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475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23 CN 102247520 A *CN102247520A* (21)申请号 201110231883.3 (22)申请日 2011.08.15 A61K 36/8965(2006.01) A61P 17/10(2006.01) A61K 33/06(2006.01) (71)申请人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下东大街 18-32 号 1 幢 5 层 517 (72)发明人 谢培德 (54) 发明名称 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
2、物, 其 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计, 包括以下成分 : 白花蛇舌 草 26-34、 元参 12-18、 天门冬 12-18、 赤芍 12-18、 虎杖 17-23、 生石膏 17-23、 生山楂 17-23、 桑白皮 8-12 和白芷 8-12。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兼具滋阴补肾、 活血化瘀、 清热排毒作用, 多种中 药成分相辅相成, 凉血消斑、 清利三焦、 疏风散热。 调节机体内分泌, 维持体内激素平衡、 促进皮脂代 谢、 抑制细菌生长。治疗效果显著, 无毒副作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3、 102247520 A1/1 页 2 1.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计, 包括以下成分 : 白花蛇舌草 26-34、 元参 12-18、 天门冬 12-18、 赤芍 12-18、 虎杖 17-23、 生石膏 17-23、 生山楂 17-23、 桑 白皮 8-12 和白芷 8-1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份计, 优选包括以下成分 : 白花蛇舌草 30、 元参 15、 天门冬 15、 赤芍 15、 虎杖 20、 生石膏 20、 生山楂 20、 桑白皮 10 和白 芷 1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
4、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片剂、 颗 粒剂、 丸剂、 胶囊剂、 溶液剂、 口服液、 口含片、 颗粒剂、 冲剂、 散剂、 混悬剂、 粉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溶液剂、 片 剂、 颗粒剂和胶囊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47520 A1/3 页 3 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痤疮俗称 “青春痘” , 又叫 “面疱” 、“粉刺” 、“酒刺” 、“暗疮” 等, 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 阻塞, 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痤疮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 但最。
5、直接的因素就 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 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 越积越多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 0003 西医认为, 痤疮产生的内因是内分泌功能失调, 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高, 刺 激皮脂腺肥大增生, 分泌油脂量增多。直接诱发的外因包括神经精神因素、 饮食因素、 药物 因素、 化妆品及皮肤护理因素等。 0004 中医认为面鼻及胸背部属肺, 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 ; 或因过食肥甘、 油 腻、 辛辣食物, 脾胃蕴热, 湿热内生, 熏蒸于面而成 ; 或因青春之体, 血气方刚, 阳热上升, 与 风寒相搏, 郁阻肌肤所致。 0005 西医常采用抗生素、 性激素、 维甲酸类等来治疗痤疮, 虽。
