 内侧髁贴合面以及外侧髁。
14、贴 合面, 胫骨截骨定位模板与胫骨的匹配度更高, 借助该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可以提高胫骨截 骨模板与胫骨的匹配度, 从而提高胫骨截骨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1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各 种目标、 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 并非一定是 按比例绘制。 在附图中, 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其中: 0022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胫骨截骨定位模板的立体图。 0023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胫骨截骨定位模板的立体图。 0024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胫骨截骨。
15、定位模板与胫骨配合状态的立 体图。 0025 其中,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 1、 基板; 2、 第一突出部; 3、 第二突出部; 0027 4、 第三突出部; 5、 定位通孔; 6、 导向套筒; 0028 7、 力线杆套筒; 8、 观察孔; A、 前贴合面;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5729457 U 4 0029 B、 内侧髁贴合面; C、 外侧髁贴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 然而, 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 式实施, 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 相反, 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 型将全面和完整, 并将示例实。
16、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中相同的 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 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0031 应当理解的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 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前、 后、 左、 右” 是相 对于处于站立状态下的患者的胫骨进行定义的。 003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以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定位胫骨截骨模 板, 其中, 参照图1至图3, 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包括基板1、 与胫骨前方贴合的前贴合面A、 与胫 骨内侧髁贴合的内侧髁贴合面B以及与胫骨外侧髁贴合的外侧髁贴合面C, 基板1的侧面上 突出形成有第一突出部2、 第二突出部3以及第三突出部4, 前贴合面A形成于。
17、第一突出部2, 第一突出部2的与胫骨远端前侧面相应的位置处可以设置前贴合面A, 该前贴合面A的形状 和尺寸与胫骨远端前侧面匹配。 可以理解的是, 前贴合面A可以位于第一突出部2的端面, 也 可以位于第一突出部2的靠近胫骨的侧面上, 只要能够满足前贴合面A与胫骨远端前侧面贴 合, 就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此不再赘述。 0033 另外, 内侧髁贴合面B和外侧髁贴合面C分别形成于第二突出部3和第三突出部4, 第二突出部3和第三突出部4的延伸方向与基板1的延伸方向不同。 第二突出部3和第三突出 部4可以具有相同的设置方式, 现仅对第二突出部3进行详细说明, 第三突出部4可以同理确 定。 可以理。
18、解的是, 第二突出部3的延伸长度、 第二突出部3与基板1之间的夹角、 以及前贴合 面A与胫骨前方的贴合位置三者之间彼此制约, 可以根据患者的胫骨的形状和尺寸确定。 除 此, 第二突出部3和第三突出部4之间的夹角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患者的 胫骨的形状和尺寸确定。 0034 为了能够与胫骨截骨模板定位, 基板1上还间隔设置有穿过侧面的两个定位通孔 5, 该定位通孔5可以设置为与胫骨截骨模板上的两个定位通孔匹配。 例如但不限于图1中前 贴合面A位于第一突出部2的端面, 定位通孔5可以设置为穿过前贴合面A。 在胫骨截骨手术 中, 借助该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可以提高胫骨截骨模板与胫骨的匹配。
19、度, 从而提高胫骨截骨 的准确性。 0035 具体地, 在进行胫骨截骨手术前, 预先根据CT等检测设备在术前绘得患者个体的 胫骨形态, 根据个体胫骨形态, 匹配形成前贴合面A、 外侧髁贴合面C和内侧髁贴合面B, 以此 定型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并通过3D快速成型技术成型定型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手术中, 将该 胫骨截骨定位模板的前贴合面A贴合于胫骨远端前侧面, 将外侧髁贴合面C和内侧髁贴合面 B分别贴合于胫骨外侧髁和胫骨内侧髁; 将两枚定位针分别穿过定位通孔5并将其固定于胫 骨中; 沿定位针的延伸方向, 将该胫骨截骨定位模板从胫骨上取下; 将胫骨截骨模板套设于 上述定位针上; 在胫骨截骨模板上设置。
20、有截骨导向槽, 利用截骨导向槽引导锯片, 便可以为 患者进行截骨手术。 0036 需要说明的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具有定位作用的针形构件, 都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但不限于克氏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胫骨截骨模板采用金属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5729457 U 5 材质制成, 如不锈钢或钛合金。 003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定位通孔5可以设置于基板1的侧面上的任意位 置, 只要方便将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准确定位于胫骨上, 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 但不限于, 如图1所示, 定位通孔5可以设置于前贴合面A的位置处, 定位通孔5的延伸方向。