6、有一定效果, 但治表不治 里, 诱发痤疮的内在因素仍然存在, 并且用这些化学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 物, 其为纯中药制剂, 治疗效果显著, 无毒无副作用。 000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计, 包括以下成分 : 白花蛇舌草 26-34、 元参 12-18、 天门冬 12-18、 赤芍 12-18、 虎杖 17-23、 生石膏 17-23、 生山楂 17-23、 桑白皮 8-12 和 白芷 8-12。 0008 中医辨证认为, 痤疮是脾胃湿。
7、热, 肺经外感风邪, 风寒外束, 阳气内郁所致。 0009 其药理分析为 : 白花蛇舌草 : 苦甘 ; 寒、 无毒。归心、 肝、 脾、 大肠经。清热散瘀, 消痈解毒。治痈疽疮疡, 瘰疬。又能清肺火, 泻肺热。治肺热喘促、 嗽逆胸闷 ( 泉州本草 ) 。 0010 元参 : 味苦咸, 性微寒, 无毒。凉血滋阴, 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 舌绛烦渴、 温毒 发斑、 津伤便秘、 骨蒸劳嗽、 目赤、 咽痛、 瘰疬、 白喉、 痈肿疮毒。 0011 天门冬 : 味苦, 平 ; 入手太阴、 足少阴经。 养阴清热, 润肺滋肾。 治虚劳绝伤, 老年衰 损羸瘦, 偏枯不随, 风湿不仁, 冷痹, 心腹积聚, 恶疮,。
8、 痈疽肿癞, 亦治阴痿、 耳聋、 目暗 ( 千金 方 ) 。 具有抗菌作用, 天门冬煎剂对炭疽杆菌、 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白喉杆菌、 类白喉 杆菌、 肺炎双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柠檬色葡萄球菌、 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均有不同 程度的抑菌作用。 0012 虎杖 : 微苦, 微寒。归肝、 胆、 肺经。清热解毒, 利胆退黄, 祛风利湿, 散瘀定痛, 止咳 化痰。用于关节痹痛, 湿热黄疸, 经闭, 癓瘕, 咳嗽痰多, 水火烫伤, 跌扑损伤, 痈肿疮毒。 日 说 明 书 CN 102247520 A2/3 页 4 华子本草 记 :“治产后恶血不下, 心腹胀满。排脓, 主疮疖痈毒, 妇人血晕,。
9、 扑损瘀血, 破风 毒结气。 ” 生石膏 : 辛、 甘, 微寒。归肺、 胃经。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石膏之质, 中含硫氧, 是以凉 而能散, 有透表解肌之力, 外感有实热者, 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 0013 生山楂 : 味酸、 甘, 性微温。归脾、 胃、 肝经。 本草求真 记 “山楂, 所谓健脾者, 因 其脾有食积, 用此酸咸之味, 以为消磨, 俾食行而痰消, 气破而泄化, 谓之为健, 止属消导之 健矣。至于儿枕作痛, 力能以止 ; 痘疮不起, 力能以发 ; 犹见通瘀运化之速。 ” 山楂煎剂和乙 醇提取物对福氏痢疾杆菌、 宋内氏痢疾杆菌、 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均有抗菌作。
10、用。 0014 桑白皮 : 甘寒, 入肺经。具有利水消肿, 修复疤痕之功效,名医别录 : 利水道, 去寸 白, 可以缝金创。 0015 白芷 : 性温, 味辛微甘。入肺、 脾、 胃经。祛风解表、 散寒止痛、 除湿通窍、 消肿排脓。 可改善人体微循环, 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 去除面部色斑瘢痕, 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 神农本草经 指出白芷 :“长肌肤。润泽颜色, 可作面脂。 ” 方中所选者, 乃为清脾胃湿热, 除外感风邪, 祛风行郁的药物组合。方中白花蛇舌草主 善清热散瘀、 消痈解毒 ; 虎杖清热解毒、 利胆退黄、 祛风利湿 ; 生石膏清热泻火、 透表解肌 ; 此三药相须。
11、为用共为君药。元参凉血滋阴 ; 天门冬养阴清热, 润肺滋肾 ; 此二药相须为用是 为臣药, 以佐其君药的清解泻火之功, 调血养阴, 培元固本。生山楂健脾、 化滞消积、 化痰行 气, 此为佐药, 行气除郁, 以正其君臣药性之利弊 ; 桑白皮有利水消肿, 修复疤痕之功效。诸 药共奏清脾胃湿热, 除风邪、 祛风行郁, 为治疗痤疮之有效配方。 0016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可以采用片剂、 颗粒剂、 丸剂、 胶囊剂、 溶液剂、 口服液、 口含片、 颗粒剂、 冲剂、 散剂、 混悬剂、 粉剂等剂型, 优选地, 可以采用溶液剂、 片剂、 颗粒剂和胶囊剂。 0017 使用效果 : 治疗组 : 选受试者 70 例, 。
12、其中 35 例男性, 35 例女性, 年龄 15-30 岁, 早晚两次服用本发 明的中药组合物, 持续 1 个月。 0018 对照组 : 选受试者70例, 其中35例男性, 35例女性, 年龄15-30岁, 用口服四环素, 外用维甲酸霜剂, 进行治疗, 持续 1 个月。 0019 评判标准 : 皮肤症状消失, 无异常为治愈 ; 痤疮明显减少, 皮损消退 50% 以上为有 效 ; 症状无缓和或皮损基本无消退为无效。 0020 持续治疗 1 个疗程后, 结果显示, 治疗组中治愈人数 52 人 ; 有效人数 16 人 ; 无效 人数 2 人, 总体有效率达 97.1%。而对照组中治愈人数 24 人 。
13、; 有效人数 36 人 ; 无效人数 10 人 ; 总体有效率为 85.7%。 0021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兼具滋阴补肾、 活血化瘀、 清热排毒作用, 多种中药成 分相辅相成, 凉血消斑、 清利三焦、 疏风散热。调节机体内分泌, 维持体内激素平衡、 促进皮 脂代谢、 抑制细菌生长。治疗效果显著, 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0023 实施例 1 :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计, 包括以下成分 : 说 明 书 CN 102247520 A3/3 页 5 白花蛇舌草26、 元参12、 天门冬12、 赤芍12、 虎杖1。
14、7、 生石膏17、 生山楂17、 桑白皮8和 白芷 8。 0024 其制备方法如下 : 取白花蛇舌草 26、 元参 12、 天门冬 12、 赤芍 12、 虎杖 17、 生石膏 17、 生山楂 17、 桑白皮 8 和白芷 8 ; 将上述中药洗净, 去杂质, 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 30 分钟后, 大火煎煮至沸腾, 然 后文火慢熬 1 小时 ; 将药汁滤出, 分袋包装, 一袋 200ml, 早晚各服一袋, 1 个月为一疗程。 0025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计, 包括以下成分 : 白花蛇舌草 34、 元参 18、 天门冬 18、 赤芍 18、 虎杖 23、 生石膏 2。
15、3、 生山楂 23、 桑白皮 12 和白芷 12。 0026 其制备方法如下 : 取白花蛇舌草 26-34、 元参 12-18、 天门冬 12-18、 赤芍 12-18、 虎杖 17-23、 生石膏 17-23、 生山楂17-23、 桑白皮8-12和白芷8-12 ; 洗净, 干燥, 将上述药材混合, 每公斤加入大 约 10L 水, 文火煎 0.5-1 小时, 大火煎 1-2 小时 ; 取煎液过 150 目筛, 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 密度1.10-1.20的清膏, 取2/3清膏在120下喷雾干燥, 得清膏粉末, 将粉末与剩余1/3清 膏混合, 制粒 ; 颗粒分装机分装, 即得颗粒剂。 0027 。
16、实施例 3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计, 包括以下成分 : 白花蛇舌草 30、 元参 15、 天门冬 15、 赤芍 15、 虎杖 20、 生石膏 20、 生山楂 20、 桑白皮 10 和白芷 10。 0028 其制备方法如下 : 取白花蛇舌草 30、 元参 15、 天门冬 15、 赤芍 15、 虎杖 20、 生石膏 20、 生山楂 20、 桑白皮 10和白芷10 ; 洗净, 干燥, 将上述药材混合, 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 加入适当蜂蜜 混合, 制丸机制丸, 低温干燥, 分装, 即得丸剂。 0029 实施例 4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以重量份计, 包括以下成分 。
17、: 白花蛇舌草 30、 元参 15、 天门冬 15、 赤芍 15、 虎杖 20、 生石膏 20、 生山楂 20、 桑白皮 10 和白芷 10。 0030 其制备方法如下 : 取白花蛇舌草 30、 元参 15、 天门冬 15、 赤芍 15、 虎杖 20、 生石膏 20、 生山楂 20、 桑白皮 10 和白芷 10 ; 洗净, 干燥, 将上述药材混合, 每公斤加入大约 10L 水, 文火煎 0.5-1 小时, 大 火煎 1-2 小时 ; 取煎液过 150 目筛, 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 1.10-1.20 的清膏, 取 2/3 清膏在 120下喷雾干燥, 得清膏粉末, 将粉末与剩余 1/3 清膏混合, 制粒 ; 将颗粒用胶囊填 充剂制成 0.4g/ 粒胶囊。 说 明 书 。