21、与 第一突出部2的延伸方向相同, 定位通孔5穿过前贴合面A。 0038 参照图1至图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为了防止在插入定位针的过程中 对定位通孔5磨损, 可以在定位通孔5中嵌套设置有导向套筒6, 导向套筒6的端部突出于基 板1的与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 导向套筒6可以选择材质更加坚硬的材料制成, 例如但不限 于陶瓷、 不锈钢等。 另外, 将导向套筒6设置为端部突出于基板1的与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 可以防止插入定位针的过程中对基板1磨损。 也就是说, 通过在定位通孔5中嵌套设置导向 套筒6, 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从而使该胫骨截骨定位模板的定位更加准 确。 导向套筒。
22、6可以通过粘接的连接方式固定于定位通孔5中, 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连接 方式设置于定位通孔5中。 0039 参照图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为了使胫骨截骨定位模板更加贴合于胫 骨上, 可以将第二突出部3和第三突出部4和基板1设置为部分包裹胫骨的端部。 其中基板1 沿胫骨的纵向方向延伸, 第二突出部3和第三突出部4分别从胫骨前方向胫骨后方延伸。 举 例说明, 可以将基板1设置为沿胫骨的纵向方向延伸, 例如但不限于, 基板1与胫骨的纵向延 伸方向平行, 第一突出部2的端面上形成的前贴合面A与胫骨前方贴合, 即第一突出部2的形 状与尺寸, 可以根据基板1与胫骨远端前侧面之间的距离以及胫骨前。
23、方的形状设置; 可以将 第二突出部3和第三突出部4设置为分别从胫骨前方向胫骨后方延伸。 更加优选的, 外侧髁 贴合面C和内侧髁贴合面B延伸到胫骨外侧髁和胫骨内侧髁的相应位置。 0040 继续参照图1至图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设置力线杆, 其中胫 骨截骨定位模板还包括设置于基板1上的力线杆套筒7。 当然, 可以理解的是, 力线杆套筒7 的具体延伸方向需要与患者的胫骨匹配, 例如但不限于, 力线杆套筒7与胫骨的解剖轴线的 夹角为5-11 。 可以理解的是, 当前贴合面A与胫骨远端前侧面相贴合时, 力线杆套筒7与胫 骨的解剖轴线的夹角为5-11 。 力线杆套筒7具体位置可以根据。
24、患者的胫骨的侧力线位置匹 配, 例如但不限于, 可以设置在基板1的一个侧面上。 0041 继续参照图1至图3, 为了能够在截骨过程中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截骨平面, 以动态 观察定位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其中基板1上还设置有观察孔8。 观察孔8的 形状可以有多种选择, 例如但不限于, 方形、 圆形、 正多边形。 另外, 可以理解的是, 观察孔8 为设置于基板1上的通孔, 即观察孔8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0042 可以理解的是, 在术前, 需要将胫骨截骨定位模板从患者胫骨上取下, 待更换胫骨 截骨模板后再进行胫骨截骨手术, 因此, 胫骨截骨定位模板不参与截骨过程, 因此胫骨。
25、截骨 定位模板上不需要设置截骨槽, 从而使结构更加简单, 降低了制造成本。 0043 现有技术中的截骨模板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在受到锯片的切割时, 容易产生碎屑, 这些碎屑掉落在患者体内容易引起感染, 从而给手术带来了风险。 由于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不参与截骨过程, 也就有效避免了3D快速成型技术成型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在截骨过程中 发生损坏、 掉屑的问题, 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004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为了符合解剖学, 其中第二突出部3和第三突出部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5729457 U 6 4分别为低弧形结构。 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 由于第二突出部3和第三突出部。
26、4要探入胫骨与 股骨之间并分别与胫骨内侧髁和胫骨外侧髁相抵触, 通过将二者设置为低弧形, 可以避开 位于胫骨平台上方的股骨髁, 防止股骨髁在模板插入过程中形成阻挡。 004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其中胫骨截骨定位模板为3D快速成型技术成型。 3D快速成型技术例如: 光固化成形、 分层实体制造、 选择性激光烧结、 熔融沉积成形、 3D打 印, 且不限于上述方式。 该胫骨截骨定位模板的构成材质可以有多种选择, 例如但不限于聚 酰胺PA2200。 004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截骨装置, 所述截骨装置包括胫骨截骨模板和本实用新型 提供的胫骨截骨定位模板, 胫骨截骨模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通孔,。
27、 两个胫骨截骨模板上的 定位通孔分别与胫骨截骨定位模板上的两个定位通孔5匹配。 0047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8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 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本实用新型对各 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9 此外, 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只要其不违 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 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5729457 U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205729457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205729457 U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205729457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